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讎矣。」《戰國策·趙策一》
《小王子》一書中,狐狸對小王子說,「現在對我來說,你和千百萬個小男孩一樣,我並不需要你。而對你來說,我也和千百萬個狐狸一樣,你也不需要我。可一旦你馴服了我,我們就彼此需要,你是我的唯一,我也是你的唯一,再也難分開……」
小王子對玫瑰說,「你們根本不像我的玫瑰,」他說,「因為你們什麼都沒有。沒人馴服你們,你們也沒馴服別人。就像我剛認識狐狸時,他和千千萬萬隻狐狸一樣,但現在我們成了朋友,對我來說,他就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狐狸。」
馬丁布伯在《我與你》中的開篇便提到:「基本詞彙反映了事物內在的本質。說到『你』,也就提到了『我-你』中的『我』」。怎麼理解這句話呢?大概可以認為是一個區分,一旦區分出現,那麼一定有區分之物和被區分之物。
傾盡一生,我們不過是為了存在,為了互相看到彼此。因此,我-你關係是值得付出的,它給予了此種契機。一旦說出「我-你」這組詞彙,他便從萬物轉入到特定的存在,唯一的存在。我是活生生的,實實在在的存在,你也是切切實實的,真實的存在。我們互相看到對方,互相感知對方,互相理解對方。
這種關係之下,我的經驗留存於你的經驗之中,你的經驗也留存於我的經驗之中。就像,一個男人深愛一個女人,讓她的生命出現在了自己的生命之中,她眼中的「你」也能讓那個男人瞥見永恆的「你」的光輝。
而更多的人,更多的關係,是在離開存在的環境之後便消失了——我稱之為區域關係。我們可以觀賞無數朵玫瑰,但是過後它們便不存在,或者不以某種特定的關係存在下去。而「我-你」關係不受時間、地點的阻隔。「當我們說出『我看這棵樹』這句話時,作為『我』的人和作為『你』的樹之間的關係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有意識的人和作為對象的樹。」
「我&你」推動的正是關係的世界。而關係不在別處,正是在我和你之間的那個地方。
作者:王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