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區基層動態一則
金牛區茶店子街道金沙公園東社區關工委
「播種綠色,澆灌夢想」向日葵種植活動
春風送暖,萬物勃發,又是一年四月天,與往年不同之處是,今年因疫情的影響,學校通知延期開學,孩子們只能在家裡進行學習。孩子們呆在家裡聆聽網上的各種聲音,不去人群密集處,保護好自已。這期間,孩子們還能做些什麼呢?這時,由金牛區茶店子街道金沙公園東社區關工委主辦,成都市桃樹下社會服務中心協辦的「播種綠色,澆灌夢想」向日葵種植活動開始啦!
活動要求領取物資的家庭,大人小孩共參與,一起種植、管理和記錄向日葵生長過程,並通過活動微信群進行分享。疫情結束後,社區回收2株花苗統一栽種在公共綠地,其餘歸居民用於家居環境美化。
活動前期進行線上宣傳、居民報名。4月14日,集中在黃忠文化廣場領取種子、花肥、花盆等物資,社工給每組家庭發了一份「種植記錄卡」,用於記錄向日葵生長過程。回家後大家都饒有興致地開始種植。
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居民宅家的生活,而且豐富了青少年的課餘生活,提高了青少年的動手及觀察能力。經過3個月的細心照顧向日葵一定會茁壯成長,長成它該有的模樣,而我們的青少年也會伴隨著它的成長而成長。
一段時間以來,小朋友們每天打卡上傳植株生長記錄,也在群裡激烈討論,或含苞、或發芽、或土太幹、或遭水淹,或愁或喜,不亦樂乎。就像有些居民說的「總有一種期待,它能長大開花」。
通過組織實施契合疫情期間社區青少年參與營造的形式,不斷吸引更多社區青少年深入參與。這個春天,和向日葵一起成長!
武侯區基層動態一則
武侯區玉林街道南虹村社區關工小組
聯動新東方英語開展
「我與小樹共成長」綠植領養公益活動
為增強社區青少年家庭環保意識,讓小朋友在疫情防控期間通過認養植物感悟綠色植被的生命力量,傳播公益正能量。近日,武侯區玉林街道南虹村社區團支部、關工小區聯動新東方英語開展了「我與小樹共成長」綠植領養公益活動。
此次「我與小數共成長」可以被認養的植物有驅蚊香草、薄荷、多肉植物等小樹苗。為避免疫情期間人員聚集現象,活動採取了線上報名,線下分批認領植物的方式進行。每一位參與活動的小朋友都可以認領一盆綠植,使小朋友在疫情期間也可以通過認養植物親近自然,保護自然。活動中,專業的綠植老師也在微信群在線從土壤、溫度、光照、澆水、施肥、病害六個方面整理了植被的種植技巧,孩子們在養殖綠色植物的過程中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隨時在線上進行諮詢,專業綠植老師在線指導答疑解惑。活動還要求認養綠植的青少年家庭定期將植物養殖的照片進行上傳,並通過植物的照片選出「最佳綠植領養親子家庭」。以此見證小樹的成長曆程,促進小朋友的觀察能力,了解綠色環保知識。
此次活動得到社區廣大青少年家庭的廣泛歡迎。通過活動不僅增加了社區青少年在疫情期間對於綠色生活的思考,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更以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形式深化了「以人為本」的社區治理理念,增加了社區青少年家庭對社區活動的興趣,增強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
成華區基層動態一則
和美雲棲自然館
成華區和美社區開創城市公園新玩法
公園,是居民自然觀賞、休息遊玩的公共區域,也是社區裡不可缺失的一處景色。為建設具有人文氣息的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打造文化特色鮮明、鄰裡友好和睦的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城市公園與自然教育體系的結合,軟硬皆宜,助力社區營造與治理,做實民生福祉,建設綠蘊和美家。
前言
納帕公園地處成華區和美社區和美東路與萬科北街交接處,附近有藍光富麗東方、首創國際城一、二期3個小區,居民體量共計6084戶,約3萬人,居民對公共配套需求巨大,但以公園為中心500米範圍內並無公共活動場地。納帕公園作為藍光售房時違規建設的綠化,在售樓部撤出後並未向政府進行移交,使得該公園無相關主體單位進行管理,公園破敗、衛生環境差,垃圾成堆,逢雨必積水,被周圍的居民們戲稱為「邋遢公園」,同時不具備對外開放的能力,這與居民對公共活動場地需求相斥。
和美社區基於《成華區社區發展治理「五大行動 三年計劃」》政策,納帕公園於2018年被納入保和街道社區發展治理「五大行動」的背街小巷整治行動一類,由政府投資,社區黨委牽頭,社會企業雲上田園承接對納帕公園進行翻新改造。
正文
和美社區為響應成華區「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的號召,結合社區實際,在社區治理中發揮黨組織引導作用,社區、社會企業多方參與,搭建社區特色自然科普教育平臺,探索居民自主管理、自主服務,建設標誌性景觀,全面增強文化識別性,打造和美文化「小符號」。
構思巧妙,打造「三社」聯動新模式,助力社區營造與治理。
