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留學生,超80%的學生不願回國,清華副校長說出了真相

2020-12-27 紅青說教育

文|紅青說教育(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古代的一位學者「劉開」曾說過: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主要的用意就是以此來鞭策我們進步,讓我們對學習產生嚮往,

有一些人確實是做到了「學無止境」,我曾看到60、70歲的爺爺在家門口樹下乘涼,手裡翻看一本卷邊的書籍,不知道被翻看了多少遍,

我也曾看到過國家的功勳人物在臨去世之前還在書本上寫寫畫畫,而我國之所以能夠進步的如此之快,是離不開這些偉大人物的努力和付出的。

至今,我仍舊不會忘記「中國航母之父」劉華清將軍在參觀美國「小鷹號」時,那側著身子,踮起腳尖的舉動,

在感慨於外國電子技術如此發達的同時,還有深切的愛國之情,在此後,將軍將自己後半生幾乎全都用在了中國航母的建設上,

所以,才有了我國如此的成就,才能讓我們有更加充足的底氣說出: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還在種花家。

不過,對於現在的一些年輕人來說,學習的機會變得多了,但最先想到的並不是如何報效祖國,而是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就拿留學生舉例,在我國,清華大學以及北京大學是我國最高的兩所高級學府,是很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高校,不僅師資力量雄厚,培養出來的也都是頂級的人才,

只不過,根據清華大學在18年發布的《清華大學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很多赴美留學的學生,畢業之後選擇回國的只有不到19%的人數,有80%多的留學生都選擇在國外發展,不願意回國。

而且,不僅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兩所大學會出現留學生歸國率低的問題,這種情況在全國很多所大學都會出現,

而面對這種情況,前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說出了原因---「安於享樂」。

首先,大家應該都知道,在美國生活的話,買房的壓力是很小的,對於一些比較優秀的留學生而言,畢業之後進入一家不錯的公司,大概積攢幾年就能貸款買房,

反觀我國的房價,如果是一線城市的話,如果出生之後沒有這些,那奮鬥一輩子也很難擁有,畢竟房價是不等人的,回國之後競爭也大,很難有合適的工作。

其次,美國的工作態度比國內要好很多,在美國,一份體面的工作上下班的時間是很自由的,而且,工作也很彈性,

但是在中國,員工能站著就不要坐著,能加班就不要下班,能在離下班最後一分鐘開會就要壓著開會的時間,經常壓榨員工。

最後,就是物價了,美國的物價幾乎都很低,基本上,一頓飯也就十幾塊、二十幾塊美金,留學生一般都消費的起,

但是在中國,一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可是很高的,甚至,就連二三線的城市都是物價偏高,工資都很難養活自己,更別提以後要結婚生子了,想想都頭疼。

不僅如此,很多留學生回國之後,也不知道在哪裡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吧

1、可以通過企業招聘會

我國每年也會往國內引進人才,會在國外社會招聘會,而且公司也都是很不錯的大型企業,留學生可以趁此機會和各個公司溝通,

在招聘會上,很多公司都會去挖人才,比如金融行業、電子技術行業、管理行業等等,企業都很全,如果選到一個不錯的公司,也是很好的一個選擇。

2、國家會引進人才

我國的政府部門也很在意中國的人才流失問題,所以,每年的時候都會由政府牽線,讓很多中國有潛力的公司舉辦「宣講會」,

這可不是普通公司的畫大餅,而是一些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或者大學,想用自己的理念和方式招聘人才。

3、找「獵頭」

在中國,也有一些專門的「獵頭」公司,他們手裡握有很多家公司的職位,然後根據需求為大公司挖掘人才,為求職者找企業等等,

而且,獵頭公司一般都會根據留學生所學的專業、從事過的工作以及留學生自身的一些特點為留學生找工作,一般找到的工作都是比較適宜的,整體也都很不錯。

紅姐寄語:

中國有一句老話:人不忘本,樹不忘根,即使國外的理念再好,生活再輕鬆,但無論生活多少年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歸屬感,

而我國雖然比較落後,但是,這裡卻是生你養你培育你的地方,當你在外面遇到危險,真正能庇護你的只有你自己的國家,再加上國內近幾年也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模式,回國之後也可以有很好的前途和發展的。

近日話題:大家覺得留學生歸國率低可能是因為什麼原因呢?你對不回國的留學生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

我是@紅青說教育,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夥伴都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你的難題正是我所存在的意義,因此當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時就可以來諮詢我。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希望你將本文轉給更多的朋友,讓學習更加輕鬆!

