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部名叫《木魚石的傳說》的電視連續劇,在某一段時期紅遍大江南北,可謂家喻戶曉,無人不知。其中的主題歌《一個美麗的傳說》,更是膾炙人口,歷久彌新,至今想起,也能隨口哼唱出來。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它能給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給善良者以歡樂,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貴呀啊,山高那個路遠也能獲得……
《木魚石的傳說》講述了大學士王爾烈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陪同皇子顒琰(未來的嘉慶皇帝)微服私訪民間,尋找一塊能唱歌的石頭。
兩人雖是找寶,實際上卻是體察民間,見識了人間善惡美醜,體會了世間冷暖,最後找到那塊能唱歌木魚石,皇子也對為人處世有了更多的感悟。
無獨有偶,在民間流傳著一個類似的美麗傳說,說的同樣是一塊能唱歌的石頭,但故事的主人公卻從皇子變成了書生。
這是怎麼回事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話說,湖南有個姓錢的書生,雖才高八鬥,但為人執拗,篤信儒家理學之道,不通世故。
這一年,錢生和同窗好友乘船遊覽洞庭湖,見這裡湖光山色美不勝收,湖水碧綠,清澈見底,於是流連忘返,一連住了三天,也沒覺得厭煩。
錢生有個嗜好,喜歡收集稀奇玩意的石頭。他發現洞庭湖某處遍布各種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鵝卵石。
這些石頭模樣古樸,然而卻天生地造,鬼斧神工,有些如同江山堪輿圖,有的如同飛禽走獸,甚至還有些如同窈窕淑女一般惟妙惟肖。
錢生愛不釋手,花高價請人將這些石頭打撈上來,清洗完畢之後,運回家裡擺放在庭院裡,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這些奇石之中,錢生最喜歡的是一塊「仕女石」。石頭無論從高度,還是模樣,乃至紋理都酷似吹笛的絕色佳人。
石頭表面溫潤光滑,猶如玉質般剔透,且冬暖夏涼。只要沒事,錢生就喜歡坐在庭院裡,一邊讀書,一邊玩賞。
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只要有風,能隱隱聽見石頭髮出婉轉縹緲,不絕如縷,宛若天籟的聲音。
隨著風聲的變化,時常會發出猶如絲竹之聲,韻律扣人心弦,聲聲入耳,美妙動聽。
每當這時,錢生往往聽得入迷,整晚不睡,高興的時候,還會合著拍子圍著石像手舞足蹈,唱著「陽春白雪」的古樂。
這件事很快傳開了,很多人都來看稀奇,然而奇怪的是,只要有旁人在場,這塊石頭就不會發出任何異常的聲音,和普通的石頭並無二般。
大家覺得奇怪,有人說是石頭吹笛唱歌是錢生癔症所想,更本沒有這種事。
錢生聽了很不高興,說道:「你們這些俗人,除了附庸風雅意外,哪裡懂什麼是高雅!」從此,拒絕他人再進入庭院。自己寸步不離,日夜陪伴著「仕女石」。
過了幾天,因為錢生的家人惹事,錢生也受到了牽連,被關進了大牢。
有人找到錢生,告訴他,只要把那塊仕女石獻出來,就可以免了他的罪。
錢生聽了,十分氣憤。「那塊石頭比我的命還重要,我寧可把她送回原處,也不會送給那些不懂得藝術的人!」
那人聽後臉色鐵青,冷哼一聲,和小吏附耳說了幾聲,拂袖而去。
小吏將錢生鎖在木桶旁邊,每天給他餿飯剩菜,打罵不絕,用盡各種手段逼迫錢生交出那塊石頭。
錢生遍體汙漬,狼狽不堪,可就是不鬆口,堅決不同意把石頭交出來。
沒過多久,錢生被判流放三千裡,然而就在途徑洞庭湖的時候,天氣驟變,狂風大作,湖面烏雲滾滾,天空落下一道又一道的霹靂,驚雷聲不絕於耳。
押解的差人驚駭不已,跪在船頭乞求保佑。
沒過多久,烏雲散去,一切恢復如初。然而奇怪的是,帶著枷鎖的錢生消失得無影無蹤。
大家不敢張揚,只好返回謊稱錢生溺水而亡。與此同時,那塊「仕女石」也不知去向。
人們都說是仕女顯靈,救走了錢生,就此隱居在洞庭湖。
故事講完了,喜歡志怪故事的朋友,強烈建議你購買古代經典志怪故事集《聊齋志異》。
作為古代民間故事集大成者,《聊齋志異》共收錄了大小故事近五百個。篇幅短小,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值得捧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