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甘迺迪》這部電影沒有給出答案,卻成為了影史經典(下)

2020-12-20 房東家的白貓

電影的神奇之處在於,它能帶我們去想像未來,帶我們回到歷史。

1963年11月22日,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約翰·甘迺迪總統在眾目睽睽之下被狙擊手擊斃。

(由於分為上下篇,若有小夥伴沒看第一篇的可以先去觀看第一篇的文章哦~)

就像嫌疑犯李奧斯瓦爾德沒有得到法律援助。事實上,他拒絕了律師的幫助。暗殺前華盛頓的通訊中斷完全是虛構的。

所以當年電影上映的時候,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有人認為奧利弗·斯通是在惡意誤導公眾。面對輿論的壓力,奧利弗·斯通也拿出了自己的證據,證明對這部電影的猜測是基於事實的。

如果我們真的把甘迺迪遇刺事件當作歷史,最好直接去看紀錄片。電影只是讓你回到歷史的潮流中,而不是去學習和認識真實的歷史。如果你把它看作一部懸疑片,它也很出色,但不會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

真正使這部電影成為經典的是電影所傳達的不朽的真理和真理精神。

別忘了,除了劇情中的偵探部分,還有很多家庭案件之外的場景。正因為這些與駐軍關係密切的部分,他追求真理的勇氣才能凸顯出來。

在這個謊言盛行的時代,信任變得珍貴,真理變得更加珍貴。大多數人堅持現實,但有多少是真實的?

就像甘迺迪的謀殺案,李奧斯瓦爾德真的是兇手嗎?他真的能一個人繞過所有美國特工的眼睛,然後用一支老式的門閂步槍在五分半秒內射三發子彈,子彈能穿透甘迺迪的喉嚨、前排州長的胸部和手腕,最後穿透他的大腿嗎?想殺了總統,讓自己出名,但被捕後,他否認了?

美國官員就是這麼說的。信不信由你,我信。

一項調查顯示,70%的美國公民不相信這是結果,但沒有人敢站出來反對,每個人只能暫時默許這一結果。

只有吉姆衛戍期間,他可以犧牲自己的家庭生活,不怕犧牲自己的名譽,封殺自己的事業,不怕強大勢力的威脅,挺身而出推翻官方的結論,指證那些認為自己可以瞞天過海的幕後黑手。

最後的高潮是他知道自己做不到的極限表演。當別人告訴他,他所有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時,他無法與那些有權勢的人抗爭,但他說,也許他贏不了,也許幾十年後真相才會揭曉,但至少他邁出了第一步。

他做這件事是為了什麼?為了一個真相。因為在人類世界裡,只有少數真理。

當每個人都默認了所謂的事實,如果你有勇氣站起來推翻一切,即使你不被認可,你也像吉姆一樣加裡森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邁出這一步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勇氣,需要很大的犧牲和對抗。

「甘迺迪遇刺案」不僅為歷史懸念提出了另一種可能,希望此案能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邁出一步。

