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a Watson| 糟糕的女演員,不合格的女權主義者?

2021-03-03 時髦貓

在我11歲到21歲的人生裡,哈利波特絕對是貫穿於其中的重要主題之一。

 

11歲時,我偶然翻開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第一頁。21歲那年的夏天,我在影院看了這一系列的最後一部電影《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看完首映的夜晚,讓我有點感傷,好像我的整個青春期也就此畫上了一道休止符。

在哈利波特系列完結之後的日子裡,我對它的熱愛很自然的就變成了,對這一系列主演的愛,尤其喜歡赫敏的扮演者Emma Watson,因為我可不只是看著她演的戲長大的,我簡直就是跟她一起長大的嘛。

 

一直以來,Emma在大家心中的印象,是擁有著年少成名巨大光環的女明星,是布朗大學的美女學霸,是聯合國推廣男女平權的親善大使。

她總是完美的好似別人家的孩子,讓身為同齡人的我不由自慚形穢。

 

可輿論對她的好評卻在今年悄然轉變了風向。

 

近日有新作《美女與野獸》上映的Emma Watson不斷地在遭遇非議。

首先是因為拒絕了《愛樂之城》,而該片讓另一位Emma順利奪得奧斯卡影后,因此她就成了大家群嘲的對象。人們認為她選電影非常沒有眼光,也不是什麼好演員。

▲憑藉la la land榮獲89屆奧斯卡影后的Emma Stone

對此她的回應是,當時接到邀約時自己已經在準備美女與野獸了,實在沒有精力同時拍好兩部電影,以及「相比起能否在奧斯卡得獎,我更在乎該電影能否對人們傳遞一些重要的訊息」。

在Emma看來,美女與野獸是「關於女性教育和讀書改變命運的電影。」

前幾天我去看了這部電影,給我的感受是,它不是最優秀的迪士尼真人電影,但裡面表達的女性主義很棒。

女主角貝兒雖然是小鎮姑娘,卻並不願意草率地嫁給村子裡最帥氣富有的男人,那不是她想要的人生,她顯然有更高的追求。她會自己發明滾筒洗衣機,教村裡的小姑娘識字讀書。

然後對著大熒幕前的觀眾大聲地唱出:「我想要的不是眼前的生活,我想去更大的世界冒險。」

看,多麼地女性主義!

▲《美女與野獸》劇照

而在這部童話故事裡,也沒有王子親吻公主,然後男人拯救女人這種傳統的故事。

恰恰相反,因受詛咒而變成野獸的王子需要被女主角的愛拯救,而後才能重獲新生。女人在這部電影裡不僅擁有自由意志,還擁有著比男人更強大的內心,強大到足以拯救王子的人生。

▲《美女與野獸》劇照

此時,我想我很理解Emma Watson選擇出演該片的用心。但是即使她熱衷傳達女性主義,成為聯合國親善大使、努力推廣呼籲男女平權的He For She運動,這些原本是正確的事兒,同樣使她遭遇很多非議。

一些女權主義者們批評她,認為她出生在本就屬於精英階層的律師家庭,根本不懂底層女性面臨的女權具體問題,沒什麼資格談論女權。

也有文章諷刺她說:「比起爭取女權,Emma Watson更像是用女權活動來轉移演戲沒有成績的尷尬。」

哇哦,這個評價可真是有點犀利呢!然而在做女演員上,Emma目前好像確實沒能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來。

 

在公眾眼中的Emma Watson,無疑是非常幸運的,自10歲起就被選中出演哈利波特系列,因此收穫旁人難以企及的名氣、金錢以及關注度。

然而這份自童年起就擁有的幸運,卻也像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了她盛名和巨大影響力的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剝奪了她成為好演員的天分。

 

成為一個好演員最需要的是什麼?——天賦與經歷。而這些恰恰很難屬於一個生活一直非常順遂的幸運兒。

這份幸運讓Emma幾乎是在大熒幕上度過了她的整個童年和少女時期。在這十年裡,她都活在一個被保護的、專屬於哈利波特世界的真空玻璃罩裡,這讓她喪失了正常成長下本該擁有的別的經歷,活的異常單純。

 

這份幸運,也讓她一直得以活在高處。

 

而就像是我很喜歡的柏邦妮在聊起女演員時說的那段話一樣——

 

「在低處的人,洞悉人情,體察世故,他們有一雙老道的眼睛。在低處的人,往上看,看到的面孔各種各樣,人性殘酷而豐富。在高處的人,往下看,面孔都是一樣的,諂媚的微笑的臉。對他們來說,世界是單純的。」

 

可是,單純和太過幸運對一個女演員來說,恰恰是致命傷

 

