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之韻

2021-02-19 奇石之韻

(楊意鐾臺灣報導)2020年1月5日至12日《舞動中國》近百人文化交流團冒著涉嫌滲透或反滲透法的潛在風險勇敢的走進臺灣,完成了中華情—兩岸迎新春送金福活動。他們親臨了臺灣當局大選的激烈狀況,冒著人身安全將大陸人民的祝福送給了臺灣人民,期盼臺灣早日回到中國的懷抱。此次之行為兩岸華夏兒女送福是真誠的勇敢的,更證明兩岸人民永遠心連著心。他們的行動將被歷史所記載。

2020年新春的陽光從太平洋升起,灑在美麗的臺灣島上,新世紀的到來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新的氣象。今天他們從四面八方來到臺北參加「中華情—兩岸迎新春送金福、國際奇石文化交流活動」。他們帶來兩岸兄弟姐妹的新年的問候,因為他們血脈相通,同祖宗、同文化。這天他們在臺北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舉辦此次活動,為兩岸同胞在新的一年裡共送金福。祝新年風調雨順,祝新年身體健康,祝新年錢包滿滿,祝新年萬事順利!

中華民族在長達五千年文明的進程中,永遠將新年做為新的期盼,在辭舊時,放下所有的不順和恩恩怨怨,打一個拱手,作一個揖,讓不順心的事離我們遠去,讓新年的陽光灑進人們的心裡,讓好運到來。在庚子年到來之際,我們祝中華在新年裡騰飛,祝大家心想事成。參加此次活動的嘉賓有10多個臺灣的協會嘉賓。

2020年1月6日下午2點中華情——兩岸迎新春送金福暨國際奇石文化臺灣交流活動在臺北—經國紀念堂舉行。

 

臺灣唐嫣舞團的開場舞《好日子》,今天是個好日子,海峽兩岸的中華兒女都來到這裡,來為新的一年而舞蹈而歌唱。內蒙的歌唱家張卉給大家帶來一首美麗的歌曲《一杯美酒》,美麗的歌聲有如那遙遠的天那邊傳來美妙的聲音,贏來熱烈的掌聲。山西春風藝術團為大家獻上歌伴舞《與春天聯歡》演唱向顏新。臺灣歌手千千為大家演唱了《甜蜜蜜》得到熱烈地掌聲。臺灣的文化是獨樹一幟的,臺灣原住民在生活中創造了自己的舞蹈,臺灣唐嫣舞蹈團表演了《臺灣原住民舞蹈》掌聲熱烈。臺灣原住民舞蹈像春風一樣溫暖著人們的心靈,它有如一個時代的縮影刻記著歲月的美麗。烏恩先生給大家帶來的獨唱《雕花的馬鞍》並且又獻了《今夜無眠》得到了掌聲。美麗的歌聲是心裡的期盼,美好的生活離不開運動。美好的生活從此更加色彩斑斕,洛陽牡丹旗袍文化促進會為大家獻上《中華之韻》傅文君表演牡丹旗袍新變臉。當「福」字牡丹花裝飾的福字呈現給大家,歡呼聲響起,讓大家在綺麗風光中欣賞中華文化。舞跳起來,臺灣舞團為大家獻上舞蹈《健康運動跳起來》,海峽兩岸幾百參與者全部舞成了一個歡慶的海洋。最後臺灣國寶級歌后楊燕閃亮登場,獻上她成名歌曲《蘋果樹》等多首歌曲,亞洲最強導師張淳淳參加表演,掌聲不斷。

   在活動中臺灣嘉賓帶來馬英九的新春對聯。新黨主席鬱慕明用視頻聯線,給來臺的大陸嘉賓和參加活動的臺灣嘉賓致以新年的祝福,大陸嘉賓給鬱主席拜年,給臺灣同胞拜年。

 

