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第三季的《中餐廳》,火出天際,各種話題頻上熱搜,爭議不斷。
先是黃曉明的「明人明言」,以「明學」出圈。
而後,秦海璐的情商低,不僅上了微博熱搜,話題討論更是達到6億。
當時,微博評論區差點癱瘓。
很多人說秦海璐,「不尊重人」、「說話太犀利」.
而影后秦海璐,從來不是熱搜體質,這一次為什麼會被罵上熱搜呢?
原因是,節目中,她與林大廚三番兩次的爭論,懟人懟地懟空氣,一言不合瞬間拉下笑臉。
不認同她的觀點時,就翻白眼、甩開胳膊扭頭就走,絲毫不管黃曉明的叫喚。
節目呈現出來的每一幕,都讓網友驚呼:秦海璐,你也太拽了吧。
沒錯,秦海璐本就是一個惹不起的女人。
有人說,過一個很拽的人生,離不了自身覺悟。
而這一點,秦海璐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
她出身文藝家庭,12歲時被父母送到「全託制」的戲校,主攻刀馬旦。
戲校練功的日子,很苦,老師基本上都是「打為主,吼為輔」。
而刀馬旦的要求更高,需唱、念、做、打、舞、翻,樣樣得練好。
小小年紀的秦海璐,承受的苦、累、痛,無法形容。
而這一切,她從不向家人傾訴。
有一次,因為練功,膝蓋骨被磕得淤紫,回家時為了不讓母親看到,她就用被單把整個人都蒙住,當時是大熱天,母親納悶這孩子不怕熱嗎?
忙著給她開窗,身體不小心碰到秦海璐的膝蓋,疼得她跳起來,母親這才知道,秦海璐在戲校吃了這麼多的苦,心疼得眼淚直流。
那時,為了拉韌帶練劈叉,晚上睡覺時,老師會用繃帶綁住她們的腿,一條腿綁床尾,一條綁床頭,身體不能動,一動便痛得撕心裂肺,哭,哭著哭著就睡著了。
老師要求每天6點起床出晨功,秦海璐便4點起來,先練一遍;待到6點時,再跟同學們練一遍;老師要求課後翻100個,她就要做到150個.
有位戲曲老師不認可她的嗓音,認為她唱不了梅派,她就花3個月的時間死磕梅派代表作《天女散花》。
後來, 17歲的海璐帶著她的京劇《天女散花》訪問日本26個城市,連演40餘場,她使用的14米長綢是當時中國最長記錄。
能吃苦,不服氣,少年時期的秦海璐,身上就有一股狠勁。
戲校畢業後,秦海璐本想考「中央戲曲學院」,卻誤打誤撞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96班。
那是傳說中的明星班,與章子怡、梅婷、袁泉、劉燁、胡靜、曾黎等成為同班同學。
因為長相一般,她被劉燁稱為:全班最醜的女生。
大學期間,有的同學因接拍影視劇,開始走紅了;有些同學忙著見劇組、遞照片。
有一次,秦海璐也與同學一起去劇組遞照片,轉身回來,發現自己的照片被撕成碎片丟在垃圾筒。
從那之後,秦海璐便不再往劇組跑,她穿著軍大衣天天晃悠在校園裡,無所事事。
2000年,導演陳果在拍《榴槤飄飄》時,因女主角一時確定不了,來到中戲,老師向陳果大力舉薦秦海璐。
於是約見、看劇本、揣摩角色,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一部《榴槤飄飄》,讓秦海璐一舉拿下金馬影后,金馬最佳新人獎等5、6個獎盃。
然而,還是因為長相,秦海璐被媒體稱為,「史上最醜的影后」。
生活往往就是這樣,你哪裡疼,別人就打你哪裡,毫不留情。
一直自卑於長相的秦海璐,許是感覺有些痛了,接下來的好些年,她有意遠離娛樂圈。
她去做白領,去經商,去開火鍋店、美髮店、廣告公司.
