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不得不面對死亡威脅的時候,你會選擇什麼?是自怨自艾地熬過餘生,還是勇敢地面對可能遭受的一切苦難?
即使死亡是任何人都無法直接面對的問題之一,當它緩慢地走向我們,當我們不得不正視它的時候,我們將如何選擇?
張達明的經歷似乎是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
中國香港的演員兼編劇張達明與癌症抗爭已有9年之久,他也曾經無比絕望的面對人生的悲劇,但是如今還在頑強地與疾病的後遺症抗爭。
即使是如此積極樂觀,張達明在確診罹患癌症時也曾經歷過一段無比痛苦與絕望的時刻。畢竟面對這樣的苦難折磨,有誰會不迷茫呢?
而張達明在萬念俱灰之後選擇了不服輸。在與癌症抗爭的過程中,他骨瘦嶙峋,當時才50多歲的張達明頭髮幾乎全白了,臉上沒有一絲血色。
今年中秋節張達明發布了一張照片,照片中的他頭髮又重新染回了黑色。面帶笑容、神情坦然,雖然身材仍是消瘦,但氣色與之前相比明顯好了很多。
照片中張達明精神抖擻,似乎從未與病魔戰鬥過,寬慰著世間被病魔纏身的人,給予著曾經面臨與他一樣處境的人們一往無前的勇氣。
張達明在身患絕症之前是一位事業有成小有成就的演員。
張達明是廣東南海人,1991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雖然他修讀的是戲劇系,但是他寫過劇本,做過演員,參演過舞臺劇,豐富的人生經歷也造就了後來的非凡人生。
張達明進入演藝圈的第二年就通過自導自演的電影《客鄉途情遠》獲得香港舞臺劇獎最佳導演與最佳編劇獎。
香港舞臺劇獎在當時在香港的影響力遠不如現在,但對初出茅廬的張達明來說已是不小的成就。
同年九月,他便有機會與著名演員郭富城、吳倩蓮合作,參演了陳木勝導演的《天若有情Ⅱ之天長地久》。
他在其中出演了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把這個小角色演出了神韻,演出了風格。這次參演對他在步入演藝圈之後的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三年後,黃秋生搭檔張達明共同完成電影《棟篤笑雙打》,這部1995年完成的電影,如今來看依然頗具諷刺意味。
張達明也正是在拍攝這部電影的過程中,完成了對自我的重新規劃。他後來朝著喜劇演員的方向發展,與《棟篤笑雙打》的成功無疑是分不開的。
後來他參演了一系列的喜劇電影,並有機會和香港著名演員周星馳等人合作,為香港影壇的喜劇電影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
張達明曾與周星馳、劉嘉玲合作了《大內密探零零發》,張達明在其中飾演Emperor皇帝。同年6月,作為主演成功完成了《人間色相》。
1997年張達明在出演了香港搞笑喜劇《算死草》、無線電視劇《狀王宋世傑》、香港動作喜劇《賭神3之少年賭神》等作品之後,獲得第七屆香港舞臺劇獎九七風雲人物。
這是對張達明的演藝事業是最好的肯定,雖說他出演的角色無一例外是小人物,他的表演卻為這些小人物增添了血肉,讓這些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凡夫俗子在熒幕上顯得舉足輕重,不可或缺。
他妙趣橫生的精湛表演與在觀眾心中的地位足以支撐得起"風雲人物"這個稱號。
在放眼望去儘是俊男美女的演藝圈,其貌不揚的張達明在其中殺出一條血路。他爐火純青的演技得到了觀眾的認可,證明了他是一名優秀的演員,他的名聲也終於與他的成就相匹配。
在那之後,張達明又不斷地出演各種類型、各種風格的影視作品。如《志明與春嬌》《少年李小龍》《神馬都是浮雲》等等,哪個不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深入人心?
有人說張達明口才了得,有人說張達明幽默風趣,有人說張達明實力與魅力兼備。就是這樣一個詼諧幽默而又才思敏捷的人,在收穫了廣大影迷和粉絲對他的極高評價之後,仍不能逃脫苦難的百般折磨。
2012年,張達明的身體開始出現一些問題,耳鳴、鼻塞、流鼻血這些症狀接踵而來,給他的工作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他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還在排練舞臺劇,即使身體不適他仍堅持彩排,舞臺劇完成後才到醫院就醫。
世事難料,張達明被確診為咽喉癌,這對事業正處於上升期的他無疑是晴天霹靂。明明是正值壯年,工作穩定,事業小有成就的大好年紀,偏偏要用來和疾病作鬥爭,實在叫人惋惜。
他坦言在面對癌症的時候面臨著"不足為外人道也"的痛苦,曾在癌症的併發症面前手足無措。
在痛不欲生之後,選擇與命運抗爭。張達明抗癌9年,面色慘白骨瘦如柴,他卻說:「我還好,還是靚仔!」
在抗癌期間,他得到了圈內朋友的幫助和粉絲朋友們的鼓勵與祝福。值得慶幸的是,張達明通過治療,終於抗癌成功。
現在他仍積極地面對著生活,給予著深陷苦難的人們一絲慰藉。
牧師說:只有真正體驗過死亡,才能明白生命所賦予的意義。
疾病是這世間最無情卻最平等的東西。而有些人正是經歷了無端的痛苦,才明白了活著的意義,從而更加精彩的活下去。
電影《愛你,西蒙》中有這樣一段對白,想來用來評價這位勇敢面對癌症的演員也恰如其分:
"有時候感覺自己被困在摩天輪上,前一秒還在頂端,下一秒隨即跌入谷底,令人絕望。"
"人生重要的便是體驗,若是沒有在歡喜與絕望之間來來回回,活著多沒意思啊?"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的度過此生,也沒有人能夠將整個人生都描摹的無比絢爛,更沒有人能夠平坦地爬過每一個坡道。
有言道:"在世間,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隱晦與皎潔。"他人絢爛的表層下,可能埋藏著無數個不為人知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