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繼【CLECSS 2238】《專訪德普國際顧問吳婷婷–在美國律所十多年的堅持》後,今天我們CLECSS請來中倫律師事務所香港辦公室合伙人徐建輝做訪談。徐律師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LLM畢業後,先後在幾所國際律師事務所工作,後來轉到中倫香港辦公室做合伙人,主要領域為跨境投資和併購(ODI和FDI),以及一些融資/貸款及資本市場業務。今天徐律師會分享一下他的法律事業路徑,及其執業內容。
訪談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創辦人。
受訪者:徐建輝,中倫律師事務所香港辦公室合伙人,擁有豐富的跨境併購投資,融資/貸款及資本市場經驗。徐律師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並取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LLM學位。
1. 您之前在幾個頂級的國際律所工作,一直做到合伙人。最後怎樣決定轉回中資所?
律師執業近20年,我先後在兩家內所和三家外所工作過。這20年見證了內地經濟和法律服務的飛速發展。畢業後,在君合北京做了幾年資本市場業務(A股、H股上市等)。中國01年年底加入WTO後,涉外業務井噴,我開始考慮轉做跨境業務。04年年底在紐約與Clifford Chance接洽後,05年年中加入CC香港。之後的11年中,一直在國際所工作,包括加入中倫香港前,在Simmons & Simmons的幾年合伙人執業。
回內所不是困難的抉擇。08年金融危機後,趨勢和格局已相對清晰,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海外投資的速度、規模,都是前所未有。公司、律所業務全球化的趨勢,並不能改變歷史、文化等所形成的緊密關係——在香港,Wall Street投行亦會青睞Wall Street law firms,FTSE 100公司往往選擇Magic/ Silver Circle firms,與其本土市場差別不大。同理,日益壯大和活躍的中資機構的國際化過程,缺不了中資所的深度參與和協助。至少在短期內,對內地和香港法律和實踐都有較深入了解的律師仍是稀缺的,在中資所平臺上大有可為。
2. 內所和外所在工作文化上有什麼不同?
律所發展往往殊途同歸:它們的發展歷程各異,但卓越的律所分享很多相同的文化特質,如進取、專注和包容等。各所之間的差異往往與創始人/團隊的風格、傳統等相關;總部所在地/發源地(這個維度上,即所謂內所 vs. 外所)對工作文化的影響往往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很多優秀外所的發展體現出「戰略性貪婪」(long term greedy),不求一城一地之得失,穩紮穩打;絕大多數合伙人均有匠人求道精神,對業務精益求精,常年奮鬥在業務一線。地基堅固、平臺名聲彰顯後,一代代合伙人就可以在其上繼續添磚加瓦,鞏固基業。積跬步以至千裡的特點非常值得內所學習。
但與此同時,內所在近二三十年的快速發展中體現出的一些優點,也值得外所借鑑,例如,內所伴隨中國企業崛起所體現出的爭分奪秒的效率和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不少在項目上有合作的外所常常感慨,你們中國律師總是「秒回」郵件,在客戶面前顯得我們效率很慢,這可能也是中國速度在法律服務領域的體現。此外,對一些新興的領域和新創的法律架構,一些外所耽於傳統做法,對新鮮事物接受較慢,未能充分做到與時俱進,給內所提供了爭奪市場的空間和機會。
3. 您現在在中倫主要的領域為併購投資及各種相關的Corporate 業務。可否介紹一下自己現在的業務內容?
我團隊目前主要從事跨境投資和併購(ODI和FDI),以及一些融資/貸款及資本市場業務,客戶中中資金融機構比較多。
相較個人團隊的情況,更希望藉此給中倫香港打個廣告:中倫香港成立十年來,深耕本地市場,招攬英才,是市場上不多的能提供公司、資本市場、訴訟/合規、房地產、智慧財產權等全方位服務的中資事務所香港分所。我們近年承攬了香港市場上不少有影響力的項目,過去三年中中倫香港兩度榮獲亞洲法律雜誌(ALB)「年度中國律師事務所香港分所」的殊榮,充分體現了市場對中倫香港能力和服務質量的認可。
4. 您不時替企業做培訓,做各類講座的講者,可否分享一下自己在BD方面的經驗?
坦白講,營銷是我們的短板。一直覺得律師執業頗類匠人制器,以心為器,質量上乘,名聲自會口耳相傳。但在資訊時代,我的這個認識和想法肯定有局限性,需要學習新一代律師在營銷方面的思路和打法。
我給香港律師會、董事協會、特許秘書協會等辦過不少講座。這些講座往往需要花大量時間準備,其營銷效果並不明顯。但之所以這些年仍堅持在做,與Simon兄持之以恆辦CLECSS有類似之處,即自己依賴Greater China法律圈得到了不錯的職業發展,因而希望力所能及地回報群體,向香港同行多介紹內地相關領域的立法動態和市場趨勢。此外,我近年的講座都刻意安排了團隊律師的參與,希望對她們在相關領域的研究、與客戶的交流,乃至演講水平的提升等方面,起到推動作用。
5. 聽說您團隊非常穩定,在律師流動性非常強的大環境下,有什麼秘訣?
團隊確實很穩定,加入中倫近五年,團隊律師沒有任何流失。相較業務的增長、客戶的積累,能留住優秀的律師是我更引以為豪的「業績」。
談不到有什麼秘訣,個人理解比較重要的因素是信任和氛圍。充分信任團隊成員是關鍵。之前看的一篇雞湯文中講到,不要羨慕擁有寶石的人,努力使自己擁有發現寶石的眼睛。我體會關鍵在於主動發現團隊成員的優點,真誠地欣賞和並全心地助力他/她運用自己的優勢,最大限度發揮出潛能,成就其職業規劃。新一代的年輕人接觸信息的渠道和數量是我們當年無法比擬的,工作時間和內容、薪酬水平等職場信息都已逐漸成為透明。你是否真誠地珍惜、重視和培養他/她,她們心裡非常清楚——以眾人遇其,其以眾人報之;以國士遇其,其以國士報之。
其次是團隊氛圍。作為團隊的引路人,最擔心的是自己的眼光、格局和素質,成為團隊發展的上限和瓶頸。為此,在激勵團隊專注業務、提高能力的同時,我這個「前浪」也一直拼搏在業務前線,學習的勁頭不輸後浪們。此外,在團隊小夥伴間,我們推崇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的團結精神。大家在辦公室朝夕相處的時間遠多於陪伴親人,因此脾氣、風格等不求相近,但工作上互相全力支持、無私協助必須成為團隊DNA的一部分。
官網:www.clecss.cn
聯繫電郵:admin@clecss.cn
微信公眾號:CLECSS
微信小程序:CLECSS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