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我們快樂起來的,首先也是我們自己。持續地尋找自己的天賦和熱愛,是我們一生的功課,無論男女。
主筆/黃瀾
黃瀾,最成功的電視劇製作人之一。代表作包括《辣媽正傳》《大丈夫》《虎媽貓爸》《女醫·明妃傳》《我的前半生》《如懿傳》。
去上海出差,見到了我的專欄編輯。下午茶時,聊到豬肉漲價,她就馬上下單給我買了一本《查令十字街84號》,她說書中的女主角就是買了美國的豬肉寄到男主角英國的書店。
之前看電影《不二情書》,聽說過這本《查令十字街84號》,它好像是筆友戀愛的信仰之作。
回到北京,收到了這本書,以及有史以來最大暴雨的通知。於是在一整天的等雨心情中,看完了一個紐約女作家和倫敦書店老闆跨越二十年的書信手札。他們一個買書,一個賣書,一生未曾相見,但並不影響他們彼此的懂得和同頻的幽默。
想起二十多年前,為了給一個男孩找那本《歐也妮·葛朗臺》,烈日炎炎我騎車跑遍了杭州上城區所有的新華書店。十幾年前,也曾經跟一個網友通了幾年的郵件而未謀面。幾年前,因為喜歡小說《烏克蘭拖拉機簡史》,我專程跑到倫敦去見該書作者,街心公園走了一圈又一圈,久久不忍離去。
最近看劇本,編劇有一句臺詞很打動我,她寫道:「睡前可以一起靠在床頭看看書,有感而發聊上幾句,這大概就是我理想的婚姻了。」
每每有女性題材的電視劇播出,總有記者來採訪我的觀點。他們會問:「看完熱播劇,你是不是也覺得男性總讓女性失望?」「你是否同意男人沒有那麼愛女人,女人就應該自愛?」
我當然不是這麼想的。
我琢磨著,男人和女人的相處,除了生活層面的合作,總還是要有些精神溝通吧?而精神上的溝通,是不是需要藉由一些載體呢?比如,我們是否有對同一個事物主題的強烈興趣呢?也不僅僅是愛情吧,親情、友情,甚至是所有人和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是否也都需要一些愛好來助燃呢?
如果你我都愛讀書,那我們可以聊聊書;如果你我都愛跑步,我們可以一起跑步;如果你我都愛烹飪,我們可以一起下廚……
我見過結婚多年還滔滔不絕、恩愛有加的夫妻,他們一個作詞一個作曲,坐在他們身邊,我覺得生機勃勃。我也見過準備進入婚姻的無趣情侶,一個手舞足蹈說話,一個無精打採打盹,坐在他們身邊,我覺得索然無味。
我們是不是要先愛好著什麼,再通過這樣的愛好,跟他人產生聯結呢?而不是期待一個男人會莫名愛你,而你也能一輩子莫名愛他。
我跟老同學夫妻約吃飯,他們前後腳到了餐廳,丈夫意氣風發而妻子卻一臉倦容。我問女同學最近如何,她說上個月體檢查出來肺部有一釐米的結節,懷疑是肺部原位癌。我吃了一驚,但佯裝鎮定安慰她:聽說癌症跟情緒緊密相關,把自己過開心了,癌細胞會被趕走的。
她聽罷抬起臉,深深看著她的丈夫,眼神中似乎有些哀怨,還有些責怪。頓時一旁的男同學神情不安,歉意中帶著迴避。
我想,大概她把她的不開心歸咎於她的丈夫了,而她的丈夫好像也就這樣不情願地認同了。她說她的確為家庭犧牲了太多,太忽略自己的情緒了。
以後的好幾天,我都在回憶她的眼神。當我們把自己的不開心歸咎於他人時,同時也意味著,我們把快樂拴到了對方身上。對方會不堪其重,我們忘了自己才是身體和情緒的主人。於是身體會用疾病的方式提醒我們,請多多關照自己。
能讓我們快樂起來的,首先是我們自己。持續地尋找自己的天賦和愛好,是我們一生的功課,無論男女。我想,這是我喜歡的電視劇主題。
《查令十字街84號》這本書暢銷了很多年,據說依然有讀者去倫敦拜訪這個地址,去尋找那個承載著文學與深情的書店。
下雨天,看一本好書,寫一篇文章。我藉由對文學的愛,度過了又一個美好的日子。謝謝送書的朋友。願我們肺部平順,眼光投向愛人,裡面沒有責怪,滿是喜悅。
本文原載於 時尚芭莎10月刊 女性專欄
編輯/顧文瑾
微信編輯/Wei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