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人期待到眾人唏噓,打歌節目果然水土不服

2021-03-03 娛樂鮮報

愛奇藝打造的國內首檔打歌節目終於開播啦,這是一檔被期待了太久的節目,蔡徐坤都說:「這是大家等了很久的舞臺」。

打歌,顧名思義,就是音樂人在新作品宣傳期間,通過現場表演自己的作品從而達到宣傳的效果。

在歐美日韓圈早已熟稔於心的打歌節目,在國內卻一直是一個大缺口。《中國音樂公告牌》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這塊空缺。所以無論是節目製作人還是歌手又或者聽眾,都對這個節目充滿了期待。

過於期待,換來的多半是失望,勁爆的舞臺也難堵網友挑剔的口舌,2期節目播下來,網友的好感度也一降再降,從萬人期待變成了眾人唏噓,首檔打歌節目,終究如預期般遭遇了水土不服。

人員配置以偶像為主

為什麼用水土不服這個詞呢?因為打歌節目盛行於韓國,稍微了解一點韓娛圈的人都知道,韓國是有一套完整的偶像培養機制的,而且韓國愛豆普遍實力要強,激烈的競爭下,更激勵了愛豆的拼勁,而在中國,不僅沒有舞臺,同時也缺少有實力能唱能跳還不喘氣的愛豆。

中國的偶像文化處於一個一直模仿從未超越的階段,根植於韓國的偶像文化,國內也力求完善這個產業鏈,從第一期節目請來了6組嘉賓就可以看出來,除了陳粒和艾福傑尼,剩下的四組都是偶像團體,流量人氣是這個節目的選擇。

耗資巨大現場假唱

節目剛播兩期,就被廣大拿著放大鏡看節目的網友,發現了半開麥假唱的bug,比如身材高挑美貌絕對一流的周潔瓊,跳起舞來那麼用力,唱起歌來卻異常輕鬆,甚至都沒有任何一丁點噴麥。

誠然,要求唱跳俱佳還要保證舞臺效果,似乎有些太過嚴苛,大幅度舞蹈動作下,很難保證唱歌還能像錄音棚那樣穩定。但是斥巨資只為了辦場執著於舞臺效果而忽略演唱的粉絲狂歡拼盤演唱會,對於音樂產業的發展又有幾分好處呢?

與其說是打歌節目,更像普通音樂綜藝

《中國音樂公告牌》結合了時下最受歡迎的「真人秀+舞臺表演」的錄播模式,真人秀的部分著重對歌手排練的狀況進行記錄,莫名又陷入一種我的愛豆很努力的魔咒裡,這樣一對比,幕後花絮的固粉作用完全大於舞臺的圈粉作用。

況且,這檔節目目前是季播,每期節目之後都會有top100排行榜,但是每期排完名次之後的後續發展呢?

節目為新生偶像團體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使得愛豆可以專注於音樂,而不用靠綜藝節目和電視劇等旁枝來維持人氣,這固然是一件好事,然而真人秀和舞臺表演比例的失調,卻打破了這個初衷,於粉絲,幕後花絮更吸引人,於路人,過多的幕後花絮並不能顯示愛豆的努力,反而會敗路人好感。

說到底,這檔節目不過是減少了綜藝效果,把搞笑的部分換成愛豆努力認真愛音樂,結合了歌曲表演的音樂綜藝真人秀,與其說是打歌節目,不如說是音樂綜藝真人秀。

缺少歌曲以及歌手簡介

比起韓國那些已經成熟的打歌節目,《中國音樂公告牌》缺少了很多為音樂服務的工作,比如藝人演唱前,並沒有對演唱作品的簡介,包括曲風、創作靈感、歌曲的特色等。

即便是把重心放在偶像身上,面對站一排長得大同小異難以分辨的愛豆,也沒有做到相應的成員介紹,一期節目看下來,恐怕連組合名字都記不住,更不要提組合裡的每一個人了。

打榜規則淪為流量的競爭

打榜規則就更加離奇了,通過「視聽傳播指數」、「用戶喜愛指數」、「社交互動指數」、「舞臺熱情指數」四大維度來評定,冒昧給大家翻譯一下,這就是誰的粉絲有錢誰的流量大,誰的歌就會排在榜單前列的意思,很明顯這就是流量間的紛爭,和音樂又有幾分相關呢?