臺灣軍政府總召陸軍中將高安國用視頻給大陸嘉賓拜年,大陸嘉賓給高將軍拜年,祝臺灣同胞新年萬事如意。

參加了此次活動兩岸書畫家有張義:男,字雲天,他的書法以傳統中國書法為基礎,在書法表達上行如流水,落筆有聲,書寫時氣運兼備,有大氣之神韻。他系中國國禮書法家,新華融媒書法家,全國榜書協會研究員,中企藝聯書畫院北京分院副院長,北京詩詞協會會員,華夏楹聯協會會員。

侯琪:1956年生,山西忻州人,山西大學藝術系版畫專業畢業,曾任太原畫院副院長,現任山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山西省版畫學會主席,太原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全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作品多次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展覽並多次獲獎,作品被奧委會、中國美術館等機構收藏。

李錦彪:男,藝名李濤,山西呂梁人。字號山陌大痴,書齋名一覺齋,尊素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西書法家協會理事、呂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作品入展七屆全國展,並獲二屆全國青少年(青年組)神龍書法大賽金獎,獲山西首屆群眾書法大賽一等獎,獲首屆山西中青展二等獎,其作品在全國各類報刋雜誌上登載。

徐惠琴:女,北京通州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師從著名畫家,她多年來研習名家花鳥技法,在中國花鳥畫上有其獨道之處。她所創作的作品花彩秀美、鳥蟲實而有靈氣。她是全國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理事、新華觸媒國禮在線藝協常務理事、天賜墨緣書畫院副院長、津京滬畫院畫師,愛來書畫院理事,作品受人喜愛。

楊志剛:男,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內蒙古美術家協會會員,內蒙古師範大學鴻德學院藝術系副教授,呼和浩特政協書畫院院士。作品《春風得意馬蹄疾》入編盛世中華《全國書畫名家大辭典》,全區第二屆內蒙古寫生獲優秀獎。

卞向和:男,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副理事長,國家一級書法師、中國公共關係藝術委員會理事,中央電視臺資深導演,《舞動中國》總監、總導演。他將世界空軍通用的阿拉伯另一個表達形式中國漢字化,彌補了中國漢字書寫中的局限性,開創中國漢字第八種表達形式。他的作品獨樹一幟,書寫時行如流水,有別具一格的美。他的作品被國家領導人、海內外政要和知名人士收藏。

紀寧:男,全國藝術創作研究院國畫院副研究員,全國蘭亭書畫研究院副秘書長,國家一級美術師。書法遵循傳統,追求新意,行筆流暢,漂移灑脫。氣勢雄強,渾厚剛健,蒼白老辣。 他的國畫以大寫意為主,筆墨雄潤,酣暢淋漓,注重墨韻變化。繼承繪畫傳統,並融合中西技法為一體。墨韻厚重豪放,意志雄深縱橫,具有獨特個人風格。參加《舞動中國》走進緬甸、泰國、朝鮮、阿聯、韓國書畫展。

周洪海:字海林,重慶市出生,1977年考入山西大學藝術系,1982年獲文學學士學位。曾任《美術耕耘》雜誌副主編,後任山西畫院創作部專職畫家。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高研班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省工筆畫協會副會長,山西版畫學會常務理事,山西全國畫學會理事。作品多次入選全國重要美術展覽和地方美展,為博物館等有關機構及個人收藏。

陳勁財:男,福州人,自幼酷愛書道,他是書法以行草書最有造就,其行書結體雍容典雅,章法和諧統一,錯落有致,蒼勁有力,厚勁而神暢,柔韌瀟灑獨具風格。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文化旅遊部高級書法家、全國文化管理協會書畫工作委員會理事、人民畫院院士、中原書畫研究院終生院士、參加《舞動中國》走進泰國、走進臺灣書畫展,深受讚美。

