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公眾號推薦tvb經典老劇《恨鎖金瓶》,短短20集,無聊之餘馬馬虎虎看完了。
劇中三姐妹,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都是丫鬟出身。潘金蓮愛慕權貴,一心想通過嫁人改變命運。李瓶兒有主見,認為女人要獨立自主、自食其力。春梅心思單純、只想一心一意服侍自己的主人。
劇相對於原著,做了很大的改編。
看完不禁唏噓,那個時代背景下的女性,真的命不由己。
金蓮因被老爺看上而得罪了夫人,被迫嫁給武大郎。老爺又威脅武大郎,他們只能做假夫妻,老爺暗地裡霸佔了潘金蓮。
人性恃強凌弱。老爺夫人欺負潘金蓮、潘金蓮又看不起武大郎。武大郎是食物鏈最底層的那個人。
但劇中的武大郎實在讓人同情不起來。人醜、自卑又多疑,還動不動就家暴,底層人物也有底層人物的可悲之處,看著看著覺得他就應該被殺死。
直到老爺、武大郎都死了,潘金蓮才拿回了一點對於自己命運的主導權。愛慕武松,表白無果,發現武松與自己姐妹李瓶兒互生情愫,因愛生恨,最後只能嫁給西門慶。
西門慶雖是反派人物,但是他表現得很有男子氣概,憐香惜玉,解救潘金蓮於水火之中。
和劇中的正派人物武松相比,好像更喜歡西門慶。
李瓶兒最後為了復仇也嫁給了西門慶,深得西門慶喜愛,潘因為嫉妒李瓶兒,處處與她為難。李瓶兒一心只想復仇,無心與她爭鬥。最後,李瓶兒殺死了西門慶,死的最後一刻還拉著李瓶兒的手,不想讓她離開。
劇中西門慶陰險狡詐,設計陷害了很多人,但著實也是用情至深的一個人。
從這部簡單的劇中可以總結出一些人生道理:
美貌有時候是悲劇的根源,頭腦才是至關重要的。
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追求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東西,否則,只能是自掘墳墓。
正直不見得是好的品質,一味的正直有可能會付出更多的代價。正直的武松為了給哥哥報仇,牽連了很多無辜的人。
人沒有絕對的好壞。劇中好像找不到一個絕對好的人,也沒有一個壞到人神共憤的人。陰險狡詐與仗義多情、剛正不阿與糊塗自私、恃強凌弱與軟弱無能等很多看似不相容的品質同時可以在一個人身上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