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和《尋夢環遊記》:相同的動畫外衣,迥異的死亡之旅

2021-01-14 SUM電影

由皮克斯動畫和迪士尼聯合出品的《尋夢環遊記》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和第75屆金球獎。

電影以大膽創新的敘事手法,帶領觀眾遊歷亡靈界,闡述愛與遺忘的主題。

無獨有偶,在我國也有一部動畫——《大魚海棠》,和《尋夢環遊記》有著同樣的「死亡之旅」,卻包含著截然不同關於「死亡」的理解,在東西方文化差異中,帶給觀眾更多的思考。

01,中國道家與西方基督教思想

深受中華傳統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薰陶,在影視作品《大魚海棠》中,融入了關於莊子的哲學思想。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這裡面的「天池」指的是海洋,「鯤」指的是靈魂。

在動畫中,導演用藍色和紅色來區分人類和神界的靈魂,用海洋的「水」作為靈魂的承載者。

在水天一色,人世間與神界的交替中,包含了中華的道家「和諧」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和主題。

而在《尋夢環遊記》中,以現實中存在的墳墓作為人世間和亡靈界的連接之地,在那個陰森的亡靈世界中,卻到處存在著和人世間一樣的溫情,甚至比人間更為璀璨和絢麗。

進入靈界需要過安檢,需要穿越一座鋪滿鮮花金燦燦的橋,亡界有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有熱情大方的服務人員,也有矯揉造作的工作人員,和人間何其相似。

亡靈們經過了CG渲染之後,絲毫感受不到陰森和恐怖,他們的鼻孔被「設計」成了倒置的愛心,他們身體的各個器官可以隨意的切割,組合成為新的玩具。

這裡燈紅酒綠,這裡充滿歡樂,如果跳過開頭,直接看這一段,相信沒有人會想到這是冥

在這個中,人們普遍認同的思想是,人在去世後,並沒有死亡,而當他們被遺忘之後,才會進入到終極死亡」的行列中。

終極死亡的理論來源於奧古斯丁以來的基督神學,它將面對死亡的惶恐和畏懼減少到最小程度,符合西方基督學的「永生」觀念。

02,「搭檔行動」和「一人之殤」

《尋夢環遊記》雖然講的是亡靈界,但是整個故事的發展都是充滿歡聲笑語的「搭檔之旅」,這也比較符合皮克斯動畫一貫的配合風格。

在《海底總動員》中,也是主角和配角一起搭檔完成任務的,性情迥異的主配角搭檔,也可以為動畫增加更多的趣味性。

相比較西方《尋夢環遊記》的熱鬧搭檔場景,《大魚海棠》則更多的是排他性的「一人之殤」。

在電影中,掌管海棠花生長的少女椿來到了人間巡禮,她受困於漁網,性命堪憂的時候,被一個男孩以生命的代價救下。

於是,為了報恩,椿返回到了神界,開始一個人尋找,放歸這個男孩的靈魂,充滿了一個人的悲傷和哀慟。

在整個故事中,椿幾乎都是單獨行動的。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講究的是捨己為人,默默守候,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所以,在女孩椿的經歷中,這些思想也成為了她能夠奉獻自我,報答恩情的主要宗旨。

03,滑稽的鬼途與沉重的仙途

中國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動畫人物和題材經常取自於傳統文化,這是不可替代的藝術素材瑰寶。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緣起》,以傳統文化的形式展開創作。

而由於美國歷史的短暫,迪士尼的動畫更多的是在世界範圍內取材,他們相信一切「變幻」的東西。

電影《大魚海棠》在開頭,闡述了人類的起源,所有的世間榮辱,生存與死亡都是一個循環。不管是人類還是仙境,都需要尊崇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尊崇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美輪美奐的仙界神樓,八卦式樣的「天圓地方」,最終的目的都是在告訴觀眾,敬畏死亡,尊重自然規律。

而在西方的「死亡」文化中,並沒有中國這樣的神秘色彩,西方人骨子裡的冒險意識,讓他們相信事物是變化的,樂觀積極的面對死亡,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挑戰和冒險。

在《尋夢環遊記》中,並沒有像《大魚海棠》那樣將死亡形容的神秘而沉重,動畫更多闡述的是靈界和人事件一樣,都是充滿歡樂的,即使是那一座通往冥界的橋梁,都是鋪滿鮮花和掌聲的。

死亡的人可以通過亡靈節和人世間的親人相聚,也許,有一天,亡靈界的人也會因為親人的遺忘而永久消失,但是永遠不會因為活人的記憶而獲得重生的機會。

神秘的仙界和幽默的鬼界,也暗示了東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差異。

04,奉獻與自由

兩部電影都與關於死亡的敘述,中國的傳統文化歷來講究奉獻,注重集體主義,即使是為了族群犧牲自我,也絕不會背叛集體。

《大魚海棠》中,在椿的救贖中,她幾乎成為了全體人的公敵,一邊是全種族的反對,一邊是自己愛的人化成的魚,在兩者中艱難地做著抉擇。

這裡有對人性的考驗,也有關於戲劇上的衝突,從而產生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最終,椿發出了自己的神性,拯救了族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讓海棠漫天生長,完成了自己的救贖,這樣的奉獻精神也是電影的一個主題思想。

