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真的要被攻克了嗎?| 央視高分紀錄片《手術兩百年》推薦

2020-11-19 健康界

今天,在大多數疾病面前,手術刀幾乎已經無所不能。但面對癌症,柳葉刀領跑的局面是否依然能維持?歷時3年豆瓣9.4分央視科學紀錄片《手術兩百年》的第七集「眾病之王」,給出了答案。

/恐龍,第一位癌症患者/

事實上,人類並不是癌症唯一的受害者。位於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收藏著世界第一具完整發掘的霸王龍化石。

古生物學家認為,這頭生存於6600萬年前的霸王龍,可能是迄今發現最早的癌症病患,它最大的腫瘤長在脖子這裡。許多不同的霸王龍和其他恐龍標本,比如亞洲特暴龍、分支龍,都顯示出動物生前有這種疾病的痕跡。

/癌症,到底是什麼?/

癌就是我們身體內,一部分變得異常聰明、頑強、狡猾、邪惡的細胞。

「癌症是一種可怕疾病,你可以把它當成一隻螃蟹用蟹爪緊緊抓住你,絕不放手。這就是為什麼古希臘詞語『螃蟹(Cancer)』能恰如其分指代癌症了。」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戈爾登·弗裡曼教授說。

正常的細胞,分裂60次左右就凋亡了。可是癌細胞,可以由一個變成兩個,兩個變成無數;它不僅在一個地方發展,還會遊走到全身;它的組織越長越大,瘋狂攫取人體營養,最終導致宿主衰竭而死。

瘋狂的不死的細胞,這是1951年的發現。

/從無到有——乳腺癌根治手術/

隨著現代外科誕生,人們開始嘗試用手術刀抵禦癌症的可怕禁錮。乳腺癌手術,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實施的癌症手術方案。

威廉·霍爾斯特德

19世紀末,一位大膽的醫生試圖改變癌症無法治療的歷史。來自紐約的一代名醫威廉·霍爾斯特德發現,許多人的癌症在術後依然會復發,而且通常復發的位置就在上次手術部位的邊緣。

他認為,術後的高復發率是因為醫生對乳房的切除不夠徹底。因此,在進行乳腺癌手術時,除了對乳房進行整塊切除外,霍爾斯特徳還會切除乳房下的部分肌肉、淋巴結甚至鎖骨等部位,他把這種手術稱為根治切除術。

乳房根治術此後成為了癌症治療的主要方法,而切除整個腫瘤及周邊正常組織、保證根除徹底無殘留包括切除淋巴腺組織的做法,在癌症治療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4000年前,古埃及名醫印和闐對乳腺癌的治療方法,只寫了簡短的一句話,「沒有治療方法」。今天,全球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經達到83.2%。而這種進步,其實都是在近200年間取得的。

/癌症是否已經到了快被攻克的關口?/

從沒有治療方法,到一百多年前醫生拿起手術刀來切除癌變的組織,到今天科學家對基因進行編輯來對抗癌症,癌症治療已經有手術治療、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療法等眾多手段。癌症的術後五年生存率已經有36%,部分患者可以帶癌長期生存。

人類是否可以徹底擺脫癌症的威脅?

我們一生中,體內130億個細胞會分裂大約1000萬億次,每一次細胞分裂過程都可能有錯誤發生,並導致DNA的損壞。隨著年齡增長,我們體內細胞中受損DNA數量越積越多,當受損DNA中的一個,碰巧攜帶原癌基因時,我們就有可能罹患癌症。

作為鑲嵌於生命密碼之中的疾病,只要生命存在,癌症威脅就無法消亡。對抗癌症的戰役,人類只是取得了很小的勝利,科學的探索遠未達到終點。

早發現、早治療已成為所有癌症研究人員的共識。讓癌症病人在保證生活質量前提下,儘可能長期與癌共存,延緩死亡的到來,是今天全世界癌症患者和醫務人員共同的努力方向。

一群身患癌症的病人,在孔明燈上寫下「重燃生命」四字

在《手術兩百年》醫學資料顧問、外科醫生李清晨看來,生命有多美好,就有多易逝,它就像一根蠟燭,沒有現代醫學時,這根蠟燭可能剛點到一半,就被一陣風來給吹滅了,現代醫學能幫助這個蠟燭儘量燒到頭。

什麼是生命?生命就是兩段無窮黑暗中間一剎那的光明。

參考資料:大型紀錄片《手術兩百年》,歷時3年,全球12國取景拍攝製作,由中央電視臺直屬單位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承制。這是中國第一部以醫生視角系統展現人類與疾病作鬥爭的作品,力求記錄科技歷史變化,展現人道主義光輝。該片共8集,每集50分鐘。

