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長假,我整個朋友圈都在結婚!
而我的心(錢包)也被掏空……
還記得前幾天看過
那個像段子一樣的真事兒嗎?
國慶節當天,山東滕州一個酒店的大堂
12場婚宴在同一個酒店舉行!
圖據網友「拖著蝸牛散步」
劉府婚宴、張府婚宴、李府婚宴……
新人和客人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還真得仔細找一找
有網友表示,坐錯了酒席不可怕
可怕的是:
@龍十九:坐錯了酒席還不可怕,
可別隨錯了紅包啊。
國慶長假向來是舉辦婚禮的高峰期
今年國慶恰逢中秋,難得8天長假
朋友圈裡,除了曬各地旅行見聞
還有很多網友在曬婚禮……
前些天,網上有一位小姐姐曬圖
這位肖小姐在國慶接到了6張「紅色罰款單」——
8天參加6場婚禮
份子錢要4400元
一個月的工資就這麼沒了……
看了肖小姐的遭遇
一批同病相憐的網友站了出來:
@ailiu晶晶:一個月參加了16個婚禮的路過。
@券八婆:今年國慶節10.5據說是三年來結婚最好的日子嘛!
@秦人程釗:10.5兩場整個國慶假期目前4場。 我……
@Mua-Mary:我五號就有三場婚禮份子要隨,一個月工資沒了。
@不高冷的瘋僧君:十月份四個結婚三個生孩子,很絕望。
@有空一起吃火鍋咩:4號有三場 感覺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在哭泣
隨後,網友又對6場婚禮4400塊份子錢
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X夜露死苦X:6場婚禮4400就能搞定了,羨慕啊!
@一頭老胡:在溫州,6場婚禮怕不是要萬把塊錢保底。
@楊棋涵小妖孽:溫州一般2000,閨蜜有些都上萬,害死的風氣。
@知至志之富:真的要學學珠三角這邊,特別是順德, 一兩百收一下再折個角給回你。利是利是,利利是是,取個意頭就好
@小雞子886:我佛山南海不收份子錢不給份子錢
@小蘋果跳跳:還是廣東好,這6場,每場給100就行了
大家統計了各地參加婚禮送上的紅包
發現差異還是很大的
這兩天,
一份各地婚禮紅包水平數據圖出爐
↓↓↓
雖然數據僅供參考
但確實也代表了一個普遍的價位
調查顯示,華東、華北地區紅包規格普遍高,浙江和上海紅包平均達到1000元,江蘇、北京、山東等地區也高達800元。廣東、雲南、貴州、廣西紅包最小,100元——200元左右即可。
看完這張地圖對照下身邊
在貴州這個數字靠譜麼?
有媒體採訪了很多小夥伴:
仁懷趙小姐,25歲,未婚。她說,在仁懷,一般朋友之間結婚,紅包都是1000起步,不能再少了。關係好點的,還要再往上加。1600元、1800元、2800元都有。「現在1000元的紅包正常。畢竟現在婚宴也不便宜,稍微像樣點的婚宴就要五六千元一桌吧。
都勻王小姐,25歲,她說:「在我們都勻,朋友之間結婚一般隨禮在600元到1000元左右。關係特別好的,送上1000元。不算特別好的,就送上600元吧。關係很普通的,就隨100元錢的禮,這種我就不去參加婚宴了。我身邊很多90後,一般只叫要好的朋友參加婚禮,不會親戚朋友全部都拉上。這兩天我也聽我爸媽說,單位給他們發通知了,結婚隨的禮每人不能超過200元。」遵義王先生,25歲,未婚。他說:「送禮這個事就要看個人了,100也送500也送,國慶一共收了4張請帖,每家都送了500,平均一點免得大家知道送的錢不一樣有點尷尬,也就是一個形式。」湄潭陶先生,在多彩寶網際網路公司上班,24歲。陶先生說,在家鄉,年輕人結婚關係好的都是隨520、999、1314元錢的婚禮紅包,大家都想在婚禮的時候,討個彩頭。普通關係?我一般都不去,哈哈哈。
