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改編效果來說,這首改編後的《你是我的唯一》從效果上毋庸置疑是非常好的,原版歌曲是吳慶隆老師負責的編曲工作,該首歌曲具有上個年代的味道,尤其是編曲音色和混音,品質感雖然不可同日而語,但那種復古年代的人文特徵是很難復刻的,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追膠黨的一種情懷。
巫啟賢曾經和林俊傑有過幾次互動,同時《你是我的唯一》也是為林俊傑和巫啟賢牽線的歌曲,這首歌林俊傑小時候就會聽會唱,五十多歲的巫啟賢也會唱林俊傑的代表作,這兩位可以說是亦師亦友的存在,在跨年齡的人群中,既可以互相欣賞互相鼓勵,又可以互相探討流行音樂,非常難得。
此外,《你是我的唯一》這首歌在這近三十年裡,陸陸續續被很多歌手翻唱過,就我聽過的一些版本,它們的編曲很粗糙(和出版級不匹配),演唱上刻畫痕跡很重,總覺得這些歌手在翻唱時似乎都想把原版堆疊的「歲月情懷」重現,可受限於歌手和製作人的水平問題,都很難達到那種效果。
林俊傑的版本,應該是目前為止我聽到的翻唱版本裡:最有誠意的、最有品質、最真摯的版本。
以下是對這首歌曲的評價:
新加坡的著名編曲人裡,除了我的男神吳慶隆之外,Terence Teo和Kenn C也是非常厲害的編曲老師,經常聽孫燕姿和林俊傑的朋友應該對他們並不陌生,林俊傑的那首《簡簡單單》就是Kenn C老師編的,而這首Live版的《你是我的唯一》也是Kenn C負責的。Kenn C在處理這類歌曲時,特別喜歡用吉他撐起歌曲的骨架,在打擊樂音色的選擇上也常常以趨於原始自然的狀態,這樣的處理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可以讓歌曲顯得平淡質樸,有一種鬧中取靜的感覺。所以這首歌在聽感上,可以讓你聯想到一種明明身處在喧鬧的帝都,卻可以行走在安靜的小胡同,感受生活賜予的平靜;
關於「B-box」的部分,可以把這段看作是林俊傑即興的裝飾,起到潤色歌曲即興情緒的作用;
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林俊傑在唱這首歌時,自始至終都很克制自己的情緒和力度,唯一的一處爆發也是在歌曲末尾,這次林俊傑在情緒力度上的處理非常好,因為這首歌的歌詞內容特別需要歌者可以設身處地的去換位理解原作,理解那種積聚在內心的糾結與遺憾。這不僅體現了林俊傑對原版的尊重,也側面說明林俊傑確實私下深度研究過這首作品,是花過心思揣摩的,並非倉促而做。
總結:這首作品可能並沒有其他情歌那麼激烈,但往往就是這種平靜中的洶湧,矛盾中的溫柔,才是最難去表現的。一個專業的歌手若想翻唱一首作品,必須要深度揣摩並研究原作的演唱情緒和創作動機,否則這樣的翻唱即便是討好了你的耳朵,也未必能徵服你的內心。但林俊傑,顯然很懂巫啟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