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看月球,看起來冷冷清清,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憂傷。滿月的時候,我們用肉眼可以清楚地看到月球表面的明暗區域,其實那就是宇宙賦予地球豐富多姿的月貌。月貌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撞擊坑密集的明亮高低以及相對平坦、黑暗的平原區,即月海。
超級月亮
高地是古老的原始月亮的代表。45億年前,月球表面熔融的巖漿開始固化之時,高地就形成了。其主要成分與地殼相似,都是矽酸鹽。高地上布滿了數十億年中形成的撞擊坑,層層相疊,不計其數。而較為平坦的月海——撞擊坑分布零散的平原,由黑色玄武巖巖漿構成。
月球上的山脈——亞平寧山脈
亞平寧山脈
月球上的這座山脈是以義大利的亞平寧山脈命名的,是月球上最大、最著名的山脈。山脈長約600千米,高達5千米,於39億年前雨海盆地形成之時聳起。
月谷——施勒特爾月谷施勒特爾月谷是以德國天文學家的名字命名的,位於風暴洋北部。它是一條熔巖通道,是證明月球火山活動的寶貴證據,其中,較小型的月溪形成於後來的噴發,熔巖隨著原始河床流動,在主通道中形成了新的溝谷。
月海
月海
由於月幔外部過熱,產生大量熔融巖漿,引起火山噴發,噴發出的巖漿固化後充滿暗黑的月海。流動的熔融巖漿能夠很容易地從撞擊盆地底部噴出月表。巖漿在盆地地表流動,覆蓋了所有曾經的撞擊痕跡。大約30億年前,大規模火山活動終止,但是小型的火山活動仍然持續了10億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