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張圖片是智慧-1號「先進月球成像實驗」(AMIE)裝置在不同的時間拍攝下來的,可以從近距離上顯示出月球高地和月海的差別。
上圖表示月球高地,是AMIE在2006年1月22日拍攝下來的,當時距離月球表面約為1112千米,解析度為100m/pixel,圖片中心位置為南緯26度和西經157度。右圖表示月海,是AMIE在2006年1月10日拍攝下來的,當時距離月球表面約1990千米,解析度為180m/pixel,圖片中心位置為北緯27.4度和東經0.8度。
在地球上用裸眼觀察月球,可以看到它的表面有一些明亮和暗黑的區域。在幾個世紀前,人們推測稱那些暗黑的區域可能是海洋,所以稱其為月海,現在我們知道那裡並沒有液態形式的水,我們的望遠鏡觀測到月海非常平坦,和我們所謂的月球高地有很大不同,月球高地受到了很劇烈的撞擊,而且非常巨大。
月海是月球上相對年輕的區域――在月球外殼受到幾乎穿透性的撞擊之後,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月球盆地。在隨後的火山噴發時期,熔融巖漿填滿了這些盆地,經過冷卻凝固之後,才形成了我們今天仍可以看到的很大面積的平坦區域。因為形成於相對較晚的時期,月海上表面上的月坑要比月球高地要少得多。
從這兩張圖片可能看到,月球高地上有很不規則的地形,而月海則相對平坦,表面上的月坑也少得多。(來源:歐洲航天局(ESA)網站,編譯:姚源) (來源:人民網科技)
(責任編輯:車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