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25歲產婦站著生孩子 自由體位分娩可蹲著生

2021-01-18 騰訊大浙網

這事兒,發生5月12日。

那天早上6點多,張秀娟肚子痛,於是到醫院產房待產。

從懷孕開始,她就給自己定下了目標,一定要順產,因為這樣對寶寶好。可是,醫生檢查後,她的情況有點糟:胎位不正,羊水也渾濁了。

一般來說,這樣的情況,醫生會建議剖腹產。

「我還是想努力一把。」陣痛一次次襲來,張秀娟臉上冒出大顆大顆的汗。

產科的護士長陳豔,也鼓勵她先試試。

可是,第一產程她用盡了渾身力氣,孩子都出不來。因為孩子的頭位太高了。

於是,護士長和兩個助產士陪她到待產區活動活動,還用上了導樂球、導樂凳等工具來助產。

陳豔護士長說,這麼做,既可以減輕疼痛,還能讓宮口開得更快一些。

這期間,醫護人員還讓她嘗試了多種自由分娩體位:躺著、側臥、趴著、蹲著。一番摸索下來,張秀娟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體位——站著雙手扶牢牆壁!最不疼,也使得上力。

這下,所有人的信心都大增。

醫護人員在她耳邊大聲鼓勵:「怎麼舒服就怎麼生!」緊接著,大家半蹲在地上,準備接生。

第二產程中,張秀娟就這麼站著,發力25分鐘,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哭聲,孩子出來了,是個女兒,體重7斤半左右。

據說接生結束,醫護人員們全身都發麻了,陳豔的手都腫起來了。

看著白白胖胖的女兒,累得筋疲力盡的張秀娟笑著說,「真是多虧了醫護人員的幫忙,要是在老家,她估計早就去剖腹產了。」

最令她欣慰的是,會陰處沒有破,「少挨了一刀,聽說那裡破了後縫針可比生孩子還痛啊。」

在很多電影、電視裡,生孩子的畫面往往是這樣的:那些媽媽們躺在病床上,披頭散髮緊咬牙關在使著勁兒,一邊的爸爸握著她的手,同樣焦慮地為她打氣。

其實,這樣的生孩子方法已經out了

去年,東陽婦幼保健院就推出了自由體位分娩,得到了產婦的歡迎。

5月6日,來自全國幾百家醫院的1300多名助產士、醫生們趕到了杭州,成立了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助產士分會。浙江大學婦產科醫院產科護士長馬冬梅在會上接受錢江晚報記者採訪時說,「現在國際上最先進、最科學的生孩子方法就是怎麼生都可以。比如趴著生孩子、蹲著生孩子、站著生孩子,產婦怎麼舒服怎麼生。」

