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笛音樂節20年:新世紀樂與怒

2020-09-07 北方公園NP


昨天,一個特別版的《我要你》引起了樂迷們的注意。老狼作為神秘嘉賓參加了迷笛音樂節20年的生日會,一對樂迷情侶現場求婚成功之後,老狼為他們深情演唱了這首歌。


這是迷笛音樂節出現的第20年,時代已經發生了巨變。刷快手這樣的視頻平臺成為了許多年輕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迷笛生日會選擇了在快手上直播,這樣一場聯動,是對一段搖滾樂歷史的紀念,也是未來的一種預示。


旺盛的生命正在搖滾樂、直播平臺中活躍,就像痛仰唱的那樣,不論是疫情還是距離,請不要停止我的音樂。



-你吃飯跟你唱歌的樣子很像。

-怎麼像?

-都特別……狠,是北京搖滾的特色嗎?

-不,北京搖滾的特色才不是狠。

-那是什麼?

-窮。


這段對話來自2001年,香港導演張婉婷的作品《北京樂與路》,那個問北京搖滾狠不狠的人,是由吳彥祖飾演的香港樂手 Michael,他在北京遇到了一群北漂青年,跟著他們泡吧、走穴,如果要追溯搖滾樂在大眾心中「窮」的形象的來源,這部電影可以作為史料參考了。



傳聞中,這部電影上映前夕一直是「北京樂與怒」,Beyond 的黃家駒去世前最後一張參與的專輯就叫《樂與怒》,「Rock N Roll」的譯名,但前綴帶了北京,「怒」就有些不合適了,最後經過了幾番商討,定下了現在的名字。


除了窮,《北京樂與路》幾乎集齊了大多數人對「北京搖滾樂」這一名詞的想像,這群北京樂手喝「大綠棒子」、打架、易怒、衝動,在現實生活中與老闆、父母、大眾都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唱片公司的老闆對耿樂飾演的主唱平路說,「能紅起來的樂隊,都是在外面反叛,裡面聽話的」,舒淇飾演的角色在片中的名言是:「自殺的方式有一百種,其中一種就是嫁給唱搖滾的,保證死得痛苦,又痛又快」。



平路最終以一種自我毀滅的方式離開了人間,他的葬禮上籠罩著長長的沉默,一群穿著黑色皮夾克、鉚釘大靴、長頭髮的男人圍在中式的墓碑、紙錢旁邊。


晚上的追悼會,平路的朋友們為他唱了一首鮑家街43號的《晚安,北京》,畫面停留在了一面破舊的牆上,貼滿了樂隊的海報,最醒目的是崔健經典的紅色半身照,在冬風中搖搖欲墜。


這個故事的原型來自於樹村,那裡有個音樂學校叫做迷笛,這樣的敘事成千上百次用於形容受1994年魔巖三傑登上紅磡影響,只身前往北京迷笛學習的年輕人。


在新世紀來臨之前,迷笛就已經開設了兩年制長期班,痛仰樂隊的高虎是第一個報名,學號001。那時的他,對於世界的印象來自於黑豹的歌詞:「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裝作正派面帶笑容。」


青春期在學校是壞學生,前往南方打工錢被騙光,問家裡借了8000塊錢來北京求學,住在150塊一個月的樹村,差點因為煤氣中毒死在屋子裡,這個小城青年心裡全是憤怒和迷惘。


高虎對南方人物周刊說過自己當時對搖滾樂的感受:「搖滾樂拯救了我們這些迷茫叛逆、處在人生分岔路口的年輕人。精力無處發洩,對什麼事情都不滿,但搖滾樂像一個海綿一樣,把我們這些東西都吸收了。它就像汪洋中的燈塔一樣。」


同樣的故事發生了無數迷笛樂手身上:木馬的前鼓手胡湖在高考後離家出走,生命之餅前成員、現在武漢地標性 live house VOX 的老闆朱寧「人生轉了一個方向」、謝天笑後來成為了「搖滾教父」……