王蘇妙:女,1952年生,山西黎城人,畢業於全國書畫函授大學,在牡丹繪圖中講究中國畫特質,落筆有情,墨分五色更加細準,作品使人讚許。

張利琴:女,洛陽人,她是中國牡丹之城以畫牡丹為主的中國牡丹畫家,她畫的牡丹色澤秀美,枝葉勾點到位,線條流暢,墨色清秀而又俊美。將牡丹之華貴表現的淋淋盡致,好一牡丹仙子之氣。她是洛陽青藤書畫院副院長;中國白居易書畫藝術研究院會員;中國農民書畫協會會員;洛陽古都書畫院會員;洛陽愛心書畫院會員;洛陽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員。參加《舞動中國》走進韓國書畫展,得到好評。

張晉濤:男,1960年生,太原市書協會員,書法講究氣運,運筆自如,在字裡行間更展示中華情懷,他不僅在書法上講究墨緣,更在情神上講究積善,作品受人讚揚。

武全娥:女,藝名蚯蚓,1962年出生書畫世家,從小酷愛書畫,參加工作後一直從事宣傳教育工作,畢業於全國書法涵授大學,她參加山西省和本局的書畫賽,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一直夢想把中華書法好好發揚光大,傳承到給下一代,她善嘗篆,隸,楷,行字體,從自書畫培養工作,巳培養出訓出千名學生,受到讚譽。

張震森:男,齋號展山道夫,職業書法家,貴州省凱裡市苗家人,擅長於行書,隸書及各種象形藝術字書法設計,書寫時氣運流暢,字裡行間透露出書者的功力和技藝。作品讓人賞心悅目,受人讚美。他也是新時代網紅書法家,公眾稱之為華夏黑飛,作品深受大家喜愛。

高耀華:女,山西太原人,畢業於全國書畫函授大學書法專業。進太原市老年大學再深造書法。作品有尋中華文法之古韻,又更具時代風範,受人喜愛。

田變英:女,多年來沐浴藝術之薰陶、對字畫潛心研究,向曹國平、李建忠老師學習書法,又從楊崇德、王俊老師那學習寫意花鳥畫、得到書法家田樹萇、國畫家王愛忠、田立勝的耐心幫助和悉心指點。 作品多次參加省、市書畫展。

張淵紅:女,職業書畫家。她是石樓縣美術家協會主席,呂梁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她畢業於山西省戲曲職業學院,進修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理論研究書畫創作,本科學歷,作品多次參加山西省和市級展覽並獲獎。

參加活動的臺灣書畫家有朱國魂:1951年生於韓國漢城,他畢業於臺北「國立師範大學」。他自小多才多藝,喜愛畫馬,他還是臺灣畫馬大師,為大陸嘉賓贈送了吉祥馬畫卷。

鄭添煌:桃圓市榮欣書畫協會常務理事、秘書、書法老師,桃圓市臺藝書畫協會理事。作品講究氣運,落筆有聲,受人喜愛。他的作品參加2018年聖壽杯比賽獲第三名、嘎檔杯北區特優、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兩岸書畫展。

臺灣書畫家葉蘭香:桃圓市臺藝書畫協會理事長,港澳臺美術家、藝術顧問、社大國畫教師。多次舉辦臺灣個展多次參與海峽兩岸聯展。

15個省市的書畫家為臺灣同胞獻上了千幅「福」字,這是海峽兩岸中華兒女的企盼,是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舞動中國》欄目和中華文化交流發展協會,協辦單位天命傳承中華文化協會祝中華兒女新年心想事成。在臺灣祝全球中華兒女幸福安康。祝華夏兒女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功成名就,祝全球炎黃子孫新年快樂。

奇石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我們的前祖就開始崇尚奇石文化,七千年前就將奇石打造出中華的名片。只有我們中華民族將奇石升格為一種文化,將手掌之間的奇石,點綴起世宇之廣闊,讓有形的體量無形化,讓小小的奇石裝點起民族之魂魄、讓有限的體量包裝著人世的夢,讓人類更多聰慧起來,讓人類閃爍著中華民族文化之光彩。

