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這是電視劇《琅琊榜》裡的梅長蘇,人稱江左梅郎。江左在哪?江,最初是專指長江而言,後來才成為江河的通稱。左,古代在地理上以東為左,因此所謂江左也就是長江下遊以東的地區。在歷史上,東晉及之後的南朝宋、齊、梁、陳各代的基業都在這一地區,因此古人又將這五朝及其統治下的全部地區稱為江左。
江是一個形聲字,對於形聲字來說,意符表示形聲字本義所屬的意義範疇,聲符表示形聲字的聲音。江就是由聲符的工和意符的水組成。在古人看來,江,共也,長江這一條大江,途經多地,諸多小江均匯流入其間,因此是一條「公共的大江」。而正是這樣一條融匯諸多小江的大江,成為中華大地上一個奔騰不止的圖騰。
文明的肇始總是與江河相聯繫,大江大河哺育著文明與文化,也養育著周邊土地上生活著的人們。考古的發現告訴我們,中華文明的起源並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在黃河流域正孕育著早期文明的時候,長江流域也創造著自己的奇蹟。如果說中原文化猶如黃河一樣雄渾,那麼長江流域的文化就好像長江一樣清奇,兩者一樣的古老,一樣的輝煌。
如果將長江流域的文化分成三個部分,那麼長江上遊的巴蜀文化,長江中遊的荊楚文化,長江下遊的吳越文化,共同組成了長江流域文化的燦爛奇觀。滾滾長江向東奔去,她流過巴蜀之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片土地有著雄險的自然環境,也有著三星堆的神秘,有著司馬相如、李白、蘇軾的才情,他們共同組成了巴蜀文化的奇詭與瑰麗。
她穿過三峽,經由窄窄的夔門衝向荊楚大地,「楚地闊無邊,蒼茫萬頃連。」遼闊的江漢平原帶給這片土地的人們鶯飛草長般的靈感,創造出恢詭譎怪又驚採絕豔的荊楚文化。
然後,她流到了吳越之地。「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此時此刻她變得更加溫柔,且充滿詩意。她流淌,帶來土地的肥沃、魚米的豐盛以及文化的充沛,向世人展示吳越文化的秀麗與精緻,文思與雅韻。
一曲長江水,悠悠千古情。這滔滔不盡的長江不僅孕育了文明的起源,也經歷過朝代的更替,瀰漫著歷史的煙雲。不論是杜甫的「不盡長江滾滾來」,還是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古人看到長江,常常發出古今多少事、逝者如斯夫的感慨。但當我們驀然回首,看看那個古老的時代,發現古老的中華民族竟然已經創造了如此輝煌的成就,感受到的卻是無盡的讚嘆與驕傲。
長江與黃河,都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她們在中華大地上流淌,其上生長著的民族存在、發展、接觸、融匯,他們創造的文明與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一個極具共性又不乏個性的多元統一體,並不斷壯大著。(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笑:只須一笑不須愁
哭:悲也哭,喜也哭
中:八方來匯
北:鴻雁北回
南:凱風自南
西:日暮西歸
東:日出東方
思:思念你就唱出來
憂: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嗎?
點擊查看其他字 ↓↓↓↓
天 | 地 | 人 | 怒 | 喜 | 恨 | 愛 | 他 | 我 | 你
十 | 九 | 八 | 七 | 六 | 五 | 四 | 三 | 二 |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