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什麼梗?6.1億年前的籠脊球化石揭動物起源之謎

2021-01-18 環京津網

「籠脊球」化石,a和b是裸露的標本,囊包已丟失,c和d是保存了囊包的標本,e和f是a和b的局部放大,顯示細胞結構細節。南古所 供圖

中新網南京11月28日電(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8日發布消息,該所殷宗軍副研究員和朱茂炎研究員,與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以及瑞士光源的同行合作,在中國貴州甕安生物群——一個距今6.1億年的特異埋藏化石庫中找到了一類名叫「籠脊球」的化石,為回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細胞》集團子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

作為動物界的成員,人們對動物究竟是何時並如何起源的抱有天然的好奇心,但直到今天,這仍然是演化生物學領域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難題。

殷宗軍表示,現代動物界包括三十多個動物門類,已有研究表明它們擁有一個距今大約7億多年的共同祖先。這一共同祖先由多細胞組成,而且細胞有功能分化,它是由更古老的單細胞祖先演化而來。然而,動物單細胞祖先是何時以及如何演化成多細胞祖先的呢?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確鑿的答案。

在本次的研究中,科研人員發現的「籠脊球」整體呈球形,直徑不到1毫米,保存了精美的多細胞結構。

研究人員採用最先進的超高解析度同步輻射三維無損成像技術,像醫生給患者做CT掃描一樣,重構了數百個「籠脊球」標本的立體結構。研究發現它們在一個充滿母源營養物質的厚壁囊包中發育,不同標本代表了不同的發育階段。

殷宗軍稱,重建的發育序列顯示其發育過程非常類似動物的單細胞近親,但比動物的單細胞近親更為複雜的是,它們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出現了有規律的細胞遷移和重組,這些細胞行為和動物原腸胚的細胞遷移重組行為非常類似,表明動物胚胎特有的發育機制在動物化石記錄大量出現之前至少4千多萬年就已經準備好了。

「如果我們將動物比喻成一隻雞的話,那麼複雜的胚胎發育過程就是孵化出小雞的蛋,它橋接了動物的單細胞祖先和動物多細胞祖先之間的鴻溝。而「籠脊球」化石的發現恰恰就表明,孵化出動物這隻小雞的蛋在6.1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換言之,「籠脊球」化石記錄了動物從單細胞祖先向多細胞祖先演化的關鍵一步,這一步為真正有細胞和組織分化的動物的出現奠定了生物學基礎。」殷宗軍說。

此外,現今一些動物胚胎在原腸胚期的發育過程仍然展示了與「籠脊球」之間的高度相似性,比如一些水母和海膽的原腸胚。

該研究受到中國科學院戰略先導專項(B)、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英國環境研究理事會(NERC)共同資助的中英合作項目的資助。