結果,做白領被辭退,開店開一家倒一家,這樣折騰了四五年,屢試屢敗。
最後連吃飯都成問題,這時,一位大哥好心的提醒秦海璐,你還是回去做演員吧,表演才是你安身立命之道。
再次回歸演藝圈,秦海璐不再糾結於自己的外貌。
做演員,長得好看,是錦上添花;長得不好,我就用演技、用實力來徵服觀眾。
「姐們又不是不行,5、6個獎盃擺在那裡呢。」
頂著影后的光環,秦海璐不用愁沒有角色可演,很多導演主動找上門送劇本。
大家都往她臉上貼金,誇她的成就,讚嘆她,秦海璐並沒有因此而飄飄然。
藝術源於生活,角色要有靈魂,演員要用同一具肉身,表達不同人物的生命故事,這需要扎紮實實的演技才行。
秦海璐深知這一點,她決定放下影后的光環,把自己打碎重組,像一個小演員一樣,重新一步一步往前走。
她不怕身份的掉價,專接配角,從飾演一個個小人物,來不斷磨練演技。
接演田沁鑫導演的話劇《紅玫瑰與白玫瑰》時,受挫感,一度讓秦海璐崩潰。
「你這演得不對。」
「你從根上就有問題,你對角色的理解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眾人面前,田導從不吝嗇批評,一聲聲,一句句,都像刀子似的扎在秦海璐的心上,她是一個多麼要強的人哪。
「我就不信我演不好」,她把劇本拿回家,讓家裡所有人幫她分析角色,晚上做夢都是如何演好紅玫瑰,夢裡哭著喊,「我怎麼就演不好了呢」?
就這樣死磕,她終於演對了紅玫瑰。
得到田導認可的那一刻,秦海璐嚎啕大哭,雙肩抽搐,哭得像個新生的孩子。
現實中,我們很多人都是帶著過去的故事在生活,用曾經的經歷把自己一層一層包裹起來,不敢撕裂,不敢打破,以致於固步自封,無法蛻變。
而秦海璐不一樣,她有勇氣,有狠勁;她敢於揉碎過去輝煌的自己.隨時都可以讓自己從頭開始。
再小的配角到她手裡,都會用心對待,於是她每接一個角色,就演活一個角色。
《桃姐》裡,秦海璐飾演的蔡姑娘,臺詞不多,幾個沉默不語的表情就詮釋出,老人院主任的孤獨和憂傷。
拍《到阜陽六百裡》裡,導演拼命給秦海璐加戲,秦海璐看完劇本就問導演:
「你這是拍一群人的故事,還是一個人的故事?」
導演說,「一群人。」
於是,秦海璐狂刪自己的戲份,開拍前幾天還連夜改劇本,她口述,讓工作人員重新錄入。
影片最後讓很多演職人員都獲得了獎項,秦海璐也因此斬獲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2013年,秦海璐再度參演田沁鑫導演的話劇《四世同堂》時,田導對她讚許有加,該劇讓秦海璐收穫中國話劇金獅獎、壹戲劇大賞年度最佳女主角。
這兩年,秦海璐已經成為了各大獎項的評委。
2017年,受邀擔任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評審。
2018年,出任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主競賽單元評委。
2019年,首次執導的電影《拂鄉心》入圍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
放下、歸零、再出發,通往領獎臺的路,只有真正有實力的人,才能抵達。
《我的前半生》裡,賀涵對羅子君說:首先要做到可以取代任何人,然後再考慮做到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你。
流量為王的娛樂圈,從不缺新鮮血液,很多演員演著演著,就無聲無息了,在這個圈裡混,要有多強的實力,才能做到任何人都不能取代你呢?
想來沒有幾個演員可以做到,但秦海璐做到了。
鄭曉龍導演拍攝《紅高梁》時,大嫂的角色就指定,非秦海璐演不可。
她還曾以一人的演技,拉高了《南有喬木》的收視率。
她與周迅飆戲,周迅還得向秦海璐請教,如何現場背詞。
張嘉譯曾說,與秦海璐合作要小心,因為她是一個用生命在演戲的人。
專業夠強是秦海璐的底氣;有底氣,她才敢對貴圈的一些亂象,嗤之以鼻。
聽到有人說,一些演員現場不背臺詞,用數字「1234」代替,後期再配音;問秦海璐如何看待此事,她說:
「我要是能遇上,肯定大嘴巴抽過去,這是對所有人的不尊重。」
有些導演拍不好,她一樣懟過去:「會不會拍呀,拍得這是什麼玩意兒?」
很多演員與她合作,一靠近,心裡就發怵。
閨蜜劉濤也說,秦海璐在片場時,身上就有著強大的氣場。
這強大的氣場,來自於她對表演的赤誠,和對職業的尊重。
也正是因為她的認真和較勁,所以只要看到劇組裡不認真的人,都會上去劈頭蓋臉的罵一頓。
於是,「橫、拽、不好合作」,就成了秦海璐的標籤。
對於這樣的評價,秦海璐根本不care,她說:大家都是憑本事吃飯,只要有本事,再難合作的人,也一定會有人與你合作。
有本事,有脾氣,凡事靠自己,才不用看他人臉色。
身披鎧甲,大步向前,做個「不好惹」的人,人生才能更開闊,才能真正擁有生命的選擇權。
我命由我不由天。
往後餘生,像秦海璐一樣做個「惹不起」的人,眼裡有星光,心中有力量,日子越過越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