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璧:你還年輕,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2021-03-02 公路61號

蘇格拉底說,人要過美好公正的生活。

這句話被程璧寫在了她的新歌《人生的意義》裡,聽著她輕柔恬靜的聲音,仿佛整個世界都慢了下來,眼前出現的一切也都被賦予了美好的意義。

程璧就是有這樣的魔力,她的音樂和緩靜謐,如水流般緩緩流淌,她的嗓音優美沉靜,清亮嶄新,被稱為「離詩歌最近的聲音」。

聽程璧唱歌,總有一種溫暖的治癒感。

 1 

用心經營

把生活過成詩

第一次被程璧的聲音俘獲,是那首《戀戀風塵》。

在這首歌裡,程璧的聲音乾淨清透,不哀不怨,帶著一種靜悄悄的輕盈,仿佛能讓內心所有的不安與煩鬱都平靜下來。

如果說老狼把這首歌唱出了煙火氣,那程璧演唱的版本則是遠離人間煙火的純粹,詩意而感傷。

程璧還翻唱過崔健的《花房姑娘》,改編了部分歌詞,以「花房姑娘」的視角演唱,仿佛她就是歌裡的那個姑娘,為我們指著大海的方向。

就像她的歌聲一樣,程璧本人也是美的,詩意的。在大部分人的眼裡,她是溫柔的、靜默的,仿佛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女神。

其實程璧從來都不介意被貼上「文藝」、「清新」這樣的標籤,在她的微博裡有這樣一段話,可以看出她看待文藝的態度:

生活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有人說,文藝的人都不接地氣,我說,那你一定遇到的是假文藝。要知道,真正文藝的人一定是熱愛生活的人。閱讀、聽音樂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料理、收納、清洗,這些同樣也是啊。

「文藝的人都是熱愛生活的人」,生活裡的程璧其實就是個十足的文藝青年。作為北大高材生的她,喜歡攝影,喜歡設計,喜歡旅行。

她為自己設計了一款旅行箱,帶著粉絲們開設了「面壁大學藝術學院」,她總是不厭其煩地將生活裡一些細碎的點滴片段記錄下來,她用心經營,把生活過成了詩。

旅居日本多年,前後在證券所和設計所工作的經歷也讓她對生活也有了很多感悟。

她曾說過:確實,我總是一些人相反,一些人喜歡熱烈,而我偏愛沉靜。一些人喜歡聊夢想,而我只是堅持初心。二十年來,讀過心儀的大學,就職過憧憬的設計事務所,現在決定獨立做自己的事,比如音樂和創作。

一些人努力讓人生看起來無比勵志,而我努力只想讓我的人生看起來自然而然。就像河流一樣,自然流淌。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最大的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這一點,一直追求純粹簡單的程璧無疑做到了。

 2 

熱愛詩歌

是她的標籤

程璧身上有很多標籤,北大才女、旅日音樂人、創作型歌手。其實她只是用音樂的方式記錄了自己的生活,以詩以歌,娓娓道來。

她的聲音渾然天成不加修飾,也沒有花俏的技法,她的創作也是如此。甚至很難去界定她的作品是歌還是詩歌,文學性大於音樂性一直是她的一個特點。

也許從音樂的專業度上來說,程璧的創作不是那麼高明,但也因為不是那麼高端,所以更能讓人接受。


她的聲音清新、乾淨而自然,更像是一壺清茶,飄過留香,喝過回甘,不染風塵而讓人難以忘懷。

在日本生活多年,也讓程璧的音樂有了日式和風的質感,是別於傳統的小清新,那種淡雅與清新散發著一種讓人的心能夠趨於平靜的魅力。

詩人田原這樣評價程璧的歌:

她用一種聲音唱出兩種語言裡的憂傷,一把吉他彈奏出兩種語言裡的嚮往,她的旋律裡有森林和村莊,也有太陽和月亮。她的旋律不是大海大河,而是涓涓小溪,奔流不息地向著遠方的遠方。

這種充滿詩意的音樂風格在程璧的第二張個人專輯《詩遇上歌》裡發揮到了極致。

這是一張為詩歌譜曲的專輯,裡面收錄了9首歌,有5首來自詩作,北島的《一切》、西川的《夜鳥》、田原的《枯木》,以及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的《春的臨終》、土耳其詩人塔朗吉的《火車》。

