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合「數字鴻溝」之 用餐篇」有了專屬外賣平臺,老年餐「線上化...

2021-01-18 北京商報

「去年開始減少外出頻率之後,父母時不時地就會一大早就打電話過來,希望我能幫忙下單點個外賣。」家住昌平區的劉女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最近一段時間,家中的老年人嘗到了線上點餐的「甜頭」,正愈發依賴這種新興的消費模式,然而,種類繁多的選擇、複雜的操作、五花八門的優惠券等卻將這個龐大的潛在消費群體「擋」在了市場之外。

1月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民政局獨家獲悉,目前,本市正探索建立老年人專屬外賣訂餐平臺,並在西城區、昌平區率先進行試點。據西城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透露,該區將與餓了麼合作,在平臺上開設老年餐專屬訂購界面,選定6家養老驛站作為試點單位對接,老年人可帶著現金去驛站下單,也可以將餐品直接訂到驛站「代收」。據悉,今年北京還將引入更多的外賣等線上消費平臺,參與老年服務的市場化運營,破除老年人面前的「數字鴻溝。

探路老年外賣

臨近飯點,打開手機訂餐是不少年輕人最熟悉的「乾飯」流程。然而,線上點餐的快捷和便利卻一直難以共享給老年消費者。就此,近期北京市民政局選擇了西城區、昌平區作為全市的驛站助餐服務數位化項目試點,運用網際網路技術探索這項服務的全鏈路數位化、精準送達、可持續等模式,豐富老年人居家用餐選擇。

具體來說,上述西城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試點一期階段,西城區選取了區內的6家驛站,篩選驛站周邊3公裡以內符合標準的餐廳等,與外賣平臺餓了麼籤約成為供應商,為驛站輻射區域內的老年人提供外賣送餐服務。餓了麼高級總監梁東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為老年人設計外賣平臺,將區別於一般C端的服務,會專門在App中開設一個服務界面,形成『點位版』的外賣訂餐模式。」他解釋稱,在每家試點的驛站周邊,初期平臺會上線10家左右的餐廳等商家,按照老年人需求形成簡單、清晰的菜品分類,頁面和步驟會比普通的餓了麼點餐系統精煉得多,在驛站輻射區域內登記註冊的老年人可以自主下單,也可請驛站工作人員代為下單。如果老年人在地址定位、個人信息錄入、在線支付等環節操作有困難,可以直接拿著現金到試點驛站購買「飯票」、點餐,而餐食送到後,既可在家等待「外賣小哥」上門服務,也可以到驛站直接就餐。據測算,目前預計納入試點供應商提供的外賣餐品,基本都是葷素搭配的套餐形式,單價在18-26元左右,配送到驛站不收取配送費,而送到家的話,配送費用也比普通點外賣要相對低一些。未來,隨著試點的推進,可供選擇的供應商還會不斷更新、輪替,「差評」等問題較多的會被「末位淘汰」。

「我們爭取春節前正式上線老年外賣平臺系統,在小規模試點階段,6家驛站現有的助餐服務供應商,原供需關係可維持不變,未來,西城區擬在全區試點階段統一將供應商納入餓了麼平臺進行籤約管理。」西城區民政局方面介紹,下一步,西城區還可能會研究老年卡帳戶綁定支付寶等更便利的操作模式,力爭在下半年總結試點經驗,進一步推廣到全區。

誰「勸退」了銀髮族點外賣

在調查走訪中,多位老年人表示,如果可以的話,自己也想體驗一把網上點餐、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送餐上門的服務,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現有的外賣點餐形式卻「勸退」了不少老年人。

據餓了麼高級總監梁東介紹,近幾年,老年人點外賣需求驟增,2019年,餓了麼平臺上老年餐訂單量就出現了10倍以上的同比增幅。而且,疫情出現後,北京的養老驛站一度叫停了堂食服務,進一步提高了老年人的外賣消費需求。本次參與首批試點的西城區兩家驛站運營方北京怡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嶽迪就介紹,自己所負責的驛站規模相對較小,自身不具備老年餐的製作能力。然而,近期驛站周邊數百位老人的配餐需求卻與日俱增,在疫情出現後上漲尤為明顯,即使之後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每天每家驛站也至少能接到幾十筆訂單。