活動中首次將兩岸奇石收藏品同臺展示,他們是崔志強,男,1962年生,12歲從河南來到寧夏隨舅父生活,青年時經歷過油漆工、當過廚師。幹過建築施工,熱心園林景觀工程,學藝時拜過很多大師,曾在雲南瑞麗做過翡翠珠寶,黃龍玉,賭石。酷愛新疆和田玉、內蒙戈壁石。他巳收藏了大量的中華及世界各地精品石。有2000多平米私人展館。他是中國觀賞石協會副會長,寧夏天然奇石寶玉石協會會長。是中華奇石收藏之大家。

烏恩:男, 畢業於吉林大學地球科學院, 從事地質找礦研究45年,地質礦產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觀賞石協會科學與藝術顧問、 內蒙古觀賞石寶玉石副會長。收藏各種戈壁石及礦物晶體標本數100方。是卓越的寶玉石鑑定、奇石收藏家。

王雲芳,女,生於靈璧。安徽省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亊、安徽省女子賞石專委會會長,觀賞石鑑評師,價格評估師(中級),全國價格協會文物藝術品委員會價格評估師(中級)。她酷愛奇石,現巳收集收藏靈璧石為主的奇石3000多方,是一位收藏大家。

馬文武:男,出生1962生,是中國觀賞石協會副主席,隕石協會副會長,山西省觀賞石協會副會長,山西省晉中市觀賞寶玉石奇石協會長,現任山西石慱會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山西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1988年創辦絲織廠並擔任廠長,被評為市十大青年精英之一,青年突擊手,立過三等功,1991國營色織廠長,1993調入晉中招商局,1999任國營化肥廠廠長,連續三屆政協委員,是奇石收藏家。

趙新民:男1951年昆明出生,九十年代就辦廠從事大理石加廠生產。因蒼山嚴禁開採,廠倒閉停!在艱難期,他不斷學習,從中國奇石文化中尋找到出路,開始了在天然石畫上進行開拓。在奇石的路上,他將珍貴精品一石難求,改變觀念從量變到質變。專事精品收藏銷售各地石協話動!並在全國各精品奇有評選中榮獲各種獎項數十項。對中華奇石的發展有一定建樹!是大理州觀賞石協會副會長。

劉猛:男,大學1957年生。現任寧夏天然奇石寶玉石協會副會長,中國觀賞石協會造型石專委會副主任,玩石几十年,熱於食品石及其他石種收集。藏有滿漢全席、西餐、水果等。是用心力品位大自然的饋贈的奇石收藏家。

羅松甫,男,1960生,河南禹州市鈞瓷之鄉神後鎮,退伍後分配到安徽蚌埠工作,1996年開始喜愛奇石。他在練習奇石中獨具眼力,他特珍愛稀、美、奇、絕特質奇石,他玩奇石玩得如痴如醉,幾十年初心不變,收藏品倍受收藏家喜愛。他是蚌埠珠城石痴俱樂部會長。

趙寶珍:1963年生於安徽蚌埠市,青年時開始喜歡石頭,對奇石文化特別喜愛,特別喜愛象形石。她愛的生活中離不開奇石文化,嫁入奇石收藏家羅松甫為妻,成全奇石之夢。她所收藏的奇石多次在中國各地參展,信受奇石收藏家喜愛。她是蚌埠珠城石痴俱樂部秘書長。

謝金陵:女,出生在靈璧之鄉。對奇石之首的靈璧,頗有研究,收藏時更注神力。她是安徽省收藏家協會女子賞石專委會副秘書長,《安徽收藏》特約編輯。她熱愛靈璧石文化,並在孜孜不倦地為靈璧石的發展作出貢獻。

李英惠:女,1966年,四川眉山人,中國觀賞石協會理事,眉山市觀賞石協副會長。她從小就喜歡奇石文化和字畫收藏,對奇石的研習具有更深的認識。在對字畫的喜愛中,對眉山奇石更加熱愛,已上升對從奇石的品像上尋找奇,從奇異的奇石中尋找中華文化的原素,在奇石研習和收藏中已成績不菲。