向所有追求真理的年輕人致敬。

我們也要向一切追求真理、爭當第一線的記者、警察、法官等致敬。

真理的蠟燭往往會燒傷那些舉燭的人的手,但只要有人肯舉起來,世界便會因此而擁有一絲光明。

謊言越大,就越多人相信。——《刺殺甘迺迪》

相關焦點

  • 秘密與謊言:回顧電影《刺殺甘迺迪》
    電影傳遞的甘迺迪上臺渴望結束冷戰的看法見仁見智,但在美蘇爭霸和中國對外公開支持亞非拉共產主義國家的冷戰背景下,甘迺迪打著和平戰略旗號,趁著中蘇關係發生變化,與蘇聯赫魯雪夫緩和,化解古巴飛彈危機這些大事基本屬實。
  • 【好片】《刺殺甘迺迪》
    政治學者、《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家喬治·威爾譴責《刺殺甘迺迪》是「一個缺少教育、沒有良心的匠人歪曲歷史、缺少公民責任感的行為。」《洛杉磯時報》要「抵制斯通編造的事實」,《芝加哥太陽報》宣稱「斯通的電影毫無價值,並且使甘迺迪蒙羞」。美國電影協會(MPAA)主席傑克·瓦倫丁寫了一篇七頁的文章批判斯通,把斯通的《刺殺甘迺迪》和萊妮·裡芬斯塔爾臭名昭著的納粹宣傳品《意志的勝利》畫上等號。
  • 電影《刺殺甘迺迪(JFK)》1991年 《刺殺甘迺迪(Killing Kennedy)》2013年
    《刺殺甘迺迪》有2個版本,一個是《刺殺甘迺迪(JFK)》是由華納兄弟影業出品,奧利佛·斯通自編自導,喬·佩西、凱文·科斯特納、茜茜·斯派塞克等主演的懸疑片。另一個是《刺殺甘迺迪(Killing Kennedy)》,美國電影,尼爾森·麥科米克、Nelson McCormick導演,羅伯·勞、金妮弗·古德溫、米歇爾·崔切伯格主演,2013年11月10日(美國)上映。1、《刺殺甘迺迪(JFK)》劇情簡介       1963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德克薩斯州遇刺身亡。
  • 電影《刺殺甘迺迪》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刺殺甘迺迪的劇情簡介······   甘迺迪的遇刺成為了一樁美國歷史上的懸案,電影重新審視了那一段歷史
  • 為什麼每一部影視作品都要刺殺甘迺迪?
    很快,警方在附近的電影院裡找到李·哈維·奧斯科瓦爾,儘管李宣稱自己是替罪羊,但警方認定其為兇手。就在被押送監獄的途中,奧斯科瓦爾卻在眾目睽睽之下被酒館老闆傑克·魯比槍殺。「沃倫委員會」給出暗殺事件的調查結論為:奧斯科瓦爾是個人行動。但這一結論並沒有說服廣大群眾。
  • 歷史上的今天,《刺殺甘迺迪》跟著電影了解刺殺美國總統事件
    1968年6月5日,美國最年輕的總統之一——羅伯特·甘迺迪遭刺身亡,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4位遇刺身亡的總統,蹊蹺的是,刺殺甘迺迪總統的兇手奧斯瓦爾德在案件發生後也遇刺身亡。作為當時最轟動的新聞,民眾們的討論也一直沒有下去,各種揭秘的爆料也隨之而出,今天要推薦的電影就是1991年上映的電影《刺殺甘迺迪》,豆瓣評分8.8分,相當不錯的老電影!
  • 奧利佛·斯通的陰謀論《刺殺甘迺迪》(1991)
    這是一部近乎完美的陰謀論電影,一切未解之謎按照電影的思路,都可以自圓其說。我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新聞我是不信。甘迺迪遇刺案怎麼看都是水很深,川普在最後一刻還是不敢將全部資料公諸於世,足見見不得光的內幕大有其在。
  • 甘迺迪被刺殺為何會成為懸案?川普上臺後承諾要公布真相
    前言在美國的歷史上,總統被刺殺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安德魯·傑克遜開始,共有9位總統遇刺,有3人直接死於刺客的槍下。他們遇刺的原因大多都很簡單,通常是觸動了某個階級的利益或某個政治集團的利益。這種草草地結案,或被刺殺原因的簡單化,也可能是基於政治目的,被美國政府有間簡化吧,但主要的是,很快就被人們忘記了。
  • 影史百年,只推薦這部電影給男人
    影史百年,光影流轉,一代代才華橫溢的電影人,在大銀幕上鑄就了太多的經典。在電影誕生至今的一百多年裡,人們給了電影很多的「任務」。電影的功能從最初的,可以讓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領略世界各地的人文風光,到現在已經逐漸的發展為,可以帶著觀眾,在銀幕上,從一個完全不同於現實生活的視角,遊走在一個完全不同於現實生活的世界裡。
  • 《刺殺甘迺迪》——美國總統的死亡之謎
    大家好,真的是好久不見啦,歡迎大家再次回到我的電影頻道~今天給大家安利解說的電影就是《刺殺甘迺迪》。電影講述了一個普通的檢察官勇敢追求正義,與美國上層精英甚至是政府領導鬥爭的故事。1963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德克薩斯州遇刺身亡。刺殺發生2小時內,官方逮捕了一個名叫李·哈維·奧斯瓦爾德的嫌疑犯。