然而,剛剛退休不久的張阿姨卻坦言,平時自己雖然也會用智慧型手機進行掃碼付款,但每當自己不想做飯要訂外賣時,就會被複雜的操作流程所難住。「兒女教我打開App搜索附近的餐廳後,我要仔細查找很久,才能從餐廳上線的菜品中找到心儀的老年餐,而且各自單品、套餐、優惠搭配可能有幾十種,再配合一些滿減、會員、返券,想要買到一份餐,要計算的實在太多了。而且有時候一個不留神,定位地址就會選錯,反覆和外賣小哥溝通的過程,還不如出門去附近的餐廳吃飯。」張阿姨稱。而嶽迪也坦言,自己在實際接觸中發現,疫情發生後,不少願意且有能力下樓、到社區門口取餐的老年人其實還是願意嘗試使用外賣平臺訂餐的,不過,在使用過程中,智慧型手機App的操作、找到想要的餐品、地址定位、輸入個人信息、在線支付等過程,都成了橫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道「難關」,真正能夠「通關」的老年人確實並不多。

為解決上述難題,近期也有養老驛站曾嘗試通過線上渠道讓老年人用手機點餐,再進行配送。據部分驛站運營企業負責人介紹,目前驛站的線上化進程多停留在微信群溝通方面,驛站工作人員定期將未來一周的菜單發到群裡,老年人直接在群裡下單,但這一方式往往會涉及轉帳安全、餐品選擇較單一等問題。「雖然驛站每周都會更新菜單,但幾種菜品換來換去,重複率較高,口味也並不理想,所以之前我吃了半個月後就不再繼續訂餐了。」張阿姨告訴記者。實際上,多家驛站都表示,自己早就有和平臺合作開發老年外賣系統的計劃,但研發成本較高、投資風險大,幾經考慮最後還是放棄了。

在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營養食品分會主任付萍看來,根據市場調研,有線上點餐需求的老年人數量在不斷增多,但這種需求實際在市場中的轉換率卻並不理想,真正下單點餐的老年人佔比可能還不到一成,「數字鴻溝」確實對老年消費市場的擴容形成了一定的阻礙。「如果能由政府部門引導,引入市場化的運營機制,為老年人定製一些平臺和數位化產品,或許可以釋放更多的需求」。付萍稱。

亟需清晰的商業邏輯

讓老年人也能吃上外賣,看起來很美的新業務,還需要一個清晰的商業邏輯作為支撐。有養老驛站負責人坦言,雖然老年配餐需求快速爆發,但目前自己和一些同行都沒有看到十分清晰的盈利模式,即使通過外賣平臺上線了更多的老年餐、帶來了更多的流量,這一功能仍然還是很難為驛站增加太多盈利,「平均每份老年餐的盈利就在1-2元,因此,即使每天能有上百份訂單,預計也只夠覆蓋一個專職員工的成本,除非能走到非常大規模的流量,否則老年餐外賣業務更多的還是為驛站聚攏人氣、提高流水」。這位負責人表示,而這可能也是驛站和外賣平臺下一步急亟解決的問題。

某外賣平臺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因為要專門定製菜單和烹飪方法、食材搭配方案,餐企做老年餐的成本本身就比較高,雖然平臺方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為餐企減免佣金,但隨著未來老年餐外賣市場進一步擴容,長期減免佣金確實不是可持續的經營方式。「此外,為老年人送餐上門的訂單,普遍每單都需要花費更長的配送時間,因此,更高的配送成本也勢必需要各方來共同消化,而這可能也會為供需雙方帶來新的課題。」該負責人表示。

對此,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提出,要實現良性的商業運營,實現量化是關鍵。而要吸引更多的老年消費者,老年餐就必須向更大眾化、市場化方向靠攏,同時為老年人儘可能消除使用障礙。「外賣平臺的優勢就是豐富的種類和各式折扣。未來,建議各方還是要通過更多元化的選擇來提高自身吸引力,從而實現規模化經營。」

賴陽進一步表示,除了精簡操作、放大字號、減少彈出廣告,老年外賣平臺還應同時提供電話訂餐、貨到付款的模式,儘量減少老年人的操作步驟。

此外,也有專家指出,未來,外賣平臺通用的會員、積分、折扣等都應該與老年外賣頻道打通,甚至可以由子女與家中老年人關聯「親情帳號」,進一步保障老年人享受應有的權益,讓他們能充分體驗到數字經濟帶來的實惠與便利。值得一提的是,西城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還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隨著試點的推開,未來老年外賣市場將通過接入更多的外賣平臺,強化市場化運營,激發運營主體的活力。