羅朝江:男,1963年生於四川省樂山市,並在這裡渡過美麗青少年,20歲前往眉山市從自傳統點穴按摩,他是一位將隕石熱敷療法用於醫學的人。從此以後收藏了大量隕石做為熱敷療病,鎮痛,隕石壓穴位補瀉養生等,成為以治療為主體的隕石和奇石收藏家。

吳凱:男,1961出生,系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人,青年時就開始喜歡奇石,在對奇石的收藏中,不怕辛苦,加上文化層次,提升觀賞石的品位,自2005年以來他參加了50場次的奇石,並獲得大獎。他是眉山觀賞石協會副會長,彭山花木園林協會會長。

王勝:男,1952年生於吉林,他生長在黑龍江,工作在內蒙古,退休後定居在重慶,對隕石,奇石另具鑑賞能力,並尋藏大量隕石、奇石作品,在收藏中講究美學定力,以精美為主要格調,他同時也是書畫收藏家。

卞向和:男,在天文學上有所成就,他擅長對隕石文化研習,通過特定地球隕石的了解,去領會太陽系、銀河系、外河系的關係。他書寫過《論宇宙與生命》的論敘,敘述了「宇宙是有限的」觀點,並在首次提出了構成宇宙生命與地球生命同與異的關係。在研習過程中收藏了大量的天外來客隕石,是國際奇石文化交流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是隕石、奇石收藏者。

秦志鈺:男,1973年生于衡山,從小開始喜愛奇石,99年開始收藏奇石,2009年在老家開奇石店。因學的是林業,2015年發表《天然奇石文化藝術》,從此更多熱愛奇石文化。他是國際奇石文化交流委員會委員,是奇石評論、收藏者。

李玉珍:女,浙江省東陽市人,在東陽市人民醫院退休,她非常喜歡浙贛出產的黃蠟石,它色彩豔麗奪目,質地細膩柔滑滋潤,是她生活的家鄉上蒼賜予的巨大財富!她用細膩的眼神觀賞這奇麗方寸世界,並藏於不少奇品。她是杭州巿觀賞石協會的副會長!她的珍言:走自己的路,交天下石友。學習石界前輩的探索精神,不斷進取。

夏雨民:男,1958年,湖南長沙市人,高級工程。他從小喜歡集郵字畫、奇石、隕石收藏,在對奇石和隕石的收藏中不斷提高,現已收藏奇石、隕石數百方。他對中國奇石、隕石文化交流和發展做出不小貢獻,現任寧夏隕石協會副會長。

於津:1972年生,大學學歷,從2005年開始收藏奇石。對觀賞石文化進行了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對觀賞石的認識,他是北京觀賞石協會副秘書長。他是一位公益家,自費為奇石收藏者義務拍攝宣傳片、紀錄片,受到觀賞石好友喜愛。

江志勤:男,出生於山東青島市,大學專科,1999年自主創業自動門銷售和連環畫文化交流。他愛好廣泛,在領悟中華文化中對媽祖文化更加熱愛,特別珍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強大的愛國情懷,並且特別喜愛中國的奇石文化,是一位奇石收藏者。

臺灣圖案石協會名譽會長朱若弟:1948年生於山東省煙臺市,畢業於韓國梨花大學,喜愛珠寶、字畫、晚年愛上雅石。2013年加入中國觀賞石協會的會員,參加過在花蓮文化局舉辦的兩岸賞石文化一家親活動。她放棄了在北京所有工作與事業;回到臺北跟弟弟到臺東縣的南田大海邊,撿起石頭來近十年。是觀賞石收藏家。

臺灣朱國魂:1951年韓國漢城出生,他幼年在韓國讀完華僑小學、中學。隨其父母移居臺北,畢業於臺北「國立師範大學」。他自小多才多藝,開公司從事書畫藝術銷售。2001年他愛上石,當任多個協會的常務理事,雅石展覽時多次獲金獎,是臺灣石界小品石布局家及評審委員,是臺灣第七屆臺灣圖案石協會總會長。

