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

2021-02-08 光影發聲筒

一直以來以喜劇類、神話類、IP改編等題材在熒幕上活躍的網大,由於最近在優酷上映的《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終於有了新的突破和嘗試。

值得關注的是,上線僅14天就攬獲近千萬票房的《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是唯一一部歷史英雄題材上榜影片。無論是題材還是內容都是新的體驗。

近幾年網大以訊雷不及掩耳之勢蓬勃發展,然而題材幾乎都是「妖魔鬼怪」為主,內容結構單一,甚至成為了「狗血」「五毛特效」的代名詞,觀眾根本不想買帳單。

自《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這部電影上線以來,口碑著實不錯,自《黃飛鴻之南北英雄》之後,關於「歷史英雄」題材的網大很少見,更不用說口碑好的歷史題材大片。

《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是由浙江美視眾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等聯合出品的史詩級歷史英雄電影。電影上映初期,浙江、貴州、延安等省(市縣)團委、中國青年網官方微博、浙江日報等各級官媒和各大主流媒體,都給出了高度評價。

《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是一個提精振氣的歷史英雄故事,講述公元74年,漢朝重新設立西域都護,漠北外番大肆入侵漢朝邊境。疏勒城守將戰神耿恭憑其智慧、膽略,救下被圍困的百姓與將士,眾人在疏勒城歷經重重磨難中,展現出人性光輝和至情至性的一面。最終等來大漢援軍,粉碎了外番侵略圖謀,而歸返入關將士僅餘十三人。故事彰顯了大漢朝「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與「凡我大漢子民,雖遠必救」的精神。

電影也有一些「bug」和人設方面的問題,尤其是車師國公主的人設,她在電影中起的作用完全就是個醋瓶,強行三角戀,女主最後也戰死了,難道是為了這位公主成功上位?臺詞和表演也很生硬,本不需要感情戲的電影強行加入,有些畫蛇添足的感覺。

整體來說《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破局出圈,希望大家一起聯手挖掘更多的行業可能性,多給與網大市場一些正能量的東西,不能僅僅只是迎合年輕人的喜好,也要引導和輸出正確的價值觀。

