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會不會掉肌肉

2020-12-27 騰訊網

人們對於肌肉的理解往往就是肌肉發達才是有肌肉的表現,那真正肌肉發達的人只有一類——健美運動員或健美愛好者。同時,由於室內健身房健身主要以肌肉力量訓練為主,很多健身房教練就是大塊頭的肌肉型教練,他們不斷地告訴會員練有氧、跑步會掉肌肉,因此產生了『跑步會掉肌肉』的說法。

事實上,肌肉變成什麼樣子是由訓練方法所決定的,訓練方法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肌肉形態。如果你總是進行耐力性運動,或者總是進行肌肉耐力訓練,那麼肌肉中一種成分——慢肌纖維就會變得比較發達,但是慢肌纖維發達並不表現為肌纖維很粗壯,所以你看上去肌肉並不發達,但慢肌纖維毛細血管密度高,線粒體數量多〔線粒體是肌肉的能量工廠〕,特別適合長時間中等強度運動,也就是說正是由於慢肌纖維血管密度高,氧氣可以源源不斷地運輸到肌肉,並且及時將代謝廢物排出肌肉,所以慢肌纖維才能維持長時間運動而不疲勞。

而如果你總是進行6~12次重複次數或次數更少的肌肉力量訓練,那麼你的肌肉中的另外一種成分——快肌纖維就會變得比較發達,而快肌纖維的發達就會表現為肌纖維很粗壯,所以你看起來肌肉發達。這是由快肌纖維的特點決定的,它們形狀粗壯,但與慢肌纖維相比,它們毛細血管密度低,線粒體數量也比較少,所以快肌纖維只適合短時間、大強度運動,代謝廢物堆積會使人很快疲勞。

馬拉松運動員看上去的確是很瘦,但他們並不是真正的瘦。他們的瘦有兩個原因,第一是他們脂肪含量很低,脂肪對於長時間跑步來說,是一種很大負擔,只有較低的體脂百分比、較輕的體重才能在跑步中獲得優勢;第二,馬拉松運動員經過常年訓練,形成了瘦長纖細的肌纖維特點,即慢肌纖維比例高,快肌纖維比例低。但他們與普通人相比,肌肉看上去仍然比較發達。所以說,馬拉松運動員肌肉弱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其實他們肌肉並不弱,只不過他們形成了適合馬拉松運動的肌肉特點。

如果讓健美運動員去跑步,跑起來往往很吃力。原因就在於健美運動員的肌肉類型表現為快肌纖維比較發達,快肌纖維雖然收縮速度快,但容易疲勞,另一方面,過大過重的肌肉也會增加跑步時身體的負擔。

有人認為跑步會消耗蛋白質,而構成肌肉的主要物質就是蛋白質,所以跑步會掉肌肉。眾所周知,運動時主要供能物質是糖和脂肪,蛋白質供能比例極少,只有在長時間大強度運動中,才會消耗少量蛋白質。另外,即使真的消耗了一定蛋白質,即消耗了一定肌肉,也可以通過運動後的飲食來補充蛋白質和修復肌肉,經過這個過程,肌肉將變得更加結實和發達,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第一次跑馬拉松後肌肉反應很大,而再次跑馬拉松時,肌肉反應就會明顯減輕。因為通過跑馬拉松,讓肌肉得到了刺激和強化。

那麼原本一個肌肉發達的人改變自己的運動方式,把力量訓練改為耐力運動,他的肌肉會逐步消失嗎?會的,但沒有那麼誇張。如果原本熱愛力量訓練的人從此改變運動方式,開始練習跑步,那麼他粗壯的快肌纖維會因為缺乏足夠力量訓練刺激,逐步退化。例如,胳膊和腿的圍度變小,但同時他的慢肌纖維會變得發達。由於慢肌纖維本來就不粗壯、顯發達,所以這個人就會讓人感覺『掉肌肉』了,但事實上他並不是真正肌肉萎縮,而是他改變了訓練方式,肌肉類型也發生了變化。

真正意義的掉肌肉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長時間臥床或嚴重缺乏運動,才會發生肌肉萎縮。所以『跑步掉肌肉』這種說法本來就是似是而非的誤導性說法,與其說『跑步掉肌肉』,不如說『跑步改變了肌肉類型』。

運動可以分為力量性運動、耐力性運動、柔韌性運動等。從健康體適能角度來看,既要做一些耐力性運動,主要發展心肺耐力;也要做一些力量性運動,可以幫助提高功能能力;當然運動之後還需要做做拉伸。把力量、耐力、柔韌都做好,基本可以實現所謂的多元化運動。既堅持室外跑步,又在健身房堅持做力量訓練,這樣做對於提高體適能、追求健康來說,才是比較好的運動方法。跑步不會掉肌肉,跑步只是讓肌肉變得更加適合去跑步。對於跑者而言,適當的力量訓練十分重要,其目的不是讓你變成一個肌肉十分發達的人,而是讓你跑得更快、更穩而且不易受傷。

