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景財經
來源:萬小刀(ID:wanxiaodao1)
文章已獲授權
照片從左到右,依次是:「紅頂商人」陳麗華、「地產鐵娘子」吳亞軍、「快遞女王」陳小英。
吳亞軍和陳麗華,分別於2011、2016年登頂「胡潤女富豪榜」第一名。陳小英作為「快遞業的女首富」,也於2017年榮登「胡潤最年輕女富豪榜」。
很顯然,三人都是女中之鳳,更難得的是,她們還都是白手起家!
同樣是中國人,為毛人家這麼優秀?來,一起看看她們的「掘金史」,以及傳奇般的婚史!
一
1941年,北京頤和園,陳麗華頂著「葉赫那拉氏第八代傳人」的光環出生。
可惜生不逢時,此時正值抗戰,北京淪陷,日寇統治之下,別說什麼「傳人」,即使葉赫那拉的老祖宗慈禧從地底下鑽出來,恐怕也只能倉皇出逃,再次「西狩」。
於是這位正黃旗、滿清貴族後裔,和窮苦百姓一樣,苟活於亂世,別說錦衣玉食,連吃飽肚子都成問題。
家裡倒是有幾件祖傳的紫檀家具,可在那個時代,連大米鹹菜都換不來。
好不容易熬到新中國成立,8歲的陳麗華,終於吃上了飯,還讀上了書。
然而家境始終貧寒,上學吃力,於是她讀到高中就輟學,謀了份縫紉社的工作,混個溫飽。
幾年後,縫紉社「公私合營」改制,頗具生意頭腦的陳麗華,搖身一變,成了縫紉個體戶。
由於她豪爽仗義,結識了很多朋友,異性緣亦佳,很快便與意中人走進了第一次婚姻。1959年,陳麗華才18歲,就有了第一個孩子。
隨後是第二個,第三個,她成了三個孩子的母親。
孩子多了壓力大,陳麗華不得不拼命幹活,白天看孩子,晚上做縫紉,日子過得很艱苦。
差不多同一時間,距陳麗華2千公裡以外的重慶合川,也有位母親,為了讓年幼的女兒吃飽飯,晝夜不停地給人縫衣服。
女兒叫吳亞軍,從小聽話懂事,個性堅強。
他們一家人,住在一個小縣城的大雜院中,10多戶共用一廚房,每到飯點就排長龍……但艱苦的歲月,沒有打垮吳亞軍,居裡夫人是她偶像。
1980年,16歲的吳亞軍跳級考入西北工業大學。
而此時,在浙江桐廬縣一個窮山溝裡,3歲的陳小英,還在地裡玩泥巴,和家人過著捉襟見肘的清貧生活。
二
「葉赫那拉氏」後人陳麗華後來瞄上了修家具這門生意。
她不知從哪兒練就了一門手藝,開了個家具修理鋪。由於她手藝精湛,待人熱情且講信用,生意越做越好,很快,修理鋪就升級為家具廠。
在家具圈混熟後,陳麗華人脈漸廣,掌握了很多信息。
有一天,她得知北京某家具廠中,存有大量「破四舊」運動中遺留的明清古董,都是些「無主之物」。
於是通過關係,以較低價格購得其中一部分,轉手倒賣,掘得了第一桶金。
有錢之後,41歲的陳麗華,於1982年移民香港。隨後,她還在比利時購買了12棟別墅,後來又高價轉手,掘得了第二桶金。
至此,這位雖有清朝皇室血統,但是家道敗落,完全靠自己白手起家的女子,終於徹底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開始躋身於傳說中的「富婆」之林。
「富婆」很富,但已中年,此時的陳麗華早已和第一任老公趙某離了婚。據說,是因為趙某有錢之後,忽然原形畢露,出軌小三,拋妻棄子……
帶著三個孩子的陳麗華,已經過了最美麗的年華,但她有錢,不怕等不到第二春的「男主角」。
命運有時弄人,但有時也挺愛成人之美的。
導演楊潔,此時《西遊記》拍到一半,演唐僧的徐少華繼前任汪粵之後,再次棄劇。
沒了師傅的孫悟空無法無天,豬八戒沙僧意見很大,戲沒法拍,楊潔只好重新物色「唐僧」人選。
那是1984年的某個傍晚,剛領完上部戲工資的遲重瑞,在昏暗的樓道中,意外邂逅楊潔。
楊潔正憂心忡忡,匆忙間掃了一眼迎面走來的年輕人,忽然心裡一跳。
又看一眼。沒錯,這不就是我要找的「唐僧」嘛!
