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熱播的女團選秀節目《創造營2020》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創始人——著名演員秦海璐。
秦海璐是《創3》的忠實粉絲,多次表示對一些學員的喜愛,還在微博上對學員們給予了鼓勵。這次在公演現場,秦海璐的點評也相當到位,金句頻出。
那句「站得多高不重要,看得夠不夠遠才重要!」,直接引來無數人的贊同和圈粉。
但有人說秦海璐太直了,不給學員留面子。抱歉,秦海璐本來就是一位性子直、有實力、人緣還好的人。
秦海璐是當下活的最通透的女演員之一,她曾表示,拍戲是自己的生活全部嗎?她覺得不見得。
這樣從容通透的演員,非常少。
戲曲少年 磨練堅強意志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這一年是中國發展的轉折點,具有重大意義。這一年,秦海璐出生在遼寧省營口市一個普通家庭。
秦海璐的爸爸和媽媽自謀生路,做生意下海。秦海璐小時候跟著父母賣過臭魚爛蝦和舊貨。
由於父母經常出差,為了讓秦海璐和姐姐吃飯方便,媽媽都會在周六這一天,把一星期的包子都蒸出來,秦海璐和姐姐每天都吃包子。由於小時候吃了太多包子,現在秦海璐都把包子戒了。
除了做飯不方便,父母忙於生意也沒有多餘的時間照顧秦海璐,就在她12歲那年,父母將她送到營口市戲曲學校,學習京劇專業,主攻刀馬花旦。
學戲的日子是艱苦的,現在的秦海璐不願意回憶那段日子,她形容學戲的日子是「整個少年時期裡面人生最黑暗的時候」。
殘酷的肢體訓練讓很多人不能忍受,但秦海璐不但堅持了下來,還比別人更努力。戲曲學校規定每天6點鐘上課,而秦海璐4點就起來了。為了練好一個動作,秦海璐可以從上課練到下次上課,下課時間都不休息。一個動作練習下來,整條腿都是淤青的。
儘管如此努力,可是秦海璐並沒有贏得老師的喜愛。一位老師直接對她說:「你唱不了梅派」,所以也就不教她有關梅派的知識。
秦海璐是一個好強的人,你不喜歡我,你覺得我不行,我偏要練好給你看!
因為老師不教她,她就自己練,去姐姐的學校找老師請教。功夫不負有心人,1995年,17歲的秦海璐帶著她的京劇《天女散花》訪問日本26個城市,連演40餘場,並且使用了14米的長綢,那是全國最長的綢子。
當初說她唱不了梅派的老師也對她刮目相看。
秦海璐表示,學戲時殘酷的肢體訓練和心智上的培養,對她後來的演藝生涯起到了很大作用。再艱苦的拍攝環境或者再差的生活環境,和學戲吃的苦相比都不算什麼,這也造就了秦海璐強大的氣場。
驚人的表演天分是背後無數次的練習
1996年,秦海璐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中戲96級表演班是個名副其實的明星班,章子怡、胡靜、曾黎、袁泉、梅婷、劉燁等人都是這個班級的。他們的老師曾經說,96級表演班不缺能演戲的人,但會演戲的沒有幾個,秦海璐是其中之一。
1998年,章子怡在電影《我的父親母親》中飾演女主角招娣,憑藉該片獲得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
1998年,胡靜參演電視劇《大明宮詞》,飾演韋氏。
1999年,袁泉參演電影《春天的狂想》,憑藉周小玫一角獲得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當其他同學都已經接戲成名的時候,秦海璐並不著急,因為她認為讀中戲不是為了拍戲而讀的,也不是為了當明星而演戲。
2000年,《榴槤飄飄》的導演陳果去中戲挑選女主角,老師向陳果推薦了秦海璐。
結果秦海璐憑藉精湛的演技,一舉拿下金馬獎最佳新人和最佳女主角,與她競爭最佳女主角的人是梅豔芳和張艾嘉。她還獲得了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和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多少女演員奮鬥幾十年都拿不到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秦海璐剛出道就做到了,一鳴驚人。
在拍戲現場,秦海璐常常是看一眼劇本,就放下,臺詞張口就來。很多人驚嘆她的表演天分。
對於外界評價自己有表演天分的聲音,秦海璐淡然地說,你知道劇組收工以後,我看劇本看到晚上幾點嗎?我對著鏡子又練了多少遍嗎?
