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GF80mmF1.7 R WR最快上手體驗

2021-02-13 LittleBigVision

     非常幸運的在正式發布之前拿到了傳說已久的這支富士GF新鏡頭,在此感謝富士公司讓我有機會提前體驗這支鏡頭的魅力。雖然我自己已經擁有了GF110 F2這支人像鏡頭,當知道富士有可能推出這樣一隻大光圈的中畫幅定焦鏡頭的時候,內心可以說是非常激動的。

     我自己是富士中畫幅GFX系統的最早一批用戶,並且用了很長時間的GF110 F2,在早期這支鏡頭承擔了我絕大多數人像拍攝的工作,而這支鏡頭雖然優秀缺點也顯而易見,除了相對高昂的價格,其本身的長度和重量也讓許多有人像拍攝需求的用戶望而卻步。而我早期還會轉接135畫幅的85mm F1.8鏡頭進行拍攝,在規格相似的情況下,雖然能得到相對GF110 F2更輕便的體驗,然而轉接帶來的是對焦精度以及速度的缺失,和邊緣畫質的明顯損失。

     當富士宣布GF80mm F1.7的開發,我就充滿了期待。上手之後發現,這支鏡頭不僅比想像中的要輕巧便攜,比我轉接85mm F1.8的時候還要更加短小更輕一些。相比隔壁某家類似規格的80mm F1.9鏡頭,那支又長又重又貴,而富士這支鏡頭在這個規格下把體積重量控制得相當不錯。長遠來看這將是我人像寫真拍攝的掛機鏡頭了!

     到手之後我便約上了同為攝影師的湫雨老師給我做模特,由於秋冬的成都極少有晴朗的好天氣,我瞅準了天氣預報終於等來了兩天晴天出去拍攝。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人像寫真風格傾向於場景人像。會特別在意人物以及畫面的氛圍感。雖然這支鏡頭在135畫幅下等效大約是63mm F1.35左右,可以想像其特寫虛化效果會十分威猛,但我更注重整體環境氛圍,前後景深中遠景的虛化效果。轉接過類似規格的85mm F1.8的鏡頭之後再來體驗原生的80mm F1.7,拍攝體驗可以說是質的飛躍,不用擔心跑焦,不用擔心對焦速度,不用擔心邊緣畫質,一如最開始體驗富士GFX系統,你已經忘記這是中畫幅的相機!

中景人像在良好的自然光環境下,F1.7光圈全開的前景虛化也非常舒服,焦點上的湫雨老師清晰美麗,加上中畫幅本身優秀的畫質,體驗極佳。

為了體驗這支鏡頭在大型空間裡的空間表現,我來到了藍頂藝術區的Hodays進行拍攝。

      在擁有足夠操作空間的前提下,GF80mm F1.7有足夠良好的畸變控制,後期我幾乎很少進行透視較正,在搭配富士GFX100 一億像素成堆的細節,空間的表現甚至帶給我一絲絲超現實感覺的畫面。

     時間來到第二天,成都非常賞臉的給我一個大太陽的天氣,驅車去到了朋友開的小院,我破天荒的拍攝了JK制服和久違的和服look。畢竟作為一個日系品牌,日系題材是非常適合拍攝的。自己去日本也沒什麼機會拍攝JK制服,不如趁手裡有這支鏡頭就拍拍看,不得不說湫雨老師的JK制服look相當合適。

     由於這次的操作空間多在室內,中景人像和近景特寫就成為了主要拍攝的選擇。80mm F1.7的空間感和特寫虛化再一次發揮出了它的優勢。

    

    拍完JK制服湫雨老師立馬轉換風格,和服look上線

最後做一個簡單的總結,我是富士GFX50 S最早一批用戶,當時一同入手的套頭GF 63mm F2.8,因為那個時候的選擇實在是不多,63mm F2.8這個規格對於大光圈控的我來說顯得相當雞肋,即便它擁有很好的畫質。在轉接135鏡頭,使用富士GF110 F2多年後,GF80mm F1.7終於出現!

不論是鏡頭的體積控制,以及重量,搭配我自己手裡的GFX 50R依然是非常和諧的組合。而我更期待它在最新的GFX100S上的使用體驗,畢竟這臺富士的最新中畫幅,把我當年對GFX 50S的眾多怨念一一給消除掉了。

身邊很多朋友不管是幹活還是愛好者,大多選擇依然是135畫幅的相機系統,對於中畫幅數碼的概念幾乎都是,慢!貴!重!而從GFX50S開始,富士不斷進步,完善機身的性能操控,鏡頭群的不斷壯大,都說明中畫幅數位相機的下放早早的就來到了我們身邊。它不再是商業攝影師的利器,它也逐漸成為廣大攝影師的另一個選擇。GF80mm F1.7R WR的出現,側面證明了這一點。它不再拘泥於過去120相機的規格限制,更多的是考慮到用戶的需求以及相機技術的不斷進化,相信它的價格也不會高高在上的把自己放在「我是一支中畫幅鏡頭所以我很貴」的位置上。優秀的設計和合理的價格,足夠吸引用戶去選擇它。畢竟,這是現階段中畫幅數位相機裡,最大光圈自動對焦的定焦鏡頭,沒有之一!最後我要由衷的感嘆一句,FUJI南波灣!