就這樣,已經32歲的遲重瑞,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竟然會在這個年齡,作為「天選之人」,主演影響了幾代人的86版《西遊記》後半部!
1952年出生的遲重瑞,祖上五代都是京劇出身,家族的薰陶加上世代信佛,使他演起唐僧來駕輕就熟,一舉手一投足都惟妙惟肖,恰到好處。
但在出演《西遊記》前,遲重瑞剛涉足影視三年,毫無名氣,所以《西遊記》沒播出前,命運暫時還找不到機會,安排陳麗華認識她的「男主角」。
而在同一年,20歲的吳亞軍,從西北工業大學導航工程系畢業後,被分配到了重慶前衛儀表廠做技術員。
8歲的陳小英,卻依然生活在窮鄉僻壤。上小學後,家裡的負擔更重,小小的她,不得不在課餘學著種田、割草、養豬,以期減輕家長負擔。
三
198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江南兩岸,24歲的吳亞軍從儀表廠辭職,憑著不錯的文筆,謀得《中國市容報》記者一職。
《中國市容報》主辦單位是「建設部城建司及重慶市建委」,於是吳亞軍藉此與相關部門打上交道,結識不少官員。
這為她後來改行,進軍地產領域,積累了重要人脈。
這一年,47歲的陳麗華搶先嗅到地產商機,在香港成立富華國際集團。
後以港商身份回京,主營房地產投資,憑著早些年在京城打下的人脈基礎,生意越做越大。
也是這一年,《西遊記》後半部在央視播出。
丰神俊朗、文雅和善的遲重瑞成了大眾情人。戲裡被女妖精們糾纏的「唐僧肉」,戲外也被萬千女粉絲們惦記上了。
電視機前,陳麗華堪稱這個「唐僧弟弟」的頭號粉絲,她下定決心,要找機會認識認識。
遲重瑞自從演了唐僧,仿佛自己也修成正果,整日在家吃齋念經修佛,只有參加京劇活動,才會出門。
陳麗華呢,恰好就是個京劇票友。
1988年冬,47歲的陳麗華來到中國京劇院唱戲,終於見到了36歲的遲重瑞。
那個年代的人含蓄,跟遲重瑞客串了幾齣京劇,陳麗華看在眼裡,愛在心裡,只是不好表達。
時間一長,京劇院的朋友們,發現了陳麗華的心思,於是自任月老,捅破這張紙,撮合兩人。
遲重瑞已經火了,但當時拿的還是工資,不是片酬,又沒有商演,收入很有限。
而陳麗華在當時已經積累了巨額財富,自身又是個風韻猶存的美富婆,一般男人很難不動心。
要說也是緣分,家境不俗,儀表堂堂的遲重瑞,居然在36歲「高齡」依然保持單身,這在80年代是很少見的。
莫非,冥冥之中,他正是在等待與陳麗華的這段姻緣嗎?
1990年,兩人結為夫妻,49歲的陳麗華,終於戰勝了蜘蛛精、玉兔精、女兒國國王等各路神仙鬼怪,吃上了38歲的「唐僧肉」。
婚訊曝出,引發轟動。
備受追捧的大眾情人,居然真的「說什麼王權富貴,怕什麼戒律清規,只願天長地久,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和比自己大11歲,離過婚,還帶著3個孩子的老女人成婚了!