迷笛不僅成為了樂手們的黃埔軍校,2000年的校內演出也演變成了此後二十年,中國最老牌的音樂節——迷笛音樂節。



《北京樂與路》上映那年,也是痛仰以「痛苦的信仰」為名,發行專輯《這是個問題》的那年,他們在畫冊中寫道:


「我們相信,當你在聽這張新專輯的同時,你也參與了一個時代的開始。再造一個痛仰,再造一個充滿鬥爭的未來,我們的隊還要排多久?」


這張專輯所具備的批判意識讓痛仰和夜叉、扭曲的機器和舌頭幾個從迷笛走出來的樂隊一起,被稱為「四大硬核」。


迷笛青年們的憤怒是可以追根溯源的,貧窮本身已經令人充滿屈辱和不公感了,走穴時遭受的不理解與白眼、家人的不支持和疏遠,高高在上的資本和身處中心的壓迫感,甚至愛情、友誼,任何一件事都可以讓一群二十啷噹歲,無處傾洩滿腔活力的年輕人感受到情緒。


而這一切在歲月中逐漸被消磨殆盡。從樹村搬到霍營,再往東遷,高虎經歷了新專輯方向慘澹、無人問津的日子,痛仰在全國第一個開始五十多城巡演這件事,後來在《樂隊的夏天》收到了許多敬佩,但在當時,並沒有激起太多水花。


年齡增長了,思考變多了,收到的正反饋卻沒有增加,而與大眾、常人的生活割裂的狀態,隨著演出、音樂節的常態化也在慢慢彌合。憤怒換不來任何改變,甚至逐漸也找不到根源,高虎去了一趟新疆和西藏,慢慢感受到,搖滾樂應該是怎樣的形式並不重要了,唱歌不是音量的問題。


2008年,一個拔劍自刎的哪吒橫空出世,高虎唱道:讓我歡樂一點,那一年迷笛音樂節的主題是「寬容」。


與此同時,迷笛音樂節在艱難中成長迅速:2004年首次收取門票、2007年開始掙錢,2009年,鎮江迷笛音樂節成功舉辦,迷笛贏得了十年合約。又花了兩年時間,迷笛開到了上海,落腳南方。也新的十年開始,草莓等新的音樂節開始入場,中國音樂節的數量從個位數直線上升,之後年年攀升、遍地開花。


2010年,痛仰同時收到了三個音樂節邀請函,在接受新浪音樂採訪時,高虎說:


「搖滾樂在中國就像是亞文化裡面的小三,你永遠不能在正式場合出現,即便出現也得遮遮掩掩。但這十年,搖滾樂從壓抑、對抗和自我表達正走向一個相對更輕鬆和開放的氛圍……很顯然我們找著了梯子,他們說這上面的出口就是方向,雲上的日子很好,看不到很多陰暗面,但是難免寂寞。」


最初反叛、隔絕、亞文化的特質在商業化進程中持續與公眾、市場磨合,直到2016年,迷笛校長張帆還在回答「搖滾樂不正派,有沒有出現過安全問題?」這種採訪問題,他一次又一次地強調,現在的搖滾樂沒有這麼強烈的批判性了,還有憤怒,也會越來越少。大眾是來娛樂、過節的,就像春節去廟會一樣,去參加一種群體的狂喊,感受群體給彼此的溫暖。在這裡大家有著共同的情緒、態度和行為準則,就像參加一個家庭聚會,「畢竟他拿的是吉他,不是槍。」



樂評人顏峻曾在十三年前寫過一篇文章《憤青來到新世紀》,他在裡面是這樣描述迷笛音樂節的:


