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擋時踩踏兩腳離合器都是以前老車的操控方法。因為那個時候的車輛變速箱內沒有同步器。而為了使輸入齒輪和輸出齒輪的轉速儘量相同。就利用空擋的這個間隔期通過收油門或踩踏油門的方法來實現變速箱更換擋位時的平穩過渡。加檔,待車輛的速度提高起來以後,踩下離合器,把變速操縱杆移到空檔。收回油門。再踩下離合器,然後掛入高一級的檔位。
車輛繼續行駛。這個過程叫做加擋,減油。減檔,先通過踩剎車或溜車的方法,將車輛的速度降下來。然後踩下離合器踏板,把變速操縱杆移至空檔,根據車輛的實際速度適當踩下油門以提高發動機的轉速,實際上這個過程是通過發動機帶動變速箱一軸提高轉速,使一軸的轉速與二軸的轉速儘可能的同步。再次踩下離合器踏板,同時將變速操縱杆移至下一級檔位。這個過程叫做減檔,加油。
現在的車輛都已經安裝了同步器,而且同步器的質量也照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現在的手動擋變速箱,在更換擋位時,只需要把離合器踏板踩踏至底,然後根據實際的車速情況進行增減檔位就可以完成擋位的操作過程了。換擋時踩兩下離合器,可能是在撥出檔位前踩一下,掛入檔位前再踩一下。
在換擋前先踩一下離合器,再撥出檔位,這樣可以避免直接撥出檔位時,換擋撥片與齒輪損壞。因為踩下離合器,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中斷,可以有效減緩換擋撥片與同步器的摩擦力。我們可以從使用兩種不同的操作方法時,換擋杆脫離的輕重就能判斷。(另外一種就是不踩離合器,直接脫檔)第二次踩離合器肯定是必須的了,只有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中斷,才能將擋杆推進對應的檔位。
否則會造成變速器裡面的同步器、齒輪損壞,而且不能準確換擋。車輛同樣的速度在不同的檔位,油門的大小是不一樣的。因為不同的齒輪配合時,速比不同。加檔時需要稍小的油門適應下一檔,而降擋時則相反。多踩一腳離合是為了讓發動機有個過渡期進而調整發動機轉速在進入下一檔時便於工作齒組嚙合。
你說的是早期的車型,如今齒輪組間加裝有同步器,容易實現一腳(離合)換擋。兩腳離合換擋步驟為:1、要減檔時,踩離合-分離的瞬間松油門、卸檔-松離合-轟油門(要快,大小視車速與檔位大小有關)-踩離合、進檔-松離合-加油(較卸檔稍大)前行;2、要加檔時,踩離合-卸檔-松離合-待發動機降到適當轉速時-踩離合、進檔-松離合、加油(較卸檔之前轉小)前行。那就再踩一腳離合器,分離後再掛擋,再抬離合器完成一個加檔周期。
現在的手動擋車型除了一檔和倒檔由於都是靜止起步時使用所以沒有同步器外,其它的各檔都有同步器,一腳離合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