文中數據來自《手術兩百年》紀錄片編輯 | 於望 李果兒審校 | 郭

相關焦點

  • 央視高分紀錄片,手術兩百年 (2019)
    大型紀錄片《手術兩百年》歷時3年,全球12國取景拍攝製作,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CCTV-9)重點項目 [1]  ,由中央電視臺直屬單位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 央視紀錄片《手術兩百年》,令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它是央視紀錄片《手術兩百年》中描述的,曾經真實發生的場景。大型紀錄片《手術兩百年》歷時3年,全球12國取景拍攝製作,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CCTV-9)重點項目,由中央電視臺直屬單位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承制。這是中國第一部以醫生視角系統展現人類與疾病作鬥爭的作品,力求記錄科技歷史變化,展現人道主義光輝。
  • 假期放映室:《手術兩百年》,豆瓣 9.1 的醫學紀錄片
    而在放鬆之餘,這部紀錄片或許會帶給你別樣的感動。英國倫敦,老手術博物館,館長凱倫·豪厄爾每天都要向參觀者模擬下面這幅做手術的圖片上的場景。圖片來源:《手術兩百年》截圖病人被綁在躺椅上,一個人按住病人的身體,醫生單膝跪著,拿出一把鋸子,要鋸掉病人骨折的腿。
  • 《手術兩百年》是央視歷時3年拍攝的紀錄片,簡直是醫學寶典!
    這部央視的《手術200年》是歷時三年拍攝出來的紀錄片,為了能夠湊集更多的素材,劇中的內容是全世界50多個醫學專家拼湊起來的,涉及的範圍也非常廣,起碼有12個國家,結合了現代醫學與歷史上的一些記錄,從多個維度來講解我們人類是如何將手術這門技術發展起來的,絕對稱得上是一部醫學寶典。
  • 《手術兩百年》紀錄片出來了!耗時3年、歷經12國拍攝……
    有數據統計,一個生活在今天的普通人,平均一生中將會經歷7次大大小小的手術。由中央新影集團北京發現紀實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紀錄片《手術兩百年》歷時3年,歷經12國拍攝,是國內第一部全景展現人類與疾病抗爭的科學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於6月22日-29日,每晚20:04分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CCTV-9)播出。《手術兩百年》總共8集,每集50分鐘。
  • 央視再出9.4分神片《手術兩百年》,看完卻發現是輸血兩百年
    近期,央視一部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紀錄片悄悄上映,它就是關乎救人的《手術兩百年》。整部紀錄片歷時3年,前往12個國家,採訪50多位國際頂級專家,一播出就是9.4分,B站播放量30多萬。它以立體紅細胞如糖果滑落驚豔開篇,而這一設計也仿佛在暗示著血液在手術中的重要地位。手術,一個即使你還未經歷過,也一定聽過的詞語。
  • 因為死亡的必然,才讓好好活著顯得可貴——紀錄片《手術兩百年》
    2019年7月份,有一部堪稱年度神作的紀錄片在豆瓣、知乎都引起了熱議。這部紀錄片由央視拍攝,開播以來好評一片,知乎電影評分已達到了9.2。《手術兩百年》的開頭短片就直接把人鎮住了,豐富的細節和恢弘的管弦配樂,滿屏的未來感和科技感,不知道的還以為接下去要播的是
  • 《手術兩百年》:抒寫醫學的偉大與局限
    手術,是生與死的重要關卡,也是人類與疾病抗爭的重要手段。然而,很多人因不了解而對手術畏懼、恐慌,甚至產生誤解和矛盾。那麼何為手術?手術從何而來,又將向何而去?誰又是手術背後的實施者、推動者?觀看紀錄片《手術兩百年》或能給我們某些啟示。
  • 《手術兩百年》:能讓我把生命交出去的,只有他們
    如果說《人間世》讓我們看到了病魔的可怕和生命的脆弱;那麼這部《手術兩百年》讓我們看到的,則是醫學發展帶來的希望,與生命的強大。《手術兩百年》 央視這部《手術兩百年》,既沒有讓人心痛的生死離別;也沒有切割分離後讓人不適的器官組織。
  • 編導手記丨《手術兩百年》總導演: 寫在播出前一天
    《手術兩百年》 宣傳片 在後期機房熬的時候,每天望著窗外樹杈上的鳥巢,我想像過很多次,就像當年高考一般,如果要播出了(如果考完試),我在做什麼。應該在給自己放大假吧?熱浪海灘倒也不用,至少可以橫躺在家裡拍拍肚皮或者泡泡茶吧。