也想吃「唐僧肉」的女粉絲們,感到無比震驚和失望!
於是,兩人的婚姻含金量和持久性,受到了非常廣泛的質疑。外界紛紛看衰兩人,說遲重瑞是「傍大款」「吃軟飯」。
面對爭議,遲重瑞唐僧附體,雙手合十,八風不動,淡淡表示:「時間會證明一切」。
婚後,遲重瑞結束了如日中天的演藝工作,專心輔佐妻子的地產生意。而陳麗華31歲的兒子,也加入了她的「商業帝國」建設隊列。
有了兩個男人的加持,陳麗華的地產事業更加的順風順水。
不久就又拿到了一塊臨近天安門廣場、人人覬覦的地皮。陳麗華準備,在此籌建商業大樓,遞交了「長安大廈」項目審批。
但適逢北京主辦亞運會,此地毗鄰故宮,與天安門廣場僅一牆之隔,政治敏感度很高,政府對項目的審批格外嚴格,審批工作進入了停滯狀態。
陳麗華焦急不已,但一籌莫展。
而在另一個省份,窮山溝裡的陳小英,長到14歲的陳小英,即將開始掌舵自己的命運。
四
1991年,15歲的陳小英因父親離世,母親實在無力支撐,只好從初中輟學,去了杭州一家印染廠當女工。
在印染廠裡,陳小英認識了老鄉聶騰飛。聶騰飛也是浙江桐廬人,窮苦家庭出身,比陳小英大3歲。
兩人年紀相仿,情竇初開,又是老鄉,很快相互吸引,共浴愛河,過起了夫妻生活。
1992年,鄧公南巡,指出「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看準了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於是,各行各業的經商氛圍,徹底被帶動起來。
上海浦東新區隨之成立,滬杭之間的外貿生意異常紅火。陳小英和聶騰飛所在的印染廠也加入了外貿大軍,並由聶騰飛負責報關單業務。
一次,印染廠接到一家美國的訂單,布匹在杭州報完關後,報關單要在次日送到上海碼頭,否則這單業務就會黃掉。
聶騰飛一時不知所措,因為當時的EMS最快也要3天才能送達。這時陳小英急中生智,說:你親自跑一趟得了!
聶騰飛便搭上晚班車,於次日凌晨到達上海,完成了送單使命。
從此以後,廠裡的報關單,全部由聶騰飛親自送到上海。
同年,28歲的吳亞軍也步入了第一次婚姻。
老公名叫蔡奎,也是重慶人,前兩年在深圳做電腦拼裝倒賣,賺了第一桶金。婚後,蔡奎留在重慶,繼續經營電腦和建材貿易。
1993年,吳亞軍下海經商,藉助報社平臺,成立了「重慶佳辰經濟文化促進有限公司」,主營貿易和出版工作。
這家註冊資金200萬的公司,當時股東為中國市容報社、蔡奎、吳亞軍的母親高超,以及蔡奎為法人代表的重慶亞泰工貿發展公司。
四方各出資50萬元,分別持股25%。
同樣是1993年,頻繁奔波的聶騰飛發現:杭州跟上海間的貿易往來非常多,許多公司都有報關單無法及時送達的難處。
當時來回火車票30元,有些公司出價100元請人跑腿!