相關焦點

  • 跑步會大量掉肌肉?那如何科學跑步?
    跑步掉肌肉的狀況分情況而異,一定的跑步狀態下有可能會掉肌肉。科學跑步需要注意很多點,大致分跑步前熱身,跑步時跑步姿勢、配速,跑步後拉伸放鬆,跑步服飾的選擇等方面。01跑步掉肌肉?大部分人跑步是不會掉肌肉的,除非運動強度特別特別特別大這要從人體供能的順序說起了。簡單來說,人體的三大能源物質為:碳水化合物(糖)、脂肪和蛋白質。
  • 健身教練:跑步會掉肌肉?你可拉倒吧!
    跑步是一種適合所有年齡段的運動,它能提高心肺,燃燒脂肪,是許多女性朋友進健身房的首先。但很多人對跑步有偏見,特別是某些健身教練。他們帶著賣課的目的恐嚇你,說:跑步會掉肌肉降低代謝,還會損傷膝蓋。今天我們就就來探討跑步是否會掉肌肉這個問題。本文的主要內容:一、訓練方式不同收穫的肌肉不同二、跑步會掉肌肉嗎?三、為什麼跑步不增長肌肉?
  • 跑步是不是會消耗掉肌肉?
    在慢跑過程中,身體會使用糖原(碳水化合物)為主要能量來源。會使用脂肪為次要能量來源。身體也會分解肌肉,並將它作為一種能量來源。​有氧運動的性質是分解,主要目的是分解和燃燒脂肪。負重訓練的性質是合成,目的是使肝臟釋放所需的胺基酸,通過血液輸送至肌肉。胺基酸生成肽鏈,肽鏈生成構成肌肉的蛋白質。通常,長距離有氧訓練不以肌肉為主要能量來源,但是可以阻礙肌肉的增長。
  • 害怕跑步掉肌肉?現在的年輕人,有氧運動做得太少了
    對於有氧區,根本是一眼都不看,更不用說去跑步了。為什麼呢?因為有這麼一種觀點認為,有氧運動掉肌肉。誰也不想好不容易辛辛苦苦練出來的肌肉,跑了兩圈就沒了,所以跑步對於一些增肌玩家來說,不值一練、不如不練。
  • 跑步減肥小腿會不會變肌肉腿?有什麼更好的減肥方法?
    跑步是最好的減肥方式之一,跑步不會使小腿變成肌肉腿。與其他減肥方式相比較,我們只要能做到跑得對,肯堅持,管住嘴,跑步給我們帶來的減脂效果還是相當明顯的。至少要跑足40分鐘的時間,才能夠基本保證當天的消耗量會大於攝入量。前期可能跑步二三十分鐘就會有些效果,但是瓶頸期很快就會到來,最終還是要跑足40分鐘的時間。慢跑減脂最多跑60分鐘,超出這一時間往往會出現體能下降的現象,繼而影響到跑姿,會給我們帶來引來傷病的隱患。跑完後要拉伸,不要不拉伸或是敷衍了事。
  • 長期力量訓練的人與長期跑步的人,他們的肌肉會有不同嗎?
    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人會覺得通過力量訓練來得到肌肉的方式太過於簡單,甚至會把力量訓練練出來的肌肉稱為死肌肉。 而在這些人的感官中,像那種傻乎乎的擼鐵訓練方式,本身就沒有任何的技巧性,反而會認為像跑步訓練出來的身材才能好一些,那麼長期跑步的人與長期力量訓練的人,肌肉會有哪些不同?
  • 44歲王力宏健身照上熱搜,誰說減肥一定會掉肌肉?
    有人發現只要減脂,就會掉肌肉。這應該怎麼辦呢?減肥為什麼掉肌肉?✘運動量過大有人為了追求減肥的速度,一味地增加運動量,認為運動越多,效果就越好。但其實運動量過大,消耗了脂肪的同時,也會消耗肌肉。 人在減肥過程中,體重的降低會引起體表面積的減少,必然會造成基礎代謝的下降。✘過分節食很多人為了更快瘦下來,不僅會增加運動量,還會在運動期間過分限制自己的熱量攝入,但其實這樣做反而會讓你的肌肉掉的更快。因為當身體獲取不到足夠的能量,可能會導致肌肉被分解來維持身體的基本活動。
  • 跑步不需要肌肉?
    沒錯,在跑步過程中,股四頭肌發力是較少,但是不要忘了,跑步損傷最多的是哪個部位?膝關節!膝關節損傷,除了不正確的跑姿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穩定膝關節的肌肉力量不足,而穩定膝關節最重要的肌肉就是股四頭肌!
  • 跑步會讓腿變粗?深受「肌肉腿」困擾?看完這一篇幫你解決問題!
    不過跑步作為全世界參與人數最多的運動,在充滿讚譽的同時也會受到很多質疑的聲音,其中就有很大分貝的聲音在說:跑步粗腿!這種聲音是怎麼來的呢?不是說跑步瘦腿嗎?跑步到底會粗腿還是會瘦腿?通過跑步瘦腿是很多女性朋友的初衷,而跑著跑著,感覺腿變粗了,她們不禁懷疑,跑步到底是粗腿還是瘦腿啊?
  • 跑步時不同部位的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跑步能幫助我們鍛鍊到哪些肌肉?不同部位的肌肉出現病痛,又都是什麼原因?文/孫喜 圖/網絡跑步能給我們的身形帶來變化。堅持跑步一段時間後,你能很明顯地看到自己身材變瘦變壯實了,線條也變得更加明顯了。但是從微觀的角度講,你是否會好奇跑步對你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帶來了什麼樣的變化?