迷笛音樂節是成功的,因為它集中了北京乃至各地的搖滾樂迷,集中了熱愛體制外生活的文藝青年,也通過三天的聚會,讓這種文化得到鼓舞和傳播。雖然他們和他們的生活方式不被承認也不被報導,但他們繁殖的速度卻如此驚人,以至於已經遍布全國,潛行於古怪的唱片店、書店和酒吧,通過網絡、獨立雜誌和各種活動聯成了一個小世界。他們也讓「迷笛2002」成為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音樂節。


「迷笛2002」是第三屆迷笛音樂節,所謂「真正意義」,大概是指迷笛在香山附近免費舉辦,五十一支樂隊演了三天,有六千到八千人次觀眾,聚集了校外的、全國各地的青年們。


在網際網路的記載中,「迷笛2002」也是迷笛音樂節第一次有了主題——向勞動者致敬。



與其他精緻、漂亮的音樂節相比,迷笛總有一種粗糲的氣質。當年迷笛學校在樹村附近駐紮,院子裡有喝不完的免費啤酒,紅磚牆外是工地的故事,至今還被很多人記得。第一屆迷笛音樂節舉辦的時候,很多光著膀子的民工拿梯子趴在牆外看演出,張帆說,進來吧哥們,所有人都享受到了搖滾樂,「音樂就是這樣,自由,沒有等級,沒有貧窮富貴,是最直接最樸實的東西」。


直至今日,除了當年那些古早的搖滾樂符號,迷笛音樂節多了許多浪漫和理想的影子,年輕人們製造了一個詞叫做「迷笛後遺症」,形容參加迷笛音樂節幾天之後,還沉浸在烏託邦的幻覺裡出不來。


迷笛的露營區成為了一個留下青春記憶的地方,每年夏天,我幾乎都會在時間線上刷到露營區的視頻,那裡的年輕人圍坐在一起,有兩三個抱著吉他、拿著鼓,其他人手邊都是啤酒,他們一起唱「媽媽,我會在這個夏天開放嗎」,專注的眼神,仿佛是給千禧年的樹村,一個遙遠的回應。



痛仰最近一次上熱搜,是他們聯合快手音樂人「teacher顧」,在平臺上發起了獨家公益直播——「大山裡的搖滾音樂會」。在直播中,幾個來自貴州山區的女孩還穿著平時的校服,拿起三大件唱《願愛無憂》,高虎吹口風琴為她們伴奏,在其他的視頻中,高虎和女孩們坐在農家小院裡,背後是油綠的大山,女孩彈琴,高虎打拍子。



2020年,疫情之下,各類視頻平臺都加入了直播大軍,快手也不例外,除了這次公益活動,類似的直播活動也在該平臺舉辦多次,今年2月,快手與UCCA聯合舉辦的線上「園音」線上音樂會就是其中一個成功案例。


這場藝術與音樂交織的直播中,他們邀請來了坂本龍一、馮夢波、夏雨言、劉與操、黃錦等九位音樂家參與。其中,坂本龍一近30分鐘的即興演奏成為了疫情期間不多的破圈現象,「版本龍一演奏為中國加油」、「坂本龍一快手音樂會」等話題上了熱搜。將曾經高屋建瓴的藝術帶到了大眾的手機屏幕上,每次都會迎來意想不到的激情與碰撞。


與此同時,快手也參與舉辦各種音樂類型的線上音樂節。數月前,快手舉辦了「煙火有聲,民謠在路上」YUN音樂節,邀請到40組民謠音樂人帶來四場線上演出。8月,快手成為2020年崇禮迷笛音樂季獨家短視頻和直播合作夥伴。


在昨晚的迷笛20年生日會直播中,高虎談起了某一年,迷笛因為一些原因沒有如期舉行,他因為這件事寫了那首經典的《不要停止我的音樂》,說罷,全場開始了大合唱。



這些年一直在提攜老樂隊、幫襯新樂隊的獨立音樂圈大哥老狼,也帶上了自己的樂隊,為樂迷們演唱了經典的校園民謠。



唱到盡興時,高虎脫下來上衣,全場沸騰了,音樂、啤酒、熱情、汗水、歡呼,這個夏天仿佛還沒有結束,迷笛也仍然是當代年輕人的烏託邦,只不過在快手的聯結下,烏託邦通過網際網路送達了全國各地。