相關焦點

  • 為何81%清華留學生都拒絕回國?施一公:中國學生有一共同問題
    但很多在外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卻願意歷經險阻,回國參與到祖國的建設中。 根據數據顯示,81%的清華留學生畢業之後都沒有回國。 這個數據在網絡上掀起了驚濤駭浪,讓原本就尖銳的留學生問題再次被大家推上了風口浪尖。畢竟清華大學還是我們國家的頂尖學校,是國家最為優秀的人才的聚集地。
  • 留學生不願歸國?施一公稱其現實,任正非早就給出了解決辦法
    留學生不願歸國?施一公稱其現實,任正非早就給出了解決辦法如今全球智能化腳步的加快,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科技的魅力,這也是各國之間硬實力的較量。要發展科技,除了需要巨額的資金之外,最離不開的自然是人才。
  • 為何留學生不喜歡回國?鄭強教授犀利質問:科學無國界?這是笑話
    清北成為留學的主力軍  清華一直被大家叫做留美預科班,這樣的別名就可以知道清華在大家眼裡的印象。其實不但是清華大學,北京地區的大學一直都比較喜歡留學,美國就是主要的目的地。似乎中國留學生更偏愛英語語言的國家,剩下的才是日本、新加坡等地。清華大學出國留學的比例是全國最高的,能夠達到百分之26。  留學生回國比例  根據數據顯示2016年到2019年期間,出國留學的人數在251.8萬人,回國的人數在201.3萬人,回國人數能夠佔到八成。
  • 1.5w留學生:落地一瞬覺得祖國真偉大!網友諷刺帶病回國
    近期留學生問題可謂是舉國上下都在關注。英國1.5萬留學生終於回國了,現在正在山東進行集中隔離。在這之前留學生家長聯名籤字要求政府包機接回自己的孩子,更有甚者在網絡上和網友針鋒相對,大言不慚「你們就是仇富」。現在英國留學生接回來了,那麼在美留學生國家將如何對待?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11月19日,據澎湃新聞記者從數個獨立信源處確認,現年57歲的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南科大」)校長。南科大官網顯示,現任校長為64歲的中科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的陳十一。
  • 施一公:放棄美國國籍,就任清華副校長,創立公司至今身家15億
    他曾練習過從800米到3000米的長跑,而當得知清華的「長跑隊只招收專業運動員」後,施一公先生便轉而開始練習競走。無論什麼事情基本都認真做的施一公先生成功創下了全校校運會上的競走項目記錄,而這個紀錄一直到他大學畢業的五年之後才被人打破。在1984年,施一公先生通過他非常強的學習能力獲得了「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並且順利保送到了清華大學的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 清華原副校長談一流大學建設:從傳統中找精髓,不要盲目西化
    清華原副校長談一流大學建設:從傳統中找精髓,不要盲目西化 澎湃新聞記者 韓曉彤 2018-01-05 18:58 來源:澎湃新聞
  • 留學生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為哪般? 留學生回國有哪些優惠政策?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留學生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為哪般? 留學生回國有哪些優惠政策? 很多人為了更好的發展都會選擇出國留學,而大部分都會選擇學成歸國,我國留學生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那麼留學生回國前景如何?留學生回國有哪些優惠政策?
  • 施一公的妻子很牛:清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畢業,支持施一公回國
    舒紅兵、施一公,兩位科研界的頂級大咖舒紅兵和施一公都是名牌大學畢業,又都有些海外留學深造背景,在深造完成之後,他們兩個人都選擇了回國報效祖國,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雖然他們兩個人之間傳聞有一點小衝突,但是不可否認,他們兩人都是我國科研界的頂級大咖。
  • 寧願在美國刷碗打工,也不願回國的北大留學生,現狀如何?
    對於中國來說,如果派出的留學生能夠學成歸來回報祖國的話,是一件對祖國建設非常有利的事情,畢竟西方社會的先進技術值得我們學習,但如果說一些留學生拋棄祖國定居國外的話,對中國而言也是一種人才流失。在留學生的隊伍中,就曾有這樣一位北大的高材生,在來到美國之後,他就表示自己寧願在美國刷碗打工,也不願意回到中國,那麼,現如今的他過得如何呢?