而《尋夢環遊記》中,更多強調的是西方文化中的「自由」觀念。

在題材的設定上,將成人沉重的死亡主題浪漫化處理。

在主角米格爾身上,他狂熱的愛著音樂,這也是他堅持一生的夢想,面對家族的拷問和詛咒,他也做著糾結的選擇,但是最終,他仍然能夠衝破壁壘,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得到了自由。

對於活人如此,對待死亡,也是充滿了浪漫的自由。

當人的靈魂離開身體的那一剎那,他們不是孤獨無依的,而是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在生動魅力的冥界繼續自己的夢想和愛好,和家人團聚。

中國動畫和西方動畫,思想觀念雖然不同,但是講好了一個故事,塑造鮮明而有靈魂的角色,學會愛,接受愛,仍然是所有動畫所熱衷表現的主題思想。

動畫中的死亡之旅,看似迥異,實則殊途同歸!

相關焦點

  • 從《尋夢環遊記》看電影的跨文化傳播
    近年來,部分動畫電影的呼聲水漲船高,其中不乏有《瘋狂動物城》《你的名字》《尋夢環遊記》等良心口碑之作。而國產動畫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羅小黑戰記》《大魚海棠》等也從一眾影片中脫穎而出,數次刷新票房紀錄。
  • 從《飛屋環遊記》《尋夢環遊記》看西方動畫特點及帶給我們的思考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由彼特·道格特執導,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的第十部動畫電影、首部3D電影《飛屋環遊記》,是以一場冒險之旅展開的,「歷險記」的題材形式,結合著夢想和愛的情感表達,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溫暖的故事。該影片於2009年5月29日於美國正式上映,榮獲第82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最佳配樂2項大獎,上映以來豆瓣評分飆升至9.0分。
  • 除了高超CG技術,《尋夢環遊記》還可以憑什麼票房第一
    不過大天朝已經在努力了,同時很多的動畫電影團隊也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開始頻頻請外援,比如《大魚海棠》《搖滾藏獒》。但是問題似乎不在這裡。忽略獵奇的墨西哥文化和優質的渲染技術,我看到的最大不同,是我們還沒有適應動畫電影的目標人群,觀眾定位仍然很單一;也還沒能很好地在情節道理的複雜程度上把控拿捏。
  • 2017年最催淚電影《尋夢環遊記》:死亡,是人類最好的發明
    超過6萬觀眾給它打出了9.2的高分《尋夢環遊記》(英文名《Coco》)是到目前為止,我看到過最感人的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借著墨西哥死亡文化的外殼,講述的依然是人類精神的最終歸宿——親情。等你接受生死世界的腦洞設定,與主角米格一起在異世界徜徉時,《尋夢環遊記》開始拋出它的核心主題,而這個主題對於一部合家歡的動畫電影而言非常大膽——親人的死亡。
  • 《尋夢環遊記》:用死亡「逼問」生命的意義
    然而人又因為有情感的存在,所以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孤獨的,而情感和思想,就如同人類生命的另一種延續,這種延續讓每個人在肉體的生命結束後,所積累的生命經驗有了世代傳承的可能。這個時候,人類就誕生了很多對亡靈祭奠的節日,如西方的萬聖節,有漢族文化影響的清明節,墨西哥的亡靈節等。在2017年墨西哥亡靈節的前3天,墨西哥上映了一部關於亡靈節的迪士尼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
  • 豆瓣9.1分,皮克斯動畫《尋夢環遊記》為什麼讓你淚流滿面
    《尋夢環遊記》,這個中文譯名有著典型的皮克斯動畫中文版的印記。在2017年電影上映前,這樣一個中文譯名傳入耳朵裡面的時候,也許很多人像我一樣並不是對這部動畫片有多高的期待值。電影上映後,卻看哭眾人,迎來一片好評。豆瓣上高達9.1的評分已能證明。關於皮克斯動畫的譯名倒可以說道說道。
  • 《尋夢環遊記》:遺忘才是死亡的終點
    如果說動漫電影,那就不得不提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如果說皮克斯哪部電影在近幾年大火,那非《尋夢環遊記》莫屬。·莫利納執導的,皮克斯第19部動畫電影,而在此之前他們還執導過的皮克斯的《機器總動員》、《海底總動員》、《賽車總動員》等,而這些作品早已家喻戶曉。
  • 《尋夢環遊記》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憾才是
    《尋夢環遊記》: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死亡,一直是我們所忌諱的一個話題之一,我們不願意談它,是因為它會令我們頃刻之間一無所有,化為灰燼,是因為它會與我們相愛的之人天人相隔,是因為它會讓我們所愛之人感受到痛苦。但是又這麼一部電影卻毫不避諱這個話題,這部電影就是於2017年上映的《尋夢環遊記》這部電影借著「死亡」這個令人忌諱的話題,講述了一個令人暖心的故事。
  • 《尋夢環遊記》:幽默鬼途中呈現的傳統文化和動畫電影的交互塑造