貴陽張先生,33歲,已婚。他說,在貴陽,送禮金額主要看兩個條件,一個是親疏,在一個是當事人的經濟實力,你送他5000,也得你結婚的時候人家還得起5000啊!黔西南小何,今年26歲,已婚。他說,在黔西南,同學老鄉親戚結婚一般都是500元起步,關係特好的是給1000元。「今年,我已經收到5次結婚請帖了,也算是家裡的一筆開銷吧。不過,我們這裡也有人結婚不辦酒席的,就那樣住在一起過日子了,這樣大家都清爽。」銅仁陳先生今年30歲,已婚。他說結婚紅包,貴州各地也不一樣,而且要看關係親疏,也要看對方之前送了你多少紅包。「我在銅仁,關係普通點的同事,一般都要400元。同學之間,一般都是800元起。再往上就很難說了。」安順安小姐說,安順小年輕結婚,關係一般的,或者普通同事同學之類,婚禮紅包一般在500元。經常聯繫的送個2000—3000元也是很正常的。畢節楊先生說在畢節關係一般的基本是300起跳,最近感覺300都送不出手了,最近幾場酒基本都是送的500。
「紅色炸彈」的話題
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說起婚禮紅包,杭州的王先生有些感慨。
「老家的女同學,結婚都比較早。當時接連不斷收到紅色炸彈,當時我剛工作,囊中羞澀,真有點壓力。後來有兩個挺要好的女同學結婚,我因為工作忙沒有去,也沒有給紅包,後來與這兩位同學慢慢斷了聯繫。現在想起來也是一件很讓人感慨的事。」
王先生為人比較爽快,之前同學或者朋友來邀請參加婚禮時,都會趕去參加婚禮,實在不能到的,也要送上紅包和祝福。前段時間王先生在西湖邊的一家酒店舉辦婚禮,沒想到之前自己去參加婚禮的幾個同學,都推託自己忙,沒有時間來參加婚禮了,而且也沒有送上禮金。
「說實話,這確實讓人有些失望。我的老婆也碰上了這種情況,幾年前老家有同學結婚,我們都是打飛的去參加婚禮。這次輪到我結婚了,老婆那些閨蜜都沒有來,只是原封不動地送個紅包來。婚禮來不來有時候真是考驗交情,這樣經歷過,以後可能慢慢就要淡下來了。」
李小姐說,「好朋友結婚,送上紅包很正常,最尷尬的是多年不聯繫的同學或者老同事,突然打電話或發來微信,說自己要結婚了,這個時候都不知道怎麼接話。」
從古到今,份子錢都令人費心
清末民初
大家重視的不只是份子錢
為了體現身份,更講究送份子錢的禮節
老舍先生的小說《正紅旗下》
就描述過母親為了湊份子錢發愁作難的情景:
這些婚喪大典既是那麼重要,親友家辦事而我們缺禮,便是大逆不道。母親沒法把送禮這筆支出打在預算中,誰知道誰什麼時候死,什麼時候生呢?不幸而趕上一個月裡發生好幾件紅白事,母親的財政表格上便有了赤字。
她不能為減少赤字,而不給姑姑老姨兒們去拜壽,不給胯骨上的親戚弔喪或賀喜。不去給親友們行禮等於自絕於親友,沒臉再活下去,死了也欠光榮。而且,禮到人不到還不行啊。這就須於送禮而外,還得整理鞋襪,添換頭繩與絹花,甚至得作非作不可的新衣裳。這又是一筆錢。
再說,見了晚一輩或兩輩的孫子們,不得給二百錢嗎?辦婚喪大事的人往往傾家蕩產,難道親友不應當捨命陪君子麼?
共和國建立初期
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流行送份子錢
而是送臉盆、毛巾等
上世紀60、70年代
份子錢一般是5-10元
當時工人的月薪是35-45元
隨20元、50元的都有
90年代
人均月薪有個小飛躍
份子錢也從幾十元增加到上百元
即使這樣
也有隻隨50塊錢的人
只能說是「能者多隨」
剛開始幾年
100元的份子錢屬於正常水平
最近兩三年
200元的紅包也算薄的
當然現在也有很多年輕人相約不收份子錢
新人準備一個簡單小聚會
只請親近的人
見證一下自己的幸福~
除了對錢包的心疼,
更有一種心疼是對自己
杭州馬姑娘說,閨蜜今年32歲了,還沒結婚。這個長假閨蜜說自己受到了「一萬點傷害」——「作為一個老人家,我收到了辦公室裡23歲小妹妹發來的紅色炸彈!一直炸到我心頭滴血,到現在還在痛心……」
有人總結道
最心塞的其實還不是隨紅包
而是——
@白水習習_:比隨份子更痛心的是,
還沒有另一半,回款遙遙無期。
快來跟多妹聊聊
國慶節你送出去了多少份子錢?
來源:遼瀋晚報、都市快報、華西都市報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多彩寶熱線:400-900-8799
商務合作:0851-85280863
編輯|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