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洋子與約翰·列儂

2021-03-03 小Q悅讀

    你聽說過她麼?

溫柔、知性、貼心

伴你入睡

她是小Q

文|韓梅梅    編輯|槐序

音頻|槐序

    「我所熟悉的約翰·列儂,並不是你們通過媒體認識的約翰·列儂。那是我一個人的約翰·列儂。他是輝煌的,是快樂的,是憤怒的,也是憂傷的。我深深愛著他,因為這樣一個人曾是我們那個時代、我們這個世紀和人類的一部分,與他生活在一起,我感到無比的幸福。」——大野洋子

     2010年9月3日,70多歲的大野洋子回到英國利物浦,回到約翰·列儂的故居。門外有幾百個列儂的歌迷喊著她的名字,她此時已是一個黑黑瘦瘦的老太太,她一個人安靜地坐在一樓的房間裡,看著沒有變動過的老式沙發和地毯,追憶往日與列儂在一起的生活。

     有一天我在酷六網上看到了一個視頻,是大野洋子親自整理的MV,裡面是她和列儂在一起的片段,他們一起出門,一起坐車,一起散步,背景音樂是列儂唱的《stand by me》。這個視頻讓我很感動,在他們的眼神和腳步裡,我看到的默契和愛情,是那麼真實。

       1965年初,大野洋子在卡內基朗誦廳表演了著名的《切片》(Cut Piece),觀眾被邀請上臺,用剪刀不斷剪下她身上的衣服,把碎片帶走。這個作品反映了一個女人要經歷的痛苦和掙扎,別人來到她身邊,如果他們想要拿走什麼,就請隨便拿走,任何地方都可以,她毫不反抗。

      這個很有衝擊力的作品,讓她名聲大作。1966年9月,大野洋子在倫敦舉辦個人藝術展。來參觀的人中,有一個26歲的男人,他留著長頭髮,戴著一副圓形眼鏡。他來到她的作品前,那是一個梯子,爬上去,然後從天花板上吊著的一個望遠鏡,看貼在牆上的一個紙條。他爬上去了,他拿起望遠鏡,看到了紙條的內容。「YES」就是這個詞語,讓他覺得親切。

      然後他從梯子上爬下來,看到站臺上放了一個蘋果,他想都沒想,就把它拿起來吃掉了。

  這讓大野洋子非常惱火,這個男孩,竟然把展覽中的一個藝術品給吃掉了!

  他們就是這麼認識的,這個男人叫約翰·列儂,是披頭四樂隊的靈魂人物。

  當時,四個英國男孩成立的披頭四樂隊非常火,專輯大賣,很多歌在電臺播放。他們認識的這一年,她已經33歲,他26歲。

     

      他們選擇了在蒙特婁度蜜月,這個蜜月很特別,他們上演了著名的「床上和平行動」,整整7天,她和列儂不下床,待在床上接受各大媒體的採訪和拍照,宣揚鮮明的反戰理念。

  在「床上和平行動」的照片裡,她很漂亮,大眼睛,瞳孔顏色很深,濃重的眉毛,桀驁的黑色長髮像瀑布一樣披散,在列儂的身邊,她即狂野,又柔情。

  我喜歡看他們兩個的合影,只要他們在一起,空氣中傳遞出的就是愛情的信息,從照片裡,可以看得出,他其實是如此的依戀她。

      他們同樣都是精力充沛、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人。他們很相愛,但這個世界並不理解他們。

  披頭四的歌迷們並不喜歡大野洋子,因為他們看不懂她的前衛藝術,有人說,就是她,導致了披頭四樂隊內部關係緊張。

  的確,他們結婚以後,令披頭四的歌迷們憤怒不已的事情發生了——1970年,披頭四解散了。歌迷們遷怒於大野洋子,認為是她造成了這個偉大樂隊的解散。

  樂隊解散以後,列儂整整5年沒錄過歌曲。他開始和大野洋子一起,進行行為藝術和音樂的新探索。

       死亡來臨之前,誰都想不到。

  列儂去世的三天前,他們在一個公園散步,看到公園門口有一塊地,上面堆滿垃圾,沒有人管。列儂就說,哪天我們捐獻一些草皮,把那裡弄得漂亮一點吧!大野洋子很高興地答應了,但她沒有想到,幾天以後,列儂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1980年12月8日,約翰·列儂在錄音棚裡為大野洋子的《如履薄冰》配吉他曲之後,和大野洋子一起回家。那天下著小雨,列儂回到家,剛走到家門口,他聽見有人喊他:「列儂先生。」等他轉過身去,對面一個穿黑色雨衣的男人,突然拔出一把槍對著他。一顆子彈飛快地穿過列儂的胸膛。

  無法想像,親眼目睹愛人被殺的大野洋子,內心是如何的恐懼和悲傷。他們的鄰居全都跑出來了,在鄰居的家裡,電視機還在播放列儂前天接受電視臺採訪的畫面,他在電視屏幕上,微笑著對觀眾說:「我希望我的未來好運!」

       從此,大野洋子成了「約翰·列儂的遺孀」,並被包圍在無邊無盡的抱怨和謠言之中。列儂去世以後,她每年都整理和推出列儂的作品,或者進行紀念活動,到現在,已經24年了。

  2004年秋天,大野洋子在紐約的一個美術館,舉辦了一個名為「當我六十四歲」的畫展,她用這種方式,來紀念約翰·列儂,紀念他們的愛情。

  「當很多年之後,

  我變老並掉光了頭髮,

  你是否還會送給我情人節的祝福和美酒?

