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 | 日系
文 | 廖廖
編排|不二齋
昨日,上海飄起了雪,我期盼已久,只因大雪可以滿足我對一切日影日劇梗的幻想:
雪地奔跑告白,
雪地寫大字告白,
雪地堆雪人告白,
雪地大喊告白,
雪地躺大字告白……
你知道的,雪地裡永遠只有兩個字——情書。
情書
Love Letter (1995)
導演、編劇: 巖井俊二
主演: 中山美穗 / 豐川悅司 /
酒井美紀 / 柏原崇
這部我的青春片裡,實現了以上所有橋段:中山美穗衝進茫茫大雪躺倒在地;身著紅色毛衣衝進茫茫大雪喊「你好嗎?我很好」。一幕幕美到窒息。
在我心中日影第一永遠是《情書》,就算宇宙大爆炸、世界消亡只剩黑夜,這份愛也不會改變。不知你的青春膠片裡有誰?反正我的青春就是他——巖井俊二。
鬼湯 Ghost Soup (1992)
煙花 打ち上げ花火、下から見るか、橫から見るか(1993)
愛的捆綁 Undo(1994)
情書 Love Letter (1995)
燕尾蝶 スワロウテイル (1996)
夢旅人 PicNic (1996)
四月物語 四月物語 (1998)
無名地帶 Fried Dragon Fish (1998)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リリイ·シュシュのすべて (2001)
花與愛麗絲 花とアリス (2004)
電影片名列出來,就是一首關於我所有青春的詩。
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巖井俊二」這個名字,就不會有現在的我。(中學看了《情書》後,身為一個南方人的我,大學選擇去了極寒地帶哈爾濱,屁顛屁顛跑過去看雪學日語,後來去日本念了日本近現代文學,回來後輾轉進了文景當日系編輯。)
時光是舊的好,電影是老的美。從90年代跳到現在這一刻,我對日劇日影的愛始終如一。回顧2017年我看過的那些電影,再回首來時路,我發現日影或許不再「巖井俊二」了,不再有昔日的純白與黑暗,但仍有很多片子深深觸動了我。
4月
怒 怒り(2016)
6月
東京偶像 Tokyo Idols(2017);
公園 PARKS パークス(2017);
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 夜空はいつでも最高密度の青色だ (2017);
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 夜は短し歩けよ乙女(2017)
12月
美麗之星 美しい星(2017);
覆面系 覆面系ノイズ (2017);
南瓜與蛋黃醬 南瓜とマヨネーズ(2017)
2月
至尊壽喜燒 ジ、エクストリーム、スキヤキ(2013);
藍天之車 青い車(2004)
3月
人生密密縫 彼らが本気で編むときは、(2017)
7月
與君相戀100次 君と100回目の戀(2017)
9月
銀魂 銀魂(2017)
2017年觀影愉快,幾乎每月都有一部片子留在了我心裡。6月、12月份的上海電影節,也有幸搶到了票,透過大屏幕花痴了一把。觀影是私人的,審美是大眾的。對於電影,我其實要求不高,關鍵是顏、顏、顏,花痴即正義。從不敢理直氣壯地安利,我喜歡的電影一被別人說是爛片,本人瞬間變慫。
但是,看到了喜歡的電影,依舊抑制不住內心的狂喜,想要大喊出來:「我喜歡!」
不忘慫慫地再加一句:「你隨意!」
宅男
2017年6月份的日本電影節上好片子很多,讓我哭得最慘的是這部紀錄片。
東京偶像
Tokyo Idols (2017)
導演、編劇: 三宅響子
編劇: 三宅響子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加拿大 / 英國 / 日本