在新世紀的第三個十年,看演出逐漸成為了生活方式的一種,各類樂隊綜藝也將搖滾樂推向了大眾,「玩樂隊」不再是不務正業、不思進取的代名詞,反而成為了年輕人實現自我的一門顯學,在2020年拿起吉他的年輕人,受到的顯性的阻力微乎其微,他們可以將視線轉向自己,不必再為什麼去掙扎和痛苦。


如果要說起迷笛精神在當下的釋義,按顏俊的話說,大概是「你可以加入這個正在超越現實的行動,你可以暫時或永遠地拋棄枷鎖,你可以做一個你一直都想做的人,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毫無理由地相互信任著,一起超越。」


而這,也是打開快手,會看見的第一行字,「擁抱每一種生活」,想要給予人們的空間。

相關焦點

  • 迷笛音樂節20年:新世紀樂與怒
    老狼作為神秘嘉賓參加了迷笛音樂節20年的生日會,一對樂迷情侶現場求婚成功之後,老狼為他們深情演唱了這首歌。這是迷笛音樂節出現的第20年,時代已經發生了巨變。刷快手這樣的視頻平臺成為了許多年輕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迷笛生日會選擇了在快手上直播,這樣一場聯動,是對一段搖滾樂歷史的紀念,也是未來的一種預示。
  • 2020迷笛音樂節主題公布!<迷笛節20年>
    今年迷笛音樂節全年主題是:<迷笛節20年>20年前的4月30日,迷笛音樂節正式誕生,在這20年中,累計超過數百萬人在迷笛音樂節擦肩而過相視而笑、駐足擁抱……如果2020不是這樣的開始,沒有疫情,相信今年的五一將會是搖滾樂迷的狂歡
  • 迷笛音樂節20年:為樂迷充電的烏託邦
    作為國內首個原創音樂節,千禧年的迷笛,像是打破沉悶的一記鼓聲,讓當時的人們看到國內的搖滾音樂節現場。而有趣的是,在20年後,這一切似乎成為了一個輪迴——8月的崇禮迷笛,讓人們從2020的魔幻當中抽離、釋放。用張帆校長的話來說,「現代社會,儘管我們散落在鋼筋混凝土切割而成的空間裡,但依舊有回歸原始的權利。
  • 迷笛音樂節19年
    >14、2011上海迷笛音樂節:愛熊行動15、2011海洋迷笛音樂節:愛熊行動16、2012上海迷笛音樂節:PM2.517、2012北京迷笛音樂節:PM2.518、2012喲嘎迷笛音樂節:PM2.519、中國樂谷·2013北京迷笛音樂節:迷笛學校20年20、2013上海迷笛音樂節:迷笛學校20年21、2013
  • 2012喲嘎迷笛音樂節十大看點揭秘
    2012年的喲嘎迷笛音樂節勢必將成為最具影響力和國際水準的超級音樂盛宴,迷笛不僅是中國青年的文化交流平臺,也是最前衛的生活方式。看點三:喲嘎迷笛主打世界音樂迷笛音樂節作為中國戶外音樂節的先行者,一直在積極開拓中國音樂節市場和嘗試引入新鮮的音樂元素,在保持音樂純粹性的基礎上探索與地方特色文化結合的可能性。
  • 2014太湖迷笛民謠與世界音樂節全陣容公布
    10月5日-7日,在蘇州吳江區七都鎮的太湖迷笛音樂公園(格林鄉村公園)將盛大舉辦2014太湖迷笛民謠與世界音樂節,音樂節將設棉、絲、孩迷和戲曲四個舞臺,風格囊括民謠、布魯斯、藍草、探戈、波薩諾瓦等眾多音樂類型,以及京劇、越劇、黃梅戲、木偶崑曲等戲曲劇種。