為了進一步激發公園的生機與活力,和美社區通過居民意見徵集、960先鋒薈座談、實地調研等方式聽取多方群體意見。創新通過社區、社會組織、社會企業的「三社共建」,積極探索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多方力量參與的共建共享社區治理機制。社區發揮黨建引領和督導工作,社會組織完成社工服務的專業指導和項目的執行與落地,而社會企業以自然教育的專業度有效融入活動課程執行,多方聯動,最大程度整合資源一起助力與社區營造與治理。
帶動居民參與,將「邋遢公園」打造成「自然科普場館」。
以自然科普教育為切入點,讓無人管理的公園有效活化,讓孩子的自然科普來撬動居民參與,一起動手修建圍欄、裝飾樹屋、打造幸福花田,將「邋遢公園」打造為具有自然科普教育意義的自然館,不僅僅建設樹屋種子博物館、食物森林等成為該社區的熱門景點,更在建設過程中植入了多場自然科普課程,和美雲棲自然館為轄區居民提供了科普教育、社會實踐、鄰裡交流場地,也讓孩子們參與過程中社會實踐知識;讓家長們一起參與社區建設,讓社區建設人人參與,收穫了對社區一花一草一木的認識與感情,打造出了一個有溫度有溫情的公共空間。
孵化「綠葉社團」和「春泥志願隊」,實現公園自我管理與維護。
孩子與家長們加入「春泥志願隊」,形成一支獨特的年輕自組織團隊,並按照考核制度每天對公園進行巡視、打掃和打卡,通過志願者內部選舉出隊長副隊長,對志願者進行管理和監督;通過社區引導黨員,形成「綠葉社團」,每天自發對公園進行維護和管理志願者團隊,真正形成「綠葉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場景。開展一系列志願者招募、管理和賦能等活動,讓這兩支隊伍進行場地運營、維護,並健全一套管理運行機制。配合自然館的親子活動、科普活動、自然教育活動等系列活動積極調動和美居民廣泛參與,激活春泥志願者團隊能力。
增加中小學社會實踐,全面提升兒童綜合能力與素養。
研學不用走進森林,更不用走進景區,家門口就可以完成深度的中小學社會實踐,讓課本上的數理化,變成公園裡的樹屋建設、幸福花田打造;讓課本上的動植物,變成公園裡的蘑菇和螞蚱;讓只能被在家照顧,到在公園裡照顧自己的田地,這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能力的訓練,社區的教育應該是全面的、綜合的,這就是和美新教育。
豐富社區公園「生物多樣性」,助力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以自然教育串聯社區營造,區別於傳統公園建設,以綠草和麥冬為主,生物多樣性單一問題,更多的考慮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效應,不僅僅是維護好環境,更讓孩子們通過管理自己的小小田地,讓公園最開始生物只有幾種到後來活動調查到生物有60多種,大大豐富了公園的生物多樣性,讓和美社區更加生態,為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助力。
新都區基層動態一則
新都區斑竹園街道雙龍村關工委
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禁毒法》,使青少年家長、「五老」充分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轄區青少年家長、「五老」抵抗毒品的意識, 4月15日,新都區斑竹園街道雙龍村關工委在村部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活動。
活動中,雙龍村黨委書記、關工委主任周友平向青少年家長、「五老」志願者認真講解了有關毒品的相關法律法規,使青少年家長認清毒品對個人、家庭、社會的危害。「毒患猛如虎。」毒品問題直接威脅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居民家庭幸福,直接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因為吸毒損害身體、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甚至家破人亡的事例屢見不鮮。一直以來,黨政高度重視禁毒工作,加大緝毒工作力度,強化禁毒宣傳教育,狠抓禁吸戒毒、禁毒管理,推動禁毒人民戰爭深入開展,毒品問題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在青少年禁毒宣傳教育方面存在薄弱環節,要廣泛開展青少年及家長的禁毒宣傳教育工作。禁毒工作人員向青少年家長、「五老」志願者發放了禁毒宣傳資料2300餘份。
通過此次活動,讓青少年家長、「五老」志願者充分認識到毒品對社會造成危害的嚴重性,提高了廣大家長和「五老」教育青少年自覺抵製毒品的能力,使青少年真正意識到遠離毒品、珍惜生命、青春與健康同行的真諦,受到大家的好評。
溫江區基層動態一則
溫江區和盛鎮關工委
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增強廣大群眾的國家安全意識,推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4月15日,溫江區和盛鎮關工委、團委工作人員走進和盛鎮舒家渡社區中心廣場,協助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
