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科學競技真人秀《最強大腦》第七季圓滿收官,它像一個戛然而止的句號,暫停了12期的智力鏖戰,卻給觀眾留下回味無窮的腦力風暴,大考雖過但衝擊猶在。
回看這12期,賽制全面升級,難度指數型翻倍,對選手的綜合實力考量要求更高,暢快淋漓的激戰,帶來前所未有的腦力盛宴,而回味這場盛宴只需透過三句話便能重現。
與其他類型的比賽不同,腦力角逐更講究「自古英雄出少年」,8到20歲是人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所以活躍在《最強大腦》中「少年組」年齡段的小將,是每一季驚喜來源。
由壓力體驗官王祖藍帶來的「麻雀戰隊」,從小自帶「別人家孩子」的光環,其中「後浪小可愛」邵煜軒,則是這些少年老成的小選手中不一樣的「煙火」,作為戰隊團寵,邵煜軒出場自帶歡樂buff。
雖說只有12歲,備受寵愛,但在正式比賽上,他的可愛屬性絲毫沒影響到個人的發揮。圈層突圍中,邵煜軒歷經磨難順利晉級,又在斐波那契數列螺旋樹中獲得第四名的好成績,加入黃明睿戰隊。
事後發了微博,慶祝「軒哥」、「軒弟」集結,real可愛;
邵煜軒在《亂線奪寶》中嚴格執行戰隊策略,在確定隊伍已無需擔憂淘汰時,他果斷試錯、更換賽道,在最後關頭成功將最難的三星寶石收入囊中,為戰隊立下一功。
邵煜軒的穩健發揮離不開少年隊長黃明睿的悉心指導,別看只有16歲,黃明睿可是本季初始排名的冠軍,高手中的高手。
與父親黃中華一同參賽並成為對手,第一次亮相就組「父子局」,黃明睿先發制人取得答10題、對10題的成績。父子齊上陣也是這一季的動人時刻,黃明昊的父親黃中華是本季年齡最大的選手,出場就收穫全員關注,不只是因為年齡更因其深藏不露的實力。
然而也因年齡漸長,空間推理能力變弱,兒子黃明睿領銜上位圈,他卻在C圈中面臨淘汰,最終不敵年輕人的衝擊,出局前語重心長的表達出自己參加比賽的初衷,用行動來孩子的教育方法引爆淚點,一個鞠躬,一個眼神,黃明睿帶著父親的期許繼續前進。
從初始位第一到淘汰圈直升S圈再到戰隊組合,黃明睿的表現穩定且老成,第一次面對李培碩挑戰,黃明睿面對「立方騎士」無解難題的考驗下從容不迫,果斷取捨,先將不確定選項設定無解,答完所有題目後返回第一題,最終拿下這一局,守位成功。
權益賽階段,黃明睿迎戰趙金昊,這場被譽為「世紀之戰」的腦力PK,開場就火藥味十足,在「千絲萬縷」項目中,兩人策略不同,各有千秋,黃明睿在趙金昊開局領先的情況下逆風翻盤,鎖定勝局。
與黃明睿同為少年隊長的「魔錶天才」婁雲皓,他的表現也足夠亮眼。數字華容道中,婁雲皓以13秒08的好成績打破張藝帥、何猷君的成績,手速震驚全場;
圈層淘汰賽中,婁雲皓僅用21秒75就完成了拼,以絕對實力拿下第一名;在與宋佳昌的強強對決中,他險中求勝,最終在規定時間內還原謎盤,成為新晉4S選手。
空間力不可小視、邏輯推理更加硬核,想不到婁雲皓的觀察力也如此強勁,「雪花秘境」百個相似幹擾項中,婁雲皓率先找到答案,速度領先本季腦王楊易,絕對的全能型選手。
這樣的高能人才,自然要和黃明睿一樣,成為戰隊隊長,年紀雖小但他領導力相當不錯,照顧隊員情緒、對賽制進行思考,重重壓力下,他沉著穩重,步調穩健,最後一場比賽在戰略上有點失誤,但雖敗猶榮。作為本季的「白月光」、「腦王」候選人,小婁的「最佳拼搏獎」實至名歸。