  • 我們,需要搖滾樂 | 迷笛新年室內音樂節
    2000年4月30日-5月1日,第一屆迷笛音樂節在迷笛學校大禮堂舉行,木馬、變色龍、底層噪音、戰斧、杭天與樂隊、痛苦的信仰、舌頭、廢墟、幸福大街、冷血動物、鐵風箏、病蛹、夜叉、Voltaga And God(澳大利亞)等樂隊參加。從2000年開始至今已經,從未間斷的走過了20年。每一年,迷笛都有一個主題和口號,來啟迪、鼓舞中國年輕人的思想和行動,甚至,它已經被稱為中國的「伍德斯託克」。
  • 北京迷笛音樂節將至 搖滾圈熱議Mr.Big樂隊
    舉報 自從國內最具影響力音樂節品牌迷笛音樂節高調宣布
  • 聚友網攜迷笛音樂節 廣徵音樂人助其夢想成真
    近日,MySpace聚友網聯手迷笛音樂節,再推原創音樂人激勵項目,尋找更多有活力的原創音樂人,為中國樂壇注入更多新鮮血液。凡在MySpace聚友網上註冊為"音樂人"用戶並在3月1日前上傳原創作品,經聚友網上音樂人以及大眾網友的集體審議,即有機會登上2010年迷笛音樂節多個大舞臺,成為最受矚目的年度音樂新人。
  • 音樂節上演三國演義 迷笛草莓長江再聚長三角
    「迷笛」和「草莓」在過去幾年裡是樂迷的第一聯想,有時候你問做出這個選擇的歌迷,為什麼如此這般選擇,甚至就連歌迷自己都會一下子緩不過神來。也許這兩個名字已經成為一種音樂節的代名詞,變成了習慣。而位於鎮江的長江國際音樂節,經過五屆的獨立發展後,也以其多元的音樂風格和巨星璀璨陣容培養出固定觀眾。今年五一,這三大音樂節各佔據蘇州、上海、鎮江。「三國演義」再現長三角地區。
  • 迷笛20年,快手和張楚用音樂聆聽世界的回聲
    但在9月6日快手與迷笛聯合舉辦的迷笛20年「生日派對」上,你會再次看到這位淡出公眾視野多年的搖滾老炮。也許你會好奇,那個唱著「可恥的人,他們反對生命反對無聊,為了美麗在風中在人們眼中變得枯萎」的張楚在隱遁這麼些年後,會呈現什麼樣的狀態?
  • 瀋陽迷笛周末|音樂節全陣容來襲
    貴族——2017迷笛全國樂隊大賽全國總決賽亞軍聲音玩具樂隊由主唱吉他手及詞曲作者歐珈源於1999年創建,多元化的音樂元素是他們難以被歸類的原因之一,曾獲2015中國搖滾迷笛獎最佳年度搖滾樂隊、最佳年度搖滾專輯、最佳年度搖滾歌曲獎,主唱歐珈源曾獲2015中國搖滾迷笛獎最佳年度搖滾男歌手獎。
  • 瀋陽迷笛|音樂節樂隊背後的故事,了解一下
    瀋陽迷笛周末還有兩周就要和大家見面啦!除了期待還可以做什麼呢?你需要做足功課!以下精挑細選的樂隊專輯史和大事記,為你準備!九寶樂隊於2011年在北京組建,是當時唯一一支以蒙古語演唱的民謠金屬樂隊。組建初期樂隊在一些小型Club進行演出,直到2012年樂隊發行了首張專輯《十丈銅嘴》才被樂迷所熟知,他們音樂中傳遞的草原神話哲學令他們有了眾多擁躉,並在音樂上有十分鮮明的辨識度。2013年,樂隊贏得了金屬戰火中國區冠軍,並奔赴德國參加了WACKEN音樂節的演出,並在演出結束後成為了當時演出樂隊中最受矚目的年輕樂隊。
  • 迷笛音樂節的19年,你都在嗎?