憑藉這張專輯,程璧獲得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國語女新人獎。

詩歌就是語言的極致,極致會伸向每一個方向。程璧將詩歌的方向引向了音樂,為這些意境美好明朗的詩作配上曲調與旋律,溫暖而治癒。

當被問到自己與其他民謠歌手最大的區別是什麼,程璧說:「熱愛詩歌,喜歡用古典吉他創作。」

程璧還說過,詩會提醒她,在日常生活中不忘隨時感受。

所有才有了把生活過成詩的程璧,才有了《詩遇上歌》裡的文藝詩意,有了《早生鈴蟲》的童真爛漫,有了《我想與你虛度時光》裡的從容恬淡。

「你看到的我,是在走過很多風景後,發現最美的是平常。懂得人生終將告別後,用一期一會去遇見。所有你覺得明亮溫暖,那是我的方式,來對待這個世界。」

也許我們喜歡程璧,喜歡聽她的歌,就是喜歡她身上這份恬淡和平靜。在喧囂的都市裡,她的聲音讓我們相信,生活的喧鬧背後,還存在著一份難得的美好。

 3 

步履不停

遇見自己的自己

生活大抵都是忙碌又瑣碎的,但是程璧的腳步卻從未慌亂。她始終熱愛生活,也從沒有停止對音樂的探索。

如果說之前《詩遇上歌》、《我想和你虛度時光》都是感性的「情緒」表達,那麼在上個月發行的新專輯《步履不停》裡,程璧開始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

這一次她也不再「以詩詠己」,開始動筆作詞,描摹內心。她開始試圖直面自己的內心,發出種種疑問。

因為這一次她想要傳達的是,藏在溫柔背後的理性,和一些有關人生的思考。


這張專輯的名字叫《步履不停》,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有部電影也叫《步履不停》。

也許這個詞能給我們一種莫名的力量,不斷前行才是生活的真意。

這個世界喧囂嘈雜,人來人往,我們需要不斷回望曾經和來時的路,步履不停地走過山山水水,成為自己的自己。

希望你如程璧一樣,在感性的溫柔背後,能找到理性的思考。

希望你步履不停,不被辜負,飄搖著美麗,活得豐盛或莊重。


1、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2、後臺回復「程璧」,看女神現場彈唱視頻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公路61號歷史文章!

