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鳳姐在直播中,一度哽咽流淚,真情吐露心聲:「美國夢不好做,想靠移民改變階級,真是天方夜譚,在美國生活不一定比在中國好,可能連條狗都不如。」
有觀眾誇她今天好漂亮,鳳姐謙虛回應:「只是今天臉上的粉塗厚一些。」
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的暴揍下,深刻感受到鳳姐長大了,她看透了生活本質,生活大部分是艱苦的,只有少數情況下是快樂,痛並快樂才是生活的真實寫照。
以前她話不驚人語不休,靠賣醜方式博取別人的關注,賺取知名度的形象截然相反。
其實每個人年輕時,難免會心高氣傲、桀驁不馴,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但在現實不斷的暴擊下,逐漸接受平凡的自我,與生活和解。
並不是自我放棄,還是朝著自己夢想目標前進,只是多了份自知自明和四平八穩的心態,默默的、苦苦的獨自前行著。
這應該是每個人必經的心路歷程和成長過程的中間節點。
移民能不能改變命運?
答案是很難,絕大部分的人只是保持原有階層,換個地方,換個國籍生活而已,甚至很多人像鳳姐,生活比原先還要差勁。
舉一個我媽同學(麼黑)的例子:
麼黑出生於60年代,和我媽是同班同學,他們上農村地區的初中,他沒有考上高中,那個年代高中資源稀缺,只是少數的人有機會上高中。
麼黑早早進入了社會,在社會中摸爬滾打。那時沒上過大學的人,很難有個好單位,很多人便去做點小買賣,
在中國百廢待興的年代,只要順應時代浪潮,大膽人做生意賺錢的概率很大,不是流行一句話麼:「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麼黑在時代的紅利下,大膽貸款在鎮上開起旅館,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賺得盆滿缽滿,規模不斷的擴大,旅館升級為酒店。
男人有錢了就變壞了,常常夜不歸宿,夜夜笙歌,還在外面養著小情人。
後來被老婆發現他有外遇後,老婆傷心欲絕、悲痛萬分,在自家酒店裡上吊自盡了。
這件事讓麼黑受到巨大的打擊,內心始終有深深罪惡感,無法忘記看到老婆吊死的場景。
隨著附近酒店越來越多,生意每況越下,便賣掉酒店的資產,離開自己內疚的地方,移民加拿大生活。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我老媽問他:「在那邊怎麼樣?」
他說:「開始天真以為在加拿大能再次闖出一番天地,兩次創業都以失敗告終,積蓄消失殆盡。只在那邊打點零碎的工作維持生活,生活節奏非常快,工作時間也比較長,生活十分辛苦。」
記憶猶新一句話是,只是生活在外國的名聲比較好聽,其實沒有國內生活舒服。
其實在90年代,很多人在國內做生意發家,依靠中國的發展紅利,站在風口上豬都飛得起來。
麼黑憑藉著膽識,在中國黃金遍地的時代,靠著運氣賺錢了,誤以為是自己能力強。
加拿大是發達國家,每個行業幾乎都飽和,競爭相當激烈,生意異常難做,沒有過硬的知識專業,沒有創新差異化,在商業戰場上根本無法存活。
其實是祖國造就了普通人,普遍給大家發紅包,改善許多人的生活,過上好日子,離開祖國媽媽懷抱,別人可不會對你這麼的友好,是真材實料的拼殺。
所以想靠移民改變命運,不現實不靠譜。
只有自身知識廣,格局寬的情況下,無論去到哪裡結果都不會相差太多。
不是換了個地方,就能漲知識,提升能力。
珠海
大家應該都去香港和澳門親戚,香港和澳門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是工資平均水平普遍高於內地。
但這幾年,內地的工資緊隨其後,深圳高工資的崗位越來越多,很多人都跑去深圳去生活和工作。
有一次,我去澳門旅遊,在新城市花園附近,鳥瞰周圍,澳門城市化建設不錯,澳門那邊的樓群林立,現代化很強啊。
感慨之餘,朋友鄙視說:「那邊是珠海。」
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了,原來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香港和澳門,由於土地面積較少和各種政策原因,內地許多地方逐漸跟上他兩的腳步,甚至有超過他兩的勢頭。
那段時間剛頒布:「最新中國移民政策」,外國人想當拿有中國的綠卡,條件要求門檻越來越高,只讓高精尖的人才落戶中國。
說明風水已經輪流轉了,中國如今很強大了,不是隨意一外國人都有資格當中國人,要精挑細選的外國人才能拿到中國綠卡。
很多外國人趨之若鶩想移民中國,在中國找工作生活,享受中國福利。
有沒有點像以前,我們國內很多擠破頭皮都想去美國、加拿大、澳洲的感覺。
我們如此有幸出生就是中國人,很自豪、很幸福生活工作在廣袤的土地上,移民很難改變命運,因為我們命很好,我們不需要移民到外國。
比如這次疫情,中國疫情成果槓桿的,我們沒有絲毫的擔心,沒有半點恐懼,該工作的工作,該國內旅遊就旅遊。
但是國外疫情亂成一窩蜂,而卻病毒還有燎原之勢,越演越烈,外國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身為中國人,太自豪了。
移民是不可能的,這輩子是不可能的。外國人想拿中國的綠卡,符合相關的條件才行。
好啦!願你和我一起成長,喜歡的點讚加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