    >14、2011上海迷笛音樂節:愛熊行動15、2011海洋迷笛音樂節:愛熊行動16、2012上海迷笛音樂節:PM2.517、2012北京迷笛音樂節:PM2.518、2012喲嘎迷笛音樂節:PM2.519、中國樂谷·2013北京迷笛音樂節:迷笛學校20年20、2013上海迷笛音樂節:迷笛學校20年21、2013
  • 今明兩晚19:30,迷笛音樂節20年派對快手直播
    隱藏了很久的重磅嘉賓之一現在終於可以公布:他是2010年第二屆中國搖滾迷笛獎頒獎嘉賓攝影:鳳凰網而這次,他第一次以唱作人身份站在了迷笛的舞臺上>讓久遠的搖滾啟蒙錄明晰讓往事從隨身聽的耳機中接連逃逸讓記憶縫隙間綻開鮮花既然「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那麼請隨我們一起加入這場九月狂歡在紅磚平房裡彼此踩氣球的原始快樂到頂配舞臺上相互合作的激動跨了7000個日夜隔了20輪冬夏這段漫長時光被濃縮成6則視頻
  • 迷笛20年,把自由還給夏天,我們在現場嗨翻了
    ,沒有參加過音樂節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但音樂永遠不會缺席,2020的第一個音樂節--讓所有搖滾樂迷為之瘋狂的迷笛音樂節,追著夏天的尾巴,如期而至。在8月15、16日這兩天,無數樂迷奔赴而至,只為享受最熱烈,自由,純粹的音樂,圓滿了這個夏天!
  • 春秋九寶樂隊德國音樂節歸來 迎戰十一長江迷笛
    ,帶領春秋和九寶這兩支出色的中國金屬樂隊登上了全球最大的金屬音樂節——德國Wacken Open Air音樂節的舞臺,兩支樂隊的出色表現讓Wacken樂迷們領略到了獨具東方色彩的金屬音樂,將當今中國搖滾樂的面貌展現於異國舞臺。
  • 從高地到快手,迷笛搖滾直播17年
    即便還有《樂夏2》這樣的綜藝節目,搖滾也始終是強調現場氛圍的演出。直到迷笛音樂節8月15、16日在崇禮舉辦,搖滾樂終於在今年有了自己的線下主場。今年也是迷笛音樂節二十年。從2003年開始,迷笛音樂節就有了線上直播,最初合作的網站,如今在網際網路上已經成了時代傳說。今年,迷笛合作的直播平臺是快手。
  • 從高地到快手,迷笛搖滾直播17年
    即便還有《樂夏2》這樣的綜藝節目,搖滾也始終是強調現場氛圍的演出。直到迷笛音樂節8月15、16日在崇禮舉辦,搖滾樂終於在今年有了自己的線下主場。今年也是迷笛音樂節二十年。 從2003年開始,迷笛音樂節就有了線上直播,最初合作的網站,如今在網際網路上已經成了時代傳說。今年,迷笛合作的直播平臺是快手。 從與快手談合作到舞臺呈現在手機屏幕,這一過程僅用了20天。 但這20天的經驗,迷笛積攢了17年,並且有很多問題至今難以解決。
  • 過去20年,中國的音樂節市場發生了什麼?
    彼時,迷笛音樂節已經離開迷笛音樂學校的根據地——香山,進駐了城裡的大公園。他們都說迷笛變質了,一點也不共產了,都不想去了。」迷笛音樂節當年的「免費」,據迷笛學校校長張帆早年接受採訪所說,最初只是因為定位為迷笛學校的「匯報演出」,所有費用張校長自掏腰包,估計張校長自己當時都沒想到,迷笛音樂節一做就是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