不過,並不是每個產婦都適合自由體位分娩。

醫生說,這要視產婦的個體情況來定,大家在生之前可以跟醫護人員諮詢。醫護人員會根據孕婦的身體狀況,來建議是否進行自由體位分娩。

像張秀娟原本的身體情況,很容易導致胎兒缺氧,而她選擇自由體位分娩後,卻有助於孩子健康出生。

相關焦點

  • 古代人的智慧你不懂:站著也能生孩子!「豎式分娩法」更有優勢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生孩子絕對是一件人生大事,至少對於女性朋友來說是這樣。而在分娩過程中,產婦採用什麼樣的體位生產,在大家的傳統印象中,貌似也只有躺在床上一種姿勢。而實際情況卻是:生孩子可以「躺著生」、「站著生」、「蹲著生」、「跪生」、「趴著生」…..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生不了。
  • 史上最全分娩姿勢,躺、站、爬等姿勢大解析,哪種姿勢生娃最容易
    孕婦站著生娃,不是奇談,是真實存在在《知否知否是綠肥環瘦》的電視劇中,有些觀眾看到女主角站著生孩子的畫面,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懷疑是編劇的腦洞。生孩子本來就是個力氣活,還站著生,有那麼力氣嗎?那麼除了這種站著生孩子,讓人意想不到的生孩子姿勢還有哪些呢?生孩子的姿勢1、常見的仰面躺著生這種生孩子姿勢並不陌生,即使沒有親眼見過,在電視裡網絡中等,都間接的見到過。產婦仰面躺在床上,雙腿高高分開抬起。
  • 她站著就把孩子生了……
    」       當代婦產醫院產房護士長張欣欣表示:站立分娩時,產婦可以更好的用力,而且因為重力的原因,嬰兒的方向與產道一致,會大大縮短產程。      自由體位分娩是指在產婦及胎兒健康狀況良好的前提下,產婦經由助產士的專業指導,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產前活動方式及生產姿勢,自助選擇蹲、站、跪、俯臥、趴、坐等姿勢生孩子,使分娩方式回歸最自然的狀態
  • 受疫情影響,國外產婦準備在家裡生孩子,國內產婦可以效仿嗎?
    在家裡分娩的孕婦增多了不少。據報導,在美國,很多本來打算去醫院分娩的孕婦都臨時改約家庭助產師。北卡羅來納州懷孕7個月的康莉擔心醫院有很多人得了新冠肺炎,因此決定花4000美元請助產師在家分娩。她表示:「這可以讓我們少一些焦慮,所以我們認為是值得的。」
  • 了解一下輕鬆又舒適的減痛分娩技術,濟南艾瑪有6個
    沒有分娩經驗的寶媽們,一定也在電影或電視劇裡看到過「生孩子」的鏡頭,電視劇中的「生孩子」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產婦頭髮被汗水打溼,撕心裂肺的哭喊......雖然是電視效果,會有些比較誇張的表現,但是難免讓寶媽們心生恐懼。
  • 鄭州醫大生殖醫院專家解析25歲和35歲生孩子的差別在哪兒
    鄭州醫大生殖醫院專家解析25歲和35歲生孩子的差別在哪兒 時間:2021-01-07 11:07 鄭州同濟醫院 鄭州醫大生殖醫院專家解析25歲和35歲生孩子的差別在哪兒?卵子質量卵細胞是每個女人天生具有的,但自出娘胎,女性體內的卵子就會不斷受到環境的汙染和影響。
  • 寶爸受不住「假陣痛」,真分娩的寶媽笑了...原來真相是這樣……
    寶媽來院產檢的時候,小百都會建議她們帶上寶爸過來體驗一次「分娩痛」,感受寶媽分娩的辛苦。部分寶爸不敢嘗試;部分寶爸體驗到3-5級便大喊「太痛了」,叫了暫停;部分忍耐力好的寶爸會堅持到8-10級,但是基本都痛到眉頭緊鎖,面目猙獰,滿頭大汗。大部分寶爸體驗完後都表示:感覺疼痛感在內部旋轉,體驗到了老婆生孩子的不容易。
  • 「地表最強產婦」買菜路上當街分娩,生完孩子後,抱娃瀟灑走人
    導語說起順產生寶寶,大多數產婦都要經過漫長的開宮口過程,並且要忍受開宮的痛楚與寶寶分娩時的疼痛,這期間最起少要耗時好幾個小時。但對於有些產婦來說,生孩子卻非常順利與輕鬆,並且在生孩子的過程,也不會感受到太多的疼痛感。
  • 驚心動魄25分鐘,她指導獨自在家產婦順利分娩
