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堂 | 原創文章,嚴禁抄襲,侵權必究。
「我們明確先有雞,雞先生蛋。」任正非說。
世人都知道,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幾乎沒有人能搞得清楚。但在華為,任正非卻一錘定音,華為就是明確先有雞,雞生蛋。
先有雞,雞生蛋,對華為對「利益獲取分享制」最直白、最通俗的解釋。
任正非說,「我們是先給予,再貢獻。」
01一片唱衰中,華為會輸嗎?
經歷了30多年發展的華為,在最近兩年,可以說成了全世界的紅人。
在核心團隊高管被構陷後,又連續被美國三輪實體清單管制制裁,當餘承東一句「華為的晶片沒辦法生產了」,人們才明白,華為在5G領先的代價。
華為被晶片斷供了,華為的手機業務遭遇重大困難,也有分析師不斷放出悲觀言論,諸如華為將不得不退出手機業務、華為將旗下榮耀品牌出售以換取晶片來源、華為2021年手機出貨將暴跌至5000萬部等等,還有臺媒稱失去華為並不可怕,臺積電產能被蘋果瓜分、業績大漲!
一片唱衰的雜音下,華為當真要輸嗎?
華為內部員工反饋的信息顯示,華為內部一切正常,並且別以前更加擰成一股繩,都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沒有幻想,只能靠自己,活下去。
同樣,華為對外的人才招聘,沒有停歇。9月下旬,華為海思最新的2021年畢業的博士招聘公告中,僅晶片類的架構、EDA、研發、材料、封測等崗位就有26類。
而華為輪值CEO郭平,此前也公開說過,解決華為問題的關鍵,靠優秀人才。
任正非在此前接受採訪時曾提到,晶片靠砸錢不行,還得砸數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任正非同時提到,華為目前在全世界有26個研發中心,擁有在職的數學家700多人、物理學家800多人、化學家120多人。
對華為來說,這些人才,這些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就是解決華為問題的關鍵所在。
30多年前的華為,創立之初就習慣了被斷供;30多年後的今天,華為已成為多領域領先,擁有85000+專利,研發人員9萬多人,一年研發費用超1200億元,全球500強第49位,華為又怎會輕易趴下?
華為當然不會輸,因為華為有這麼多研發投入,有這麼多研發人才,這些都是華為「正在或將要下蛋的雞」。
02任正非:我們明確先有雞,雞先生蛋
為了讓每年數千進入華為的新人,都能成為優秀人才,成為「會生蛋的雞」,華為成立了華為大學。
任正非深知中國的教育現狀,距離真正的素質教育還很遠,那些「天之驕子」們的上手能力還很弱,進入華為後,必須要培訓。
所以,華為在原有培訓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華為大學。
2014年,任正非要求華為大學要建立獲取分享制,吸引並激勵最優秀的人、用心培養出更優秀的人。
「華大要建立對專兼職講師隊伍真正有效的物質和精神激勵機制。除了著作權等精神獎勵之外,華為的物質獎勵也是豐厚的。
華為之所以成為今天的華為,因為華為「只能有一種分配模式,誰作戰成功了,就分錢。」
任正非在華為大學說: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定要明確。我們明確先有雞,雞先生蛋,我們是先給與,再貢獻。」
「你們現在不要強行想像能建立一所理想的華為大學,不理想也是大學,來講課的講師差一點也是講課。若不先給差的講師獎勵,就沒人相信你會改革,就吸引不了優秀的講師進來。」
華為大學的專職教師的職級、工資、配股等,總體沿用大平臺機制。
可以說,沒有華為的培訓,就不會有如此一支宏大的高素質、高水平的華為人才團隊,就不會有華為今天的商業成功和可持續發展。
03讓更多的雞,下更多的蛋
「先有雞,雞先生蛋」的獲取分享理念,可以說在華為是無處不在。
在華為,十幾萬人為什麼會拼命幹卻很少有社會上的各種「996、007、715」的怨言?因為華為肯給錢。
華為的普通員工薪資,要高出社會平均水平30%;滿3年以後擁有配股資格後,一年收入120萬以上的員工,更是比比皆是。截止2019年,華為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已達10.4萬人。
「先有雞,雞先生蛋」的理念,也體現在華為的研發投入上。
從華為確立技術研發自主的路線後,華為就堅持每年將10%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究與開發。
2019年,從事研發的人員約9.6萬名,約佔公司總人數的49%;2019年研發費用支出1,317億人民幣;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6,000億元;截至2019年底,華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85,000多件,且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
從華為官網信息可知,今天的華為研發方向,已經從基於客戶需求的技術和工程、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創新1.0時代,邁向基於願景驅動的理論突破和基礎技術發明的創新2.0時代。
理論突破和基礎技術發明的創新,不正是我們現在被卡住脖子的半導體產業嗎?不正是被斷供的晶片來源和晶片製造嗎?
相信華為的「先給與、再貢獻」的分享理念,會「讓更多的雞下更多的蛋」。
今天的斷供,正是華為和中國科技的又一次崛起和領先的機會。
04除了勝利,無路可走。
任正非明確華為是「先有雞,雞先生蛋」,沒有利益分享,就沒有華為的今天。
30多年來,華為靠什麼一路徵戰世界成為全球領先?又是靠什麼屢屢絕地反擊、轉危為安?顯而易見。
面對今天美國的強勢打壓和困難,20萬華為人再一次為活下去而戰,任正非說,「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
這部新作《任正非 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為您詳解絕處制勝的華為精神,向死而生的商業哲學。
今天中國半導體所面臨的斷供之急,正是任正非所憂的基礎教育和基礎研究集中體現,而華為的研發2.0路線,正是要突破基礎理論和基礎技術發明,「困難從來都是更大勝利的前奏,挑戰更是堅強隊伍的磨刀石。
在《眼界決定你的高度》和《華為管理法 》中,任正非用33年創業經歷、75年人生智慧,為您講述華為領袖的超前眼界、非凡氣度、宏大格局和任正非的企業管理心得。
目前這套叢書正在活動中。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任正非和華為人的故事、華為人的工作方法和哲學、任正非的管理方式、任正非的關鍵決策和灰度哲學,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書香常伴,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