北京商報記者 蔣夢惟 楊卉

相關焦點

  • 有了專屬外賣平臺,老年餐「線上化」風往哪吹
    1月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民政局獨家獲悉,目前,本市正探索建立老年人專屬外賣訂餐平臺,並在西城區、昌平區率先進行試點。據西城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透露,該區將與餓了麼合作,在平臺上開設老年餐專屬訂購界面,選定6家養老驛站作為試點單位對接,老年人可帶著現金去驛站下單,也可以將餐品直接訂到驛站「代收」。
  • 線上 線下,讓老年人「吃得好」
    「針對老年人線上訂餐的難點,餓了麼即將在全國推出老年餐項目。」餓了麼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餓了麼老年餐項目已在上海、廣州、杭州、天津等多地進行過試水合作。合作模式主要是以平臺與當地政府、養老驛站、長者食堂等多方合作,組織平臺優質外賣員,定點取餐多點配送,為周邊老人提供專項送餐服務,解決社區老人用餐「最後一公裡」難題。
  • 中國WTO研究會會長崇泉:彌合數字鴻溝是國際社會緊迫任務
    中國WTO研究會會長崇泉:彌合數字鴻溝是國際社會緊迫任務 澎湃新聞記者 周頔 2020-12-10 18:46 來源:
  • 再議數字鴻溝:網絡社會的邊緣群體
    數字鴻溝的發展態勢:分化與彌合北京大學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彭波在他的最新研究《我國消弭數字鴻溝的新機遇與新路徑探析》中表示,中國網際網路從上半場的信息科技時代走向下半場的數字科技時代,硬體連接已經普及,網際網路物理接入類型的一級數字鴻溝基本解決,但網際網路技能和使用類型的二級數字鴻溝繼續擴大。
  • 《老年人數字生活報告》:銀髮族線上購物習慣逐漸穩定
    2020年重陽節之際,阿里巴巴發布《老年人數字生活報告》。報告顯示,儘管銀髮族正加速擁抱數字生活,相當比例的老年人在生活中仍面臨「數字鴻溝」,比如在網購中遇到困難時,50%的老年人會選擇放棄。新華社資料圖《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社會的全面數位化,也影響了此前「數字經濟聚光燈」之外的群體。疫情以來,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觸網」增速遠超其他年齡組。
  • 調查丨新政出臺滿月,老年人面前的「數字鴻溝」消除了嗎
    隨著「全面預約時代」的到來,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就此,一個月前,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明確要求各方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如今,針對新政實施效果,北京商報記者深入調查了醫療健康、旅遊、電商等近10個與老年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了解當前各行業為老年群體到底做出了哪些調整,以及未來解決「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到底應如何建立。
  • 在評論「數字鴻溝」下面,帶上老人一起慢跑
    到中國網民數量達到9.0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64.5%,然而60歲及以上網民僅佔6.7%,大多數老年人都有健康守則。這些數據意味著,在數字生活中,那些不能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正被「數字鴻溝」拖入生活諸多方面不便的困境。不同年齡組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存在差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種差異不斷加深,形成了差距,造成了老年人的不平等狀況。
  • 助老人跨過「數字鴻溝」
    手機行動支付購物、線上掛號預約醫生、刷臉驗證身份領取養老金……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時,一道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卻橫亙在老年群體面前。如何讓老年人適應數位化社會,讓他們也能分享數字紅利,是擺在社會面前的一道必解題。
  • 必勝客、哈根達斯、屈臣氏等百大品牌支付寶上開數字「辦事處」,齊...
    天貓618如火如荼,而為了把握住這一上半年最大增長機遇,品牌商家們各出奇招,除了爆款新品、直播賣貨,更有不少商家把「數字辦事處」開進了支付寶數字生活平臺,發力線上線下融合的消費卡券。6月10日消息,包括麥當勞、肯德基、屈臣氏、方特、亞特蘭蒂斯等超過500個大品牌已經在支付寶設立了數字「辦事處」,並在天貓618期間累計發放上億消費券和優惠卡。
  • 三人行|消減「數字鴻溝」,讓城市有「智慧」,更有「溫度」