相關焦點

  • 「迴響2019,都市新聞人和事」系列報導|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殷宗軍供圖)2018年11月27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與國外同行合作的最新成果爆出驚人消息,在我國貴州甕安生物群找到了距今6.1億年的籠脊球化石,為揭開動物起源之謎提供重要線索。而胚胎化石「籠脊球」,恰好記錄了動物由單細胞向多細胞演化的關鍵一步。正是這一步,為真正有細胞和組織分化的動物出現奠定了生物學基礎。殷宗軍打比方說,如果把地球上出現的第一個動物比喻成「雞」,那究竟有沒有存在著複雜胚胎發育機制的「蛋」呢?
  • 雞生蛋、蛋生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別打架!來看答案
    到底是先有的雞還是先有的蛋?為何這個話題可以困擾人類數千年之久?即便現在已經有了正面的回覆,但還是有無數學者在爭論這一話題,難道真像真有那麼複雜嗎?如果你也對此感到疑惑,記得一定要看到最後,因為這裡將會有你想要的答案,大家好,我是小橙,今天跟大家聊雞蛋。
  • 萬字長文|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個千古謎題的解答
    寫在前面:千百年來,有不少哲學家和科學家試圖解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難題(以下簡稱「雞與蛋問題」),但始終未能真正解開這個千古之謎。本文將先分析批判幾個哲學家和科學家的觀點,然後提出筆者的解答。文章略長,請各位讀者耐心閱讀,如果你也贊同我的想法,請點個讚吧,如果有什麼不同見解,也歡迎討論。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我的另類思考
    前幾天大妮好奇地問我「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這個問題。這是一個討論了很多很多年的因果謎題,到現在也都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標準答案,反倒是各種各樣的答案有很多。下面這個圖就是一個貌似合理的標準答案,說是雞起源於恐龍(始祖雞)蛋,這個答案明顯是受進化論學說的影響。現在我們知道,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也只是一種在現代廣泛流行的學說,既然是學說,那應該也有其他的學說在流傳。我思考了一會,給我女兒說其實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思考,不要陷入這個思維怪圈裡。誰說所有的雞就一定是卵生的呢?
  • 地球最早出現一個人,還是一群人?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
    恐龍曾在地球上稱霸了1.6億年,它們的滅絕時間是大約6500萬年前,恐龍死了有恐龍化石,人死了當然也會形成生物化石。 當然,關於人類起源這個問題很可能在未來的100年裡還會存在爭議,畢竟地球已經四十多億歲,而古生物化石可以追溯到的人類進化史也不過幾百萬年。別說了解地球之外的世界,哪怕是弄清我們自己來自哪裡都是個難題,然而,對於我們來說更重要的問題卻是什麼時候可以找到同樣適合人類生存的第二個地球。
  • 海洋幼蟲進化起源之謎:先有幼蟲,還是先有成體?
    因此,解析海洋幼蟲的起源進化對深刻理解動物生活史的宏觀演變機制和規律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和意義。 由於缺少完備的化石或分子水平證據,海洋幼蟲起源問題在國際學界爭論已達百年之久,目前主要有兩種模型假說:(1)「幼蟲先起源(larva-first)」假說,認為幼蟲進化起源早於成體階段,成體階段是在進化後期單次或多次獨立產生的;(2)「成體先起源(adult-first)」假說,認為幼蟲進化起源晚於成體階段,幼蟲階段是在後期進化過程中多次插入產生的。
  • 科學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答案是什麼?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可謂是大大的悖論,無論是誰都難以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但這並不代表它沒有答案,在現如今,我們可以從現有的科學理論中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 《西遊記》揭示了百年前的世界難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845字,閱讀約2分鐘《西遊記》揭示了百年前的世界難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其實答案很簡單。雞蛋,雞蛋,雞和蛋哪個先來?這個問題一直被人們討論到今天也沒有得到解決。這真的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很多人答不上來。這個問題是不是就這麼落下了?不,我們是中國人。哪有中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中國人很聰明。
  • 還在糾結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現在有答案了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困擾了無數代人的問題,宗教、哲學、生物等各個行業各個學派都有自己的見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都有他們各自的可取之處。但是不管他們怎麼自圓其說,反對派都能夠用一句「沒有蛋哪裡來的雞?」或「沒有雞哪裡來的蛋?」就將所有的問題歸還到原位並無限循環。
  • 孩子又在問「世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父母可以學著這樣回答
