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姝)1月30日晚被免職的黃岡衛健委主任唐志紅此前已在湖北工作26年。從2006年底任黃岡市黃梅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分管教科文衛領域後,2017年春任黃岡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到免職已在醫療衛生領域「摸爬滾打」14年。
此間,唐志紅曾帶領黃岡市衛生計生委相關科室負責人到市中心醫院召開座談會,要求市中心醫院「轉變工作作風、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水平」。然而,作為衛生領域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其本人卻對督察組提出的疫情問題「一問三不知」,成為焦點。
黃岡市衛健委主任接受採訪。
面對疫情「一問三不知」
1月30日下午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戰疫情」報導中,對黃岡市定點醫院收治能力、收治病例數量以及具體床位數量等詢問,不管是疾控中心一把手陳明星,還是黃岡市衛健委一把手唐志紅,都給不出確切數據,唐志紅稱「這之前也找不到方向。」
當被問及定點醫院總的接待量時,唐志紅沒有及時回應,一直在看手機,隨後說:「因為我們有個(主管)醫療的。」在督查組的追問下,黃岡市疾控中心主任陳明星說118(人)。而唐志紅說「記得是200人左右。」
對於收治能力和床位數量的問詢,陳明星回應稱:「現在收治了多少人,我不清楚。」唐志紅則在打電話了解情況。隨後唐志紅解釋:「這個我們專門有人在那裡負責收治。他馬上過來。」「我是在打電話問現在收治了多少病人。並不是在問床位數。因為現在每天都在變化。」
當天,督查組在反覆多次向黃岡市相關人員核實信息後,終於掌握了黃岡市核酸檢測能力的最終數據,要求黃岡市根據中央指導組提出的意見,加快疑似病例的送檢進度,在落地落實上下更大工夫,做到數字準、情況明,確保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分開安置,疑似病例單間安置。
被報導深夜召開疫情碰頭會
新京報記者發現,在黃岡市衛健委轉載黃岡日報1月25日一篇題為《深夜碰頭會》的報導中寫道,25日零時,位於黃州新港一路轉角處的黃岡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6樓醫療救治組辦公室,一場綜合協調組、疫情防控組、督查督導組等人員參加的聯合碰頭會正熱烈進行。市衛健委主任唐志紅嗓音沙啞,每說幾句話就要喝口水潤潤嗓子。
報導中稱,他們這一班人從1月5日開始就常駐於此,沒有休息日。唐志紅的女兒放假回家快半個月了,母女都沒有見上一面。
「雖然熬了很多夜,做了很多事,但效果還沒有達到百姓期望。我們必須咬牙再咬牙,抓住人員流動量減少的窗口期,把病例儘快篩查出來、收治進來,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唐志紅稱。
1月24日,黃岡版「小湯山醫院」,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於啟用被黃岡市防控指揮部緊急徵用。唐志紅曾介紹稱,醫療中心改建成了一個有1000餘張床位的隔離點。當日22時31分,黃岡市中心醫院開始轉運發熱患者到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治療。
曾強調轉變工作作風
公開資料顯示,唐志紅1972年出生,重慶人,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1994大學畢業後進入湖北省麻城市司法系統工作,先後在司法局、政府法制辦任職,33歲時升任黃岡市檔案局副局長。
一年後,唐志紅被任命為黃梅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分管教科文衛等方面工作。作為比較年輕的處級幹部進入公眾視野。從公開報導看,其在教育領域活動頻繁,比如接待外省市教育學者調研、參加希望學校竣工儀式等。
2017年3月,唐志紅回到黃岡市,並進入衛生系統任職,擔任湖北省黃岡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次年4月,唐志紅帶領市衛生計生委相關科室負責人到市中心醫院召開座談會,要求市中心醫院將「轉變工作作風、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水平」當做「重中之重」。
2019年湖北省兩會期間,作為省人大代表,唐志紅關注了當地鄉村醫生人才短缺、年齡結構老化的問題,並建議通過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定向培養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鄉村醫生隊伍。
據2019年01月31日黃岡日報一篇名為《送溫暖:一個都不能漏》的報導稱,作為市衛健委主任的唐志紅負責某村一戶群眾的脫貧,在「踏著鬆軟的泥土,來到自己的幫扶戶王德秀家,」鼓勵扶戶王的兒子要好好幹工作。
2019年3月,黃岡市衛計委調整為黃岡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唐志紅繼續擔任主任,2020年1月30日被免職。
根據湖北省衛健委最新疫情通報,截至1月29日,湖北省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032例,其中黃岡市172例,僅次於武漢市(新增356例)。截至1月29日24時,湖北省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586例,其中黃岡市496例,同樣僅次於武漢市(2261例)。黃岡市已成為僅次於武漢市的第二疫情高發區。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