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天氣可以用火辣辣來形容,不僅熱得人心煩,連家裡的物品都熱得發「脾氣」。看似都是小事情,實際上卻都與天熱有關。記者將這些事羅 列在一起,也給大家提個醒,高溫天裡小心身邊的「闖禍者」
陽臺上的鋼化玻璃「炸」了
前天晚上,由於陽臺上的玻璃發生爆裂,住在錦滄名苑的陳女士被嚇了一跳。「突然一聲巨響,我還以為是地震,出去一看,整塊玻璃全碎了。」回憶當時的情形,陳女士後怕得直拍胸口。
陳女士家住在14樓,裝修時用鋼化玻璃封了陽臺,當時商家承諾保質3年。發生爆裂的玻璃位於陽臺西側角落,緊挨地面,整塊玻璃都碎成了小顆粒,所幸沒有掉落傷及無辜。想起3年的質保期,她趕緊聯繫了商家,希望能儘快維修,並檢查其他玻璃的安全性。然而,商家的答覆讓陳女士哭笑不得,「天氣熱,鋼化玻璃就會發生自爆,所以廠家的質保期只針對膠水,不包括玻璃。」
鋼化玻璃爆裂真與天熱有關?其實,去年7月出現連續十幾天的高溫天,雲庭小區多戶居民家也發生過陽臺鋼化玻璃爆裂的情況。對此,江蘇省玻璃製品及玻璃模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夏主任表示,鋼化玻璃自爆主要與其本身的固有缺陷有關,因為鋼化玻璃內含有一種叫硫化鎳的成分,硫化鎳膨脹是導致鋼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原因,以目前的技術還無法將硫化鎳完全清除。夏天氣溫高,鋼化玻璃內的硫化鎳更容易膨脹,再加上家裡開空調,內外溫差大,發生自爆的情況會多一些。
襄陽網訊 (襄陽晚報 通訊員 張俊 記者 陳莉莉)7日晚上9點半,火車站警務平臺接到襄陽市民陳女士報警,家中被盜了。
民警趕到領秀中原小區,搭電梯上到2號樓22層時,陳女士正在仔細檢查自家的財物。民警勘查現場發現:沒有外人進入留下的腳印,屋內沒有被翻動的痕跡,沒有任何財物丟失,排除被盜的可能性。陳女士報警稱家中失竊的唯一理由就是:一回家就發現陽臺的玻璃窗破了。
地板上,玻璃碎渣散落一地,但是碎片比較均勻。民警分析,可能是天熱導致玻璃自爆。
記者諮詢執教多年的物理老師得知,陽臺上一般使用鋼化玻璃,這種玻璃確實可能自爆,但概率很低。陳女士家中玻璃應該是夏天晝夜溫差較大引發玻璃受熱不均而產生自爆,但只要是合格鋼化玻璃,爆裂後碎片會比較均勻,並且呈圓形顆粒,傷人的可能性也不大。
最近,家住望江苑小區的顧先生很是煩惱,從6月到8月兩個月的時間裡,他家浴室的玻璃門兩次發生了自爆,幸運的是沒有傷及到人。這頻繁的玻璃自爆也讓顧先生有些擔憂:鋼化玻璃不是以牢固著稱嗎,為何還是會自爆呢?顧先生告訴記者,兩次自爆的玻璃是同一扇浴室門上的,浴室空間比較小,有一扇朝西的窗戶。「6月初的時候就自爆了一次,我推門進去的時候發現玻璃渣掉了一地,當時也沒想太多,就自己掏錢買了新的鋼化玻璃換上。」沒想到不到兩個月,新的玻璃再次出現了自爆,這次自爆是發生在晚上,顧先生洗完澡後沒多久就聽見了玻璃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玻璃出現了很多網狀的裂紋,輕輕一推就能掉下來。「店老闆說玻璃質量並沒有問題,給我更換了新玻璃。」顧先生告訴記者,這扇門是浴室的開關門,雖然平時經常動到,但這兩次自爆絕對沒有外力撞擊,不知道是什麼情況造成爆裂的。他擔心玻璃自爆的情況會再次出現,感覺家裡放了一顆定時炸彈一樣。為此,記者諮詢了給顧先生更換玻璃的門窗店老闆葉先生。他告訴記者,自己門窗店賣的玻璃都是正規玻璃店供貨的,像顧先生這樣的情況很少遇到,可能是高溫天氣溫太高導致的,但自己並不是玻璃供貨商,具體情況也不清楚。記者隨後找到了慈甬路上的一家玻璃店主陳先生,他告訴記者,鋼化玻璃的確比較牢固,但是由於製作工藝限制,在高溫天熱脹冷縮等情況下,裡面的小顆粒會變大變小,從而產生自爆,「特別是浴室的落地玻璃,面積較大,熱脹冷縮再加上使用頻繁,產生自爆現象並不奇怪。」記者了解到,高溫天是玻璃門自爆的高發期,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防止玻璃自爆呢?陳先生告訴記者,像顧先生這種情況,如果這處玻璃多次出現自爆,建議他安裝安全性能更高的防爆玻璃,「還有一個辦法,很多家庭會給浴室的鋼化玻璃貼膜,貼了玻璃膜就跟汽車貼膜差不多,可以防止玻璃渣掉落造成傷害。
所以在家庭裝修中,安裝玻璃貼膜是一種比較經濟、快捷、環保、輕巧的一種方法。價格不會很貴,還可以給家居風格增添一抹靈動風採,玻璃貼已經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了,在生活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
一般的玻璃膜都有一定的安全增強功能,同時具備夾(膠)層玻璃的碎片粘持機能,其安全性優於鋼化玻璃,玻璃膜的安全性更強。同時防爆、防震,減少意外傷害,構築「隱形防盜網」還能防止罪犯輕易地破窗入室.保護私人財產。
玻璃貼膜可賦予建築物嶄新別致的外觀,其費用僅是其他翻新整修費用的一小部份,且不會造成室內人員遷移的不便.深層染色膜、半反射或全反射膜,顏色和圖案豐富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