相關焦點

  • 程璧,我想和你「虛度時光」
    還有一款特殊的民謠,來自程璧。沒有生活之苦的傾訴和抱怨,沒有你情我愛的纏綿悱惻,沒有無病呻吟的做作,有的只是詩歌的美,安然自若的沉思,日常的瑣碎,溫暖的回憶。歌詞簡單,作曲規範,簡單可以很枯燥,簡單也可以很深奧。 其實,山東的程璧有著直率大妞的性格,相反,她作品是文藝清新的,這樣的平衡,給了聽歌的人無限想像的自由。「太過於沉湎於藝術中的細膩會使人過度敏感,太投入俗世生活又會使人麻木。所以我認為就是在恰當的時候扮演恰當的角色。」
  • 程璧 此心安處
    「在哪裡心安,哪裡就是你的故鄉」。2014年,程璧唱著用詩歌改編的民謠走入大眾視野,聲音裡的沉靜、溫婉、詩意,讓她很快成為年輕的民謠歌手中獨特的女聲代表。她喜歡創作,必不可少的是獨處的時間。喜歡的裝束是棉布裙子,搭配著草帽和手提籃。頭髮很黑很長。有漆黑明亮的眼睛。她的眼睛是個取景框,善於捕捉生活裡的細節。
  • 黃子韜歌曲想成為你歌詞 想成為你在哪可以聽
    黃子韜的音樂課和人生課 一首可以聽到歲月的歌曲  黃子韜以往給人的印象,就是一直站在華語樂壇的最前沿,無論是造型、舞蹈還是曲風,他都是引領C-POP潮流的唱作人。但全新單曲《想成為你》,則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黃子韜,一個可以在音樂裡聊聊人生,並且譜繪歲月風雲的黃子韜。  當然,對於黃子韜來講,《想成為你》裡的他,絕對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說了算!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這輩子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可能讀書的時候的時候都有想過甚至都寫過,因為語文命題作文裡面通常會有我的理想我的夢想之類的題目。學生時期一定會大方的把理想寫出來,也會想心中的夢想以後一定會實現……。
  • 去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什麼時候都可以開始
    2、去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什麼時候都可以開始;去做你想做的事,任何方向都值得努力。追夢路上,沒有不受重力的飛翔。吝惜汗水和能量,哪一條路都是彎路;朝著目標努力前進,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以後那麼長,不是想出來的,是過出來的。早上開心快樂!
  • 程璧:為民謠賦予詩意光芒
    如今,民謠不僅是一種情懷的表現形式,更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簡單的吉他旋律,淺吟的歌詞,隱藏了許多人心底的夢想與童心。如果你也喜歡民謠,必然會留意到一個美好的名字——程璧。程璧在「安穩」與「動蕩」之間做出了選擇。在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的設計事務工作室工作時,原研哉曾對程璧說:「我已經是你的粉絲了,你的聲音讓我非常吃驚,你的音樂我聽了很多遍。」
  • 天黑之後聽程璧
    程璧的音樂作品大多是由詩歌譜寫而成,歌詞優美,旋律簡單,常給人內心安定的力量。今天想給諸位推薦程璧與莫西子詩合作完成的《我想與你虛度時光》,詞來自於李元勝,詞、歌、MV都很清新。對此,程璧曾在微博寫:「我的名字是祖母起的,是和氏璧的璧,小時候她告訴我這塊玉的故事。所以那些錯認作是牆壁的壁的人,應該是不知道這個故事吧。 」 祖母是程璧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人物。出生在山東濱州的程璧,從小由祖母一手帶大。接受過教育的祖母,常自己寫東西,還常教程璧寫毛筆字、背詩歌。
  • 程璧:與古典吉他有緣的民謠歌手
    《當詩遇上歌》共收錄了9首歌曲,其中4首的歌詞出自程璧之手,另外的5首均為著名詩人的詩作,除了《一切》之外,還包括西川的《夜鳥》、田原的《枯木》、谷川俊太郎《春的臨終》以及土耳其詩人塔朗吉的《火車》。「看到一首詩歌時,你怎麼判定它是否適合由你來演繹?」
  • 請你一定不要停下來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可是,仔細一想,這並不早,只要你還沒有經歷過高考,那麼就還不算是早。最近在家裡面呆著,有點無聊,用網易雲聽歌過程中,發現了裡面有一個名叫《請你一定不要停下來成為你想成為的人》的專輯,專輯下面寫了這幾句話我知道你最近很累是那種看不見的面對未來那種無力感但請你一定不要停下來因為你的人生不可能就止於此了再堅持一下 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對此我深有觸感,好奇心驅動著我點了就去
  • 你可以成為鄧文迪
    01「你可以成為鄧文迪」。什麼叫「成為鄧文迪」呢?《白毛女》裡的喜兒被黃世仁強姦,黃世仁想的也是,「我是抬舉你」。你一個小姑娘,能跟地主老爺睡覺,這是祖上有德,祖墳噴火,改變命運的機會來了,成為「鄧文迪」的機會來了。
  • 趁"年輕"勇敢一次,做你想做的任何事
