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在這個深夜,分享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
「我和大野洋子的關係就是一杯用愛情、性慾和忘卻兌成的怪味雞尾酒。」
--約翰.列儂
列儂的話
道出了愛的真諦
大野洋子在全世界以甲殼蟲樂隊的主唱約翰.列儂的第二任妻子而聞名
而我更願意暫且拋開列儂
單獨來看看這位長發黑眼的先鋒日本女藝術家
大野洋子的相貌,
按照傳統的觀念,並不漂亮,
方臉,大眼,黑色的長髮常常桀驁不馴的披散一身
眉毛濃重,如兩筆書法,墨汁淋漓的寫在臉上
列儂的歌迷,大多責備這個女人
她的出現,直接導致了甲殼蟲樂隊的解體
在我看來,所有的迷,都是一種盲目而愚昧的物種
大野洋子的出現,應該是拯救了列儂
生命,不應當因迷的存在而改變
她愛列儂,列儂愛她,是彼此的福分
第一次看到洋子的照片
我就知道她是個妖精級別的女人
我喜歡洋子的眼睛,夜般黑的瞳仁
黑至神秘的情慾流轉,原始的狂野
以瀑布的水勢,一瀉千裡,無法阻擋
她比他大七歲
他遇到她那一年,她三十五歲,他二十八
我想,他愛她,除了她迷人的女藝術家氣質
應該也有戀母的成分
男人,很多時候,是個孩子
尤其是有天才氣質的男人
他們貌似強大,卻在這人世一類孤兒,彷徨無依,惘然四顧,四處尋找靈魂的依傍
任誰看這照片,都能看出,他是如此的依戀她
她是他的一切,是他通往這人世之路
照片上,全裸的列儂充滿愛意地緊緊擁抱著洋子
列儂的明亮的肌膚顏色和洋子的全身如濃鬱陰影般的黑色形成強烈對比
他吻她的臉頰,手在她的髮絲裡緊抓
似乎要緊握與這個世界的關連
像胎兒待在子宮的模樣
儘管列儂與洋子的戀愛在披頭四內部引起反對
但這一切都無法改變這兩人彼此為對方深深吸引的事實
愛與不愛
不用言語
只需用眼睛
就能看到他們雙生兒般的依戀與濃情
列儂四十年的人生,和他有性關係的多達三百多人,且多是他的女歌迷
他游離,但總走不遠,洋子給他充分的自由
一旦他告訴洋子他喜歡哪個女人,洋子就替他去約
一次,她約一個女子,告訴那女人,我丈夫喜歡你,他約你出來
那女子說,我不去。她說,你必須去
那女人抵不住列儂的誘惑,最終赴約
但這次列儂走的好遠,他和那女子四處遊玩,一起租別墅住
洋子一直在默默的關注著這件事情
她照常的打電話,照常的關愛列儂
一個下午,她打電話要列儂回家
列儂回去了,不久,洋子給那女人打電話說,我丈夫說,不再見你
那女人在接到電話的時候,就知道她自己徹底的輸了
列儂的心在洋子那
是任何現實和誘惑都逆轉不了的真理
聰明的女人往往不會約束男人的天性
就應該任他去追逐和玩耍
因為男人的心只會在他愛的那個人那兒,
那是男人與誰發生性關係是無關的
這才是最偉大的愛
你,可以嗎?
約翰列儂的生命在完成了與大野洋子的結合後
進入了真正藝術家淡漠率性的創作世界和對人文化歷程的真性回歸
約翰列儂這位「不安分」的披頭四領袖在他藝術生涯的後半程裡
以世俗的貶譽和不理解的惋惜,開始了音樂生命的重生
70年代,約翰列儂和大野洋子在紐約格林威治村安家,繼續音樂和藝術創作
1980年,約翰整整5年的時間沒錄過歌曲,洋子鼓勵他開始在家裡創作,激發他身上的才能
從此他的歌曲不再任意掀動排行榜的更替,卻深深地發自內心
它們再現了搖滾樂中最具內斂和歷史震撼力的東西
他在音樂裡第一次如此自由和真摯地歌唱自己的童年、失去的母親
歌唱成為可笑的塑料偶像,歌唱被貪婪和偏見所控制的世界
搖滾樂的歷史定格在1980年12月8日那個悽慘夜晚
約翰.列儂在錄音棚裡為洋子的歌曲《如履薄冰》配吉他曲,很晚才回家
當天一直下著小雨,透過雨絲列儂看到公寓窗口昏黃的燈光
列儂不知不覺的加快了腳步。「列儂先生」,黑暗中有人叫他的名字
就當列儂轉身過去,突然從陰影中閃出一名穿黑色雨衣的男子
同時伴隨一聲巨大的槍響,一顆子彈飛快的穿過列儂的胸膛
隨後是第二發、第三發、第四發... ...
在公寓門口親眼目睹了丈夫被殺的大野洋子內心萬分恐懼和悲傷
此時家家戶戶的電視機畫面都在播放列儂當天下午接受電視臺採訪的實錄
在電視上,他微笑著對觀眾說:「未來我希望好運。」
他的死震驚世界,葬禮是自甘迺迪遇刺後規模最大的一次
同時他的去世也代表了一個搖滾時代的結束
但是他們的愛呢?
從未因為列儂生命的結束而結束
洋子成了世紀最耀眼的寡婦
她把對列儂的愛一直延續了下去
他是值得她愛的
因為他的心從未離開過她,即使死亡
「我所熟悉的約翰列儂,並不是你們通過傳媒認識的約翰列儂。我對你們說,那是我一個人的約翰列儂。他是輝煌的,也是快樂的,是憤怒的,也是憂傷的,他還是個敬業努力的天才。我深深愛著他,因為這樣一個人曾是我們那個時代、我們這個世紀和人類的一部分,與他生活在一起,我感到無比的幸福。」
他是我一個人的「約翰列儂」
這句話的分量,還不夠重嗎?
愛,從來都不是約束
愛,從來無道德可言
愛,從來都是兩個人的事情
愛,從來都是最偉大的
愛,從不會因為死亡而結束
世紀愛情
就是如此
我所嚮往的愛情
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