    武文杰: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我們現有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但也出現了「數字鴻溝」這一世界性問題,該問題的本質在於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普及和應用方面的不平衡與不充分。數字鴻溝其本身不僅僅是技術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有學者引入社會學的概念,將數字鴻溝稱為「資訊時代的基尼係數」。
  • 從高消費堂食到平價外賣,西安老字號「打包」上線外賣平臺
    關注並將「餓了麼商家學院」設為星標 每周乾貨22:00按時送達 作者:川上 編輯:小餓 題圖來自:本地生活大學 商友圈
  • 線上線下,幫「夕陽紅」跨越「數字鴻溝」
    2020年11月,盤爸爸在家裡裝上了中國移動「平安鄉村」攝像頭。如今,鄧奶奶一想孫子,就會對著攝像頭問問孫子的生活情況,囑咐他當個好戰士。視頻裡,老人的反覆叮嚀,讓盤海燕在看視頻時,感到既暖心又幸福。小小的攝像頭,讓遠隔千裡的奶奶和孫子時刻「在一起」。
  • 如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面對數位技術,這種畏難心理在老年人身上體現得較為明顯,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路徑依賴」。二是現有的信息通信技術客觀上並未充分考慮老年群體的特徵。儘管現代科技造就了便捷的生活方式,但老年人普遍對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感到有障礙。特別是,在功能操作、手機系統設置和維護以及App下載等方面,老年人通常會遇到不少問題。
  • 涼然、暖沁有專屬香水了?!華凌空調X冰希黎跨界寵粉
    空調&香水  跨界「混搭」很有feel6月6日,華凌空調和冰希黎同步在雙微官宣,同步線上主題:「618香遇躁動凌魂」,聯名推出限量定製款香水:冰希黎清霜染香水/冰希黎燒心烈香水消息一出,cp雙方的粉絲圈都炸了——「奧利給,我家涼然、暖沁有專屬的香水了?!」「沒有香水味的二次元周邊不是好空調???」「這也太好磕了~618這是放大招啊」
  • 光輝城市誠邀您共同見證「數字孿生·天津」發布
    為了進一步推進數字孿生在各行業的應用與落地,2021年1月10日,光輝城市、 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十一院(智慧城市規劃院)、天津市創意城市設計實驗室(天津大學)將聯合主辦「CIM數字孿生城市高峰論壇暨「數字孿生·天津」發布會」,「數字孿生·天津」、智慧規劃數字孿生平臺等新品將相繼亮相。
  • 【跨越「數字鴻溝」消費篇】南通:現金支付,還是手機支付?把選擇權...
    【跨越「數字鴻溝」消費篇】南通:現金支付,還是手機支付?櫃檯前、餐桌上,到處都貼著二維碼,並提示「掃一掃 點餐不排隊」。當記者詢問店員,想用現金支付、是否可以人工點單時,店員引導記者來到一旁的自助點餐機前,告知可以在屏幕上點選需要的商品。選好後,店員幫忙操作列印出一張單子,隨後又帶記者到前臺付款找零,並提醒小票上有取餐碼,請留意叫號。整個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相比手機自助點單,多花的一兩分鐘主要是在收銀環節。
  • 墨爾本最「壕」外賣來了!人均貴到沒眼看,封城期間吃上一次就是土豪
    本篇攻略全都不是小編本人的用餐體驗 歡迎吃過這些餐廳的土豪們, 在留言區說出你們的真實感受哦~ Lûmé為封城期間的外賣創造了一套專屬菜單,裡面既有以往受大家喜歡的好評菜品,又增加了一些就算是外賣也不影響口感的全新菜品,而且價格也變得更加親民,就算不是土豪也可以放心食用!
  • 寒冷天氣催熱外賣跑腿經濟 線上平臺訂單量上漲
    (嚴海苑 攝)  ●本報記者 嚴海苑  實 習 生 丘婧楠  受冷空氣影響,我市出現持續低溫天氣,很多市民吃飯叫外賣、買菜轉為線上平臺……他們紛紛選擇「宅」家避寒,催熱了梅城的外賣跑腿經濟。  日常用餐和生鮮蔬果「線上購」  昨日中午11時30分左右,記者在梅城多家快餐店門口看到,不少送餐外賣小哥排隊等著取餐配送。
  • 支付難、看病難 2億「銀髮族」如何跨越「數字」鴻溝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國2億多老人中,相當一部分正飽受「數字鴻溝」困擾,支付、看病、出行面臨諸多困難。有調研顯示,60歲以上人群中使用電子支付的比例僅為50%左右,尤其是在數位化程度較高的城市中,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更加凸顯。
  • 中國知識付費平臺「羅輯思維」線上開講年收13億
    「他什麼都知道,母豬生小豬、女人生孩子都知道,太神了,」員工口中「娘娘、脫總」的李天田挺著孕肚,說話快如連珠炮。李天田坦承,創辦羅輯思維3年多,最大的轉折是調整心態。羅振宇和李天田都待過媒體,認為產品應該「有種、有趣、有料」。但他們發現,觀眾會做筆記、會看推薦的書,嚴肅題材反而比有趣題材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