    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話「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不是你未來奔跑的盡頭,而是你現在即將出發的地方。」你現在做什麼,決定你日後成為怎樣的人。「年輕」的含義不在於你多少歲;而是你今年50歲,你相信自己還年輕還能活30年,依然有抗衡一切的信心,在最好的青春做正確的事。電影《遺願清單》講述了兩個瀕臨死亡的老人去完成他們在病床上擬下的遺願清單的故事。所幸在人生的最後一段生涯他們能有所醒悟,能並肩克服困難,擁有執行的行動力,一起做生命中最想做的事,看最想看得風景。
  • 跑團能讓你在虛擬世界裡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我們甚至沒辦法去全面地闡述這種遊戲到底是怎樣的,你可能記得有人說過,這是一個合作講故事的遊戲;也可能聽說,這是一個體驗不一樣人生的遊戲;還可能是一個擁有著超高自由度的完美遊戲……當然,也可能在你的印象裡,這是一個耗盡玩家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遊戲;是一個必須要主持人才能進行的遊戲;是一個玩家個個都自視甚高的宅男遊戲。關於它,有著很多的傳言,有些是真的,也有些是假的。
  • 「影評」《動物方城市》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要的樣子
    由迪士尼推出的動畫電影《動物方城市》告訴你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要的樣子」。(雖然《料理鼠王》是皮克斯拍的)本世紀在《冰原歷險記》與《馬達加斯加》以後,我們終於又看到一部真正精採的動物總動員的動畫電影:《動物方城市》。儘管這次迪士尼的手腳比藍天X福斯的《冰原歷險記》以及夢工廠的《馬達加斯加》慢了十年,但終究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 是你想成為的大人嗎?
    這句話問的是想我們會在不同的階段產生不同的想法我在18年去西藏的遇見過兩位小姐姐那個時候我還只是一個單純的對遠方充滿執著的人而她們已經習慣了自由這種成長也不是一個高中或者堅持某一個東西就能補回來的你會發現你永遠都是不夠完美的而我的現在沒有任何大的缺失這樣就足夠優秀了是你想成為的大人嗎?
  • 【夜讀】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他問我:你為什麼想進XX公司?我反思: 因為名氣大啊,光名字聽起來就足夠讓人羨慕。作為一個積極進取不甘落後的人,我自然也想進去體驗一下。哪怕其實我對它的用人要求、工作內容並不是很了解。他問:你有沒有想過,三十歲時,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我說:我想成為一個自由撰稿人,去很多很多角落,記錄下很多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和故事。
  • 努力與堅持,終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情感勵志)
    充滿鮮花的世界到底在哪裡,如果它真的存在那麼我一定會去,我想在那裡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懸崖峭壁,用力活著用力愛哪怕肝腦塗地,不求任何人滿意只要對得起自己,關於理想我從來沒選擇放棄,即使在灰頭土臉的日子裡,我將會去證明,用我的一生,繼續跑,帶著赤子的驕傲。
  • 過你想過的生活,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比如你種植的綠蘿在你新買的花瓶中伸展出來的一片還帶著晶瑩露珠的葉子,就能給你感受到那抹綠色帶來的生機,或是夕陽西下時,照進房間裡鋪著的地毯上形成的一輪好看的光影,像是一幅畫一樣。在這裡或許喧囂熱鬧的街道,也沒有浮光掠影的大商場,但我們可以在這裡感受生命靜靜流淌的力量。也更明白了家的意義,就是和愛的人在一起,做我們想做的事。即使我只是過往的旅客,也能在住著的那幾日裡感受到滿溢的愛意,是那種叫做「家」的溫暖。在我心目中,生活的意義,是即使是一個人,也能把日子過得熱氣騰騰的情趣。
  • 一輪四季 曉節知律 | 《普羅旺斯的夏天》-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天氣漸暖,驕陽明媚,照進你我心田。今日,為大家帶來一部法國電影——《普羅旺斯的夏天》。該片講述了法國南部鄉村老人保羅與外孫、外孫女一起生活,從關係陌生到相互熟知,最終彼此都感受到對方深深愛意的故事。就請選一個悠長恬靜的夏日,與家人圍坐一起,細品一杯茶,慢觀本片,深感一份真情吧。老人保羅住在普羅旺斯鄉村。
  • 姜雲升,你成為了你想要去成為的人
    無論姜雲升當時心裡在想什麼,他都止步於W8VES的門外,成為那位無冕之王。在黃子韜的要求下,姜雲升返回舞臺,唱了那首《芸芸眾生》,原版收錄在專輯《初》裡,叫《你一定能夠成為你想要去成為的人》。姜雲升刻畫了數位平凡人,情緒緩緩推進,在結尾達到頂點,聽著反覆吶喊的那句「你一定能夠成為你想要去成為的人」,我已是熱淚盈眶。
  • 要想成為思維清晰的人,你還必須是富有野心的讀者
    也許人與人的區別不在於聰明或愚笨,也不在於多讀了幾本書,而是在於讀一本書的深度。要想成為思維清晰的人,我們還必須是富有野心的讀者。今天要推薦的這種SQ3R批判性閱讀的方法可以鍛鍊你對事物的理解力,循序漸進,從而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定。作者 / Lee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