    @雨山午夜場《尋夢環遊記》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第19部動畫長片,由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李·昂克裡奇、阿德裡安.莫利納執導。影片以墨西哥獨特的亡靈節為創作背景,講述了小男孩米格在夢想與家人的不斷選擇中成長的故事。
  • 電影復映是什麼意思情況 哪吒戰狼2尋夢環遊記等重映
    電影復映是什麼意思情況 哪吒戰狼2尋夢環遊記等重映 3月18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致全國院線公司、影管公司和電影院的同仁們的一封信,信中公布了第一批覆映的影片名單:《中國合伙人》、《狼圖騰》、《戰狼2》、《流浪地球》、《何以為家》。
  • 尋夢環遊記豆瓣影評:比起死亡被人遺忘才是最可怕的
    ­  《尋夢環遊記》不愧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作品,音樂,畫面,色彩,人物都是世界一流水準。>>>尋夢環遊記電影劇情圖解 ­  這部動畫電影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講述了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爾在亡靈節這一天闖入了亡靈的世界,由此展開了一段冒險旅程。
  • 《尋夢環遊記》重映,來這裡體驗「死亡」新定義
    《尋夢環遊記》重回大熒幕,清晰記得幾年前在影院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哭得稀裡譁啦的樣子,有了一種「感謝能有電影存在」的感覺,電影就是在給我們編織一場又一場的夢。《尋夢環遊記》給了死亡一個新的定義,是溫暖也是殘酷的:真正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
  • 尋夢環遊記
    在我的印象中迪士尼的動畫片給我的感覺是童真、夢幻和少女心,在沒有看任何評論的情況下看完了《尋夢環遊記》,它就是一部充滿了親情與夢想的影片
  • 《尋夢環遊記》:以為是部「追夢」套路片,萬萬沒想到被戳中的是……
    去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瘋狂動物城》的豆瓣評分是9.2,如今的《尋夢環遊記》的豆瓣評分是9.3,甚至一度飆到了9.4。某著名電影臺詞也一直在宣揚:「人要是沒有夢想,和一條鹹魚有什麼分別?」 更何況,這部動畫片的中文片名還叫《尋夢環遊記》呢——尋夢,不就是尋找夢想嗎? 再看下去,皮克斯並沒有順著觀眾固化的思路「出招」。
  • 原來死亡並不是真正的結束,遺忘才是——電影《尋夢環遊記》
    今天給大家一部電影,名字叫《尋夢環遊記》,《尋夢環遊記》是一部冒險、喜劇類型的電影,該電影於2017年11月24號在中國上映,這部電影獲得了2018年的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第75屆美國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動畫片獎,該電影獲得了很多獎項。
  •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尋夢環遊記》
    《尋夢環遊記》的各種影評和觀後感多得像雪片一樣,相信絕大部分人都已看過這部電影了,所以不想再在這裡贅述劇情,也不想再寫那些已被人寫爛了的感受,儘管那些感受我也有。 既然動筆了,那就寫點不一樣的吧。那麼《尋夢環遊記》到底有什麼特別的?
  • 《尋夢環遊記》:愛與夢想,掙扎和懷念
    我總是聽見朋友們討論《尋夢環遊記》,聽他們說的,我覺得這部電影是那樣的感人又勵志,卻又總是想不到去看。正好前段時間,久違了的電影院重新開門,重新上映了《尋夢環遊記》,才終於看到了他們口中的「集愛與夢想一體的《尋夢環遊記》」。
  • 《尋夢環遊記》:看完一定會感動的動畫電影
    11月24日上映的《尋夢環遊記》可謂是好評如潮,某瓣評分高達9.2分,票房也還在持續穩定的飆升中,感覺破10億不是夢。宅姬也慕名去觀看了這部被稱為年度最佳的動畫電影。在這個連某些爛片都能席捲票房的時代,這樣一部真誠的動畫電影讓宅姬真的感動得眼淚都出來了。溫馨提示:《尋夢環遊記》和紙巾更配哦~
  • 尋夢環遊記,厚重與輕盈
    《尋夢環遊記》有皮克斯當年開宗立派時簡傲絕俗的風姿。它再一次讓動畫這種形式,在技術與藝術兩方面都逼近甚至超越了今天動畫所能達到的極限。動畫是想像和技術的倫巴,需要童心、匠心和科學精神的三位一體。在這方面,皮克斯一直是老祖宗。《海底總動員》時,所有的動畫師都考了潛水執照,為的是解決光在海水中的折射問題。
  • 奇幻中國風動畫《大魚海棠》,是一場關於東方文化的哲思之旅
    本文以影片內容為依據,從視聽語言、傳統哲思兩個方面對《大魚海棠》進行解讀和剖析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在第三部分,我會結合影片和自己的思考談談中國傳統文化對動畫電影的現實意義,探討中國動畫電影如何與傳統文化相融合,創作出更多既能傳承中國文化又能迎合觀眾審美觀的優秀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