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臺企緯創要將在大陸子公司緯新資通作價33億人民幣,賣給立訊,引發島內關注,有的媒體報導中甚至用「蠶食」一詞。
財信傳媒董事長、財經評論人謝金河甚至在臉書撰文:立訊的企圖心,郭董注意到了!叫鴻海「要特別小心」。
立訊收購緯新資通(崑山),郭臺銘要小心王來春?
財經評論人謝金河
7 月17 日,上市公司立訊精密公告,公司擬與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共同出資約33 億元人民幣現金收購江蘇緯創和崑山緯新100%股權,其中立訊精密(或控股子公司)擬出資不超過6 億元。
江蘇緯創和崑山緯新,是臺企緯創(3231)旗下大陸子公司緯新資通(崑山)的重要子公司。緯創是全球電子組裝龍頭企業之一,2019 年實現營收2044.58 億元,淨利潤15.83 億元,也是蘋果公司的重要組裝廠之一。
在大陸,緯創旗下的重要子公司還不少,如緯創、緯新、緯隆等,且財務相對獨立,內部分工的客戶及職責也各自不同。毫無疑問,當時緯創在大陸崑山設代工廠,本身就是為蘋果供應鏈而設的。
在臺灣島內,很多人將祖籍汕頭澄海槐澤村的立訊女掌舵人王來春,稱為「女版郭臺銘」。此次,立訊收購緯創旗下在大陸的崑山廠,島內輿論也多指向會威脅鴻海。順帶一提,緯創是臺灣上櫃公司,投資者對其旗下部分陸廠出售案的關注,也在情理之中。
財經評論人謝金河在臉書撰文道:「郭董大感震驚。」謝金河表示:其實這消息已經醞釀很久,立訊蠶食臺企也不是今天才發生,引發郭董的震驚,最大的因素是立訊快速崛起,已經威脅鴻海,他更大讚立訊董座王來春的知人善用、驍勇善戰,這是郭臺銘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立訊董事長王來春(左3)和蘋果CEO庫克(右1)
「人一毒,腦就殘」,公允來說,臺灣島內許多媒體已偏「綠」,常常喜歡帶風向,更經常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無法客觀理性報導一件事情。
蘋果CEO庫克(TimCook)此前曾親身到崑山,拜訪合作夥伴立訊精密,並稱讚「超一流的工廠將了不起的精良工藝和細思融入 AirPods 的製造」。庫克還表示:董事長王來春女士打造了以人為本的卓越文化。我們很高興可以跟他們合作!
不久前,臺媒報導稱,蘋果傾力扶植立訊跨足iPhone後,希望立訊好好衝刺iPhone,不要分心,要求立訊將AirPods系列的代工訂單全部轉出去。媒體稱,與往年臺灣代工廠都能分杯羹不同,此次蘋果將AirPods系列的代工訂單,全部轉給聲學元件大廠「歌爾聲學」,鴻海旗下的鴻準、英業達都被排除在外。報導稱,這是蘋果拱「紅色產業鏈」。您說,這是不是帶有色眼鏡看呢?
謝金河在《立訊的企圖心,郭董注意到了!》文中說:在深圳掛牌的立訊,兩年股價大幅上升,從去年初的12.81元漲至61.12元,市值最高達2515億人民幣,約1.06兆臺幣,已經直逼鴻海的1.2兆臺幣。
謝金河記錄的立訊精密市值,應該是此前的數據。7月21日收盤,立訊精密股價為56元/股,市值已達3906.04億元。
鴻海創辦人郭臺銘
謝金河說:王來春由富士康插件工廠女工搖身蛻變為蘋果供應鏈的重要成員,而且還要取代鴻海而代之之勢,難怪郭臺銘要重視這個事。
他進一步分析,除了緯創把子公司賣給立訊,王來春與臺灣電子業界往來更是密切,臺灣的上市公司像宣德就是王來春的轉投資事業,美律與康控也都與立訊有密切關係。謝金河說:這些年王來春靠宣德董事長蔡鎮隆穿針引線打入蘋果供應鏈,立訊從連接器跨足聲控元件及AirPods系列的代工訂單,去年營收達625億人民幣,淨利潤達49.27億人民幣,立訊高成長,也享有高達76倍的本益比。
謝金河,是臺灣知名股評人。他表示,王來春深知資本市場的重要性,她身邊的幹部幾乎都是臺幹,總數超過600人,她對臺灣產業界的了解,恐怕無人出其右。
這位財經評論人還強調:郭臺銘真正要注意的是王來春知人善用,而且驍勇善戰,她對自己公司的發展,整個產業發展趨勢瞭然於胸,簡直是廿年前打拼的郭董翻版,臺灣電子業很多人恐怕不是她的對手,而郭董已退居二線,鴻海要特別小心!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右)、副董事長黃柏漙在股東會上
6月18日,緯創股東會召開。董事長林憲銘說,今年初時本以為貿易戰將告一段落,沒想到老天爺大筆一揮,又來了個新冠疫情。他說,直到3月中旬後,所有廠區的復工率才達6成以上,緯創在全球布局廣泛難免受傷。
數日前,宣布出售崑山廠的緯創,市場不買單,當日股價盤中觸及跌停,另外,競爭對手鴻海、和碩早盤股價表現全都翻綠。全球第三大的蘋果代工廠緯創,是7月21日(上周五)宣布出售崑山、江蘇子公司的消息。
林憲銘,現為緯創董事長,亦為建碁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此前,他在宏碁工作長達22年。林憲銘曾於1993年總攬宏碁PC事業部,此前他當過銷售業務員、採購、物料管理、市場行銷、筆記型電腦事業部主管。2001年7月,宏碁決定將製造與品牌部門分割,原為宏電總經理的林憲銘,帶著8500名員工,分到淨資產新臺幣54億元,其中包括蘇比克灣潛在廠房閒置損失11億元的海外市場基地「緯創」。
近年來,臺灣電子業大佬紛紛退休交棒,臺積電張忠謀退休交棒,鴻海郭臺銘也已交棒,臺達電董事長鄭崇華也啟動退休計劃,林憲銘被問及接班事宜,他稱自己還會再奮鬥幾年。
蘋果代工產業鏈
2001年7月9日,宏電研製服務部門(DMS)正式獨立為緯創資通,林憲銘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當時,他說:「15年來到這一刻,真的可以說是百感交集。」
林憲銘那時說,緯創的未來,往前看永遠是挑戰,但是改變是不能夾帶感情的。初創時,林憲銘說要等到公司盈利了,才會支領薪水。如今,從緯創過往的歷史看,臺灣企業家打拼的精神確實讓人敬佩!
