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財夢幽默喜劇「富貴逼人」系列,見證了香港草根階層無助的自我嘲諷。
對於香港小市民而言,每星期二、四、日開獎,是他們一夜致富的捷徑。
起初是由港英政府時期為制止黑幫以「字花」、「攤彩」等名目聚集民間遊資,於1975年成立的官方彩票。
在經歷了40多年的發展後,即使香港回到中國政權之下,六合彩仍然是中下層民眾試圖翻身的一個寄託。
如此深層次的平民生活議題,當然會被很多影視作品作為設定背景,比方說前面介紹的《與龍共舞》,就出現了「六合彩全餐」的橋段。
還有主角想賭六合彩,好一把把債務還清;TVB的時尚港劇,幾乎都能安插一兩個買彩票的爛賭鬼,讓人看了瘋了。
但今天要介紹的「富貴逼人」系列,就是以六合彩為主線,講述整個故事。
與外傳一起,《富貴逼人》系列共有五個外傳:正式系列中的《富貴逼人》、《富貴再逼人》、《富貴再三逼人》,還有同為卡司但又有故事的《富貴開心鬼》、《富貴黃金屋》。
這個系列三部曲的創作者,綽號「萬金油」的高志森,就是這個系列中從幕後到幕前,所有角色都有過一段歷練和充分的能力。
他在接拍《富貴逼人》前,與黃霑合作的《不文小丈夫》,與黃百鳴合作的《開心鬼》,雖然類型不同,但都是相當暢銷的喜劇電影。
一九八五年中期,高志森完成了一套家庭喜劇故事,講的是一家人都沉迷於六合彩,尋找新成立的「德寶電影公司」時的情景。
該公司的一個大股東「大哥大」洪金寶很喜歡這個劇本,他立即決定投資,甚至想自己當主角;但在高志森心中,他又有了一個理想的人選,也不想把路線改成功夫喜劇。
洪金寶幾經折衝,退讓,電影定名為「富貴逼人」,1987年春節檔上映。
高志森是一家之主的主宰,也就是以「馬會的兒子「為封號的董驃。生父和養父都是馬界名人,本身也是練馬師出身,當時曾在馬會擔任要職,還主持馬評節目,尋找他,六合彩正是由馬會所屬的賽馬公司主辦,找他主演不僅名正言順,而且極富話題性。
但問題是,驃叔確實在演藝界頗有人望,也客串了不少戲劇和電影,但從來沒有擔任過主角;高志森通過與洪金寶、成龍等人的關係,最終說服了驃叔,還借著他的言辭,扮演了片中的雷氏夫婦。
有驃叔、霞姐坐鎮,其他演員都可以換新人。
雷家三個女兒,大女兒陳奕詩(當時十九歲)、大女兒李麗珍(時已二十一歲)、三女兒關珮琳(當時九歲)。曾志偉、梁珊和姜大衛也都是客串演員。
「富貴逼人」的故事很平實,但充滿創意和笑點,驃叔的中年職員,霞姐的新移民大嬸組合,還有蝸居在一家的現實場景,都極受香港觀眾的喜愛。
劇中不乏對當時香港草根階層的生活樣態做過非常細緻的描寫,如:擠地鐵上下班,賭馬六合彩,瘋日本偶像,做電視健美操……等等。
而且涉及到社會時事:移民潮,銀行擠兌,大亞灣核電站恐慌…甚至連即將到來的「九七禁令」都不放過。
驃叔那一千九百萬港幣頭獎彩金的兩次倒掛,更是讓觀眾大吃一驚。
四個月的實際票房已達港幣二千七百萬元,可以說是小兵立了大功,順帶一提陳奕詩和李麗珍的演藝生涯。
續作《富貴再逼人》遠赴加拿大溫哥華拍攝,製作預算增加了1萬5千美元。
年春節上映,實際票房為港幣二千五百八十萬元,也意外讓代替曾志偉角色的音樂人盧冠廷開啟了喜劇的天分。
高導原計劃故事是以二部曲結束的,驃叔一家兩度與高額獎獎擦身而過,意在警醒觀眾:一夜暴富固然可喜,但後果卻並非人人都能承受。
而且,故事中具有諷刺意味的時政部分,以這個家族的身份和觀點,所能說的已經說完,高導決定收起手腳。
而另一位德寶高管潘迪生則認為,應該再推出一部續集,讓驃叔一家真正過上好日子。
該劇由兩位亞視編劇彭濟材和陳建忠共同執導,冼杞然是TVB出身的導演。
這三個主創都是當時影壇的新人,儘管劇情和敘事都與前兩部謹慎地作了對比,演出卡司也是原班人馬,交出來的票房卻與前兩部大不相同,約一千六百七十萬港幣。
與許氏兄弟合作的高導作品《合家歡》,也同樣在1989年春節檔上映,三千一百二十萬港幣的票房收入,確實遜色不少。
雖然第三部的票房成績不盡如人意,但馬馬虎虎,驃叔一家似乎還是被視為「搖錢樹」,更是草根民眾的代言人,全家福的形象也接了不少廣告。
雖然眾所周知驃叔有一妻三妾,霞姐也與鄭少秋有過熱戀,驃叔和霞姐卻經常以夫妻檔的身份登上各大綜藝節目。
嘉禾影業將呂炳耀的一套靈異劇本交給黎大煒導演,並指定驃叔和霞姐為主角,即1989年夏季上映的《富貴開心鬼》。
儘管有驃叔坐鎮,也找到了呂琇菱、陳淑蘭、吳大維、吳啟華等年輕演員助陣,但故事的情節與神態並不相稱,觀眾難以接受,票房僅五百六十萬港幣。
「富貴再三逼人」、「富貴開心鬼」這一系列的失敗,看來應該讓這個系列畫上了休止符。
但是1991年,高導再一次找上了驃叔,希望能讓「驃叔一家」的形象得到一個完美的收官,帶上的劇本是高導兩大愛徒谷德昭和葉靈羽的《富貴黃金屋》。
故事的主軸是建商迫遷、媒體失信、銀行倒閉等時事。董驃、沈殿霞、陳奕詩、李麗珍、關佩琳這幾個螢幕終於再一次團聚。
1992年春節檔上映的《富貴黃金屋》,雖然喜氣洋洋,嘲諷滿天飛,但觀眾反映的並不像高導和驃叔所希望的那樣,票房只有五百七十萬港幣,而且在上映前兩周就提前下檔。
其後,陳奕詩、關佩琳淡出演藝圈,霞姐回歸大家庭,李麗珍改行戲路,螢幕形象「驃叔一家」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