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專家發現2800年前的土雞蛋,千古謎團或被揭開

2021-01-18 騰訊網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經典的哲學問題,你說先有蛋,可蛋是雞下的;你說先有雞,雞又是蛋孵出來的;沒有蛋就沒有雞,沒有雞就沒有蛋……得,一爭起來就陷入了一個無限循環,亞里斯多德被這個問題難倒過,柏拉圖也被這個問題難倒過,就連史蒂芬·霍金當年都為了這個問題和人爭起來。

1974年的某天,生產隊發現了一個土墩,當地人稱之為「寶寶墩」,這些小土丘實際上是不明時代的古墓,它位於江蘇省句容縣城南20多公裡處的浮山果園,次年,考古專家們正式對其進行挖掘,這一挖可不得了,竟然挖出了來自2800多年前的雞蛋!

也許,這些千年前的雞蛋能解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著名哲學問題,咱接著看。

幾個月後,1號墓基本發掘完畢,它是一個古墓群,一共16座墓,墓主人們的屍體基本腐爛掉了,只剩下一些牙齒和零碎的骨頭,從出土的陶鼎、銅戈等可判斷,這是西周時期的平民墓葬群,並沒有什麼特別貴重的陪葬品。

然而其中一個平平無奇的陶罐突然讓專家們的眼睛「發光」了,往裡面一看,竟然是滿滿一罐子雞蛋,且基本保存完好,專家們立馬將這一罐子雞蛋帶回了實驗室進行進一步分析。

經過專家們的分析,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說道:「雞蛋裡的蛋清、蛋黃已經沒有了。不過,通過實驗,可以知道雞蛋的「蛋齡」,同時,也可以知道它們是不是醃製的。」根據初步推測,這些雞蛋大約有2800年的歷史,而且表示西周百姓已經開始把雞蛋作為食材了。

那麼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雞」和「雞蛋」在中國的歷史。首先,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馴養雞的國家,至少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目前在湖北、江西等省都發現過4000多年前的雞骨頭或陶雞。然而最開始的家雞都是由野雞馴化而成,證明野雞出現的歷史更早。

雞在中國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比如神話傳說中,雞為日中烏,雞鳴日出,帶來光明,是能夠驅逐妖魔鬼怪的,魏晉時期,雞甚至被畫在畫裡,貼在家裡闢邪。與雞相關的習俗就更多了,比如住在雲南的白族流行「雞米禮」,一些少數民族會飲「雞血酒」等等。

這一罐古老的雞蛋上面裹滿了泥,說明極有可能是醃製的,可見西周時期人們對雞蛋的吃法已經有了多種方式,想必那時候的人們就爭論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但爭論出來的答案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目前這罐雞蛋存放在南京博物院歷史博物館,許多人趕來圍觀,但是大家這一次的問題不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了,而是在討論這到底是鹹蛋還是皮蛋,更有人說,要是能提取出來DNA豈不是能孵出「西周小雞」。

果然,現在的「吃貨」還是遠遠比「哲學家」要多得多!各位讀者朋友們,你們覺得這個困惑了人們幾千年的哲學問題會有最終的答案嗎?

