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陳建斌主演的兩部劇近期接踵播出,口碑表現卻南轅北轍。《三叉戟》裡的「大背頭」崔鐵軍讓觀眾見識到演技派寶刀未老,接下來《愛我就別想太多》裡的李洪海,卻被觀眾批油膩懸浮……
同一個主演,剛播完的劇好評如潮,接下來播的卻是爛劇。這並非孤例。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2019年以來已有陳建斌、秦昊、潘粵明、郭京飛、任嘉倫等多位演員陷入過「好劇接爛劇」的套路。新京報採訪了業內人士,探尋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是演員接戲不慎,還是劇方和播出平臺逐利所致?
現象:熱劇之後播爛劇,口碑差距近3分
劇集熱播,演員的熱度隨之上升,觀眾對演員的期待也水漲船高,卻很快迎來被其主演的下一部劇「打臉」。同一個主演,前後播出的兩部劇的豆瓣平均分差將近3分。2019年以來,這樣的套路屢見不鮮,「入套」的不只是流量明星,不少公認的演技派也會中招兒。
2019年爆款劇《都挺好》3月25日收官,3天後劇中蘇明成扮演者郭京飛主演的《暗黑者3》上線開播。《暗黑者3》豆瓣評分6.3,甚至不如該系列的兩部前作;《親愛的,熱愛的》帶火了李現和楊紫。李現主演的《劍王朝》(6.2)和楊紫主演《我的莫格利男孩》(5.7)隨後開播,熱度和口碑都比不上《親愛的,熱愛的》。而《親愛的,熱愛的》豆瓣評分只是剛過及格線而已(6.6)。
2020年初,任嘉倫主演的《錦衣之下》和宋威龍主演的《下一站是幸福》熱播。《錦衣之下》豆瓣評分7.6,隨後播出的任嘉倫主演諜戰劇《秋蟬》卻被觀眾吐槽是劇情生硬的抗日神劇。《下一站是幸福》熱度高但評價不佳(豆瓣6.0),但之後的播出的宋威龍主演的另一部劇《彼岸花》口碑更差,豆瓣評分2.9。
陳建斌主演的兩部劇口碑差距懸殊。
今年暑期檔開播的《三叉戟》,陳建斌、董勇、郝平用演技告訴觀眾,沒有「小鮮肉」的劇也很好看。之後播出的《愛我就別想太多》卻成了陳建斌口碑最差的作品(豆瓣3.3);秦昊在《隱秘的角落》中塑造的「斯文敗類」張東升深入人心,連帶「爬山」都成了網絡流行梗。但緊接著上線的秦昊主演的古裝劇《錦繡南歌》,水準和《隱秘的角落》相差甚遠;《龍嶺迷窟》潘粵明演的胡八一圈粉無數,之後播出的《局中人》卻口碑坍塌……
潘粵明出演的《龍嶺迷窟》和《局中人》 。
分析:積壓劇等爆款,趁熱度去庫存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熱播劇或者爆款劇之後開播的同一個演員主演的「爛劇」裡,有不少都是殺青一年以上的「積壓劇」。比如:今年6月25日開播的《愛我就別想太多》,2017年8月就殺青了;今年五一檔開播的《彼岸花》《秋蟬》,以及2019年接棒《都挺好》上線的《暗黑者3》,也都是2017年的劇。積壓劇接爆款劇,並非這兩年才出現的新鮮事兒。回溯到2017年潘粵明憑藉《白夜追兇》翻紅時,就有一部由他和李小冉主演,在2011年殺青的《富滇風雲》緊隨其後開播了。
在影視公司負責劇集發行的T姐告訴新京報,積壓劇趁著爆款劇演員的熱度上線,的確是劇方和播出平臺常用的操作手法。前幾年影視行業湧入大量熱錢,很多劇集項目從籌備到製作都相對草率,出來的作品成色不足。近兩年遭遇影視寒冬,資本退潮,各播出平臺收緊預算,導致很多2016、2017年殺青的劇積壓到現在,打折都不好賣。「拍好的劇播不了,只會越虧越多。坦白說,我們都渴望演員出個爆款劇,好讓手頭上積壓的劇趕緊播了。這個時候賺錢不是主要目的,就為早點確認收入,去庫存。」
但積壓劇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能蹭爆款劇演員的熱度播出,有的就不行。T姐把積壓劇按照成因分為幾類——「有的劇拍得不差,只是受政策調控影響積壓了,比如古裝題材。等環境寬鬆了,搭著演員的熱度播就特別好;有的劇品質不夠好第一輪沒賣出去,也可以趁熱度推銷『消化』掉。但真要特別差的也賣不出去,平臺也會挑。被劣跡藝人拖累的劇,爆款也救不了,只能後期換頭吧。」
在視頻網站工作過的小A則表示,就檔期排播來說,看上爆款劇熱度的不只是積壓劇。恰好和爆款劇同主演的新劇,也樂意緊隨其後播出,帶一帶話題。但這也要看演員是否高產。比如趙麗穎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之後就沒拍新劇,想蹭熱度劇方都沒有存貨。通常腰部演員比頭部演員高產。「但爆款劇後面播的那部如果是積壓劇的話,通常還會有競爭。幾選一都見過,會優先考慮自製劇。」
秦昊主演的《隱秘的角落》和《錦繡南歌》。
反映:演員不能左右,觀眾難以入戲
爆款劇或熱播劇之後接著播一部品質不如甚至遠遜於前作的劇,平臺方和劇方都有各自商業上的考量。但對觀眾來說,這種跳躍式的觀劇體驗並不美好。
《隱秘的角落》播出期間,陳佳把自己微信籤名改為「爬山,約嗎?」她對秦昊演的張東升印象深刻,還花18元超前點映看完了全劇。之後秦昊與李沁主演的《錦繡南歌》上線,她也十分期待,看過之後卻很失望。「張東升是那麼一個有心機又特別真實的斯文敗類,轉頭就變成深情的王爺劉義康,還耍帥,接受不了。這個角色不適合他。」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陳建斌身上,觀眾喜愛《三叉戟》裡的崔鐵軍,受不了他一轉頭就在《愛我就別想太多》裡談老套的忘年戀,更何況《愛我就別想太多》的品質比《三叉戟》差得遠。甚至有網友批評,演技派演員不愛惜羽毛,為錢接爛劇。
從事藝人經紀的慕平認為,好演員的確接戲更應該謹慎,但行業裡的很多「坑」不是謹慎就能躲過的。有的項目找來的時候,劇本很優秀、主創配置也合適,偏偏拍出來不行。「很多事情演員不能左右,包括劇的檔期。我們經常開播前一天接到通知,說要播了,讓配合發微博。」慕平說,沒有哪個演員方面會希望爆款劇之後馬上播爛劇。更多的是想趁著好口碑和高熱度爭取更好的演戲的資源,談更優質的商務。「結果沒幾天上一部爛劇,製片人和導演是業內人士能知道是怎麼回事,推戲問題倒不大,但品牌方影響非常不好。」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編輯 佟娜 校對 李立軍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