「不掃描來路不明的二維碼,不連接免費或沒有加密防護的WiFi網絡,不用微信、微博、QQ等社交工具發布或轉發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在活動現場,和盛鎮關工委工作人員向轄區群眾和商戶進行「國家安全觀」宣傳教育,讓群眾進一步了解公民日常生活中如何增強保密防範意識,在維護國家安全中有哪些權利、應盡哪些義務,正確引導大家樹立國家安全意識,自覺關心、維護國家安全。
本次宣傳活動通過搭建諮詢臺、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向群眾普及涉及國家安全、安全生產、食品安全、禁毒、公筷公勺行動等知識,有效提升了群眾的法律知識。
據了解,此次活動累計張貼宣傳海報800餘張,發放各類法制宣傳資料共計10000餘份,發放圍裙、購物袋、印有法治知識的扇子等宣傳產品5000餘份。努力營造人人知法、懂法、學法的良好氛圍,持續深入推進法治宣傳教育,並常態化開展普法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活動,廣泛開展法治文化作品推廣和法治文化傳播。
崇州市基層動態兩則
崇州市大劃街道劃石村迎來少先隊輔導員
經四川省崇州市大劃街道劃石村黨委書記、關工小組長謝紅勇與校領導對接,劃石村迎來了大劃小學少先隊輔導員宋偉老師。3月30日、4月7日、4月9日,宋老師三次來到劃石村童伴之家,給村裡30多名小朋友聊閱讀、教剪紙、介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知識。
3月30日,宋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從病毒的由來、傳播方式、預防措施等方面告訴小朋友「新冠病毒是個壞東西,讓很多人生病了,我們一定要打敗它。」並指導小朋友掌握了七步洗手法,然後和「童伴媽媽」及小朋友一起將大口罩製作成小口罩。孩子們戴上適合自己臉型大小的口罩,高興極了。
為弘揚傳統剪紙文化,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宋老師於4月7日再次來到劃石村童伴之家,向孩子們講述了最美逆行者的事跡。他說:「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們告別家人,奔赴武漢,為我們築起一道健康防線。讓我們向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隨後,宋老師將準備好的剪紙和鉛筆發給孩子們,指導孩子們在紙上畫護士阿姨,畫好之後開始剪。剪紙完成,孩子們拿著自己的「成品」興高採烈。
4月9日,宋老師第三次走進劃石村童伴之家,與30餘名小朋友聊閱讀、講寫作,分享《冬天的溫妮》等繪本。通過聲情並茂的講述,將小朋友帶到故事情節中。引導孩子們在老師的鼓勵和肯定下,積極參與互動,踴躍回答問題,從而領略到閱讀帶來的快樂。
崇州市三江街道聽江村
以5本臺帳推進關心下一代工作
為進一步夯實關愛工作,四川省崇州市三江街道聽江村近年來通過對5本臺帳,即《留守兒童臺帳》《殘疾人臺帳》《特困人員臺帳》《「五老」臺帳》《實時關愛臺帳》的精心建立、歸類和整理,推進關心下一代工作。4月16日,崇州市關工委執行主任張春生、常務副主任孔祥文、常開明、副主任蒙桂英一行在三江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關工委主任鄧倔等陪同下,認真細緻地查看了該村5本臺帳後,對其臺帳整理的詳盡、規範給予充分肯定。
聽江村總人口2016人,農戶649戶,其中7-18歲174人,19-35歲421人,36-59歲837人,60歲及以上510人。在《關愛臺帳》中,聽江村關工小組工作人員詳盡記錄了64名關愛對象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聯繫電話、關愛時間與方式,比如2020年1月20日給周某某送了油和米、1月21日給胡某某送了慰問金、3月3日給王某某送了殘疾人防疫服務包、3月5日給羅某某送了防疫物資等。通過臺帳,有針對性地加強禁毒、安全和防邪教宣傳;臺帳,方便村組幹部隨時了解困難弱勢群體的日常生活,給予力所能及的幫扶。如該村1組村民胡光南,夫妻年事已高,一兒一女均為智力重度殘疾,關工小組成員多次上門看望,並根據掌握的情況為其申請了低保,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同。
此次檢查調研聽江村關心下一代工作及其關愛臺帳,掌握了村級關工組織的工作狀況,同時也發現了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固本強基、幫弱助困、規範管理,鞏固「六好」基層關工委創建成果,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編:成都市關工委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