  • 逆天病毒M1專殺癌細胞 人類攻克癌症還要多久
    頭條前瞻的衝鋒耗認為,如果這個發現真的能夠廣泛應用到癌症治療上的話,那麼拿諾貝爾獎將是早晚的事。癌症並非一種現代疾病,從古代開始,人類就已經飽受癌症折磨,考古學家最近在一具距今3000年的人類骨骼上發現癌症的痕跡,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癌症。實際上,早在古希臘時期,就已經有學者發現癌症,並留下一些對癌症症狀的描述。到了16、17世紀,人們才意識到身體上出現的莫名腫塊其實就是癌症,一百年之後,人類發明顯微鏡,癌症的病理被發現。
  • 央視硬核紀錄片,這片太厲害了……
    央視出品紀錄片素來以"硬核"、"高品質"著稱,各種風格,切換自如,《航拍中國》、《舌尖上的中國》、《客從何處來》…… 由於疫情,今年過年在家和家人看了不少影視劇。今天著力推薦一部紀錄片:手術兩百年。我敢說,質感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 這部央視的大尺度紀錄片,我以為是BBC拍的
    央視紀錄片《手術兩百年》不動聲色地火了,播出至今,豆瓣評分9.4,超過70%的觀眾給出五星好評
  • 「豆瓣高分推薦」這五部國產紀錄片,你值得一看!
    下次會繼續給大家推薦口碑炸裂的BBC製作~1《河西走廊》豆瓣評分:9.7這是一部85%的網友都打了五星的神仙紀錄片。2《航拍中國》豆瓣評分:9.1這部片子一共拍了三季,同樣是央視出品,高水準的大型航拍紀錄片,以空中視角俯瞰整個中國,全方位展示中國不同城市的人文歷史景觀和自然地理風貌。
  • 一定要推薦的10部豆瓣高分紀錄片(建議收藏)
    那就跟鐵木君一起看紀錄片啊!在消遣時間的同時學習知識,一舉兩得不香嗎?作為「高標準紀錄片收藏家」,鐵木君今天就把10部製作超級精良、內容獨樹一幟、畫面無敵震撼的高分紀錄片分享給大家,快快收藏好!《航拍中國》(豆瓣評分9.2,共3季)你真的了解家鄉嗎?現在就讓我帶你看看從未見過的中國樣貌。
  • 2020最新片單|適合春節看的10部高分紀錄片
    科普君為你準備了2020最新紀錄片單,涵蓋自然、歷史、科學等科普知識,均是近一年全新推出的豆瓣高分佳作。趕緊轉發收藏,趁著假期,為自己充滿電吧!1.自然探秘《未至之境》豆瓣評分:9.4國家地理與BiliBili合作出品,又名《中國的隱秘王國》。
  • 發現大事記|《手術兩百年》摘「中國龍獎」雙料大獎
    《手術兩百年》海報 《手術兩百年》榮獲得2020「中國龍獎」最大獎項 《手術兩百年》憑藉豆瓣9.4評分、4億微博閱讀量熱搜榜第二、學習強國開設專題首頁推薦,最終獲得本屆「中國龍獎」最大獎項——特等獎,同時還獲得優秀製作獎。作為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出品的科普長片,劇組歷時3年,前往8個國家,探訪70餘家重要醫學博物館、醫院和醫療研究機構,採訪50多位國際頂級專家,生動記錄展現了人類與疾病抗爭的發展歷程。
  • 人類攻克癌症的「重要一步」——硼中子俘獲治療
    要理解BNCT技術要從它的名字說起,B代表Boron,也就是硼元素,硼為黑色或銀灰色固體,晶體硼為黑色,硬度僅次於金剛石,質地較脆;N代表Neutron,也就是中子,它是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一,中子是組成原子核構成化學元素不可缺少的成分;C代表Capture,捕捉;T代表Therapy,療法。
  • 下一個十年,人類會攻克癌症嗎?
    如果「攻克」指的是完全治癒,那肯定不可能的。只說一點,一種新藥從研發到臨床再到降低成本、可惠及大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不能在療效證明完全可治癒,那就談不上攻克。實際上,直至今天,我們連感冒這種病都不能說已經攻克。 張強:不會。
  • 被忽略的高分大師紀錄片,帶娃一起了解中國百年文化史
    文丨團媽央視出品的紀錄片一直保持著較高的製作水準,且富有文化內涵,比如大家都熟知的《舌尖上的中國》,又比如掀起熱烈討論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專業是央視出品的標籤。 今天團媽想要推薦的是《百年巨匠》2010年開始籌備,以美術篇作為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