參加此次展覽交流的臺灣奇石嘉賓還有林世南、司木炎、 夏雨涵、盧重光、辛振雄、王其才、蔡宗錞、林水木、羅受田、呂美佐子等,展示了他們50多方奇石。

燦爛的中華奇石文化,是中華的根,是世界上最智慧的中華民族獻給人類的巨大財富。我們是中華兒女,要為在世界上傳播中華民族的奇石文化發展而做出貢獻。

臺灣8天是在臺當局推出"反滲透法",他們冒著涉嫌滲透或「反滲透法」的潛在風險勇敢地走進臺灣,他們帶來了大陸人民對臺灣同胞的祝福。將兩岸主辦的「中華情——兩岸迎新春送金福暨國際奇石文化交流臺灣行活動」圓滿成功,他們親臨了臺當局大選的激烈狀況,冒著人身安全將大陸人民的祝福送給了臺灣人民,臺灣同胞原計劃近500人參加的被恐嚇只來了200人,但是海峽兩岸同胞都期盼臺灣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他們此次勇敢地臺灣之行將被歷史記載。

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中華民族的大團結,也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擋大陸與臺灣同胞的親情往來。我們都是炎黃兒孫,我們永不放棄海峽兩岸的親情,這樣才能讓全球華人團結起來,使中華民族走上偉大的復興之路。