20歲的聶騰飛意識到這裡有商機,和17歲的陳小英一商量,拉上同樣20歲的工友詹際盛,成立了「上海盛彤實業有限公司」,專門負責杭州至上海兩地的報關單次日送達。
那個時候,快遞業務是塊禁地,不允許民間私營,三人是冒著蹲監獄的風險跑腿賺錢。然而,莫欺少年窮,這個「盛彤」,正是申通的前身。
1994年,吳亞軍和蔡奎的重慶佳辰公司,註冊資金增至1000萬,吳亞軍夫妻二人的持股比例達到了85%。
隨後,佳辰公司與國企「中建科產業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重慶中建科置業有限公司」,吳亞軍夫婦佔股45%。
1995年,「重慶中建科置業有限公司」更名為「重慶龍湖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主營房地產開發。
合資前的「中建科」頗有來頭,隸屬於建設部和國家科委,於是吳亞軍夫婦背靠大樹好乘涼,正式拉開了馳騁地產業的序幕。
五
與此同時,陳麗華的地產事業也迎來了曙光。
通過人脈疏通,停滯4年的「長安大廈」,終於得到相關部門首肯,順利通過審批。
因項目位居要地,白天不允許施工,陳麗華爭分奪秒,當晚就集結了4卡車工人,轟轟烈烈地奔赴現場開工,隨後晝伏夜出,天天跑工地。
1996年,總投資4.5億元的長安大廈順利竣工。
此後不久,憑藉卓越的地理位置,長安大廈很快成為各界知名人士、企業家,和越來越多的外國使節,所推崇的宴會地點。
包括李嘉誠、霍英東等名流巨賈,皆是其座上客。
經過了「長安大廈」的審批風波,陳麗華此時愈發意識到人脈的重要性,於是乾脆把大廈的6層單獨劃出,成立了「長安俱樂部」。
這是北京第一家五星級私人商業會所,李嘉誠是其名譽理事,目前已發展成為中國頂級的會員制俱樂部。
聳立於各種富豪俱樂部、名人俱樂部之巔的「長安俱樂部」,是人脈結交的黃金場所,人人都想加入,但卻「不是有錢就能進得來的」。
隨後,陳麗華又完成了很多「不是有錢就能完成」的項目。
比如,在王府井周邊陸續拿到了一系列令人豔羨的黃金地段,一躍成為京城一流的高端地產開發商,也為她披上了「紅頂商人」的神秘外紗。
這個時候,吳亞軍的地產版圖,也在不斷地開疆拓土。
先是通過招標,拿下了重慶「小康住宅示範工程」的開發權。隨後,又獲批重慶渝北區一片住宅用地,開啟了其首個房地產項目「龍湖花園南苑」。
這一建築面積超過20萬平的住宅項目,吳亞軍很重視,竣工以後,其項目品質、綠化及配套,均獲得了較高評價。龍湖地產首戰告捷,榮譽紛至沓來。
同一時間段,陳小英的快遞生意也幹得熱火朝天。
隨著生意越來越紅火,當初一起創業的工友詹際盛,夾在陳小英夫婦之間,總感覺自己「是個外人」被孤立,索性拂袖而去,自己創立了「天天快遞」。
陳小英便叫哥哥陳德軍來,接替詹際盛的位置。聶騰飛一看,都自己人了,那好,把我弟弟也拉來,於是聶騰雲入夥。至此,一個家族企業的雛形,逐漸形成。
到了1997年,盛彤的快遞網絡不僅覆蓋了長三角,更在北京、廣州、武漢、成都等主要城市陸續設點,擁有50個網點,近2000名員工,公司正式走上了高速發展的軌道。
然而,正在陳小英與聶騰飛厲兵秣馬,準備向全國騰飛之時,悲劇發生了。
