亞塞拜然總統這是被伊朗狙怕了?再訪納卡50米一個哨兵

2020-12-28 軍機圖

納卡大捷之後,亞塞拜然收復了納卡大部分地區,此前一直被佔領的阿格達姆、拉欽以及卡爾巴賈爾也全部回歸亞塞拜然。在已經交還的阿格達姆地區,亞塞拜然軍隊和返回定居點的亞塞拜然居民已經先期抵達,近段時間忙著巡視納卡的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攜夫人日前自駕前往阿格達姆地區。

◎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自駕裝甲車前往阿格達姆地區,沿路50米一個持槍哨兵

亞塞拜然副總統兼第一夫人梅赫麗班發布的視頻顯示,在她和阿利耶夫自駕一輛「箭」式輕型裝甲越野車前往阿格達姆地區的路上,道路兩側全是持槍警戒的哨兵,每兩個哨兵之間相距約50米,戒備程度之高實屬罕見。

◎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及夫人到回歸之後的阿格達姆視察

阿格達姆是亞塞拜然西南部的一個區,1993年納卡戰爭中,亞美尼亞軍隊佔領了該地區並將亞塞拜然人趕走,還燒毀了當地的房屋以防亞塞拜然人返回居住。2020年納卡戰爭,亞塞拜然軍隊重新奪回了阿格達姆地區的控制權,在戰後籤署的納卡和平協定中,亞美尼亞根據條約將阿格達姆、拉欽以及卡爾巴賈爾全部交還給亞塞拜然。其中,阿格達姆地區已經交還,駐守該地區的亞塞拜然軍隊已經部署完畢,亞塞拜然居民正在陸續進入阿格達姆地區準備重建定居點。

◎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在阿格達姆發表講話

阿利耶夫在阿格達姆交還之後的第一時間就前往阿格達姆地區巡視,說實話存在一些風險。早前亞塞拜然軍隊在納卡地區清理搜尋陣亡軍人的過程中還發現了3名藏匿在樹林中的亞美尼亞士兵,這表明納卡地區目前仍有一些亞美尼亞/納卡士兵殘餘,打冷槍或者搞破壞的可能並不是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亞塞拜然軍隊在阿利耶夫自駕前往阿格達姆地區路上間隔50米布置哨兵,也就不難理解了。

◎早前阿利耶夫攜夫人視察科達法林橋時被伊朗狙擊手瞄準的照片

促使亞塞拜然軍隊提高阿利耶夫巡視納卡之路安保警戒級別的可能還有前幾天發生在阿伊邊境科達法林橋的「狙擊驚魂」事件。前幾天阿利耶夫攜夫人在亞塞拜然-伊朗邊境的科達法林橋視察時,被藏匿在伊朗境內的狙擊手瞄準,雙方距離約為300米,阿利耶夫本人處在伊朗狙擊手的射程之內,此事曝光之後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極大震動,這或許是促使亞塞拜然加強總統安保的一大原因。

