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後浪》《入海》《喜相逢》這「浪潮三部曲」的帶動下,B 站已經成功破圈,進入到大眾視野。
而且,從二月份「釘釘求饒」,到七月份騰訊跟老乾媽打公關戰,再到最近麥當勞發起「夏日追光計劃」在 B 站直播全國各地日出……
品牌去到 B 站做傳播,已漸漸成了一種常態。
目前,除了冠名 B 站的自製節目和晚會以外,品牌在 B 站上做傳播的思路看下來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品牌基於 B 站用戶興趣來輸出內容;
一種是品牌找 B 站 UP 主來個人定製內容。
但 B 站有一個梗,一直沒有被品牌很好地挖掘出來放大到用戶面前。
這個梗就是 B 站自帶的學習屬性。
B 站老用戶應該都知道這樣一句話:「眾所周知,B 站是一個學習的網站」。
也正是因為 B 站擁有這種學習屬性,才讓 B 站用戶形成了足夠的黏性、以及讓平臺上聚集起了多個基於興趣而形成的圈層。
就在最近七夕期間,天貓小黑盒抓住了這個學習梗,它在 B 站上開起了一所學校——小黑盒新品專修學校。
結合小黑盒專門發售新品的這一核心特徵,天貓給這所學校制定的核心教學任務,就是激發起更多年輕人去小黑盒裡面逛新品的樂趣。
過往,一款新品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意味著一份新的談資、一個新的領域、一條新的朋友圈,或者一種新的好奇心。
天貓這次對新品的理解則有所不一樣,它給出的洞察點是——get 一款新品,就等於 get 一個知識點。
為此,在 B 站上運營這所學校時,它提出了以下 3 點「辦學原則」:
① UP 主擔任老師
② UP 主共創課程
③ UP 主與品牌是一個共同體
具體的做法:
天貓小黑盒會不定期提出一個教學主題。
然後請到這所學校裡來上課的「老師」,都是 B 站上不同專業領域有知識點輸出能力的 UP 主。
UP 主們在這個主題下,有充分的課程內容創作權限。
課程創作完畢後,天貓小黑盒再將 UP 主們集結到專門的「教學樓」頁面裡進行排課。
比如這一次七夕節點上,天貓小黑盒給出的教學主題是「七夕送禮指南」。
然後聯合 6 位 UP 主,開設了 6 個新品班。
這 6 個新品班推出的 6 堂課,內容指向都所不同,有面向單身群體的,有面向七夕有表白計劃的,也有面向情侶的。
它們看似角度不同,但無一不在說:無論你處於什麼狀態,節日都可以有一點新意。
單身可以讓自己活得很漂亮,戀愛期可以讓兩人更甜蜜,只要你想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當下狀態的禮物……
拿動漫區 UP 主@RushSong 的《御宅戀愛評鑑課》來說,他的做法是結合一些番劇裡送禮物翻車的場景,來給出自己的送禮建議。
在這個視頻裡,他安利了樂高的瑪麗蓮夢露壁畫像和雷蛇的無限辦公鍵鼠套裝。
財經科普類 UP 主 @阿Test正經比比 的《高等經濟學表白課》,他把一些專業的經濟學術語,運用到戀愛中不同的階段做了通俗化的解釋。
之後再急轉彎帶出了新品軒尼詩七夕定製禮盒、稀奇藝術珠光兔女雕塑。
每一堂課聽到最後,你還會發現一個小細節:
UP 主在講完自己的內容後,會接力預告下一堂課將由哪位「老師」來講。
也就是說,和之前 UP 主們「自己的飯自己恰」不同,這一次是真的「有飯大家一起恰」。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忍不住想問:
像這種組團打廣告的方式用戶會有感覺嗎?他們會不會本能地屏蔽和排斥?
僅從這次 UP 主們發布的視頻彈幕區來看,這種用不同領域內的專業話術來介紹新品的方式,現在是都收到了粉絲們的正向反饋。
其中,有的人會覺得猝不及防,有的人會直接參與到新品的討論中來,還有的說這個品牌他買過,也有的感嘆自己喜歡的 UP 主終於恰上飯了從而拜謝金主。
而在數據層面能看到的直觀反饋是,「七夕送禮必修課」在上線之後不久,就衝上了 B 站最熱話題第四的位置。
這也從側面體現出相較於過往品牌悄悄與 UP 主合作的方式,天貓小黑盒這次集結多位 UP 主來圍繞同一個話題共創內容的做法,它在傳播的話題上具備了一種事件感,從而能夠給到用戶更深的體感。
據悉,這次小黑盒新品專修學校的幕後創意公司來自上海 N3 團隊,他們全程參與了這所學校的上線和內容的策劃。
天貓方面則表示這所學校會持續經營下去,後續還會有更快速、更大規模的 UP 主合作,也讓小黑盒力爭做「新品屆最強 UP 主」。
▼
通常情況下,有意思的恰飯方式 B 站用戶能夠接受,他們也能夠理解和樂意見到自己喜歡的 UP 主終於被品牌看到。
但對那些既無新意又看不到誠意的廣告,他們也會不留情面地被狠狠吐槽或者直接無視。
基於這樣的用戶心理特徵,天貓在今後就需要充分了解各個 UP 主的特點,再匹配合適的新品給到 UP 主來創作。
就像一所學校吸引學生的是師資力量一樣,小黑盒新品專修學校想要吸引 B 站用戶的持續圍觀,也同樣要有不斷挖掘優質 UP 主共創優質內容的能力。
而從營銷方法層面去看:
小黑盒新品專修學校的創建,它其實是通過搭建一種學習機制,把 B 站、天貓小黑盒、品牌方、UP 主整合在了一起。
學校的運轉,是用知識點來帶新品的看點。
學校的本質,是在實驗一種新品推廣模式。
同時在這所學校裡,每個角色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參照。
首先,對 B 站自身來說,它遲早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在平臺商業化和用戶喜愛度之間尋找平衡點。
現在小黑盒新品專修學校嫁接起了 UP 主和品牌,那就等於是提供了一個可以去觀察和探測這種平衡點的樣本。
其次,對天貓來說,有了這所小黑盒新品專修學校,就相當於有了一個媒介空間,今後可以圍繞新品來長續輸出不同主題的內容課程。
隨著共創的內容越來越多, UP 主們產出的優質 PGC,也可以沉澱到小黑盒站內,而小黑盒新品專修學校也有機會變成天貓小黑盒的品牌資產。
再者,對品牌方來說,以前在天貓小黑盒做新品發布更多用的是小黑盒站內的流量,現在小黑盒新品專修學校就像是小黑盒多了一個外接流量入口,能夠更精準的讓新品曝光在站外。
還有對 UP 主來說,當他以特聘老師的身份入駐了小黑盒新品專修學校時,也就意味著他的專業能力得到品牌方的認可;
當 UP 主們以共同體的身份出現時,除了能夠加深彼此之間的互動外,還能夠讓恰飯這件事,提前在粉絲們心理有了一個預期。
最後,一點個人的體驗:
就這次小黑盒新品專修學校的傳播鏈路來看,有個地方我認為 B 站今後在商業化進程中是可以去考慮的。
那就是當 UP 主在視頻裡講到新品或者某個品牌的時候,B 站方面如果能夠從技術上跟天貓或者更多的品牌方打通,直接在頁面上或者顯性的地方提供跳轉購買連結,就更完整了。
畢竟,「即看即買」的心理,是很多人都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