六
1998年秋,25歲的聶騰飛從杭州趕往寧波處理業務,途經紹興時,忽然遭遇離奇車禍。
陳小英才22歲,就承受了突如其來的喪夫之痛,一時之間,悲痛欲絕,萬念俱灰。
聶騰飛的弟弟聶騰雲一看哥哥去世了,嫂子遲早要嫁別人,乾脆另起爐灶,成立「韻達快遞」,還趁火打劫,挖走了一批公司元老。
「盛彤」被內外夾擊,陷入動蕩,人心惶惶。
樹倒猢猻散,一些骨幹也相繼出走,衍生出更多的「桐廬快遞系」,圓通、中通都冒出來搶食佔地。漸漸地,市場形成了「三通一達」的競爭局面。
面對同行傾軋,「盛彤」業務飛流直下。
公司內也是一片混亂,前期的「網點承包」制,經過野蠻發展,出現了不可控制的副作用,內部山頭林立,惡意搶單、隨意賣單、坑騙顧客的現象頻繁發生。
最糟糕的時候,鬧出了一個轟動全國的惡性案件,兩家快遞公司的業務員,為了爭搶業務大打出手,其中一個業務員被另一個業務員拿刀捅死。
內憂外患下,陳小英被逼到四面楚歌的絕境,一時不知如何應對,無奈躲入普陀寺閉關。一周之後,陳小英終於找到一劑「良藥」,創新推出了「總分兩級加盟」制。
該制度將原來的承包網點稱為「一級加盟商」,投遞員可以承包某片區域成為「二級加盟商」,收入全歸自己所有。
有了一、二級的相互牽制,局面逐步穩定,「盛彤」起死回生。
這是老公離世後,陳小英搭檔哥哥陳德軍走對的第一步棋,但對於未來,依然憂心忡忡。
同樣憂心忡忡的,還有1998年的陳麗華。
這一年,北京市政府打算把「金寶街」改造成國際水準的高端商業街,作為赴港招商項目。
該地在王府井附近,本應是商家哄搶之地,但採取了全國首創的——開發商負責修路,改造道路兩旁危舊房,解決居民拆遷費用。
因此,幾家很有實力的開發商都望而卻步了。
也難怪,那時的金寶街還是一片破舊的危房,住著2100戶居民,要解決上述所說的那些,談何容易。
此時陳麗華作為「備選開發商」,抱著「賠上全部身家」的決心,背水一戰,在賠償上最大化滿足拆遷戶,用28天完成了全部居民的拆遷工作,創下了京城地產界的「一絕」。
至此,陳麗華的「商業帝國」越來越龐大。
然而,枕邊的老公遲重瑞,卻遲遲找不到經商感覺。
在楊潔導演邀請下,遲重瑞重回演藝圈,接拍了《新西遊記》,跑到雲南深山老林,一拍就是一年。
異地分居,相思之苦讓陳麗華茶飯不思,望穿秋水,也不知當時有沒有去探班。
後來有一天,陳麗華領遲重瑞回到她在北京的祖宅。遲重瑞對葉赫那拉家幾件祖上留下來的紫檀家具,極感興趣。
於是,夫妻倆終於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商業領域——紫檀生意。
隨後,陳麗華基本把地產事業交給了兒子趙勇打理,自己則與遲重瑞一起投身紫檀事業,還投資兩億興建了中國檀木博物館。
七
隨著中國地產的升溫,吳亞軍也加快了龍湖地產的擴張步伐。
從1998年首戰告捷的「龍湖花園南苑」,到憑藉「北城天街」進入商業地產領域,龍湖地產在短短的五年間,就成了重慶地產界的標杆企業之一。
近20位中央、部委及外省(市)重要官員,曾在當地領導陪同下視察龍湖項目。
王石也帶萬科團隊參觀,出來時發現,進樣板間前脫下的鞋子,已被一雙雙整齊擺好,於是被打動,公開對外說:龍湖不是最大的,但肯定是最好的!