參考資料:《太平御覽》《雞與民俗》

相關焦點

  • 萬字長文|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個千古謎題的解答
    寫在前面:千百年來,有不少哲學家和科學家試圖解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難題(以下簡稱「雞與蛋問題」),但始終未能真正解開這個千古之謎。本文將先分析批判幾個哲學家和科學家的觀點,然後提出筆者的解答。文章略長,請各位讀者耐心閱讀,如果你也贊同我的想法,請點個讚吧,如果有什麼不同見解,也歡迎討論。
  • 雞生蛋、蛋生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別打架!來看答案
    到底是先有的雞還是先有的蛋?為何這個話題可以困擾人類數千年之久?即便現在已經有了正面的回覆,但還是有無數學者在爭論這一話題,難道真像真有那麼複雜嗎?如果你也對此感到疑惑,記得一定要看到最後,因為這裡將會有你想要的答案,大家好,我是小橙,今天跟大家聊雞蛋。
  • 「迴響2019,都市新聞人和事」系列報導|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回顧動物世界的演化和發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一直是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古老謎題。科研團隊在甕安古生物群合影留念。(殷宗軍供圖)2018年11月27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與國外同行合作的最新成果爆出驚人消息,在我國貴州甕安生物群找到了距今6.1億年的籠脊球化石,為揭開動物起源之謎提供重要線索。
  • 還在糾結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現在有答案了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困擾了無數代人的問題,宗教、哲學、生物等各個行業各個學派都有自己的見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都有他們各自的可取之處。但是不管他們怎麼自圓其說,反對派都能夠用一句「沒有蛋哪裡來的雞?」或「沒有雞哪裡來的蛋?」就將所有的問題歸還到原位並無限循環。
  • 科學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答案是什麼?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可謂是大大的悖論,無論是誰都難以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但這並不代表它沒有答案,在現如今,我們可以從現有的科學理論中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我的另類思考
    前幾天大妮好奇地問我「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這個問題。這是一個討論了很多很多年的因果謎題,到現在也都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標準答案,反倒是各種各樣的答案有很多。下面這個圖就是一個貌似合理的標準答案,說是雞起源於恐龍(始祖雞)蛋,這個答案明顯是受進化論學說的影響。現在我們知道,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也只是一種在現代廣泛流行的學說,既然是學說,那應該也有其他的學說在流傳。我思考了一會,給我女兒說其實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思考,不要陷入這個思維怪圈裡。誰說所有的雞就一定是卵生的呢?
  • 這樣算不算完美解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悖論
    一個恆久不變的悖論、一個人人都思考過的問題、一個是茶餘飯後經常討論的話題---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雞的一生我們先看看生物的進化和化學反應的關係,生物體內時刻進行著各種化學反應,每一個生物體都是一個精密的化工廠,自從地球上出現了生命,生物進化速度比早期有機分子的化學變化提高了一個數量級。
  • 《西遊記》揭示了百年前的世界難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其實答案很簡單。雞蛋,雞蛋,雞和蛋哪個先來?這個問題一直被人們討論到今天也沒有得到解決。這真的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很多人答不上來。這個問題是不是就這麼落下了?不,我們是中國人。哪有中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中國人很聰明。多年前,吳承恩在《西遊記》中給了我們正確答案。科學家已經證明他的答案是正確的。那麼他的答案是什麼?他給了我們什麼樣的答案?。
  • 孩子又在問「世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父母可以學著這樣回答
    寶貝又在問:小姨,你說,世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啊?面對寶貝的問題,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想起不久前看的一本書叫《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裡剛好講到這個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其實是一個哲學層面的問題,它涉及到生命起源和世界本質,引發人們探索世界和自己。哲學在我們大人眼裡,都是枯燥無味的,哪裡還敢想去探索世界和自己。
  • 面試官:先有雞,還是先有蛋?95後女孩幽默回答,直接被錄取