    ▲我 的 世 界 從 此 以 後 多 了 一 個 你 一緒に思いっきり前上周去表姐家做客,又被她家小不點考住了。寶貝又在問:小姨,你說,世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啊?面對寶貝的問題,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想起不久前看的一本書叫《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裡剛好講到這個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其實是一個哲學層面的問題,它涉及到生命起源和世界本質,引發人們探索世界和自己。哲學在我們大人眼裡,都是枯燥無味的,哪裡還敢想去探索世界和自己。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專家發現2800年前的土雞蛋,千古謎團或被揭開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經典的哲學問題,你說先有蛋,可蛋是雞下的;你說先有雞,雞又是蛋孵出來的;沒有蛋就沒有雞,沒有雞就沒有蛋……得,一爭起來就陷入了一個無限循環,亞里斯多德被這個問題難倒過,柏拉圖也被這個問題難倒過,就連史蒂芬·霍金當年都為了這個問題和人爭起來。
  • 面試官:先有雞,還是先有蛋?95後女孩幽默回答,直接被錄取
    面試官:先有雞,還是先有蛋?95後女孩幽默回答,直接被錄取公司有位程式設計師準備離職了,為此人事部門的老王和小李,就承擔起招聘的重要任務。作為網際網路公司來說,程式設計師的重要性不可言喻,而那位員工的崗位又很重要,是不能夠馬虎的。所以在關於招聘的問題上,老王和小李也商量了很久,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兩人的合作下,終於找到了適合的問題。
  • 這樣算不算完美解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悖論
    一個恆久不變的悖論、一個人人都思考過的問題、一個是茶餘飯後經常討論的話題---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雞的一生我們先看看生物的進化和化學反應的關係,生物體內時刻進行著各種化學反應,每一個生物體都是一個精密的化工廠,自從地球上出現了生命,生物進化速度比早期有機分子的化學變化提高了一個數量級。
  • 距今1.1億年!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重僅10克估計是小獸腳類動物
    距今1.1億年!研究小組說,據估計,這枚恐龍蛋的化石大約在一億年前重約10克,是在日本兵庫縣丹波的白堊紀早期發現的。(視頻截圖:Youtube)筑波大學和兵庫縣自然與人類活動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對化石進行了分析,他們說該化石很可能屬於非禽類小獸腳類動物,成年後體重大約
  • 七龍珠:先有的蛋還是先有的那美克星人?
    比克也算是那美克星的一個特例,就從鳥山明公布的漫畫資料上來講,除了高級別的大長老外,普通的那美克星人的身高通常在1.3到1.8米之間,而比克的身高卻足有兩米以上。那美克星人皮膚綠油油的,身上沒有毛孔,頭頂則有兩類似於昆蟲的觸角,用於感知能量、傳導生物電流。
  • 電影《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開機 莊志飾演北漂白領關注留守老人
    今日,電影《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莊志自7月份復工以來拍攝的第三部影視作品,在未來近一個月的拍攝製作周期,莊志將隨劇組分別在北京、山西兩地取景拍攝,從職場商場、親情愛情多方面一起破解「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一世紀難題,同時從人性化角度以喜劇的方式直面北漂青年與留守老人的社會議題。
  • 任正非:我們明確先有雞,雞先生蛋
    「我們明確先有雞,雞先生蛋。」任正非說。世人都知道,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幾乎沒有人能搞得清楚。但在華為,任正非卻一錘定音,華為就是明確先有雞,雞生蛋。先有雞,雞生蛋,對華為對「利益獲取分享制」最直白、最通俗的解釋。任正非說,「我們是先給予,再貢獻。」
  • 精靈寶可夢族譜公示(上):又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精靈蛋孵化寶可夢從何而來相當於又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精靈蛋孵化出寶可夢。以最古老的傳說寶可夢之一阿爾宙斯為例,外形近似馬、麒麟或半人馬的寶可夢。阿爾宙斯的尾部同其鬃的形狀和著色相近。騎拉帝納幽靈屬性和龍屬性傳說神話寶可夢之一,騎拉帝納的起源形態中有如六條幽靈般、條帶狀的翅膀在其背後漂浮,翼尖紅色。其腿部回縮成了尖狀物,在尾部接近末端的位置另外出現了四根金色的尖狀物。它能夠自由地進出毀壞的世界,感應並且追蹤自己的目標。
  • 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答案來了……先有蛋雞!
    每天凌晨4點半來雞舍察看情況,是範小華14年來雷打不動的習慣。範小華養殖基地有15000多隻蛋雞,一天能產蛋12000枚範小華:在冬天我們把所有事情做完了天還沒亮呢,蛋雞需要光照時間,我們4點半起來開燈餵料,一直到晚上六點半。中途光照時間達到14個小時。蛋雞是母性很強的東西,有光有料吃它就呈一種比較興奮的狀態,所以產蛋也就更多一些。
  • 科學家發現五億年前蝦化石,被譽為寒武紀「麒麟」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記者今天(11月5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南古所)獲悉,科學家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長有五隻眼睛的蝦形化石,其身體兼具當時海洋中巨型捕食動物「奇蝦」和節肢動物的多種特徵,被譽為寒武紀的「麒麟」,命名為「章氏麒麟蝦」。它是打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