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皮克斯動畫和迪士尼聯合出品的《尋夢環遊記》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和第75屆金球獎。
電影以大膽創新的敘事手法,帶領觀眾遊歷亡靈界,闡述愛與遺忘的主題。
無獨有偶,在我國也有一部動畫——《大魚海棠》,和《尋夢環遊記》有著同樣的「死亡之旅」,卻包含著截然不同關於「死亡」的理解,在東西方文化差異中,帶給觀眾更多的思考。
01,中國道家與西方基督教思想
深受中華傳統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薰陶,在影視作品《大魚海棠》中,融入了關於莊子的哲學思想。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這裡面的「天池」指的是海洋,「鯤」指的是靈魂。
在動畫中,導演用藍色和紅色來區分人類和神界的靈魂,用海洋的「水」作為靈魂的承載者。
在水天一色,人世間與神界的交替中,包含了中華的道家「和諧」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和主題。
而在《尋夢環遊記》中,以現實中存在的墳墓作為人世間和亡靈界的連接之地,在那個陰森的亡靈世界中,卻到處存在著和人世間一樣的溫情,甚至比人間更為璀璨和絢麗。
進入靈界需要過安檢,需要穿越一座鋪滿鮮花金燦燦的橋,亡界有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有熱情大方的服務人員,也有矯揉造作的工作人員,和人間何其相似。
亡靈們經過了CG渲染之後,絲毫感受不到陰森和恐怖,他們的鼻孔被「設計」成了倒置的愛心,他們身體的各個器官可以隨意的切割,組合成為新的玩具。
這裡燈紅酒綠,這裡充滿歡樂,如果跳過開頭,直接看這一段,相信沒有人會想到這是冥
在這個中,人們普遍認同的思想是,人在去世後,並沒有死亡,而當他們被遺忘之後,才會進入到終極死亡」的行列中。
終極死亡的理論來源於奧古斯丁以來的基督神學,它將面對死亡的惶恐和畏懼減少到最小程度,符合西方基督學的「永生」觀念。
02,「搭檔行動」和「一人之殤」
《尋夢環遊記》雖然講的是亡靈界,但是整個故事的發展都是充滿歡聲笑語的「搭檔之旅」,這也比較符合皮克斯動畫一貫的配合風格。
在《海底總動員》中,也是主角和配角一起搭檔完成任務的,性情迥異的主配角搭檔,也可以為動畫增加更多的趣味性。
相比較西方《尋夢環遊記》的熱鬧搭檔場景,《大魚海棠》則更多的是排他性的「一人之殤」。
在電影中,掌管海棠花生長的少女椿來到了人間巡禮,她受困於漁網,性命堪憂的時候,被一個男孩以生命的代價救下。
於是,為了報恩,椿返回到了神界,開始一個人尋找,放歸這個男孩的靈魂,充滿了一個人的悲傷和哀慟。
在整個故事中,椿幾乎都是單獨行動的。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講究的是捨己為人,默默守候,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所以,在女孩椿的經歷中,這些思想也成為了她能夠奉獻自我,報答恩情的主要宗旨。
03,滑稽的鬼途與沉重的仙途
中國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動畫人物和題材經常取自於傳統文化,這是不可替代的藝術素材瑰寶。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緣起》,以傳統文化的形式展開創作。
而由於美國歷史的短暫,迪士尼的動畫更多的是在世界範圍內取材,他們相信一切「變幻」的東西。
電影《大魚海棠》在開頭,闡述了人類的起源,所有的世間榮辱,生存與死亡都是一個循環。不管是人類還是仙境,都需要尊崇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尊崇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美輪美奐的仙界神樓,八卦式樣的「天圓地方」,最終的目的都是在告訴觀眾,敬畏死亡,尊重自然規律。
而在西方的「死亡」文化中,並沒有中國這樣的神秘色彩,西方人骨子裡的冒險意識,讓他們相信事物是變化的,樂觀積極的面對死亡,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挑戰和冒險。
在《尋夢環遊記》中,並沒有像《大魚海棠》那樣將死亡形容的神秘而沉重,動畫更多闡述的是靈界和人事件一樣,都是充滿歡樂的,即使是那一座通往冥界的橋梁,都是鋪滿鮮花和掌聲的。
死亡的人可以通過亡靈節和人世間的親人相聚,也許,有一天,亡靈界的人也會因為親人的遺忘而永久消失,但是永遠不會因為活人的記憶而獲得重生的機會。
神秘的仙界和幽默的鬼界,也暗示了東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差異。
04,奉獻與自由
兩部電影都與關於死亡的敘述,中國的傳統文化歷來講究奉獻,注重集體主義,即使是為了族群犧牲自我,也絕不會背叛集體。
《大魚海棠》中,在椿的救贖中,她幾乎成為了全體人的公敵,一邊是全種族的反對,一邊是自己愛的人化成的魚,在兩者中艱難地做著抉擇。
這裡有對人性的考驗,也有關於戲劇上的衝突,從而產生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最終,椿發出了自己的神性,拯救了族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讓海棠漫天生長,完成了自己的救贖,這樣的奉獻精神也是電影的一個主題思想。
而《尋夢環遊記》中,更多強調的是西方文化中的「自由」觀念。
在題材的設定上,將成人沉重的死亡主題浪漫化處理。
在主角米格爾身上,他狂熱的愛著音樂,這也是他堅持一生的夢想,面對家族的拷問和詛咒,他也做著糾結的選擇,但是最終,他仍然能夠衝破壁壘,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得到了自由。
對於活人如此,對待死亡,也是充滿了浪漫的自由。
當人的靈魂離開身體的那一剎那,他們不是孤獨無依的,而是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在生動魅力的冥界繼續自己的夢想和愛好,和家人團聚。
中國動畫和西方動畫,思想觀念雖然不同,但是講好了一個故事,塑造鮮明而有靈魂的角色,學會愛,接受愛,仍然是所有動畫所熱衷表現的主題思想。
動畫中的死亡之旅,看似迥異,實則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