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1 08:32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十四五」規劃前瞻研究
在2013年底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城市發展方式。建設海綿城市,不僅是淨化、美化城市的「面子」工程,更是改善城市品質、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裡子」工程。
湧現一批各具特色的示範片區和可推廣可複製的典型示範工程
海綿城市建設是「十三五」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大工程,「十三五」期間,南京制定了《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南京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規定》,確立了近期、遠期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完成了《南京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制工作,針對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水資源等問題,提出源頭減排措施和排水管渠、調蓄設施、泵站、汙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綠色基礎設施等建設任務,明確布局、規模、用地指標等要求;編制了《南京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指南》《南京市海綿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導則》《南京市海綿城市施工圖設計(建築工程、市政工程)文件審查要點(試行)》和建築住區、河道水系、透水鋪裝三項海綿城市建設應用技術導則。
2016年,南京成為海綿城市建設省級試點城市,重點推進江心洲生態科技島和丁家莊保障房兩個省級試點片區,完成不同類型63個海綿試點項目建設。丁家莊保障房試點片區以河道整治為核心,在河道整治的基礎上輔以道路廣場、公園綠地、小區公建的配套建設,從整體上打造丁家莊海綿城市,提升片區景觀形象,為高強度建設區域海綿城市建設改造、保障房類型項目提供示範;江心洲生態科技島編製片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覆蓋全島15平方公裡,規劃構建4大類18項「海綿」指標,從水系、地塊、公園綠地、道路等方面系統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每公頃建設用地的雨水調蓄容積不得小於100立方米,實現「水環境、水安全、水生態、水資源」全面發展,為生態敏感保護性地區的開發建設提供寶貴經驗;此外,南京在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湧現出浦口高新區海綿示範區、天生橋片區景觀提升工程、潤淮大道景觀綠化東段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示範片區和可推廣、可複製的典型示範工程。
海綿城市建成區面積比例將達50%
海綿城市建設,是「十四五」城鄉建設工作重點。2020年底,南京建成區20%面積將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十四五」期間,南京將向「至2030年80%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目標邁進,2025年南京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建成區面積比例將至少達到50%。
編制「十四五」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在對原總體規划進行修編的基礎上,明確「十四五」期間各區海綿城市達標建設的重點範圍,優化海綿城市建設系統方案(包括水環境、水安全、水資源、水生態),確定具體地塊、道路等項目海綿城市具體指標等管理要求,明確主要工程建設要求與責任部門等,使建設工作更具系統性、科學性。
滾動編制建設計劃。根據「十三五」期間海綿城市建設經驗,「十四五」期間,指導各區制定年度專項建設計劃,納入城建計劃中,有序推動建成區地塊海綿化改造,並因地制宜探索合適的海綿化改造方式。
積極推進老城區海綿化改造。「十四五」期間海綿城市建設任務重,改造面積廣,而建成區面積中老城區佔比較大,是新時期海綿城市建設的重點。老舊小區海綿化改造應以控制屋面、路面雨水徑流和提高綠化蓄存雨水能力為改造方向,以消除易滯水點、控制點源和面源汙染、改善小區環境品質為目標,靈活運用屋面雨水斷接、透水鋪裝、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高位花壇等海綿設施,促進雨水的自然滲蓄和淨化。改造過程中,應從經濟承受能力、輕重緩急、資金利用效率、建設時序和社會影響等方面綜合評估,注重因地制宜性,避免「大拆大建」,合理有效推進老城區的海綿城市改造。
強化示範引領效應。重點打造一批海綿城市試點項目。重點考慮生態景觀等要素,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溼地、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植草溝等,將海綿城市「滲、滯、蓄、淨、用、排」的理念融入景觀設計中,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海綿城市建設的意義,形成引領效應強、可推廣、可複製的典型示範工程。在重大工程建設、民生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先行先試,積極應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探索新技術運用,以全省住建領域高質量發展監測指標為指引,繼續落實好南京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相關指標體系,引導建設主體在項目建設中積極嘗試下凹式雨水花園、蓄水模塊等維護性好、觀賞性強的海綿設施,積極運用反衝洗等操作性強、成本低的養護技術。
強化制度建設。完善海綿城市全流程的閉環。重點推動海綿城市專項驗收工作,完善規劃、設計、建設、驗收的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制定海綿城市專項監督、驗收的管理規定。強化政策管控。《南京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規定》對項目建設審批全流程中各環節作出具體要求,要對相關環節進行監督審查,落實相關規定。其中,項目規劃條件審查、海綿專篇設計審查、質監驗收環節審查應納入項目海綿城市建設達標率考核中,作為符合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依據,將海綿城市建設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推進建設智慧海綿城市管理系統。建設一套能夠對全市域建成區進行監測的海綿城市智慧管理系統,統籌協調全市所有海綿項目信息上報工作,為市、區、項目實施主體提供統一的信息報送、監管平臺,實現項目信息及時更新,資料及時入庫,並能對總體建設進展、監測的相關數據指標進行計算,提供建設效果可視化。
實現海綿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江心洲生態科技島和丁家莊保障房試點片區先行試點建設,逐步在全市範圍推廣。加強對全市海綿城市建設的整體管控,做到對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面源汙染削減率等控制性指標真正的有效監測,並以可視化方式加深市民對海綿城市的認識、理解和支持。
(作者單位: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