秦海璐對劇本的研究相當認真,她會提前做很多功課,包括與她演對手戲演員的角色,她也會進行分析,對手會如何詮釋這個角色,自己又該怎樣處理自己的臺詞。不管對方怎麼演,秦海璐全部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與眾不同的演員
與是戲就接,給錢就演的演員不同,秦海璐只演自己喜歡的戲。
秦海璐曾說,自己只演文藝片,不演大片,一些小片反而是她的最愛。她成為大家口中「被低估的女演員」,不過她毫不在意。
秦海璐拍《鋼的琴》的時候,拍到一半劇組沒錢了,秦海璐不僅連片酬不要,還倒貼了很多錢,讓導演把電影拍完。秦海璐說不想看到一個團隊的信心被擊垮。
2011 年,秦海璐憑藉《鋼的琴》榮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她除了挑戲,還喜歡改戲。拍《到阜陽六百裡》的時候,導演想給她加戲,她卻問導演「這戲講的是一個人的故事,還是一群人的故事?」,導演說是一群人的故事。秦海璐將自己很多戲份刪除,重新修改了劇本。
結果秦海璐重新修改的劇本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當其他演員爭先恐後,通過各種手段想當一個戲的主角的時候,秦海璐卻喜歡演一些配角的戲。就連經紀人和團隊都勸她,這樣會降低影后的身價,她卻說無所謂。因為秦海璐認為作品好才重要,主角配角又有什麼關係呢。
秦海璐對表演非常淡然,她說:「表演這個事情對我來說的意義在於:能養活我。我不會說那是我追求的藝術或者什麼,我沒有那麼高的追求,真的沒有。」
耿直的性格
作家蔣方舟在《奇葩大會》裡分享過自己戰勝「討好型人格」的故事。而秦海璐是絕對不會討好別人的演員,在演藝圈素來以耿直聞名,很多人都被她「無情的懟過」,包括她的老公王新軍。
秦海璐與王新軍是因戲結緣。拍攝影片《獨立縱隊》的時候,兩個人認識了。
秦海璐對拍戲非常認真,每次和王新軍討論劇本的時候,王新軍總說「劇本沒看完」,這可把秦海璐惹急了。秦海璐認真嚴肅地對王新軍說:「我明天回北京3天,做別的工作,我希望你3天之內把這個劇本看完,然後把所有的意見記下來,我回來的時候我們再找導演,把劇本重新順一下。」
王新軍沒想到眼前這個演員這麼較勁,自己也合作過很多大牌演員,沒有一個像秦海璐這樣的。不過王新軍老實地答應:「好」。
秦海璐回來後,兩人順利將劇本理順了。
如果導演在某些專業方面做得不好,秦海璐也是照懟不誤:「會不會拍啊,拍的什麼玩意兒啊這是」。
對於傳說中的只說數字,不說臺詞的「數字小姐」,秦海璐表示「我要是遇上了,我肯定大嘴巴抽過去。跟我演戲的,沒一個敢說一二三四五,我今天把話放在這兒,要不然誰來試試」。
秦海璐的耿直性格,並沒有妨礙她在演藝圈中收穫友情。劉濤、黃曉明、張嘉譯等人都是她的好友。
秦海璐從成名到現在,對待世界一直是隨遇而安的態度,不疾不徐,走著適合自己的節奏。對名利看得很淡,對友情無比珍視。她說,無論是親情、友情、愛情,還是事業,都需要你有耐心、有毅力去等待。其實很多人是沒有等到,有的可能是沒有等到,有的可能是沒有付出,有的可能是不知足。
人生最重要的是過程,在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不如意的事、開心的事,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個世界,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品質。秦海璐就是這樣一位活的通透的演員,自由自在,開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