    面試官:先有雞,還是先有蛋?95後女孩幽默回答,直接被錄取公司有位程式設計師準備離職了,為此人事部門的老王和小李,就承擔起招聘的重要任務。作為網際網路公司來說,程式設計師的重要性不可言喻,而那位員工的崗位又很重要,是不能夠馬虎的。所以在關於招聘的問題上,老王和小李也商量了很久,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兩人的合作下,終於找到了適合的問題。
  • 電影《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開機 莊志飾演北漂白領關注留守老人
    今日,電影《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莊志自7月份復工以來拍攝的第三部影視作品,在未來近一個月的拍攝製作周期,莊志將隨劇組分別在北京、山西兩地取景拍攝,從職場商場、親情愛情多方面一起破解「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一世紀難題,同時從人性化角度以喜劇的方式直面北漂青年與留守老人的社會議題。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什麼梗?6.1億年前的籠脊球化石揭動物起源之謎
    南古所 供圖中新網南京11月28日電(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8日發布消息,該所殷宗軍副研究員和朱茂炎研究員,與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以及瑞士光源的同行合作,在中國貴州甕安生物群——一個距今6.1億年的特異埋藏化石庫中找到了一類名叫「籠脊球」的化石,為回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提供了新思路。
  • 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答案來了……先有蛋雞!
    範小華展示剛從雞籠收上來的蛋範小華說,儘管現在養殖場實現了自動化操作,但該操的心一樣也沒落下。範小華:等長到第5天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始給它做一些防疫性的工作。在130天之前必須把要打的預防針全部打下去,要做的疫苗全部做下去,讓它吸取更多的營養素,為準備開產打好充分的基礎。
  • 買雞蛋選「土雞蛋」還是「洋雞蛋」,營養有差別嗎?
    我家裡就特別能吃雞蛋,一周至少也要5斤以上,因此對於市場上各種雞蛋的價格和口味我還是非常了解的。現在市場上售賣的雞蛋品種有這麼幾種:1.便宜的洋雞蛋:這是老百姓家裡常吃的雞蛋,現在售價一般在3塊錢多點,因為現在蛋雞養殖已經成規模化和工廠化養殖,所以普通雞蛋的產量高,因此價格也低。
  • 精靈寶可夢族譜公示(上):又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精靈蛋孵化寶可夢從何而來相當於又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精靈蛋孵化出寶可夢。以最古老的傳說寶可夢之一阿爾宙斯為例,外形近似馬、麒麟或半人馬的寶可夢。阿爾宙斯的尾部同其鬃的形狀和著色相近。帝牙盧卡鼻部左右各有三道黑紋,鼻梁為銀白色金屬。帕路奇亞水屬性和龍屬性傳說的神話寶可夢之一,帕路奇亞的頸長,頭上有尖冠並一直連向其翼,嘴旁長有兩個象牙般的角,尾部粗壯。唯一一隻能夠學會亞空裂斬的寶可夢,帕路奇亞居住於另一個維度,已有證據證明帕路奇亞有很強的領地意識。
  • 任正非:我們明確先有雞,雞先生蛋
    「我們明確先有雞,雞先生蛋。」任正非說。世人都知道,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幾乎沒有人能搞得清楚。但在華為,任正非卻一錘定音,華為就是明確先有雞,雞生蛋。先有雞,雞生蛋,對華為對「利益獲取分享制」最直白、最通俗的解釋。任正非說,「我們是先給予,再貢獻。」
  • 西安發現一古墓,揭開諸葛亮預言武則天稱帝的謎團,專家:不奇怪
    西安發現一古墓,揭開諸葛亮預言武則天稱帝的謎團,專家:不奇怪在我國的古代社會當中,對於玄學一直都非常的推崇的,因此很多歷史上也出現過許多非常有名的謀士
  • 七龍珠:先有的蛋還是先有的那美克星人?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細節,比克幾乎不需要靠吃飯來維持自己的生命特徵,只要有充足的水,便能一直生存下去。關於這一點,應該是鳥山明對植物、光合作用的一個靈感的體現。比克的皮膚之所以是綠色,那是因為皮膚表層下面的細胞葉綠素的堆積而造成的。
  • 到底是先有金輪,還是先有水輪?
    一種說法呢,以圓瑛大師為首,基本上按照《楞嚴經》的次第來講:先有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真心本來面目中本來就有虛空世界、山河大地,本來就有三細根本無明、六粗枝末無明,他這是一一地按次序來出場,不存在誰生誰。就跟演戲一樣,是不是演員要一個一個挨著登臺?一個一個登臺的演員,你能不能講第二個登臺是第一個演員肚子裡生出來的?不能。這都是本來存在的一本戲。
  • 先有讀音還是先有字?倉頡造字時也遇到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現代考古不斷發現一些原始的陶文和相關資料,發現距今至少六千年以前,我國就已經有了文字的萌芽。而倉頡是黃帝的臣下,黃帝約生活在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也就是說文字的萌芽比倉頡要長一千年左右。但既然已被公認,我們還是要沿著這個來展開討論。我國關於倉頡造字的傳說由來已久。早在《呂氏春秋·君守篇》中就說了六個大發明家的故事,「奚仲作車,倉頡作書,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作城,此六人者,所作當矣。」《淮南子·本經訓》說:「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韓非子·五蠹》說:「倉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者謂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