相關焦點

  • 單評 | 富士 XF 16-80mm F4 R OIS WR
    XF16-80mmF4 R OIS WR的發布,終於補齊了富士24-120大變焦專業鏡頭的缺,也讓我們看到了富士最佳工作套頭的影子!將該鏡頭裝到X-T3上,整體依然很小巧、均衡。哪怕是放到日常使用的通勤包裡,也不會顯得突兀。XF16-80mmF4 R OIS WR的濾鏡口徑為72mm,濾鏡配置比較方便。相對較大的前組鏡片,也幫助它獲得了更好的通光量,可以提升整體畫質。
  • 富士XT4的使用體驗
    △機身:富士xt4 鏡頭:80mm f2.8光圈:2.8快門:1/500iso:200但隨著t3的面世,t系列相機突破了對焦速度,連拍速度,低溫電池續航等的局限,加上富士相機本身出色的色彩調教能力,t3已經成為我工作的重要夥伴。
  • 從廣角到長焦 XF16-80mmF4 R OIS WR 各焦段用法解析
    X-T3 | XF16-80mm F4 R OIS WR | F4 | 1/125秒 | ISO200可是世上鏡頭千千萬,廣角、長焦、標準、微距、魚眼,按拍攝類別可以分風光、人像、美食、旅拍、紀實等等,
  • 富士XF23mmF2 R WR簡評
    富士決定出一系列小鏡頭,就比如一流的XF35mmF2。現在富士又推出了XF23mmF2。我4天前得到了這個試用鏡頭,我要去為東京拍攝商業圖片,繼續治療疾病,照顧我的孩子,首先我還得吃飯睡覺。所以這不是我的完整測評。這個鏡頭給我如此之多的驚喜,我要把它物盡其用。我感覺我已經準備好更深入的使用它(我只用過1年的X100T):P
  • 中畫幅旁軸新秀 富士發布GF670W相機
    近日,富士公司發布了新型中畫幅旁軸相機新品GF670W Professional,與現有的GF670類似,使用120/220格式膠片,擁有6×6、6×7雙格式拍攝功能,但用一支55mm f/4.5鏡頭替換了80mm f/3.5鏡頭。該機將在2010 Photokina 2010上展出,具體價格並未透露。
  • 技巧丨從廣角到長焦 XF16-80mmF4 R OIS WR 各焦段用法解析
    X-T3 | XF16-80mm F4 R OIS WR | F4 | 1/125秒 | ISO200可是世上鏡頭千千萬,廣角、長焦、標準、微距、魚眼,按拍攝類別可以分風光、人像、美食、旅拍、紀實等等,用著用著
  • 富士XF70-300/F4-5.6 OIS WR鏡頭年初發布
    富士即將發布一款新的XF70-300mm F4-5.6 OIS WR鏡頭,其等效焦段為105-450mm(折合35mm全畫幅),並且該鏡頭兼容1.4x以及2x增倍鏡。鏡頭濾鏡口徑為67mm,具備防塵防飛濺的密封的特性。
  • 旅行拍照推薦富士XF 16-80mm F4鏡頭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富士富士XF 16-80mm F4 R OIS WR鏡頭。這顆鏡頭是F4恆定光圈的變焦鏡頭,等效35mm的焦段約為24-122mm。現在,它在京東商城的售價為5580元。    富士XF 16-80mm F4 R OIS WR的重量為440g,具有5倍變焦的能力,攜帶出門非常輕便。
  • 種草 | 富士XF16-80mmF4鏡頭樣片欣賞
    「在80mm端的散景(焦外)非常柔和,刀銳奶化……只要距離足夠近,你就會發現它的妙處。」「6檔防抖,雖然難以置信,但它確實能讓我在80mm端手持以1/4s甚至1/2s的快門速度拍攝清晰穩定的照片和視頻」
  • 富士XF 16-55/2.8 R LM WR鏡頭
    相機數據: 機身:富士X-T1 鏡頭:富士XF 16-55mm f/2.8 R LM WR 快門:1/210s 光圈:f/8 焦距:55mm 相機數據: 機身:富士X-T1 鏡頭:富士XF 16-55mm f/2.8 R LM WR 快門:1/200s 光圈:f/8 焦距:55mm
  • 樣張 | 富士XF 16mm f/2.8 R WR鏡頭實拍樣張
    2月14日,富士發布XF 16mm f/2.8 R WR鏡頭。這款鏡頭採用了8組10片的鏡頭結構設計,其中含有2枚非球面鏡片,重量約155g。
  • 富士四款掛機鏡頭怎麼選