再者,每期節目會排top100,到現場打歌的只有6組歌手,那麼,沒有到現場打歌也可以參與排名,那麼,「打歌」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應援口號蓋過音樂本身

很多網友吐槽舞臺表演時粉絲的應援聲音太大了,從而影響了聽歌效果,音樂又一次被偶像力量實力碾壓。

唯一接地氣的,就是舞臺效果

要說起來,打歌節目對於唱跳型的偶像團體簡直是靈魂一樣的存在,因為通常偶像團體傳遞給大眾的,不僅是實力的歌聲,還有炫酷的舞臺視覺效果。

眼花繚亂的燈光和晚會式的色調,以及恰到好處的舞臺設置,一下子將整個節目的格調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比如陳粒在表演《情景劇》時的舞臺,火焰一瞬間燃起的時候,氣氛一下就不一樣了。

還有周潔瓊的鏡面舞臺,昏暗的燈光下,對稱的身影顯得神秘莫測。

另外蔡徐坤的舞臺現場也很華麗而新穎,尤其是開頭部分透過鏡頭剪切實現的驚喜變裝,再搭配轉圈環繞式的鏡頭,蔡徐坤歌裡孤獨自我的感覺就完美詮釋了。

總體而言,開闢打歌節目的先河,為中國偶像文化提供平臺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處,發展偶像產業任重而道遠,同時也不希望審美趨同化,站一排永遠分不清誰是誰,節目需要個性,偶像也需要個性。

(本文觀點系作者本人)