相關焦點

  • 不散的宴席生活之家文玩產業—來賓奇石
    來賓盛產奇石,被人們稱為廣西乃至全國的「奇石之鄉」。來賓奇石主要產於紅水河來賓河段。紅水河從西向東橫貫興賓區境,共流經11個鄉鎮佔興賓區總鄉鎮的二分之一長達162公裡。沿河是溶巖地帶,河床中沉積著各種巖石礫塊。
  • 奇石藝術是人為藝術所無法比擬的.
    而奇石所獨具的天然自成的性質,使它具有了根本不能複製,更不會被假冒的特點,這也是奇石的唯一性,是它永遠使人為藝術不可能及其項背的因素。沒有藝術價值,就沒有經濟價值。奇石的藝術價值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推崇。隨之而來,奇石的經濟價值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
  • 黃蠟石,包攬奇石五美,讓人慾罷不能!
    奇石有五美,「形質色紋韻」,以形奇、質佳、色豔、紋怪、韻美為審美標準,若得其一,稱之為美石;若得其二,以足夠驚豔;若得其三,堪稱奇石之精品。而黃蠟石可包攬奇石五美,讓玩者欲罷不能!黃蠟石又稱黃龍玉。古代稱田黃石為「石帝」,而今品品位高的黃蠟石則可當之無愧地接受「石後」皇冠。以熱點收藏的雲南黃蠟石為例,這個產地的黃蠟石是玉石級的奇石之一,眾稱「黃龍玉」。主要成份是矽化安山巖或砂巖,內含鐵、石英,因其質地似玉石般的溫潤,石表顏色亦帶有黃色光澤而得名,主要產於我國雲南等,享有嶺南奇石之稱。
  • 這些天價奇石,難得一見!
    人形石造形奇特,神態逼真,以阿娜多姿的造型為特色,似無語之詩,通靈之畫。賞其貌,在於領略其似與非似之間的自然之美,齊白石說畫畫:「太似為媚俗」,但「不似為欺世」,奇石也一樣,「妙在似與非似之間」!▲ 人臉奇石《歲月》愛奇石的朋友,一定對上面這塊人型奇石不陌生,被譽為中國四大奇石之一的《歲月》,該石是1997年,被奇石發燒友尋見的,屬戈壁石類,約為成人拳頭大小酷似一老嫗頭部雕像,其五官精準、眉眼傳神
  • 奇石收藏——藏什麼?奇石魅力在哪裡?什麼叫做奇石?
    而對於現代人來說,這種熱愛大自然所賜予的美麗奇石「尤物」的情結依然存在,這是一種原始的情結。相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休閒時間的增多,生活在緊張的現代社會的人們「驀然回首,卻發現石頭之美」。  「黃金有價,奇石無價」這句話在奇石收藏界無人不知,由於奇石自然形成具有唯一性,很多經由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的奇石往往能標上過億天價,不少藏家也對奇石有著近乎痴迷的喜愛。
  • 本周四開始,喊上小夥伴去奇石玉器文化節「淘寶」去!!
    奇石玉器來襲,美食娛樂相伴。還等什麼,這個夏天,讓我們一起嗨起來吧。由聊城晚報主辦、聊城國際會展中心協辦的2015聊城首屆奇石玉器文化節暨美食娛樂嘉年華,將於2015年5月28日至6月8日舉行,將讓您過足奇石玉器和美食娛樂的癮。
  • 「奇石展」中賞奇石
    本報訊(記者哈薇薇)為弘揚賞石文化,傳播賞石理念,近日,市觀賞石文化協會舉辦「奇石展」活動,吸引了眾多奇石愛好者前來交流。市觀賞石文化協會成立於2018年8月5日。在會長劉立新、副會長孫一順的帶領下,展品屢次在全國摘金奪銀。其間,還多次組織會員到全國各地參加撿石活動,提高大家對各類奇石的鑑賞力。何為觀賞石?
  • 不散的宴席生活之家文玩產業—阿拉善奇石
    阿拉善奇石大都屬未成熟型瑪瑙類,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已越來越引起了海內外奇石收藏界人士的注目和青睞,出口到了新加坡、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和臺灣、香港等地。阿拉善奇石天工獨塑,大璞不雕,質樸碩然,採天地之靈光,沐日月之精氣,淋漓盡致地凝聚和演繹著阿拉善戈壁的坦蕩,博大與雄沉以及豪放壯美的西部神韻。
  • 奇石投資收藏有學問!
    1、奇石收藏投資做好兩手準備:進可增值,退可自娛!奇石不是生活必須品。奇石投資也一樣,有的石友們看中奇石是純天然藝術品,無法再生和複製,於是擔心以後精品石會越來越貴,奇石會越來越難淘,便傾其所有瘋狂買石,只要遇到自認為好的奇石便毫不猶豫立馬買下,時間一久,生活便出現窘迫,想賣石變現,又一時找不到買家。
  • 靈秀鞏義,奇石之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
    暢遊在鞏義的靈山秀水中,許多的山體奇石美景,令餘不勝驚嘆。既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感嘆家鄉山水的秀美靈動。 它們有的形體象形人物或各種動物,有的紋理多姿多彩,形成奇石巖畫,有的景象奇特,令人見之無不漬漬稱奇,津津樂道。觀賞這些由山體自然形成的奇石美景,可使您深切感受到大自然中的美無處不在。