這些「別人家的孩子」擁有的常人難以企及的天賦,又肯付出超出同齡孩子的努力,從這些少年天才身上,我們看到中國未來的發展,他們潛力無限、未來必將前途無量。
這一季的《最強大腦》從賽制和難度上全面升級,首次啟用戰力互評系統,本著「不出圈,就出局」的標準,從海選到戰隊備戰都荊棘叢生,步步艱辛;
圈層淘汰機制,取消安全區,每層冠軍都有挑戰S圈層寶座的機會,即便是登頂的選手也不能保證自己是安全的;
賽制升級,難度也翻倍,往季國際賽的壓軸題,在這一季就變成選手海選的「敲門磚」;有的項目還不提供計時,選手不僅要解題,還要勻出時間估時間,真是令我們這些旁觀者都看著「頭禿」。
就是這麼「變態」的機制,反而容易激發選手們的鬥志,高壓中他們或沉著、或冷靜、或堅持、或迸發,讓我們看出這群高智商青年們待開發的無限潛力。
圈層淘汰賽「勞模」王心冉應該是選手中最具戲劇色彩的選手,從初代4S圈層選手到淘汰賽連續三場高強度挑戰,她是全場選手羨慕的對象,也是全場最「累」的人。
相比王心冉的穩紮穩打,王宇軒的個人風格更為鮮明,圈層淘汰賽的「千年老二」,全場勝局最多的選手,擁有超多「騷操作」:淘汰賽放狠話的「猛虎」、團戰中比完賽就「睡覺」的氣死人輸出,他真實傲嬌不做作的屬性,讓王宇軒圈粉無數。
「智行營救」中,王宇軒思路清晰迅速調試,首個出線,給戰隊追回了整整五分鐘的時間;
在羅浮宮四色金字塔,王宇軒卻錯失機會直接出局,而這個之前打滾、放狠話的小夥子,經過幾次賽事鍛鍊已經成長為團魂滿滿、只擔心隊友別因為自己的失誤而出局的「義氣boy」;
比賽常常一局定輸贏,但是人生卻是馬拉松,不是一次就能分勝負,反倒是通過比賽磨鍊出的韌勁比輸贏更重要。
《最強大腦》這個科學競技IP已經持續了7季,為觀眾輸送了超多的腦力偶像。與其他比賽不同的是,《最強大腦》看似智力PK,其實是對選手綜合能力的集中考驗。
在這個舞臺上從沒有輸家,每一個為夢想拼搏的選手都值得被鼓勵,即使平凡如我們,也會經歷無數沒有結果的賽跑,但我們依舊可以咬牙堅持、蹣跚前行、永不放棄。
圈層淘汰賽「魯班立方」項目中,有婁雲皓這樣21秒打破記錄的優先者,也有臨場失利、少了運氣的普通人。選手唐宇亮在晉級名額已滿,只剩自己還沒挑戰完的情況下,依舊錶現出可貴的競技精神,在全場的鼓勵下,他克服了負面情緒,沉著穩定,終於在43分鐘時完成挑戰。
「讓科學流行起來」,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背後有著節目組的追求,賽制升級、難度翻倍只為選擇出更高標準的「腦王」;後期製作上更注重趣味性與科學性的平衡,正片裡詳細介紹項目難度和考察方向,節目外還設置選手分享解題思路的小彩蛋,真正做到寓教於樂,老少鹹宜。
《最強大腦》第七季落下帷幕,但國人在科技的徵途上未完待續,要實現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要靠這些天賦異稟且異常努力的天才,還需國民整體素質的提升,而節目組就是要喚醒大家對科學的喜歡,科普之路任重道遠,節目組也將繼續上下求索。
「生而不凡、創造不凡」,希望我們這些普通人在見證學霸飛升最強大腦之路的同時,能反思個人學習生活,盡力做到最好,不留遺憾,為人生為夢想,奮進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