相關焦點

  • 伊朗太生猛!狙擊手直接用SVD瞄準阿方總統頭部,距離不到300米
    在全國上下為打勝仗喜氣洋洋的時刻,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也於近日前往邊境地區視察,但去往的卻是納卡南部與伊朗交界的傑布拉伊爾區。據俄媒報導,當天阿利耶夫攜夫人在警衛團的保護下對該地進行視察,從防彈裝甲車下來之後,悠閒的前往阿拉斯河散步。
  • 亞塞拜然總統視察納卡,遭伊朗狙擊手鎖定,照片曝光後一身冷汗
    ,大獲全勝的亞塞拜然方面十分興奮,認為這一仗成功洗刷了近30年的國恥,成功戰勝了宿敵亞美尼亞,堪稱是揚眉吐氣的重大勝利。根據協議規定,亞美尼亞不但失去了之前被佔領的大片土地,還要將納卡更多地區都割讓給亞塞拜然,只保留一小塊象徵性的領土,在亞美尼亞按照協議從納卡地區的割讓領土上撤兵之後,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也以勝利者的姿態蒞臨當地,又是升旗致敬又是動情演說,盡情享受著戰勝亞美尼亞的喜悅。
  • 土耳其總統朗誦亞塞拜然族「分離主義傾向」詩歌 引伊朗不滿
    當地時間12月12日,伊朗外交部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訪問亞塞拜然期間朗誦的可能引起伊朗境內亞塞拜然族分離主義傾向的詩歌表示抗議,認為埃爾多安該行為涉嫌幹涉伊朗內政。據路透社12月12日報導,伊朗外交部召見土耳其大使表示抗議,原因是埃爾多安在訪問亞塞拜然期間朗誦了一首詩歌,講述了俄羅斯與伊朗在19世紀瓜分亞塞拜然領土的歷史。伊朗方面擔心,這一舉動可能會引發伊朗境內亞塞拜然人的分離主義情緒。 伊朗外交部在官網上寫道:「伊朗方面已告知土耳其大使,領土宣稱和擴張主義帝國的時代已經結束。」
  • 幫亞塞拜然打贏納卡戰爭,可能和伊朗要領土嗎
    土耳其這個國家近些年來,在埃爾多安的統治之下變的野心非常強,可以說不管美國、俄羅斯、歐盟,都不放在土耳其的眼中,前些日子土耳其軍隊和法國,還不差一點發生摩擦嗎,而這一次全力的支持亞塞拜然,也是土耳其野心膨脹的一個表現。
  •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發表爭議言論 伊朗外交部召見土耳其大使表達抗議
    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導,針對日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亞塞拜然出席活動時發表「有爭議」的言論,伊朗外交部當地時間11日召見土耳其駐伊大使表達強烈抗議。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蒂布扎德當天表示,在埃爾多安在亞塞拜然發表「幹預他人、不可接受的」言論之後,伊朗已經向土耳其駐伊大使表達了強烈抗議,並敦促土耳其政府儘快就此作出解釋。報導還稱,伊朗外交部一官員當天在召見土耳其大使時表示,索取土地和帝國擴張的時代早就已經結束,伊朗不允許任何人幹涉其領土完整。
  • 以色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瘋狂向死敵土耳其盟國,亞塞拜然送武器
    根據俄羅斯方面報導稱,俄羅斯評估了以色列在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戰爭中的作用。以色列提供給亞塞拜然的武器賺取了大量外匯。而在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發生戰爭的一個月內,以色列每天都有2-4趟航班飛往亞塞拜然。這意味著以色列「哈比」自殺式無人機、裝甲車、自行迫擊炮、反坦克飛彈、「羅拉」戰術彈道飛彈、「德比」防空飛彈將繼續湧入亞塞拜然軍火庫中。在對以色列最高法院的訴訟程序中,有證據表明,以色列佔亞塞拜然國外所有武器購買的60%。以色列是亞塞拜然的第一大軍事供應國,其次是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而土耳其僅排在第四位。
  • 無人機經常「迷失」,亞塞拜然想碰瓷伊朗,但後果就是被常常擊毀
    儘管這兩個穆斯林國家共有邊界,但德黑蘭允許亞美尼亞通過伊朗運輸武器裝備,設備和其他材料的事實一直使亞塞拜然非常不滿意。隨之而來的是許多亞塞拜然軍隊裝備的無人機經常「迷失」到伊朗領空,顯然這種行動與國際慣例不符。
  • 伊朗總統魯哈尼戴上了口罩,樣子還挺可愛
    源自伊朗總統府網站的消息,7月4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在參加國家抗疫會議時佩戴口罩,不過在會議當中未佩戴,這是魯哈尼自伊朗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後首次佩戴口罩。
  • 亞塞拜然稱遭飛彈襲擊 總統指亞美尼亞幹犯戰爭罪行
    亞塞拜然與阿美尼亞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 Karabakh,簡稱納卡地區)的糾紛未有解決跡象,亞塞拜然政府10月17日表示,當地第二大城市甘賈(Ganja)遭亞美尼亞的彈道飛彈襲擊,造成最少13死50傷,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揚言會採取報復行動。
  • 土耳其喊話伊朗讓出領土,大批精銳邊境集結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近日在亞塞拜然為慶祝納卡衝突中取得勝利而舉行的閱兵儀式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受邀出席。志得意滿的埃爾多安不僅隨亞塞拜然總統一起檢閱軍隊,還朗誦了一首被外界視為帶有濃烈的「泛突厥主義」色彩的詩歌。詩歌中說道,「他們把阿拉斯河隔開,裝滿了巖石和棍棒,將不願分開的你我強行分離」。