  • 長期跑步會延緩衰老,還是加速變老?
    可自己跑步常常會跑上一兩個小時。估計很多跑友也是這樣,堅持跑步是保持健康和狀態的不二法則,但同時我們也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跑友越跑越健康,越跑越「年輕」;而有的人卻越跑「老」了,身體和精神狀態似乎不如從前。這是一種偶然?還是確實如視頻中所說的運動多了導致肌肉流失了?還是因為其它原因?
  • 跑步!肌肉鍛鍊的好處?最好一周兩次
    對很多跑者來說,1小時也是天花板,很難突破,想要10公裡用更少的時間,依靠跑姿、個人狀態很難達到,這時在健身房鍛鍊身體的肌肉最好,網上介紹了最近的研究,進行肌肉鍛鍊的跑者跑步時間變快了。朋友們進行肌肉鍛鍊麼?感覺對自己的跑步能力有幫助嗎?今天我們聊聊這個話題。
  • 跑步一定傷膝蓋嗎?為什麼跑步膝蓋會受傷?-健康百科
    很多初跑者,在剛開始跑步時,由於跑步知識和跑步技術的缺乏,往往會導致傷病,一遇到傷病,很容易產生恐慌感,之後就談「跑」色變,對跑步敬而遠之。 那麼,跑步一定傷膝蓋嘛? 一、為什麼跑步膝蓋會受傷?
  • 為什麼別人跑步瘦腿,你跑步粗腿?真正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在這裡了
    跑步真的會粗腿麼首先我們的結論是:跑步不會粗腿。下邊我們分析一下為什麼跑步不會粗腿:原因一:訓練對肌肉類型的影響我們這裡所說的肌肉類型主要是骨骼肌,它主要分為紅肌和白肌兩種。而爆發性的力量訓練會讓我們的肌肉維度變得更大,它主要強化的是我們快肌能力,比如說短跑或者跳高,這些運動員的腿部都是很發達的。但是耐力性訓練只會使我們的耐力更好,因為它主要強化的是我們慢肌的耐力,慢肌並不容易肥大,比如說馬拉松,這些運動員腿部都不粗耐力卻很好。所以說長距離的跑步並不會使我們腿粗。
  • 跑步時,都有哪些肌肉在運動?
    在跑步時,常用的有五大肌肉群——股四頭肌、膕繩肌、臀肌、髖屈肌和小腿後側肌群。 如果將跑步的動作拆分,每個階段都有哪些肌肉在發力? 04 落地之前 這時需要大腿肌肉控制緩衝、大腿前側和後側肌肉協調用力。 大腿前側:跑步最常用到的肌肉——「股四頭肌」。
  • 跑步之後的肌肉酸痛,10個方法可快速緩解
    那麼,有哪些方法能夠快速緩解肌肉酸痛呢?低強度遊泳水對身體會產生一定的壓力,但這種壓力並不強,相當於全身都穿著壓縮衣一樣。這樣的水壓能夠促進體內血液流通,排出毒素,從而加快身體恢復,而且不會對關節產生壓力。激活訓練在跑步過程中,有些肌肉組織使用的較多,有些則用的較少。
  • 跑步會小腿變粗?
    沒接觸健身前的小夥伴會有一個疑問,認為跑步會令小腿粗,所以一直都不敢跑步。健身後,了解了一定的健身知識後才明白跑步是不會令小腿變粗的,然後總結了以下幾點。
  • 還在怕跑步會粗腿?其實是你不會放鬆,馬上教給你
    導語:夏天已經到來,天氣也愈發炎熱,但是在這個時候,偏偏參與跑步的人群要更多了,為什麼呢?因為夏天跑步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很多人認為跑步會粗腿,其實是因為你沒有放鬆!一、跑後放鬆有必要嗎?
  • 跑步後,如何緩解肌肉酸痛和身體疲勞?
    跑後的恢復和訓練一樣,都是跑步鍛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打算將跑步長久堅持下去的跑者,都需要學會科學高效的跑後恢復方法,會讓你更快地從疲勞、酸痛中恢復過來,真正做到滿血復活,在進行訓練時,耐力更持久,力量更充沛,體能儲備更足量。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跑步後,如何才能減緩疲勞和肌肉酸痛的問題。
  • 多長時間不進食,會消耗掉肌肉?感到飢餓了,就是在消耗肌肉嗎?
    健身增長肌肉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對於健身愛好者來說,日益辛苦的訓練,就是為了肌肉的增長,但有些時候不得不面臨掉肌肉的情況,比如:長時間不進行訓練;熬夜,挨餓不進食等等。對於很多人來說尤其是挨餓這一點,很多人心裡都有些小擔心,身體感覺到飢餓了,會不會消耗身體的肌肉?肚子一餓就有莫名的恐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