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位於大阪北部地區的茨城縣,地處茨城智能社區的中心地塊。項目基地原是東芝的製造工廠,面積達到了18萬5千平方米。建築師將其中的4萬平方米基地用於新校區的建造,來為追手門學院大學的3600名學生提供教學和日常活動所需。在網際網路技術、人工智慧和移動交通日新月異的今天,學生已不再需要傳統地去校園上課,那麼,未來的大學又該是怎樣的一番面貌呢?
建築師希望設計一個可以激發學生前往校園的學習場地,並參考了日本舊時的神社和廟宇設計,以利用它們所體現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從而使這個新建的空間成為一個有凝聚力的場所。而這,也正是建築師對未來大學和學習空間的一種思考。建築師旨在營造一個空間綜合體,從而為每位個體提供豐富的環境體驗,刺激他們的興趣發展,並給他們提供學術探索所需的空間。建築師選擇了一個三角形的空間形態,以利用其高效的空間使用度,從而滿足各類學術活動的需求。同時,這樣的空間形態,也使得構築物本身,具有了許多可進出的入口。建築師將這個新建的場所稱為「學術方舟」,因為來訪者可以在主廳看到一個懸浮的巨大銀制體塊。
這個體塊,是一個具有很多藏書的圖書館空間。建築師圍繞向心空間設計了一個圖書軌道。而在圖書館的周圍,則於二三層分布了六個大型教室,於四五層分布了21間小型教室。而在這兩個大型體塊之間,建築師還預留了充足的空間,使得各層的學生可以彼此看見,有著視線上的溝通交流。在可持續環保方面,建築師選擇了不鏽鋼的幕牆材料,並在表面雕刻了學校校花的櫻花圖案,在彰顯學校特徵的同時,減少夏天60%的能源消耗。
位於五層的屋頂花園和三角形的走廊式露臺,則進一步減少了進入大樓內部的熱氣,從而給學生提供了一處理想的學習場所。這一學術方舟,坐落於公園般的校園內,並完美地呼應了智能社區的未來發展目標。建築師希望這個新落成的空間,可以給學生的日常活動,提供一個理想的去處,並在網際網路時代於老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建構一個獨特且緊密的連接關係。
建築師:三菱地所設計
面積:20409 m2
攝影師:Shinkenchiku-sha, Naoomi Kurozumi, YAMAGIWA, Hisao Suzuki
廠家:AutoDesk, Blandor, Dyflex, Olivebricks, Robert McNeel & Associates, Sankyo Tateyama aluminum, Showa Yotal, Trimble Navigation, Vector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