對於立訊收購緯創旗下的子公司,該如何看待呢?前面我們回溯了林憲銘創辦緯創之艱難故事,一個老闆如果讓自己公司願意讓外人入主,可以推理,這家旗下公司90%在營運碰到了瓶頸或困境。當然了,一波說是研究家族企業傳承的,也有一種可能,是創始人自身年齡大了,二代又沒有興趣(或沒有能力)接班,只好拱手他人。
我們也注意到,臺灣有媒體在報導稱,「在蘋果牽線授意下」,緯創將崑山與江蘇廠房100%股權售予立訊。緯創自從「防水門」事件後,取得的iPhone本來就少,一旦今年年底前完成股權交割,立訊明年就能無縫上線。
另外,也有一說,緯創做手機曾出現防水問題,代工項目一直無法升級,「現在蘋果能找立訊接手」,讓緯創能將當初投資的錢回收,「蘋果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祖籍潮汕的「女版郭臺銘」: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立訊精密創辦人王來春
2020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上,現年53歲的立訊精密女董事長王來春,以83億美元財富位列第235名,超過了她的老東家、鴻海創始人郭臺銘(72億美元)。
昔日21歲的王來春前往深圳富士康當作業員時,做夢都不敢做。當然了,郭臺銘或許也未料及,這個鴻海旗下富士康10年打工妹,有朝一日會超越自己,擁有1800多億元人民幣身價。
對於被稱為「女版郭臺銘」的潮汕女王來春,用「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等詞彙送給她,都不為過。
王來春,被很多業內人士稱為「女郭董」。同她曾任鴻海高管、後來也是自主創業的林先生如是說:「待在鴻海,一輩子當工人;離開鴻海,就變成大老闆,這就是王來春的最佳寫照。」
王來春,1967年出生於汕頭市澄海區蓮下鎮槐澤村貧困農家。為了幫助生計,僅在老家的澄海蓮陽中學念過初中,後出來幫家裡幹農活,四處打工。
王來春(右1)與Apple 公關總監顧蔚(左)在一起
顧蔚,Apple 公關總監,她是這樣評價王來春:立訊精密創始人王來春,是我最佩服的女性科技領袖之一,打造從富士康女工到跨國科技公司創造人的傳奇。
顧蔚說:王來春卻輕輕一笑說只是運氣好。顧蔚有感觸地說:「大姐對技術和細節的執著專注,和深切的人文關懷讓人影響深刻,難怪她能帶領員工不斷創新前進!」
20多年前,王來春只是汕頭澄海槐澤村一位女農民,初中畢業後,她成為富士康流水線上的打工妹。20多年後,她已是立訊精密董事長、全球6大科技女富豪之一。
汕頭澄海蓮陽槐澤王氏家廟
郭臺銘曾說:沒有誰是天生窮命!王來春卻將她的成功歸因於「運氣好」,多樸實的話呀!
王來春的潮汕老家,是汕頭澄海蓮下的槐澤村。槐澤村界內,有一座王氏家廟,即當地人口中所說的「王大宗」,始建於明中期,清康熙五十二年,為祠堂式三進瓦木結構。槐澤一地,王是主姓,南宋末年,福建莆田王姓為避「景炎」之難,遷居到此地。潮汕和福建,古來有深厚的歷史淵源。
王來春,生於1967年,她的哥哥王來勝比她大3歲。農家女孩子的王來春,在澄海蓮陽中學僅念到初中,就回家幫忙幹農活。
1988年,臺灣富士康在深圳建廠,到澄海、潮州、豐順等地招收女工,21歲的王來春走出澄海來到深圳,成為了富士康在大陸的第一批打工妹,是富士康首批150名員工之一。
富士康在深圳最早的建廠,是位於西鄉崩山腳下的「海洋電子接插件廠」。王來春從一名作業員幹起,直至升到當時富士康內部大陸員工最高職級的課長,在裡面一幹頭尾11年。同一時期,有多少撥的進廠女工,因吃不消「軍事化管理」而中途離開。
立訊
王來春十年的打工經歷,對於她來說,包括在富士康學到的那一套管理模式,都是後來創業的基礎。
郭臺銘曾說:創業是靠你的精神,靠你對資源的掌握,靠你對時間的判斷,靠你對市場的判斷。憑什麼你可以做得比別人好,這些都是一個創業家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王來春被當成郭臺銘的女傳人,郭臺銘所說的創業條件,放到王來春白手起家之上,100%吻合。
1999年,王來春從富士康離職創業,創辦了深圳立訊精密,她的創業,幹起的和她當初在「海洋電子」打工幾乎同樣的事,擠在同一「跑道」上。
「工」字向下沉,就是「幹」,往上升就是「主」,從一個富士康打工妹成長為創業家,贏得了出頭一片天,王來春僅是「運氣好」嗎?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