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積極探索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新路子新方法,不斷夯實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堅實基礎。2019年1月,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高位推動下,在全國首創成立了省級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由江西省委書記、省長任「雙主任」,6位江西省領導任副主任,36個省委、省政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自此,一個全鏈條的環委會制度應運而生,著重壓實了各地各部門責任,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生態環境保護全覆蓋領導體制。江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運行兩年來,有力推動了該省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取得了改善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的顯著成效。特別是截至今年11月底,江西省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6%;優良天數比例為95.9%,同比上升6.2個百分點。該省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6.0%,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11個設區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江西省生態環境狀況綜合指數(EI值)為優,列全國第4位;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1%,列全國第2位;國家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5個,列全國第2位。
夯實責任基礎,變「單打獨鬥」為「齊抓共管」
在江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的領導構架下,下設綠色發展、自然資源保護、城市汙染防治、交通運輸汙染防治、大氣汙染防治、水汙染防治、土壤汙染防治、工業汙染防治、農業農村汙染防治、河湖水庫生態環境保護等10個專業委員會,涵蓋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各個領域,構建了齊抓共管、聯防聯治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兩年來,江西省委、省政府充分發揮省環委會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統籌協調作用,先後召開七次會議,其中書記、省長共同出席3次。每次會上,都會對前期工作進行總結,通報相關工作進展,明確下步工作重點。同時,抓好頂層設計,在全國首批制定了《江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按照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生產經營必須管環保」的要求,將職責延伸到各鄉鎮(街道),實現「縱向到底」;全面釐清相關部門責任邊界,實現「橫向到邊」。先後制定印發了《江西省汙染防治攻堅戰八大標誌性戰役總體工作方案》和工業廢氣治理等30個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及出臺了《江西省汙染防治攻堅戰考核辦法》,對各地黨政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八大標誌性戰役、30個專項行動」推進情況、突出問題整改情況、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指標完成情況、生態環境質量水平情況、財政資金投入情況等方面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年度考核,以考核壓責任、促落實、提績效。
聚焦解決問題,變「被動應對」為「主動作為」
江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聚焦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以及江西省級環保督察指出問題,主動作為,強力督促,全面推進各項問題整改。兩年來,在全國率先出臺了《江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施辦法》,對標中央要求,做到督察重點原則不放寬、工作標準不失嚴,將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基本制度框架、程序規範、權限責任等固化下來。同時,強化與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的銜接互補,形成督察合力,並在全國率先實現省級例行督察和「回頭看」全覆蓋。堅持每周編制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簡報,通報環境質量和工作任務進展,每月定期調度各地汙染防治攻堅戰進展。2020年7月,組織相關市縣召開生態環境狀況同比下降或相關任務完成滯後地區預警提醒會,推動重點難點問題解決。2020年9月,印發了《汙染防治攻堅戰百日衝刺攻堅行動方案》,針對短板弱項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百日衝刺攻堅行動。近期,又組成7個督導組對該省11個設區市實行掛點督導,分地域、分領域、分專業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查缺補漏行動,全力以赴推動汙染防治攻堅戰年度衝刺工作。
改善環境質量,變「群眾需要」為「群眾獲得」
江西省聚焦「作示範、勇爭先」的目標定位和「五個推進」的更高要求,在江西省環委會的統一領導和高位推動下,該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切實增強了全省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兩年來,特別是截至今年11月底,該省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6%;優良天數比例為95.9%,同比上升6.2個百分點。江西省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6.0%,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11個設區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Ⅴ類及劣Ⅴ類水斷面比例為0;鄱陽湖點位水質優良比例41.2%,同比上升17.7個百分點,總磷濃度0.055毫克/升,同比下降15.4%;長江幹流江西段所有水質斷面全部達到Ⅱ類標準。江西省生態環境狀況綜合指數(EI值)為優,列全國第4位;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1%,列全國第2位;國家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5個,列全國第2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16個,列全國第5位;率先實現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設區市全覆蓋。綠色經濟含量進一步提升,三次產業結構由2017年的9.2:48.1:42.7調整為2019年的8.3∶44.2∶47.5,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36.1%、21.2%,比2017年分別提高5.2、6.1個百分點,三產佔比超過二產佔比,「生態+」和「+生態」逐步融入經濟發展全過程。
江西將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縱深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加強汙染防治力度,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努力構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以更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陳化先)
來源:中新網 來源:江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