就如Emma在哈利波特系列之後,一共參演了八部電影,然而除了《壁花少年》口碑和票房雙豐收以外,其他作品大都毫無存在感,身為一名女演員,這份成績單實在有一點尷尬。

記得之前看過一部Emma作為配角的電影《我與夢露的一周》,出演夢露的是好萊塢的演技派Michelle Williams。當時選擇Michelle出演該片的夢露一角,也遭遇了諸多非議,大家都認為米歇爾長相太過平平,根本不適合演一位公認的絕世美女。

從官方劇照上,你也可以看出這位女主角與Emma的顏值差距↓ 

▲《我與夢露的一周》劇照

然而神奇的是,在動態的電影裡,米歇爾卻完全秒殺了Emma,她真的以她超高的演技,表演出了超越她自身長相的一種風情和美。那Emma呢?她明明是顏值更高的那個,卻在電影裡毫無存在感,甚至都讓人記不住她。

 

你看,果然演技才是一個女演員的立身之本,不管你再美貌、再幸運,到了大熒幕上,會不會演戲,能不能打動人,觀眾真的一看便知。

很顯然,在成為一名好演員這條道路上,Emma仍需更好的作品來證明自己。

 

作為女演員的Emma,成長好像遠趕不上公眾的期待,可與此同時,她卻也在鏡頭前迅速成長為一位得體的女明星。

 

與哈利波特時期相比,最明顯的改變是,Emma的衣品和氣質真是越來越好了。近日在宣傳新片《美女與野獸》時期的造型,或幹練,或優雅,每一個幾乎都得體到讓人挑不出毛病。

而當你真的認真關注她的生活,你會發現,當演員不過是她諸多身份之一,並不是她所有的人生追求。就如Emma自己說過的那樣:「我喜歡做一些完全跟電影事業無關的事情。我想要追尋其他的目標,它們能讓我進行不同的思考。」

 

你會看到她願意為了了解女權事業而主動息影一年,還成立了一個名為(our shared shelf)的閱讀俱樂部。她會給自己定下任務,每周讀一本書,並樂於在自己的ins上po出自己喜歡的好書↓

 

其實,這樣的Emma本身也挺可愛的。

 

再聯繫到今年Emma遇到的諸多非議,我忽然想起一個名為「好萊塢童星魔咒」的名詞,好萊塢多的是「傷仲永」的故事,人們好像也樂於看見這樣的故事。因為,比起天賦型選手,大家會更欣賞勤奮型選手。

 

人們不喜歡看見別人的成功只是因為幸運,那會讓他們感受到一種,對於人生無力掌控的剝奪感。

所以人們不喜歡童星,因為他們的名氣不過是因為幸運而已。或許人們就喜歡看到童星flop的新聞,那會讓他們得到一種莫名的快感,瞧,雖然你小時候比我強,長大了還不是跟我一樣是普通人嗎?

身為童星出身的Emma也時常感受到這種壓力,她說,人們會認為——「噢,看啊,他們是童星,他們的人生就這樣了。」有時甚至覺得:「人們在等著我搞砸自己的人生」

 

這讓我不禁在想,真的是Emma做錯了什麼嗎?還是世界對年輕貌美又過早成功的女性的要求太過苛刻了呢?

Emma的確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她並不是一位頂尖的女演員,也不是女權領域的專家,可是這世界上本就沒有完美的人。而如果僅僅因為演技不夠出色,就去質疑她做公益的資格,這未免也太吹毛求疵了吧?


至少她一直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她也在盡力用自己的影響力在做一些正確的事情。

有段我很喜歡的話是這樣說的——

「去做你心裡認為正確的事情吧。

因為你不管怎麼做,總會受到批評。

如果你做的話,會受到指責;而你不做的話,還是會受到指責。」

 

所以,非議就非議吧,又有什麼關係呢。正如Emma之前回應的那樣——


「他們想要打倒我,卻讓我站的更直了!」 

看吧,其實她還蠻酷的!不要忘了,今年的Emma Watson也只有27歲而已。

長路漫漫,她會證明自己。

——THE END——

來自是骨灰級哈迷的Lucy。

猜你還想看:

聊聊日劇| 那些繁華人世的小確喪

Carolina Engman | 我只想要成為我自己

原創文章禁止抄襲,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眾號:時髦貓

新浪微博:@Lucyloveslife @Cecilia歡樂多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相關焦點