弔詭的是,此時大股東「中建科」,卻開始出讓股份,分步退出。到2008年時,「中建科」幾乎成了一個空殼,吳亞軍夫婦成為龍湖最大股東,問鼎重慶首富。
同樣是2008年,67歲的陳麗華投資40億以上,花費10年時間打造的「金寶街」也順利竣工。
這條東起東二環、西至燈市口的街道,成了頂尖奢侈品櫥窗,陳麗華再次獲得巨額財富。
2008年的金融危機,不僅沒有颳走陳麗華和吳亞軍的財富,反而帶來了新的生機。
2009年,龍湖的平均售價由上一年的不足5000,陡升至9000元起,銷售收入超過110億元人民幣,增幅超150%,版圖遍布全國11城,土地儲備超過2500萬平……
藉此,龍湖地產掛牌上市,吳亞軍蟬聯重慶首富。
這一年,放大招的還有33歲的陳小英。
2009年,馬雲準備把「11.11」光棍節,辦成一個天貓,乃至全網促銷的購物節。此時的「盛彤」已改名「申通」,掌舵人陳小英蟄伏已久,嗅到了一線商機。
33歲的陳小英找到45歲的馬雲,賠本報出了 2.7 元的「跳樓價」。這筆不賺錢的「虧本買賣」,讓所有同行冷嘲熱諷,但是申通,順利拿下了首屆「雙11」的大量份額。
2010年「雙11」前後,申通搶佔了40%的市場份額。搭上了阿里系的快班車,申通成功躋身全國快遞業前三甲。
這個時候,陳小英的財富與愛情,開始比翼齊飛了,新一任老公叫奚春陽,此人據說是陳小英前夫聶騰飛的司機,也是申通的創始人之一。
2012年,申通收購老朋友詹際盛的天天快遞,奚春陽出任董事長。
八
隨著事業騰飛,財富暴增,吳亞軍的婚姻卻走入了末路。
2012年11月,48歲的吳亞軍被香港媒體曝出跟蔡奎離婚,當日,龍湖地產股價即下跌4.2%。
人們都在坐等財產爭奪大戲,媒體卻很快曝出兩人已籤協議:夫妻兩人股份一分為二,蔡奎分得200億港元資產,30.2%股份則由吳亞軍全部掌管。
龍湖地產股價隨之上漲。由此可見,關於離婚的財產分割方案,吳亞軍夫婦或早有布局。
離婚消息被曝前,吳亞軍以約380億元的身家,蟬聯「中國女首富」。離婚之後,「中國女首富」的位置很快易主,被同在地產界的碧桂園少東家楊惠妍奪得。
根據協議,龍湖地產的經營權歸吳亞軍,蔡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但享有股份套現權利,每年都能拿到分紅。
在吳亞軍經營下,龍湖地產市值不斷上升,2019年福布斯富豪榜顯示,蔡奎的財富已經達到了近500億元,比離婚時多了300多億。
相當於吳亞軍這7年,又幫前夫掙了300億!
與吳亞軍的婚姻,令蔡奎終身受益,網民羨慕嫉妒恨地稱其為:「中國最幸福的男人」!
同時,大家也很好奇,離婚後的蔡奎在幹什麼呢?
那是各种放飛自我!娶空姐,買毫宅,開公司,日子過得極其瀟灑……
而吳亞軍,則把龍湖發展當成畢生使命,用自己所有財富設立了家族信託基金,指定女兒為唯一繼承人。
2016年12月,申通借殼艾迪西上市,40歲的陳小英身家達到120億,成為「快遞女王」。
次年,年僅41歲的陳小英退居二線,辭去申通所有職務,由哥哥陳德軍擔任董事長。
但她與哥哥共同出資的上海德殷,仍控制著申通53%的股份,擁有絕對的控股權。
少年喪父,青年喪夫,不到中年即身家百億的陳小英,未來財富還有很大騰飛空間,但她卻在盛年激流勇退,莫非也是從普陀寺得來的智慧?
陳麗華的「商業帝國」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從2012年以340億元首次躋身胡潤百富榜前十以來,就不斷攀越財富新高,2016年甚至以505億元的資產,躍升「中國女首富」。
因為遲重瑞的愛好,陳麗華也一起「玩」,玩得比地產還大,成了「世界紫檀大王」。
2020年,遲重瑞68歲了,依然一如既往,陪伴在79歲的陳麗華身邊。
自他38歲與她結合,兩人已攜手走過了30年,真正做到了當年那一句:「時間會證明一切」。
參考資料:
1、吳亞軍發家史:從女記者到女首富
2、女首富577億港元家產分割術,離婚分股醞釀已久
3、女富豪陳麗華首次登頂
4、揭秘「唐僧」遲重瑞與富豪妻子陳麗華婚戀過程
5、「快遞女王」陳小英創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