  • 先是清華顏寧,後是北大許晨陽留學人才回國後為何跑路?
    據統計,僅2018年,輸出留學生人數達66.21萬人,自費留學生59.63萬人,佔留學生總數的90%以上。由於他們是自費留學,留學後可以自由去,自由留。據調查,留學生畢業後不願回國,留在國外工作已成為普遍現象。留學生回國比例低至個位數,且連年下降。這就暴露了一個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留學生大量流失?
  • 副校長楊斌與哈利法大學高級副校長史蒂文·格裡菲斯視頻連線
    清華新聞網8月21日電 8月18日,副校長、教務長楊斌與哈利法大學高級副校長史蒂文·格裡菲斯(Dr. Steven Griffiths)舉行視頻會議,雙方就聯合研究中心建設和重點合作領域進行了深入探討。
  • 清華北大留學生滯留不歸被群嘲,中科大卻很少被提及,這是為什麼
    留學生學成不歸,絕大多數人都會直接聯想到清華北大這兩所頂級大學。確實,清華北大吸納了全國最頂尖的生源,也確實有不少學生學成未歸。 那麼,清華北大究竟有多少學生出國留學,又有多少學生學成未歸呢?看一個統計數據。
  • 常青藤轉985,州立轉211:留學生可否轉學回國?
    她向記者介紹,上海紐約大學近日宣布,2020年秋季學期,學校將迎來來自紐約大學和紐大阿布達比校園的約3100名中國籍學生。他們將與原本上海紐約大學的1700名大學生在上海開啟新學期。無獨有偶,康奈爾大學也宣布秋季學期計劃,並公布國際學生可以在全球十幾個國家的當地大學暫時學習。中國留學生由於疫情無法返校,可以申請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7所大陸高校借讀。
  • 固始高中(慈濟高中)被清華大學授予「2020年優質生源中學」
    出席儀式的領導嘉賓有清華大學河南省招生組組長謝旭東教授、清華大學招生組陳虹教授、固始縣高級中學黨委書記、校長張文友以及副校長陳華峰、副校長郭慧茹、副校長詹億軍。黨委書記、校長張文友主持了會議。學校其他領導班子成員、部分優秀學生代表共計60多人也參加了本次授牌儀式。首先,張文友校長對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蒞臨我校的貴賓們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
  • 留學生遇上國內高校的「內卷」:超學分修課,千字論文萬字潛規則
    8月1日,李欣欣收到清華就地在讀項目的錄取通知。她拍照曬了朋友圈。隨即,被拉進康奈爾遠程實習的200多人微信群。群裡,大一新生集中去北京大學交換,其他年級的學生則根據志願填報,被安排到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 李欣欣還找了一同實習的北京高校生諮詢清華的計算機課程,就連北大的學生也跟李欣欣稱讚清華的課程設置非常前沿。這一切都讓她越發期待9月的開學。
  • 清華大學學生文化創意協會成立
    文字與影像的對話清華大學學生文化創意協會成立清華新聞網4月28日電 4月27日下午,「文字與影像的對話」暨清華大學學生文化創意協會(簡稱「文創協會」)成立大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史宗愷出席大會並講話。
  • 他清華大學校訓提出者,30歲擔任清華校長!開創眾多教育界先河!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說起中國大學的校訓,清華大學的這一校訓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是,很多人並不一定知道這個校訓的提出者。他就是清華大學的奠基人,清華大學的老校長周詒春。今日之清華歷經百年滄桑,成為中國高校之翹首,這位老校長在其中功不可沒。
  • 大批境外輸入留學生回國,疫情下:留學生該不該回國?
    「留學生」一詞近幾年也被我們熟知,留學生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其他國家留學的學生。近期,不論是我國還是在國外,疫情越發的嚴重,甚至一些國家的疫情比我國還嚴重,留學生也紛紛回到我們的祖國,這就使我國的疫情狀況面臨了一大問題「境外輸入留學生」。國外的留學生對我國發展起到重要建設作用。
  • 留學生畢業回國有哪些優勢政策支持?
    英國作為中國留學生主要的留學目的地之一,越來越受到中國學生和家長的追捧。英國從中學開始就對學生進行專業的定向培養,考查的依據不光是學習成績,還有學生的愛好、課堂表現以及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