    以下四款鏡頭,就是富士最常見的掛機鏡頭富士的這四款鏡目前是被問到最多的,因為這四款鏡頭非常接近,剛剛入手富士的同學一時半會是很難區分,那麼歐老師想通過這篇文章和大家聊聊這四款鏡頭,通過我的使用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對這四款鏡頭的理解。
  • 富士XF 50mm F1.0 R WR鏡頭開箱體驗
    2020年9月初,富士發布XF 50mm F1.0 R WR重量級鏡頭產品。
  • 極致靈動 富士XF35mmF2 R WR鏡頭評測
    富士新推出了一款XF35mmF2 R WR鏡頭,是一款定焦鏡頭,其特點就是擁有具有人眼相似的視角以及F2.0的最大光圈。富士XF 35mm F/2 R WR鏡頭在光圈調節層上標有光圈刻度參數,轉動起來非常的細膩舒服,在大光圈刻度中間有兩檔1/3光圈調節,總共有19個光圈檔位。
  • 談資 | 富士發布XT200、GF45-100mm F4、鏡頭路線圖
    由於其內部對焦系統*1採用了步進馬達*2,可以快速準確地驅動定焦鏡頭鏡片,因此其自動對焦操作速度快,近乎無聲。該鏡頭能夠呈現柔美的散景效果,同時可提供良好的便攜性和高速自動對焦性能。*1 對角線長55mm的中畫幅圖像傳感器(43.8mm x 32.9mm),其傳感器面積約為35mm全畫幅傳感器的1.7倍富士膠片發布與中畫幅傳感器兼容的G卡口可換鏡頭發展路線圖強大陣容可滿足於拍攝各種題材富士膠片公司推出了兩款適用於GFX系統的可換GF鏡頭,分別為GF30mmF3.5
  • 富士發布首款全天候鏡頭XF 18-135mm f/3.5-5.6 R LM OIS WR
    富士正式發布首款全天候鏡頭XF 18-135mm f/3.5-5.6 R LM OIS WR,可與X-T1搭配得到一套完整的三防相機系統
  • 富士X-T4上手體驗
    五軸防抖加上全向翻轉屏加上優秀的追焦性能,這可是Vlog創作者最最理想的配置了。更何況富士X-T4還具備4K 60P 10bit雙卡備份內錄與FHD 240P的10倍升格視頻錄製能力,這些都讓富士X-T4有了成為「一代神機」的潛力。
  • 次世代無反視頻旗艦降臨 富士X-T4深度評測
    實拍測試中,我發現富士X-T4搭配XF16-80mmF4 R OIS WR在1/2s時,由於抖動超過防抖補償效果,照片出現模糊的現象,因此判斷這支鏡頭的防抖補償大約在5-6檔左右,符合富士的標稱數字。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時間:1/35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使用Classic Neg.膠片模擬焦距:8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 尼康16-80mm f/2.8-4E ED VR DX鏡頭簡評
    尼康於今天發布了一款新的DX格式鏡頭:AF-S DX 16-80mm f/2.8-4E ED VR。尼康的DX鏡頭我使用最多的就是16-85mm f/3.5-5.6G ED VR。這支新的DX格式鏡頭顯然是對16-85mm鏡頭的升級。在最大光圈方面,新鏡頭的最大光圈是f/2.8-4,儘管不是恆定光圈,然而比16-85mm在廣角端要快2/3檔,在長焦端則快1檔。新鏡頭採用了納米結晶圖層,並且配備了電磁光圈(E)。這也是尼康現階段位數不多的E鏡頭,同時是第一款電磁光圈DX鏡頭。
  • 輕量化超廣角 富士XF10-24mmF4 R OIS WR鏡頭評測
    經過幾天使用,筆者認為這枚鏡頭的優勢有以下幾點:    1、鏡頭輕巧,外出攜帶便攜性出眾,適合旅行與風光攝影    2、焦距實用性強,等效焦距15-36mm,減少更換鏡頭的頻率富士的鍍膜工藝優秀,鏡頭在逆光拍攝時,鍍膜可以有效抑制眩光與鬼影的出現。三、鏡頭畫質表現    對於富士XF10-24mmF4 R OIS WR鏡頭,我們使用X-S10對其進行解析度測試。我們首先看10mm廣角端的解析度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