  如果我凌晨兩點四十五分仍未回家,

  你是否會鎖上大門?

  你是否還需要我?

  你是否還會為我準備飯菜?當我六十四歲時。」

  那一年,如果約翰·列儂沒有死,正好就是64歲。

相關焦點

  • [最後的影集]約翰·列儂與大野洋子
    在約翰·列儂(John Lennon)不幸遇難的三個月前,日本攝影師筱山紀信(Kishin Shinoyama)受邀來到紐約,為列儂(John Lennon)與大野洋子(Yoko Ono)夫婦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跟蹤拍攝
  • 約翰·列儂為何鍾情小野洋子?多年後,他們的兒子給出解答
    ·列儂迎來80 歲冥誕,他的兒子肖恩·小野·列儂(Sean Ono Lennon)接受《Apple Music》專訪,暢談關於父親的音樂與人生,也分享約翰·列儂和母親小野洋子的相處日常。,藝術鑑賞能力與父親旗鼓相當,總能以客觀視角去看待約翰·列儂做出來的音樂。
  • 約翰·列儂髮妻逝世 「第三者」小野洋子悼念
    約翰·列儂髮妻逝世 「第三者」小野洋子悼念 2015-04-03 09:01:00來源:信息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第三者」洋子悼念  「披頭四」樂隊前主唱約翰·列儂的第一任妻子辛西婭·列儂4月1日在西班牙的家中逝世,享年75歲。
  • 約翰·列儂與小野洋子:大膽的藝術邂逅瘋狂的愛情 | 日曆故事必知
    37年前的今天,1980年12月8日,約翰·列儂被狂熱的歌迷殺害。1980年8月,沉寂多年的約翰·列儂與妻子小野洋子開始錄製他們最著名的專輯《雙重夢幻》(Double Fantasy)》。1980年12月8日晚,列儂在他的公寓前被槍殺,倒在血泊之中。洋子驚恐萬分地目睹了這悲慘的一幕。
  • 白日夢 約翰·列儂
    1 9 5 5約翰·列儂 的叔叔喬治過世,列儂十分傷心對他而言叔叔喬治既像是父親又像一位好友約翰·列儂進入Quarry Bank藝術學校之後5月,列儂與小野洋子回到英格蘭但不久洋子就流了產後來類似的情況又發生過幾次為了擺脫失去孩子的痛苦列儂與洋子在極短的時間內錄製了兩張唱片其中一張名為 「
  • 大野洋子:一個顛覆披頭四命運的女人
    關於解散的原由眾說紛紜,但多數觀點認為樂隊主唱約翰列儂的妻子大野洋子「功不可沒」。那麼,大野洋子是何許人呢? 大野洋子出生於日本的日裔美國人,音樂家,藝術家。她出生在日本東京的一個貴族家庭,先祖曾是日本的重臣。大野洋子因為翻譯的緣故,也常被叫做小野洋子。
  • 《回憶約翰·列儂》,71個人的記憶
    2005年12月8日,在約翰·列儂逝世25年之後,小野洋子編輯了《回憶約翰·列儂》一書,她邀請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列儂歌迷、家人、朋友,其中不乏我們這個時代一些最偉大的藝術家,來追憶曾是夢想家、音樂家、表演家和政治活動家的列儂。
  • 約翰·列儂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父親?
    1966年,約翰·列儂邂逅了小野洋子,使這段婚姻更加搖搖欲墜。△1968年,列儂與朱利安、小野洋子為「滾石樂隊的搖滾馬戲團」巡演捧場某次,辛西婭從義大利度假回家,發現小野洋子穿著她的浴袍和列儂坐在浴室地板上,這畫面徹底宣告兩人關係走到了盡頭。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永不消失的理想國
    而此時約翰·列儂,已有出走之心。小野洋子的出現似乎讓處於混亂中的列儂重新找到愛的秩序。小野洋子年長列儂7歲,她的恣意奔放的個性立刻為列儂注入了一道暖光。約翰·列儂甚至將自己名字改為「約翰·小野·列儂」。列儂說:「是洋子的愛,把我最好的一面給激發出來」。然而,這段愛情也成為了披頭四樂隊解散的重要催化劑。列儂固執地認為既然他已如此深愛洋子,那他身邊的人也理所應當地會愛她。
  • 約翰·列儂 後來,我的眼睛自動尋找他的視線
    也知道幾首哼得上口的歌曲,當然,對那張出自安妮·萊博維茨(Annie Leibovitz)之手的片子你也不陌生,畫面上的列儂擁著小野洋子,以一反傳統性別地位的姿勢。列儂成就了洋子,成就了安妮·萊博維茨,成就了音樂,成就世界和平的一部分。
  • 約翰·列儂夫婦「愛與和平」的起點