相關焦點

  • 劉亦菲的花木蘭,從萬人期待變成了眾人唏噓?
    觀眾等了三年的由劉亦菲主演,鞏俐、李連杰、甄子丹作配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在萬人期待下,於9月2日官宣內地定檔時間。這才剛過去5天,網友紛紛吐槽正片比海報還要難看!這就要從萬人期待變成眾人唏噓了嗎?
  • 《中國音樂公告牌》、《由你音樂榜》播出後擲地無聲,打歌節目為何「水土不服」?
    隨著國內偶像文化日漸繁榮,作為偶像產業重要一環的打歌節目被賦予了萬眾希望,「打歌節目必須有」幾乎是所有關注偶像產業的人的共鳴。因為偶像本質是唱跳歌手,只有在舞臺上,他們才是發光體,也只有在舞臺上,才能證明他們有實力。 愛奇藝、騰訊都在今年享受了偶像選秀帶來的紅利,自然積極推進著「打歌節目」的上線。
  • 打歌節目做錯了什麼?
    但即便如此,與之前造出的聲勢相比,這兩檔節目的熱度完全不成正比。還在路上的優酷打歌節目,看了恐怕也要心下一寒。話說回來,一種新內容形式,初生時總是難免有些稚嫩和水土不服。做打歌節目,做長期固定的唱跳舞臺,做配套偶像市場的基礎設施,絕對是國內如火如荼的偶像粉絲產業的大趨勢。
  • 《宇宙打歌中心》開播後,果然真香了!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打歌類綜藝《宇宙打歌中心》終於來了,在播出了兩期之後,有不少粉絲直呼:好精彩!不僅能聽到神級live還能看到打歌歌手們爆笑遊戲環節,發現了寶藏綜藝!易姐也湊熱鬧看了兩期,果然真香了!先別說舞臺有多炸,就連歌手們的造型也都「火藥味十足」,這還不精彩?!
  •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擁有真正的打歌節目?
    《偶像練習生》決賽夜(圖源@愛奇藝《偶像練習生》微博)各大視頻門戶網站,倒也能夠敏銳地捕捉到這部分觀眾的心理。於是,本土化打歌節目又得到了重生。這不,優酷聯合音悅臺也將推出又一檔打歌節目——《音樂至上MUSIC ON》。同樣的信心滿滿,《音樂至上MUSIC ON》節目組則自言,想要做出區別於市面上其他打歌節目的效果。
  • 《宇宙打歌中心》立足打歌舞臺 打造創新式音綜
    來源:新浪娛樂眾所周知,打歌節目由來已久,從韓國的《人氣歌謠》、《音樂銀行》到日本的《MUSIC STATION》等,都是本土當紅歌手的展示舞臺。IU、T-ara等歌手,都憑藉著節目中的亮眼表現全球爆紅,BLACKPINK的《KILL THIS LOVE》也是因為在打歌節目中驚豔全場,獲得了極高的傳唱度。
  • 中國式打歌節目網絡重生?
    張敏傑介紹,參加節目的藝人並沒有所謂的高薪酬勞,節目組只負擔一部分的妝發費和差旅費。儘管如此,隨著節目的播出,音樂人的參與熱情持續高漲,「已經有很多藝人來預約後面的場次了,很多藝人甚至希望能連續參加幾周節目。」張敏傑表示,節目有望從最初每期的4到6組藝人,到未來能承載10組或者12組藝人的表演。
  • 失敗之後,打歌節目2020年能成一個嗎?
    這檔節目是「不論年齡、不問地域、不拘外貌」的「無門檻」大眾向音樂選秀節目,與當年常見的專業向歌手大賽迥異。《超級女聲》及其衍生《快樂女聲》《快樂男聲》為樂壇貢獻了一批新鮮血液,打破港臺歌手多年壟斷華語流行音樂的現狀,也促進了天娛傳媒「藝人庫」搭建,使芒果逐步建立從藝人經紀到內容製作,再到電視、網絡平臺分發的綜藝全產業鏈。
  • 為什麼「優愛騰」都要扎堆做打歌節目?
    作為國內的首檔打歌節目,首期上班的打歌音樂人包括陳粒、蔡徐坤、周潔瓊、艾福傑尼、崔韓率和洪知秀以及新人男團C.T.O等6組藝人,涵蓋獨立、流行、說唱等多重風格。節目播出後,有人歡呼,也有人吐槽,但總算踏出了國內節目的第一步,這個是需要肯定的。音樂先聲認為,在粉絲狂歡的背後,如何打歌、標準幾何,以及可能帶來的行業影響更值得關注。
  • 不給藝人酬勞,賠到投資商跑路,國內打歌節目為什麼這麼難做?
    從這樣的數據反饋看,來《打歌中心》表演一場還不如去衛視拼盤晚會蹭個舞臺,也是令人唏噓,不過早在節目播出前網友大多已經預料到這個結果,結合節目看還是挺有道理的,總結一下大概有這三點:1.海外打歌節目收益也不好全靠國家扶持