語言: 日語 / 英語
(聖丹斯電影節)
霓虹國乃宅男大國,盛產「地下偶像(地下アイドル)」——以小規模的live(現場演唱會)為中心開展活動的偶像。他們日常多在網絡開設直播與粉絲互動,定期或不定期在小型場館、路邊、廣場等地舉行live,會有很多鐵桿宅男粉絲到現場為他們打call。幾乎很少有在電視媒體上的演出機會,可以說他們是真正活在粉絲身邊的偶像。
對的,我們前陣子流行起來的「打call/打電話」(意為吶喊助威)這一熱詞就來源於日本宅男文化。但是,日本宅男的「打call」可不像我們現在輕輕鬆鬆張口就說的「打電話」,他們遠比我們有組織。為了去參加live,要預先排練打call的一系列舞步,集結小夥伴們訓練排舞。live當天要統一服裝,親手製作好小道具,進入live現場後先要壓抑內心的狂喜,留心著不要給自己的偶像添麻煩、不要造成偶像的困擾,做一個優質的粉絲。當偶像上臺開唱後,宅男們就會瞬間爆發熱情,與小夥伴們開跳打call。他們的那一套打call動作配合臺上偶像的舞步節奏,在我看來,他們真的就是live的一部分。他們的舞步很多時候要比臺上的偶像更複雜、更精彩。
《東京偶像》這部紀錄片講述的就是這樣一群人的故事吧。《東京偶像》裡我看到了幾個這樣的大叔——
平日裡西裝革履的普通上班族,當他回到自己貼滿偶像照片的房間,換上印有偶像照片的T恤,為心愛的偶像縫製打call道具,原本一臉疲憊,卻瞬間燃起了光,沉浸在無限幸福裡。沒有戀人也沒有朋友的大叔,把自己的全部積蓄都用在追星上。他很清楚偶像就只是偶像,自己也只是她眾多粉絲中的一員。但每次來到live現場,他都用最大的音量為她吶喊,用最華麗的舞步為她打call。臺上的她哭了,他在臺下哭得更兇。大大的笑臉上流滿眼淚鼻涕,原本就不好看的臉皺成一團,顯得更醜了。
看到大屏幕上時而微笑、時而哭泣的大叔,我坐在電影院裡幾度淚目。我沒有像他們那樣追過星,不曾像他們那樣用自己生命的全部去愛一個痴痴的夢,但目睹他們的愛,我深感宅男是一種偉大的生物,能讓宅男出聲的社會也是一個好的社會。
早幾年提到宅男,不管在日本國內,還是其他國家,大多數人都是一臉嫌棄,覺得宅男變態噁心。但是近年,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去了解他們,更有許多人認可並且喜歡上了他們。
喜歡看《月曜夜未央》的小夥伴們,一定還記得下面這位朋友。
在2016年夏季動漫同人大會的採訪中,這位ハルさん的一句名言達到2萬轉發量。
《月曜夜未央》每次去採訪動漫同人大會,都會拍到這位老朋友ハルさん。只要是他的鏡頭,節目組都會虐心地搭配《未聞花名》的片尾曲《secret base ~君がくれたもの~》作背景樂,音樂一起,再搭配ハルさん的臉,我吃著外賣都能瞬間淌淚。
《secret base ~君がくれたもの~》(戶松遙、茅野愛衣、早見沙織翻唱版)
宅男,一個多麼美好的名詞。
宅男,一類多麼偉大的生物。
讓我高舉雙臂,為宅男打call!
(即便我的舞步輸了人家幾條街,不管,我要吶喊!宅男,加油!)
在花痴就是生產力的日子裡,數一數2017年我還是花痴了幾部好片的。
這幾部也不用我多說什麼,看顏、顏、顏!
與君相戀100次
君と100回目の戀(2017)
導演: 月川翔
編劇: 大島裡美
主演: miwa / 坂口健太郎 / 龍星涼
燈光、攝影、後期剪輯師都愛坂口,一幀一幀毀了我心愛的小狼狗[捂臉]……
覆面系
覆面系ノイズ (2017)
導演: 三木康一郎
編劇: 橫田理惠
主演: 中條彩未 / 志尊淳 / 小關裕太
女主走開,雙男主在一起、在一起!淳淳最高!
南瓜與蛋黃醬
南瓜とマヨネーズ (2017)
導演: 冨永昌敬
編劇: 冨永昌敬
主演: 臼田麻美 / 小田切讓 / 太賀
珍惜日常,遠離渣男。如讓叔這般極品渣男,也要堅決說NO!