    國家記者+語言大師 現場描述約翰·列儂夫婦「愛與和平」的起點約翰·列儂的生命終結在1980年12月8日晚上的五聲巨響中。他一生都在倡導和宣傳和平,兩次著名的「床上和平運動」獲得了巨大的反響,藉此我們找到兩位曾經採訪過約翰·列儂夫婦的記者為我們講述當時的「第一現場」。
  • 櫻花樹下,沒有陌生人 約翰·列儂逝世35周年
    列儂死後,小野洋子並不想公開這些信件。亨特·戴維斯幾經周折,獲得了小野洋子的授權,追蹤到了列儂近三百封信件和明信片,輯成厚厚一本《約翰·列儂書信集》出版了(嚴重劇透:翻到文末有驚喜哦)。全部的愛,約翰1968年,辛西婭發現列儂與洋子的婚外情後,與列儂協議離婚,辛西婭獲得了孩子朱利安的撫養權。2015年4月1日,辛西婭·列儂因病於西班牙的家中去世,享年75歲。
  • 約翰·列儂:致妻子和情人
    ·列儂:致妻子和情人——該書是披頭四主創約翰·列儂所有書信的首度結集,囊括列儂一生中所寫的近三百封信件和明信片。每一封信背後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揭示了列儂寫信時所處的人生階段。書中還收錄了約翰·列儂不同時期的照片、書信及明信片的手跡,其中不乏列儂的親筆插畫、塗鴉和玩笑之語。——作者亨特·戴維斯是披頭四唯一授權的傳記作者。
  • 隱婚、隱娃、出軌……約翰·列儂是渣男嗎?
    如果約翰·列儂被放到今天,他會不會被列為渣男,而受到大家的唾棄呢?
  • 約翰·列儂遇刺事件 一代音樂天才的隕落
    約翰·列儂一個偉大的名字,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四」的成員之一,約翰·列儂可以說是披頭四的靈魂人物了,自從1960年解散之後,約翰·列儂並沒有放棄音樂夢,在1980年準備宣傳自己的專輯《雙重幻想》時卻在公寓前遭到一名患有精神病的歌迷槍殺,也與這個世界告別,約翰列儂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 永不消失的理想國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
    1 9 5 5約翰·列儂 的叔叔喬治過世,列儂十分傷心對他而言叔叔喬治既像是父親又像一位好友約翰·列儂進入Quarry Bank藝術學校之後5月,列儂與小野洋子回到英格蘭但不久洋子就流了產後來類似的情況又發生過幾次為了擺脫失去孩子的痛苦列儂與洋子在極短的時間內錄製了兩張唱片其中一張名為 「
  • 外媒:粉絲紀念約翰·列儂遇刺40周年
    參考快訊【外媒:粉絲紀念約翰·列儂遇刺40周年】列儂遺孀小野洋子呼籲加強對槍枝管控 據法新社紐約12月8日報導,已故著名搖滾歌星和前甲殼蟲樂隊成員約翰·列儂的粉絲當地時間8日聚集在紐約中央公園,紀念他遇刺40周年。列儂的遺孀小野洋子呼籲加強對槍枝的管控。 報導稱,人們在紀念活動現場擺放玫瑰、雛菊、照片和一株小的聖誕樹,一名吉他手彈奏著甲殼蟲樂隊的名曲,大家又唱又跳。
  • 約翰·列儂:一個孩子,一個夢想家,一個搖滾音樂家!
    約翰·列儂John Lennon(1940.10.9 - 1980.12.8)搖滾音樂家,歌手,作曲家藝術家,演員,和平主義者1940年10月9日,一個嬰兒在英國利物浦誕生,他的存在影響了英國乃至全世界搖滾樂的發展,他的音樂帶給了無數人快樂和美好——他就是約翰·列儂。
  • 約翰·列儂:一個偶像的反偶像宣言
    約翰·列儂——20世紀最偉大的搖滾歌手及文化人物之一,披頭四樂隊的主唱及靈魂人物——早已幻化為其所屬時代的標誌性文化象徵,亦是無數樂迷心目中永恆的偶像。在列儂30歲這一年,也就是1970年。這一年,列儂與相識相知的大野洋子以令世人詫異的方式繼續進行他們的反戰運動。接受《滾石》雜誌的採訪,列儂發出前所未有的憤怒、剛猛的聲音——「搖滾樂是真實的,其他都是假的」,試圖打破一切神話,甚至包括披頭四,包括宗教。這一年,披頭四樂隊另一核心成員麥卡特尼·保羅宣布退出,列儂沒有參加樂隊在其有生之年的最後一次錄音,錄製歌曲《LET IT BE》。
  • 約翰·列儂:四顆子彈帶走一代巨星|約翰·溫斯頓·列儂|約翰·列儂...
    ——約翰·列儂約翰·溫斯頓·列儂,1940年10月9日下午6點30分出生於英國利物浦一個工人階層家庭裡。邵丹 作品列儂的父親在小列儂只有三歲時就拋棄了妻子和兒子,因此,列儂很小的時候就不得不寄宿在位於沃爾頓郊區的姨母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