  • 你還在看照片學習奇石鑑賞嗎?這樣真不行,奇石也有「不上相」的......
    精品奇石欣賞照片上不能夠體現的奇石之美,我們稱為「失真」現象,專業的設備「失真」現象會少一些,但是也是不可避免的。好多剛接觸奇石的石友喜歡問這樣一個問題,「老師,我這塊石頭能算是奇石嗎?」,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實際上真不好回答,因為審美是沒有硬性標準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新玩石頭的朋友,你玩什麼種類的石頭,你到奇石市場去看同類型的石頭,可以出售的最低檔次的這種石頭(原石)就算是奇石,你的石頭就和人家的石頭進行比較,你心裡就有底了。
  • 這些是造假奇石嗎?
    太極也指:「一陰一陽之謂道」 也正是對太極的解釋。那麼何為道呢?指天道,地道,人道。萬事、萬物都有兩面,並且不斷的變化,也有一定的關聯。天道、地道大家根據科學已經證明並且好理解。這些是造假的奇石(石頭)吧?估計會有很多人質疑?我們分為兩個概念來解答:第一、這些不屬於「奇石」,更談不上是「造假」奇石。
  • 天然國寶:阿彌陀佛奇石天珠
    天然國寶:阿彌陀佛奇石天珠2019-10-12 09:16 來源:魯網作者:邱承彬魯網10月12日訊 天珠是寶石的一種奇石天珠是因為奇石的形狀或奇石上面的圖騰形狀頗似佛教圖騰或吉祥圖騰,加之奇石的材料為石英巖玉(瑪瑙、玉髓)類等寶石,因此,奇石天珠便成了天珠中的佼佼者。(參照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山東教育出版社) 天然國寶阿彌陀佛奇石天珠是指寶石上面天然形成了阿彌陀佛形狀圖騰的奇石天珠。
  • 象形奇石寓意大全,建議收藏了!
    奇石是天成之物,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而象形石,更是石友們競相追逐的對象。那麼,為什麼石友們對象形石,情有獨鍾呢?
  • 新韻舊韻之辯:好詩不拘如何用韻
    這些作品雖然都被冠以「詩詞」或「傳統詩詞」「舊體詩詞」之名,但它們所依據的規則並不相同。主要的差異在於用韻:一部分人用新韻,一部分人用舊韻。現代人寫傳統詩詞,該用新韻還是舊韻?爭論不少。  「舊詩,如同古琴、京劇,是一種傳統,一種遺產,只能原封不動地保持下來。一些形式上的『改革』只會損害它。」主張用舊韻的人,有這樣的看法。
  • 秋之韻 | 倒計時DAY1!秋之韻總決賽
    通過秋之韻,我獲得了我這輩子最重要的一群朋友。他們陪伴我,見證我的成長與變化。如今他們中的一部分我們仍常常見面,我們的孩子會一塊玩耍,我們的家庭亦有諸多交集。這是人生的財富。我在秋之韻上唱過歌,也為秋之韻熬過夜,畢業之後依然每年雷打不動回去看她。從秋之韻走出去的人們,有了各種各樣的人生軌跡。但不變的是她留給我們的痕跡。
  • 2021新開年,盤點近半月高價成交奇石!
    近期,據石界戰地記者色大叔親身臥底三大拍賣群,且實地考察,一些精品奇石拍賣可謂是紅紅火火。
  • 奇石:臺北故宮「東坡肉」的「姊妹石」
    這是兩者的不同之處。但也不能否認二者是同出於內蒙古阿拉善的造化之物,可謂是「天下肉形石,本是同根生」,此其一。其二是提供了兩岸肉形石的歷史線索。據於君講,他曾經接待過一位專程前來欣賞其紅燒肉石的內蒙古石友。這位石友是國家觀賞石鑑評師,他說:「這塊紅燒肉石包漿自然,皮殼油潤,沒有足夠長時間的把玩不會有這種效果,應該說是一塊『老石頭』。
  • 有這些特點的奇石才值錢!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奇石才值錢呢?行家高手們認為:值錢的奇石必須具備以下這些特徵! 據專家們研究發現,奇石色彩的形成需要經過漫長的歲月,因為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被一種或多種礦物質侵蝕,在自身固有色上沁入其它各種顏色,而且因為受到多次沁染,呈現出深淺不一的顏色,形成了由近景、中景和遠景構成的唯美畫面,這樣的奇石很值錢。
  • 邱承彬解密天珠:須彌山奇石天珠
    奇石天珠是因為奇石的形狀或奇石上面的圖騰形狀頗似佛教圖騰或吉祥圖騰,加之奇石的材料為石英巖玉(瑪瑙、玉髓)類等寶石,因此,奇石天珠便成了天珠中的佼佼者。天然國寶須彌山奇石天珠是指整個寶石形成了須彌山(大山)圖騰的奇石天珠。須彌山奇石天珠是十大國寶奇石天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