  • 【賞】艾瑪·沃森 Emma Watson
    ,巴黎職業: 演員 / 配音更多外文名: Emma Charlotte Duerre Watson (本名) / Em (暱稱)更多中文名: 愛瑪·沃森 / 艾瑪·沃特森 / 愛瑪·沃特森 / 艾瑪華生(港)家庭成員: Alex Watson(弟)imdb編號: nm0914612官方網站: http://www.emmawatson.com
  • 拍了露胸照的「赫敏」是偽女權?持這種觀念的才是假女權
    這篇文章想試著解決「女權者到底能不能性感」這個可能會讓你糾結的問題。比如我,有時候挺想嘗試個性感風什麼,這種想法和做法在女權那裡是不是就政治不正確呢? 感謝屈臣氏小姐(艾瑪·沃森)這位資深社會活動家、女權人士給了我們機會再次探討這個問題(還記得她在聯合國發表的那篇女權主題演講吧?)。
  • 《美國夫人》一個女權主義者的反女權抗爭
    這也是本劇最吸引我的衝突點:怎麼會有女性站起來反對女權主義?她甚至還領導了一大批家庭主婦,將女權主義的鬥爭變成了女權主義者和家庭主婦之間的鬥爭。她究竟如何做到這一切?可正如想要參與競選卻被麥戈文團隊背叛的黑人女性Shirley所說,「權力不向任何事情讓步。如果我們不追求真正的平等,就要永遠乞求男人,用女人來換取空洞的承諾。」在這一點上,女權主義者和反女權主義者們殊途同歸,她們都依附於男權政治體系中,試圖順從男性的權力規則,從中獲取話語權,最終的結果都是被對方利用然後無情拋棄。
  • 那些患「直女癌」的女權主義者們
    似乎每一個直女癌女權主義者都想找一個爹,一個功能上類似於「乾爹」,同時既能當情人,又能當提款機還能當出氣筒的爹。作者:孫驍驥,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政治經濟史研究者。我很厭惡某一類女權主義者。這類人以大學教師和文藝青年居多,她們常穿著像是剛從草垛裡走出來的簡約森女系服飾,邁開那悄無聲息的步伐出入文藝咖啡館,帶著面目上一副顧盼自雄、牝雞司晨的優越表情。
  • 馮侖:從今天開始 我就變成了女權主義者
    來源:新浪財經來源:馮侖風馬牛   在新一期《共識》節目中,馮侖與洪晃就「女權主義」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以下為對話實錄:男性也可以成為女權主義者馮侖:通過這個對話,我有一個小的改變。因為晃姐講的女權主義,是從法律、制度安排等角度,如果說就強調平權,那我是贊成的。
  • 《美國夫人》何為真正的女權主義者
    說實話之前對這部作品的期待不高,一來對正襟危坐討論美國女權發展歷程的歷史題材預感會比較枯燥乏味,而且以反女權人物Phyllis Schlafly為主人公讓觀眾很難設定預期,對這樣一個人物不管是正面讚揚還是反面諷刺都會令人感到不適。
  • 婦女節|一位女權主義者的懺悔(視頻+中英雙語)
    Roxane Gay是位女權主義者,但是她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好的女權主義者,所以她要懺悔。我非常支持性別平等,但是我會擔心,如果我坦然接受「女權主義者」這個稱號,對那些優秀的女權主義者不公平。'm a rather bad one. Oh, so I call myself a Bad Feminist.
  • Red Velvet Joy,一件T恤引發的女權主義者爭論?
    Red Velvet Joy(樸秀榮),一件T恤引發的「女權主義者」爭論?組合Red Velvet的 成員Joy(樸秀榮)穿著印有「女權主義者」相關字樣的T恤,而陷入了爭論。該白色T恤上寫著:「WE SHOULD ALL BE FEMINNISTS(我們都應該成為女權主義者)」的字樣。對此,網絡上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部分網民紛紛討論道:「Joy(樸秀榮)是認證女性主義者嗎?」
  • 劉亞仁被指侮辱女性 髮長文自稱是女權主義者
    劉亞仁韓國藝人劉亞仁近日因為與網民的口水仗而被指侮辱女性,對此他昨天在臉書上發表長文,表示自己是個女權主義者。
  • 女權主義者梅根美到發光!女神節,祝天下的女人三八婦女節快樂
    一直以來,梅根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她一直主張性別平等、女性應當受到公平對待。2019年,彼時還懷揣著Archie,梅根在倫敦國王學院主辦的一個特別小組上說過:「如果事情不對、缺乏公正和不平等,那就需要有人站出來說話。為什麼這個人不能是你?」
  • 艾瑪·沃特森:一個女權主義者的自白
    「我發現自己不想再背著這麼大的名聲了,要麼現在就離開,要麼永遠不。」當那些名人抱怨著自己被盛名所累,大部分人都會說:如果這麼討厭,為什麼還要拍電影?這也是沃特森一直不停問自己的問題:「從10歲或11歲就開始拍電影,我經常想,是不是幹了一份錯誤的工作,我太嚴肅,又難以相處,不適合做這行。隨著年齡增長,我意識到,並不是!接受這些挑戰,無論是大的還是小的,這才是真正的我。」