相關焦點

  •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凡我大漢子民,雖遠必救!丨《大漢十三將》熱播中!
    >來源:電影界2月15日,由浙江美視眾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電影《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在優酷平臺上映後,就迅速登頂優酷電影熱播榜,更掀起一股全民觀影熱潮。
  • 大漢十三將:犯我大漢者,世世誅之!
    一、沒有英雄,撐不起一個國家的強大;沒有英雄,照亮不了一個國家的未來《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真正的中庸之道是中正之道,持中守正,不偏不離。不偏離的是天道,是正道,而不是人智之妄。中庸講的是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以天為準,能夠通天而代天行權的人,才能成為最強的強者。放到歷史以及現實生活中,比如我們的《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當時耿恭率領兩百將士守衛疏勒城,卻遭遇了匈奴兩萬精兵的圍城。兩百對兩萬,怎麼打呢?
  • 「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今天截取了一些電影片段,大家看看)
    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在杭州舉辦了電影首映式。金牌編劇宋爭介紹,電影《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講述公元74年,漢朝重新設立西域都護,漠北外番大肆入侵漢朝邊境。一代戰神耿恭,率不到三百名大漢將士堅守疏勒城,守衛國土,保全百姓,絕地抗敵。此次將可歌可泣的「十三將士歸玉門」的事跡搬上熒幕,非常值得觀眾期待。
  • 《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現實中讓人不得不愛的容爾甲
    由優酷出品,回宇執導,謝苗、容爾甲、陳夢希等實力派演員聯袂主演的電影《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上線至今收穫了「太鐵血了」、「看到流淚」、「很震撼」等熱血人士的好評,更有很多觀眾將目光聚焦在電影人物身上。比如,英勇的十三將士和那個「壞」到讓人討厭不起來的左鹿蠡王。左鹿蠡王煞氣十足 是反派首領,也是愛國將士!
  • 【免費福利】電影《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首映式邀請你~
    電影《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攜手年輕的「老戲骨」謝苗、當紅小花陳夢希、創造101長腿女星熱依娜等,聯袂出演。
  •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大漢十三將》
    今天看了一部電影《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原型是著名歷史事件:十三將士歸玉門。當代畫家左國順根據耿恭的故事,畫了一幅油畫《十三將士歸玉門》,13個衣衫襤褸的大漢,傷痕累累,疲憊不堪,但目光如炬,手裡牢牢攥著自己的武器。
  • 《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家國情重,歷史更該重視
    《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是一部古裝戰爭電影,該片由回宇執導,謝苗、陳夢希 、熱依娜等主演。2019年2月15日在優酷網播出。該片講述了74年,一代戰神耿恭率三百大漢將士,歷經200餘天,成功抵禦兩萬漠北外番的進攻,最終僅13人生還獲救的歷史壯舉。略略估算,這部電影在優酷播出已近十天,作為網絡電影,其製作水平與故事結構有待商榷。
  • 《辛棄疾1162》《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大夢西遊4》……網絡...
    《辛棄疾1162》、《毛驢上樹》、《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大漢十三將2烽火邊城》《大夢西遊》《大夢西遊4伏妖記》《拯救悟空》等一大批彰顯民族精神、傳承傳統文化的優秀電影湧現出來,成為為社會大眾提供電影精神食糧的中流砥柱,也產出積極的社會效益和市場價值。據電影市場人士觀察,網絡電影曾被打上粗製濫造的標籤,但近年來得到國家主管部門的引導和扶持,逐步健康發展。
  • 《辛棄疾1162》《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大夢西遊4伏妖記...
    天時地利人和諸多有利因素,《辛棄疾1162》《毛驢上樹》《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大漢十三將2烽火邊城》《大夢西遊》《大夢西遊4伏妖記》《拯救悟空》等一大批彰顯民族精神、傳承傳統文化的優秀電影湧現出來,成為為社會大眾提供電影精神食糧的中流砥柱,也產出積極的社會效益和市場價值。據電影市場人士觀察,網絡電影曾被打上粗製濫造的標籤,但近年來得到國家主管部門的引導和扶持,逐步健康發展。
  • 《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首映 看哭現場觀眾 主題曲先聽為快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美視眾樂CEO,《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總製片人徐志毅上臺致辭,感謝各界支持以及臺前幕後所有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在一曲悠揚的古箏曲中,首映式現場迎來了電影《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的放映。「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漫天黃沙,超燃的戰爭場面,將觀眾帶回那個慷慨激昂盪氣迴腸的大漢王朝。
  • 陳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電影《戰狼1》裡邊的臺詞迅速燃爆大江南北,點燃人們的愛國熱情。 其實「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也不是編劇的憑空想像,而是確有其歷史出處,而且故事情節之精彩亦不輸於《戰狼》。
  • 電影《大漢十三將》完美詮釋中華英雄/主題曲-《汗青》
    黃沙百戰終凱旋拼將一腔報國志身許汗青瀝肝膽壯士去月冷邊關葬忠魂烽火狼煙夢中的千裡家園聽見你聲聲呼喚猶見你鐵馬襤衫卻傲然含血仗劍萬裡河山誰若犯雖遠必誅義憤沖天待長風度玉門關壯志飲血忠可見不為漢恥歷艱險孤城奮戰志猶堅
  • 史詩級歷史戰爭電影《大漢十三將》悲壯詮釋漢家英雄
    電影以公元74年漢朝疏勒城守衛戰為背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講述一代戰神耿恭率三百大漢將士,歷經200餘天,成功抵禦兩萬漠北外番的進攻,最終僅13人生還獲救的歷史壯舉。據悉,截止上映前優酷預約觀影人數已達13萬。好作品一出,必定八方點讚,更炸出無數擁躉,分門別派PICK電影《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
  • 《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杭州首映,兩千餘人共同見證「大漢軍魂」
    ▲首映會座無虛席 電影《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主要講述公元74年,一代戰神耿恭率三百大漢將士,歷經200餘天,死抗兩萬漠北外番的圍困進攻,最終僅13人生還獲救的歷史壯舉。電影《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將於2月15日在優酷獨家上線,這也是繼2月8日美視電影《西遊傳奇之寶象國鬥神紀》在優酷獨播之後,雙方又一次深度合作。
  •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最早出自誰之口?
    而說起其中最燃的臺詞,無疑是吳京從《戰狼1》帶到《戰狼2》的這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  ◆本文圖片採自網絡看到這句話,讓人下意識地聯想起一句古人的名言:「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其實,以上兩句都是「翻版」,原版應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此句出於《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是西漢名將陳湯給漢元帝上書中的一句話。
  • 龍泉青瓷走進《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浙江省人民大會堂首映現場!
    2月13日下午,由浙江美視眾樂文化傳播公司、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優酷信息技術(北京)公司等聯合出品的史詩電影《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
  • 《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14天攬獲近千萬票房,網絡電影轉型時代真的來了
    從骨朵數據2017年、2018年,優酷、騰訊、愛奇藝、芒果、搜狐等網絡平臺年度上榜的網絡電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題材確實是網絡視聽行業為數不多的精品。如果說《流浪地球》開啟了國內科幻院線電影新時代,《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則完全稱得上是網絡電影的裡程碑之一,兩部影片都是一次新的嘗試,是影視界勇敢探索的殊途同歸!
  •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立誓者陳湯,卻是一個有才無德之人
    、漠北之戰幾次大戰,致使匈奴北遷,「漠南無王庭」,匈奴國力開始衰退。 駐守西域的陳湯勇敢出擊北匈奴,斬殺匈奴單于,並喊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壯語,然而這樣一位英雄,他的仕途之路卻異常坎坷。
  •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戰狼2》中的這句臺詞居然源自2000年前
    而說起其中最燃的臺詞,那無疑是吳京從《戰狼1》帶到《戰狼2》的這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當時,這句話叫做: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陳湯與甘延壽隨後向朝廷上疏告捷:「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唐、虞,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稱北籓,唯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于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大漢使臣只帶36人徵服55國,千古唯一
    大漢時,有一句特別霸氣的話:「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至今讀來,仍然霸氣暢快,泱泱大漢帝國,雄霸於天下,誰敢放肆!在今天的歷史裡,西漢的強盛人所共知,而東漢似乎是個衰弱的代名詞。其實不然,東漢前期,漢明帝時,國力強盛,比之西漢,疆域更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