另外,太賀和麻美這對好幸福,看著他們的照片,我可以笑一個星期——
喜歡上都市的瞬間,就像是自殺一樣。
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
夜空はいつでも最高密度の青色だ (2017)
導演: 石井裕也
編劇: 石井裕也 / 最果夕日
主演: 石橋靜河 / 池松壯亮 /
松田龍平
前幾日剛出來消息,日本老牌雜誌《電影旬報》2017年年度十佳影片第一名,就是這部由日本當下新銳詩人——最果夕日的詩集改編的同名電影《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
觀影前我就看到過有關它的消息,當時覺得霓虹國越來越會玩了,竟然將一部詩集拍成了電影。這劇本咋寫呢?導演石井裕也(代表作《編舟記》)和詩人最果夕日能磨出怎樣的火花?心懷這樣的疑問,我首先去讀了最果夕日的詩。最果的詩,瞬間抓住了我。她關注社會底層人物,關注生命之原動力與湧動的熱血。她詛咒孤獨,鄙視可愛,卻又吶喊著、怒吼著告訴你:「你要幸福!」
去年6月份上海電影節,我內心懷抱期待走進了電影院。電影沒有讓我失望,劇情不能單純定義為「改編自詩集」,因為畢竟只是女主自白中念到了幾行最果的詩。這部電影,更像是導演自己對於詩的詮釋。詩人寫下的詩,其實是未完的,當詩句被讀者讀到,才會在讀者心中生出完整的作品。導演將自己心中那些最果夕日的詩句,凝結成影像,才有了這部電影《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
而作為觀眾的我,通過大屏幕,看到石橋靜河踩著自行車穿梭於夜晚的東京都市,看到壯壯用手擋住看不見的左眼去凝望夜空中那片最大密度的藍色。聽到石橋靜河用她的聲音讀出最果夕日的詩。我其實也成了創作者,在我的心中畫出了夜空中那片最大密度的藍色。
其實,關注社會邊緣青年的電影作品之前也有佳作。
苦役列車
苦役列車 (2012)
導演: 山下敦弘
編劇: 西村賢太 / 今岡信治
主演: 森山未來 / 高良健吾 /
前田敦子
跨越柵欄
オーバー・フェンス (2016)
導演: 山下敦弘
編劇: 高田亮 / 佐藤泰志
主演: 小田切讓 / 蒼井優 /
松田翔太 / 滿島真之介
主人公都是社會邊緣青年,生活困於絕望到底的貧窮。但總是通過與戀人或友人的相遇,而找到生活中微弱的光芒,支撐著自己勉強活下去。這類電影大多改編自文學作品,像是《苦役列車》《跨越柵欄》都有原著小說。
這類電影的最直接觀影感受是:我老覺得電影屏幕太暗了,不知道是為了營造氛圍還是影院有問題。看的時候覺得挺壓抑,看完了雖然覺得人生還是有希望的,但總感覺「後味不爽」。
然而,2017年的這部《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卻是帶我跌進黑洞後,又帶我衝入宇宙,給了我向上的藍色。看完後夜空中那顆詭異的藍色月亮都變得明亮起來。嗯,很不一樣。我喜歡。或許,這就是最果夕日的力量。
最後,問題來了,安利的這幾部電影,哪兒能看呢?
我們大聲說:請安靜等待影院排。
我們悄悄說:zhuzhuzimu renrenyingshi diyidan
文學作品與電影一直都是好基友,文景日系也有很多作品有日影、日劇、日翻作伴。馬上要春節了,各位朋友,在我們回家過年使出十八般武藝應對各種「愛的懟一懟」後,當我們祈求內心世界重歸平和時,不妨讀一本書、觀一部影吧。
稍稍逃避一下這個鞭炮齊鳴、歡天喜地的現實世界,又有什麼可恥的呢?
廖廖祝大家閱讀、觀影愉快!穿好金剛罩鐵布衫回家開懟!
前兩天東京初雪,我收到了身在霓虹國的妹子寄來的櫻井蓋(正確稱呼為「窨井蓋」,廖廖流意為櫻花形狀的井蓋)。
聽說東京下雪了,你在櫻井蓋邊呼喚我[微笑]。
好吧,我也算實踐了一個日影梗,收穫了一枚櫻井蓋。
祝大雪紛飛的日子裡,你表白成功!加油!
PS:期盼下雪,廖廖祝大家閱讀愉快!~
廖廖,「平成年代」妹子。愛讀日本大正昭和文學。迷戀嵐,本命二宮。《平成猿蟹合戰圖》《木暮莊》責編。
近期文章:芥川獎什麼的,簡直就是無底深淵啊……
微信公眾號(沉迷工作,久未更新):讀日語(ID:duriyu)。
文景 | 日系
日•系
文景文學二部的小專欄。
通過日本文學編輯的眼睛,
從閱讀尋找日本,在日本發現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