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我是一個喜歡看漫畫的人,小學時走在放學路上,雙手捧著5毛錢一本的口袋裝,看《哆啦A夢》、《老夫子》,初中時把盜版書壓在課桌底下,讓同桌幫忙提防班主任,看《七龍珠》,高中時一個人躲在被窩裡,用只有4寸的智慧型手機看《I」S》……如今上了大學,媒體技術日新月異,追漫畫有了更多的途徑,可我還是忘不了當初看《I」S》的那種感動。今天,我來給你們講講初戀的故事。
下文部分內容引用自《黑白漫文化》
男生可能都會經歷一種從英雄主義向現實,或者浪漫主義過渡的階段,一般世人將這一過渡期稱作,青春期。在青春期中,毛頭小夥子們會在生理和心理上發生著奇妙的化學變化,他們開始將女生由敵人轉變為傾慕的對象,始終想了解這種長頭髮、大眼睛、身上有著奇妙香味兒的生物是怎麼一回事兒。
我的變化就是從看漫畫開始的。
有一天,我放下了看了許久的《七龍珠》,翻開了一本第一頁就畫著女生內褲的漫畫書,我嚇壞了。一直與我為伴的漫畫,內容居然有了如此顛覆三觀的畫面,這讓我心跳加速、瞳孔放大、呼吸急促、冷汗直冒,我當下就做了一個決定:心無旁騖地看下去。這本漫畫書,就是《I」S》。
《I」S》(アイズ)是日本知名漫畫家桂正和的愛情漫畫作品。自1997年(第19期)至2000年(第24期)間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單行本全15卷,完全版全12卷。作品講述了男主角瀨戶一貴與女主角葦月伊織的青澀愛情故事。
《I」S》的表白篇之前,就是一個真實系、另一版本的《心跳回憶》。從第一章開始,桂正和採取了一種幾近笨拙的喋喋不休的方式,用盡全力地刻畫每一個細節,無論是天氣、時間、造型、表情、或是心理波動,來營造哪怕是極小的一次感情衝突,近乎瑣碎,又無比精細。他似乎是想要把戀愛的每一個場景都拆成小於一秒的時間單位,呈現出不同角度的若干分鏡,強迫你的感受與他絕無差別。而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可以看作是對《電影少女》的一次繼承,但桂老師顯然超越了《電影少女》時代的水準:他居然採用、且只採用第一人稱的方式。其他人的存在,都得通過被主角感知。這又強迫著人的感受,不得不隨著一貴的處境,上下起伏,喜怒哀樂……然後你只能跟隨著一貴,一步一步地深入他與葦月百般糾葛卻情真意切的愛情之中。
直到單行本都出了十冊以上,這個漫長的青春愛情劇,才終於迎來了他的第一次噴薄:地鐵上的表白,將男主角的口不對心,和女主角的欲迎還拒,都吹飛到九霄雲外。但就算是這麼一個情節,桂正和都要玩一把倒敘,玩一次追憶,然後順勢拉出後續的劇情,來提請所有的閱讀者知道:愛情童話尚未結束,表白成功了?其實才剛上路呢。
《I」S》作者:桂正和
閱讀桂正和的作品,往往總覺得讀到的是現實,他的畫風讓人可以看到內衣上勾勒出的女娃娃最關鍵部位的清晰的線條、看到當時穿在畫中角色身上的最流行的運動鞋、看出物品在現實中出現時所展現的材料和質地,而後期的角色人物造型也是類似於素描的寫真。只有放下書看到身邊三維空間的活生生的人的時候,才意識自己原來剛走下那列從童話返回現實的旅行列車。在旅程中那些仿佛真實的數不清的細節,是成為回憶的一部分,或是實現成長需要丟棄的東西,因人而異。就在你還在琢磨這種高精尖哲學問題的時候——列車長桂正和早已下班,捧著他的茶杯、走出了站臺。留下月臺上的小娃娃們,還在對著空蕩蕩的列車怔怔發呆。
最後,如果沒有時間看漫畫,推薦兩部和《I」S》同樣細膩的動畫作品吧,有名的新海誠的《秒速五釐米》和《言葉之庭》,同樣是講述愛情的故事,希望你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