  • 影史十大越獄電影,部部經典
    但越獄電影,卻並不陌生。從影史經典之作《洞》《死囚越獄》和影史排名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贖》,可謂家喻戶曉。而首部火遍全球的美劇就是《越獄》。這裡要說明的是,越獄電影不等同於監獄電影,監獄電影也不乏諸多經典。今天為大家帶來十大越獄電影,部部感人!人生又何嘗不是一座監獄?你有穿越它的勇氣麼?
  • 重溫不朽影史經典電影合集(上)
    今天,榴槤君給大家帶來:不朽影史經典電影合集
  • 《刺殺甘迺迪》,執著於戰爭題材,追求道義的導演奧利弗·斯通!
    1978年,奧利弗作為《午夜快車》的編劇,獲得了第5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與第3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編劇獎。1981年,奧利弗執導了個人首部電影《驚魂手》,正式踏入了導演行業。1986年,奧利弗的「越南三部曲」戰爭片系列的第一部《野戰排》,一舉獲得第5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與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 穿越時空、刺殺甘迺迪、史蒂芬金:11.22.63
    備受關注的新劇《11.22.63》出資源了~為啥叫個這麼奇怪的名字?能讓你問出這個問題,就已經是這部劇吸引你的第一步。11.22.63是一個日期,按照美國日期書寫習慣是:1963年11月22日這一天,美國總統甘迺迪被刺殺
  • 【觀影】《刺殺甘迺迪》——我們還能記住死去的王嗎?
    影片圍繞美國第35任總統甘迺迪在德克薩斯州遇刺身亡而展開。一個超級大國的總統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刺殺,雖然兇手很快就被抓住了,但在審訊的過程中,他又很快被另一個人殺死,這個驚天巨案就這樣草草收場。紐奧良地方檢察官吉姆·加裡森得知此事後無比難過,認為這是國恥。他冒著生命危險,深入查找真相,通過蛛絲馬跡來查證整個遇刺過程和內幕。
  • 萬磁王刺殺甘迺迪!盤點《X戰警》中的真實歷史事件
    尤其是在正傳三部曲之後,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刺殺甘迺迪等著名的歷史事件,都得到了一種「有趣的解釋」。①公元前3600年: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之所以稱之為「奇蹟」,是因為科學家們始終無法合理解釋,當時的人是怎麼建造出如此精密而宏大的建築的。就算統治者有著幾十萬奴隸,沒有智慧超常的建築設計師,沒有測量工具,這樣浩大的一個工程只能淪為空談。
  • 《刺殺甘迺迪》:本片獻給所有追求真理的年輕人
    我們本以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戰爭,中國會為自己贏得世界的尊重和國際格局新的轉折,然而等來的卻是中國形象在世界輿論的谷底。在看《刺殺甘迺迪》時,清嘉被深深觸動。還記得電影的結尾這樣寫:獻給為了真理而奮鬥的青年。那時候清嘉想到的是疫情之始的吹哨人李文亮等人,而今天清嘉想到的是整個中國。
  • 影史十大經典舞蹈片段 這才是尬舞的最高境界
    隨著時間的推移,舞蹈成為了人類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各種電影裡面,舞蹈當然也是隨處可見的元素。電影能體現經典的部分,除了活靈活現的人物、耳熟能詳的配樂或主題曲、引起反思共鳴的臺詞等等,還有必須要列舉的就是那些難以忘懷的舞蹈片段了。歌舞片自然有天然的優勢,但一些非歌舞片中加入的舞蹈元素,也能夠讓人印象深刻,成為影史經典。
  • 影史10位總愛領便當的演員 劉德華小李子上榜|影史10位總愛領便當...
    影史10位總愛領便當的演員 劉德華小李子上榜時間:2015-06-10 09:18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 10. 布魯斯 威利斯(Bruce Willis) 布魯斯 威利斯往往給人銀幕硬漢的形象,比如《虎膽龍威》系列的約翰 麥卡倫警探就是非常經典的角色,打不死的小強。
  • 《迷魂記》:從慘敗到影史第一
    幾乎同時,它首次闖進《視與聽》的影史十大榜單。當然,從某種程度上說,無論在何時,我們作為觀眾所看到的《迷魂記》從來沒有變過。在它「缺席」的十幾年裡,產生巨變的是我們所在的世界與社會——電影不再被鄙視為娛樂大眾的商業產品了,電影學堂而皇之地進入大學課堂,那種鼓吹現實主義和社會責任感的批判建制徹底被摧毀了,以精神分析和結構主義為代表的批判理論成為了新興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