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魔伏妖、糾結的愛情、溫馨的小故事……一部《降魔的2.0》中,有著許許多多的看點。而親情線一定也是其中的主要看點之一。
作為一位母親,《降魔的2.0》的親情線真的能引起我很大的共鳴,啤啤與父母、勞斯與萊斯、小馬與力哥力嫂以及最主線的,小馬與豪仔、晶晶的親情,雖然不同的關係中,角色的親情觀有所不同,但不變的是那一種溫情。
貝生與貝太對啤啤的感情應該和當下很多父母都非常相似。他們對女兒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她成功、成才、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時常也會因此忽略她內心的想法,譬如啤啤想要從事媒體工作,而貝生貝太卻一心想要她讀法律。
儘管如此,因為愛,他們還是選擇讓步。
啤啤的死是貝生貝太沒有預料到的,在啤啤死後,貝生選擇了自我欺騙,偽裝出無事發生的樣子,而貝太卻陷入了悲傷之中,甚至了夫妻關係都面臨破裂的危險。
終日忙於生意,他們看起來並不非常關心啤啤,而只是希望在生活條件上給她最好的,但忽視了她的精神世界。實際上貝生貝太對啤啤的關心其實一點都不少。
在朋友婚宴,貝生對小馬說的一番話將我感動落淚,或許這也是不少失獨家庭的心聲。成為一名母親後,越發能體會那種子女不在身邊時的寂寞,更何況對於貝生貝太而言,啤啤是永遠離開了。
也許是工作的忙碌讓他們不善於向女兒表達自己的情感,也許他們的期望與啤啤對自己人生的規劃相矛盾,不過他們對啤啤的愛是永遠深刻、也不會改變的。
萊斯與Mephi進行交易的決定並沒有過問勞斯。
萊斯對勞斯的愛太過沉重了,以至於勞斯在內心深處是覺得自己受不起的。
親情中應該經常存在這樣沉重的愛,把對方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更加重要,特別是在像勞斯萊斯這樣相依為命的親情關係中,另一方就是自己的全部。
可能像勞斯感覺的那樣,萊斯救他,也是為了她自己,因為她無法承受一個人。雖然勞斯可能因此心中對萊斯也由怨恨,可是就像結局那樣,當身份對調,勞斯也會毫不猶豫地作出同樣的選擇。
這就是相互依賴、相依為命的親情。
小馬與力哥力嫂的親情在第一部中筆墨較多,第二部中也有涉及。第八集中小馬以為自己死了的時候,見到了已經死去的力嫂,那一刻他也想永遠留在爸爸媽媽身邊。
力哥力嫂對小馬的愛無疑是強大的,強大到成為一種執念,連自己去世了都不自知。
而小馬幫助力哥力嫂脫離循環的愛也是堅定的。雖然他很想和爸爸媽媽永遠在一起,但他也知道,幫助他們脫離循環,送他們去目的地,才是對他們最好的選擇。
力哥力嫂對小馬也是一樣。意識到自己已經去世以後的力哥力嫂坦然地接受了現實,並無牽無掛地攜手去了目的地,那一段很感人,雖然作為觀眾有不舍,但沒有非常悲傷,因為我們和小馬、力哥力嫂一樣,都釋然了。
小馬與力哥力嫂的親情就是這樣一種曾經快樂過,就沒有遺憾的灑脫的情感,該放手時,就豁達地放手祝福。
小馬與豪仔、晶晶的親情線可以說是《降魔的2.0》中我最喜歡的一條線了,當然,也是把觀眾虐慘的一條線。
在豪仔回來以前,小馬和晶晶的生活是平常的,即使小馬已經走上了降魔人的道路,他們的生活也沒有太大的改變,除了時常思念石敢當以外。
而在晶晶知道豪仔存在以前,小馬和豪仔的關係也有過一段時間的平靜。為了幫豪仔降伏海魔、一家團聚,小馬開始更加努力地成為一名真正的降魔人。
似乎並無太大波瀾,一切也不算太好,不算太壞。
當晶晶知道豪仔的回歸、以及他成為羅剎這件事以後,三人的關係就出現了改變。
豪仔逃避與晶晶相認,同時也就與小馬反目;晶晶既心痛豪仔,又想要為他贖罪,晶晶當然不想豪仔成為吃人的惡魔。而小馬,相信他是能理解豪仔的處境的,但另一方面,對母親的心疼讓他也無法完全原諒豪仔對晶晶的態度。
豪仔的選擇其實恰好證明了豪仔的善良。因為他害怕自己無法自控,傷害媽媽,所以他寧願世人不理解,寧願無法在最後的時間裡感受親情的溫暖,也要決絕地遠離他們。
此時,三人都陷入一種糾結的境地。
還好有萊斯的出現,幫助了他們一家團聚。
最讓人難過的是,即使豪仔在萊斯的幫助下可以暫時避免魔性發作,即使豪仔領悟了要珍惜能快樂相處的日子,無法改變的是他會成為羅剎這一不可逆的宿命。終有一天,他會不認得小馬、不認得晶晶,會傷害他們。也終有一天,他要成為滿手鮮血的惡魔。
其實豪仔一直善良,所以他不會願意有這樣的結局。所以,飛灰湮滅對他來說是一種解脫。於是新的矛盾出現:能降伏豪仔的人只有小馬。
這對於三個人來說都非常殘忍。一個要與家人永別,一個要親手第二次殺死自己的兄弟,一個要看著自己一個孩子殺死另一個孩子。
小馬與豪仔、晶晶的這一條親情線註定是悲劇,帶著知道它會悲劇結局的眼光去看前面的戲,連一家人吃飯這樣的溫馨場面都讓人難過。
還好三人都足夠堅強,小馬想要通過刪除晶晶記憶的方式來讓她避免痛苦,而晶晶最後依然選擇了面對。他們之間的感情,已經到了寧願痛苦,都要深刻銘記的地步。
個人認為,晶晶對子女的感情沒有上文所提的貝生、貝太那樣沉默和隱忍,也沒有力哥、力嫂那樣豁達灑脫。晶晶從來不隱匿她愛的表達,雖然她很堅強,但她心中又一直有傷痕。
第一部中,晶晶因為害怕自己與自己的兒子相剋而故意對小馬不理不睬,其實就反映出她堅強樂觀的外表下,是這麼多年來從未放下豪仔的死。
第二部中也一樣。其實豪仔在八歲那年已經去世,而突然了解到的靈界又給了晶晶重遇豪仔的希望。如果她真的灑脫,那她應該已經坦然接受豪仔去世的事實,然而她沒有。她始終懷抱希望。
最後,雖然晶晶讓小馬殺死豪仔,讓他解脫。但是從最後一幕來看,豪仔離開後,晶晶與小馬之間的氛圍好像有一絲尷尬,他們不再像以前一樣了。而桌上,豪仔的照片也消失不見。這是否意味著晶晶仍然沒有真正放下豪仔?
作為一名母親,完全可以理解晶晶的心態與處境。不要說過了二十多年,這份對去世子女的牽掛,或許一世都不會放下。道理所有人都懂,人死不能復生,人應該要向前看,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維持著堅強的外觀,維繫著正常的生活,也始終記著內心深處的傷痕——晶晶就是這樣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