  • 中國適合做打歌節目嗎?
    文章作者 | 巍不足道模仿韓娛似乎成了中國娛樂業的靈丹妙藥,在101模式成功後,各大平臺紛紛把「打歌節目」做為下一個爭奪的目標。從愛奇藝的《中國音樂公告牌》,到騰訊的《由你音樂榜樣》,再到優酷一拖再拖的《音樂至上MUSICON》,三大平臺一起上,把這個在韓國本土已漸式微的節目變成了兵家必爭之地。但這種節目真的適合中國市場嗎?
  • 從零到壹,淺析國內首檔打歌節目《中國音樂公告牌》的誕生始末
    而就在昨天剛剛收官的中國首檔打歌節目《中國音樂公告牌》,它經歷了內容形式上的磨合,也克服了音樂版權、數據來源、藝人檔期等各種問題,在打歌領域穩紮穩打,一步步走向成熟。從某種意義來看,《中國音樂公告牌》填補了打歌類節目在中國音樂市場的空白,同時也具備不錯的市場反饋。
  • 「打」不起來的打歌節目
    但事實上,即便節目進行到正式PK環節,這種「一團和氣」的氛圍依然貫穿其中。 看似劍拔弩張的「放狠話」環節,也都是輕飄飄的。在劉思鑑《小說家》對抗範丞丞《困獸》環節,主持人沈夢辰讓雙方互相放一句狠話,然後劉思鑑以一句「賽出水平、賽出風採」換來了範丞丞「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勉勵。
  • 優酷《宇宙打歌中心》官宣,一檔讓音樂回歸舞臺的節目
    》正式官宣,新歌領航員沈夢辰和新歌推送員李汶翰、黃明昊、胡春楊、陳昕葳首度同臺擔任節目MC,同時向大眾推送華語音樂人的新歌,展現全新打歌綜藝節目的視聽盛宴。而胡春楊、陳昕葳的節目表現同樣引來了大眾的期待,屆時,他們將會發揮哪些綜藝技能?5位MC的全新碰撞又會產生哪些名場面?種種疑問或許只能等到節目開播才能探知。
  • 打歌節目的一次中國式登場
    與前作《熱血街舞團》、《機器人爭霸》等多部愛奇藝S+級自製綜藝相比,此次《中國音樂公告牌》的節目性質是不同的。 這檔打歌節目不是依靠垂直於窄眾文化領域去切開大眾市場,一開始,它的定位便是一檔音樂類綜藝,是綜藝領域中的重要題材之一,對應的是更大、更為剛需的音樂市場。 在此節點,其他平臺也相繼傳來即將上線打歌節目的消息。
  • 《宇宙打歌中心》開播 綜藝「上星」新玩法
    節目一經播出,#宇宙打歌中心##SKY天空少年高燃舞臺#、#樂華七子跳舞像千手觀音#、#範丞丞困獸首秀#、#李汶翰深情演唱失落沙洲#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榜,從歌手表演到燈光舞美收穫網友的一眾好評。開播當天更有神秘行星在千裡之外為節目助力,《宇宙打歌中心》收穫了來自星辰大海的太空「應援照」。
  • 杜華辦打歌節目又惹眾怒,利用王一博熱度,被曝根本請不到明星
    最近譚維維的一篇長文把不少網友的注意力轉移到了華語樂壇上,引發了一波關於音樂圈的討論,隨後跳出來的杜華卻又立馬讓人意識到,原來這很有可能又是一場有預謀的話題炒作,針對的正是《宇宙打歌中心》這個節目,這之後杜華就一直遭到圍攻,又一次惹了眾怒。
  • 中國式打歌節目的上限與下限|EW觀察
    KBS於1981年開始製作音樂節目《歌謠界top10》,通過節目不僅每周選出第一位的歌手,還舉行金杯制度。金杯制度規定,連續5周都排名第一的話,就授予這位歌手金杯,這可以說是韓國歌謠界最早的打歌節目,甚至早於韓國偶像產業的誕生。而自1991年開始,SBS推出了《人氣歌謠》這一節目,儘管1993年10月節目曾中斷,但1998年2月重新復活後一直播出到現在。
  • 果然韓流天團EXO,1年沒打歌創下3冠王,獲最多一位刷新最高紀錄!
    已經一年沒有進行打歌了!EXO創下三冠王獲獎最多一位,依舊是M!COUNTDOWN的最高紀錄! 果然韓流天團EXO,至今實力依舊未減,希望儘快結束全體空白期,期待歐巴一起站在舞臺上的那一天!
  • 杜華邀請譚維維打歌,實質是在宣傳她的新節目,蹭得一手好熱度
    果然,心裡的話說出來受到大眾關注,效果就不一樣了,這不,馬上就有樂華娛樂的CEO杜華回應她了,她轉發了譚維維的微博,並邀請她上樂華娛樂操刀製作的優酷打歌節目《宇宙打歌中心》,並且說「對不起,我們來晚了,不管音樂行業如何發展,我們都需要去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