  • Red Velvet Joy樸秀榮,一件T恤引發的「女權主義者」爭論?
    Red Velvet Joy(樸秀榮),一件T恤引發的「女權主義者」爭論?組合Red Velvet的 成員Joy(樸秀榮)穿著印有「女權主義者」相關字樣的T恤,而陷入了爭論。該白色T恤上寫著:「WE SHOULD ALL BE FEMINNISTS(我們都應該成為女權主義者)」的字樣。對此,網絡上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部分網民紛紛討論道:「Joy(樸秀榮)是認證女性主義者嗎?」「Joy(樸秀榮)是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才穿的嗎?」「Joy(樸秀榮)這是在宣示什麼嗎?
  • 《海馬星球》覃裡雯:我是如何進化為「女本位」的女權主義者
    覃裡雯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坦誠地講述了自己如何在一位「共產主義女權」特徵的母親的教育下長大,從一位不自覺的女權主義者,轉變為自覺的女權主義者,又在德國徹底成為「女本位」的女權主義者。「事實上我是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她說,「我原來也是一個理中客,熟練地適用『客觀』,『不要以偏概全』這類父權社會的訓誡來規訓自己,也批評別人的思考。
  • 當女權成為「女拳」:中國的女性主義者為何在網際網路遭到「反擊」
    一個活躍的反女權帳號更發起一場運動,號召網友們給中國媒體監管部門遞交投訴信,舉報楊笠和節目"宣揚仇恨"、"製造性別對立"。 儘管楊笠並未公開表示自己是一名女權主義者,但在社交媒體上,紛至沓來的批評留言都用"女拳"的字樣形容她和她的支持者。 在漢語中,"拳"和"權"同音。
  • 100%還原《美女與野獸》女主只有EmmaWatson
    沒想到Emma Watson蘿莉的面孔下,還藏著一顆女權心。前不久她成立了宣揚女權的讀書會「Our SharedShelf」,帶了幾本美國女作家的作品《Mom & Me & Mom》到倫敦地鐵站,藏在地鐵站的不同位置,既宣傳了女權,又鼓勵大家搭地鐵時要多看書,熱心的和大家分享喜歡的書。貝兒公主有智慧和獨立思想,她有自己的夢想與當不當公主無關。
  • Netflix紀錄片《女權主義者:她們的所思所想》百度雲下載
    Netfilx原創紀錄片《女權主義者:她們的所思所想2018》,她們昔日的經歷,使我們未來的道路變得平坦」,紀錄片以攝影師CynthiaMacAdams拍攝的一組肖像照片為主要軸線,深入討論1970年代美國女權運動歷程。上世紀70年代是美國女權蓬勃發展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幸福的家庭主婦是社會對婦女期待的主流。但是這些家庭主婦光鮮中產階級生活下的無奈與壓抑讓她們的精神痛苦不堪。
  • 42歲「無雙」替大齡女演員訴苦,爾冬陞1句話安慰為何得罪女權
    然而,他難得沒有毒舌,好心安慰選手的一番話卻引起了爭議,尤其是一些女權主義者的質疑,他究竟說了什麼?然而,這些話卻引起了一些女權主義者的不滿。顯然,那些女演員不能年輕時享受了性別紅利,到老了又感嘆不公平,想著兩頭好處都佔麼?
  • 《美國夫人》:"我反對女權"
    在電視劇裡,印象深刻的有兩次Phyllis和女權主義者們的正面交鋒,一次是電視直播對戰一名律師,她被氣勢洶洶的逼問「Cite a case」(但有趣的是,現實中被逼問的不是Phyllis而是對方,而且這位「對方」是有名的Betty Friedan);另一次是和Betty Friedan,Phyllis說的話使得Betty惱羞成怒的離臺了。
  • Emma女神因一張半裸照招黑,現在被罵偽君子、假女權?
    ,批判之外也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性底層的權利、利益與議題。雖然很多歐美明星會拍攝暴露的大片,但是作為一個女權主義者,她被抨擊成偽君子!《獨立報》的一則評論質疑她的選擇,認為她的決定太不明智。BBC報導:Emma作為一個女權主義者,可以暴露她的胸部嗎?
  • Emma的新男友來頭很大!細數她的前任,全是高富帥和學霸啊
    圖片來源:豆瓣畢業後,不僅出演了很多電影,還為女權運動發聲。登上過聯合國講臺、還發起了很多女性權益活動。圖片來源:Instagram@emmawatson Emma還成立了女性讀書會,名字叫「Our Shared Shelf」(我們的共享書架),一個月推薦一本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