  • 土耳其博覽 | 土耳其和伊朗:政治伊斯蘭危機重重
    由於種族和經濟原因,土耳其堅定不移地支持亞塞拜然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主權,而以色列和伊朗也與土耳其持相同立場:前者為防止與伊朗接壤的亞塞拜然進一步倒向「邪惡軸心」的勢力範圍,後者則積極為什葉派穆斯林提供援助。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使土耳其和伊朗本就低迷的經濟雪上加霜,在這個背景下,兩國對地區事務的深度介入顯然力不從心。
  • 為何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衝突事關重大?
    該協議達成後,該領土雖然在形式上仍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但宣布為亞美尼亞共和國,由亞美尼亞族管理,並得到亞美尼亞政府的支持。事實證明,這種不穩定的局勢幾乎必然導致進一步的衝突。 衝突的區域影響始於亞美尼亞是一個基督教國家,而亞塞拜然是穆斯林國家。
  • 阿國總統:亞塞拜然軍隊並未想過進入亞美尼亞境內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5日報導,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當天表示,該國軍隊並沒有進入亞美尼亞境內,也沒有想過這樣做。阿利耶夫25日與亞塞拜然軍方召開了行動會議。阿利耶夫說:「道理在我們這一邊,我們是在自己國土進行戰爭,恢復我國領土完整,我們並沒有進入亞美尼亞境內,也沒有想過這樣做。如果有這樣想法,早就實現了。而且這也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納卡地區衝突中亞塞拜然無人機摧毀亞美尼亞防空系統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此前表示,亞塞拜然願達成納卡地區停火協議。
  • 伊朗能用山毛櫸飛彈擊落美軍無人機,亞美尼亞卻不能:被直接炸毀
    伊朗摧毀的RQ-4無人機殘骸 亞塞拜然國防部宣布已破壞亞美尼亞軍隊的「山毛櫸」防空飛彈系統亞塞拜然還公開了比較迷糊的,使用以色列「哈比」自殺式無人機摧毀俄羅斯「山毛櫸」防空飛彈畫面,而亞美尼亞使用「山毛櫸」防空飛彈,這款被伊朗仿製後擊落美國「全球鷹」RQ-4高空無人機的型號,被亞塞拜然成功的擊毀了。 在11月4日,亞塞拜然空軍的一架蘇-25攻擊機轟炸了納卡軍隊的戰壕和掩體。在第一波空襲中,戰壕遭到了轟炸,十餘名納卡軍人逃入到隧道和防空洞。
  • 一架安-124從阿富汗起飛,大批美軍抵達亞塞拜然
    隨後,這架運輸機降落在亞塞拜然的巴庫。 報導稱,巴格拉姆基地中不光是美軍,還有大量的北約部隊。而這架重型運輸機,不但能向亞塞拜然運送美國軍人,還能運送大量武器。 可惜的是,受戰時狀態影響,整個亞塞拜然都在實施相當嚴苛的戒嚴法。因此飛機上具體運送了多少武器、多少士兵,暫時還不得而知。
  • 亞塞拜然獨特的石油浴
    亞塞拜然有一點我是實在理解不了,那就是亞塞拜然本國的亞塞拜然族人不到一千萬,但在伊朗卻生活著三千萬亞塞拜然族的人。這倆國家到底誰才應該叫亞塞拜然啊?讓我更想不到的是作為八千萬什葉派穆斯林的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居然也是亞塞拜然族!
  • 為了這塊土地,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再次爆發衝突,無辜百姓喪生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領土爭端再次爆發,引發了多年來最嚴重的衝突。據報導,周日,這兩個前蘇聯共和國為爭奪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發生衝突,造成至少23人死亡。國際上承認該地區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但由亞美尼亞人控制。當它在20世紀90年代初解體時,成千上萬的人在戰鬥中喪生。
  • 亞塞拜然近萬人戰死,總統願接受停火,土軍奪取兵權下令血戰到底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本月8日報導,數據統計顯示,自卡拉巴赫衝突升級以來,亞塞拜然武裝力量損失超過了7500人。這還不包括敘利亞僱傭軍以及戰死的土軍,全都算上的話,亞塞拜然一方已經損失了將近一萬人。俄方情報機構能過掌握的數據還是非常準確的,這也符合戰場的整體形勢,整體來看,亞塞拜然一直在打勝仗,已經在納卡地區佔領了很多地盤,但是打得非常慘烈,可以說是靠人頭堆出來的戰果。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這倆貨到底在鬧騰啥
    外高加索地區的整個面積並不大,差不多和我國河北省一樣大,但是這地方的地理位置可不孬,北接俄羅斯,南接伊朗和土耳其,東西兩側是裏海和黑海。 但歐美對亞塞拜然意見很大,陰惻惻在亞塞拜然搞民主化改造,指責亞塞拜然破壞民主人權,甚至計劃對亞塞拜然實施制裁。這讓總統阿利耶夫非常不爽,這是準備跟我玩「顏色革命」了?馬上就加強了對反對派的打壓,進一步導致歐美對它的反感。相當於熱臉貼了個冷屁股。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全線開火,中亞「火藥桶」又被引燃了
    當天稍晚,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總統新聞發言人哈吉耶夫、該國國防部和外交部也發表聲明,作出了同樣強硬的表態,並宣布在亞塞拜然境內多個地區實施21時至次日6時的宵禁。 目前尚無獨立消息來源核實雙方戰報,但從雙邊衝突「傳統」看,應該都有很大程度的「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