    半島記者 齊娟「快來幫幫我,我要生孩子了……」,12月6日,青島市急救中心調度員湯青接到家住李滄區虎山路產婦張女士(化名)緊張無力的電話求救。通話中,湯青得知,張女士獨自在家,宮縮嚴重,即將臨盆。面對這種情況,湯青冷靜迅速地根據相關預案指導張女士進行分娩,經過驚心動魄的25分鐘的對話指導,張女士在家順利分娩,新生嬰兒一切正常。突然孕婦獨自在家,即將臨盆上午8:27,上班不久的湯青接到一促緊急電話。「我覺得自己可能快要生了。」電話另一邊,張女士即將臨盆,緊張求救。聽到情況後,湯青迅速根據相關預案指導張女士進行分娩。
  • 25歲產婦分娩,丈夫全程記錄,5張圖告訴你,分娩的「痛」在哪裡
    一提到分娩,很多沒有經歷過的人都很恐慌,因為懼怕分娩,所以一直拖著不要孩子的年輕人大有人在。對於過來人說,大多數也有後怕。分娩的過程非常痛苦,這一點顯而易見,可是究竟痛苦在什麼地方?今天小編就結合一位年輕媽媽分娩的過程跟大家一起詳細了解這個過程。
  • 62歲婦女產子 創臺灣自然分娩最高年齡
    中新社臺北3月7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張曉曦)一名62歲的吳女士近日在臺北通過自然分娩產下男嬰,成為已知臺灣自然分娩最高齡產婦。
  • 生孩子太快是喜還是憂?尊重分娩自然規律才是最好的!
    有的孕婦生孩子特別快,幾個小時就結束。有的生得就特別慢,進產房20多個小時,仍沒有生出來。 新媽媽們談論著自己的分娩過程,誰都希望自己生得快一點,以為生寶寶是越快越好,自己受痛苦的時間短。 事實上,生孩子是越快越好嗎?讓我們看看分娩的自然規律。
  • 生孩子怕痛?這家醫院無痛分娩了解下
    分娩有無痛的嗎?答案是:有! 麻醉醫生已經根據產婦常規的產程長短,把藥物注射調控到滿足最長的產程需要,保證了產婦安全有效而且足夠長時間的鎮痛。 孕婦還可自控給藥鎮痛,直至分娩結束。 在無痛分娩過程中,有沒可能改成剖腹產方式呢?
  • 生孩子真正的「鬼門關」不是分娩,而是這個時間,挺過去才算平安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在影視劇中看到這樣的情節,大夫抱著孩子出了產房,笑盈盈的告訴家屬母子平安,可沒等多一會兒,就有人慌忙的跑過來告訴大夫:「大事不好啦
  • 分娩後,護士堅持讓產婦辨別胎兒性別,並非是為難你!
    前言對於任何一個女性來說,分娩都是個非常痛苦的過程,經歷了千辛萬苦後,產婦最想做的就是好好睡上一覺,不想受到任何人的打擾,哪怕是醫生也不行。可就在這個時候,還要強行被護士弄醒,來回答胎兒是男是女,這不是難為人嗎?
  • 生孩子時產婦怎麼做,才能減輕宮縮的陣痛?
    生孩子到底有多疼?生孩子時產婦做麼做才能更好的減輕疼痛?本期淘媽就來帶大家聊聊這個話題。首先在分娩前,所有的產婦都會經歷時長不等的宮縮,最短的可以在1小時內完成分娩,長的可能需要十幾二十幾個小時。宮縮剛開始的時候,疼得程度比較輕,有點像來例假那種疼,而且頻率也比較低,十多分鐘疼一次,隨著宮口慢慢打開,疼痛的程度也會加重,等到宮口開到10指,也就是開全了就可以生寶寶了。
  • 分娩結束,男醫生突然把手伸進產道,得知原因後產婦感激不盡
    文/琳妹育兒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順產是人類繁衍的自然生理過程,較之於剖腹產,順產分娩對產婦和胎兒都更加有益。
  • 2種體位最利分娩,產婦少受罪
    隨著《知否》的熱播,快結局中,明蘭小主站著生娃的場景,應該給很多孕媽們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吧,這一場景真的是印象深刻,這時候真的是感嘆女人生孩子真的是不容易。就像古語說的一樣「女人生孩子就是從鬼門關過一關」其實說的一點都不假,真的是體驗過的人才知道,也就是說只有女性當媽的自己知道,老公永遠都不會明白那段艱辛和危險。感嘆不容易的同時,我們都沒有反應過來原來站著生娃其實有很多的好處,原來臨產分娩時這2種體位最有利於分娩,產婦也少受罪。
  • 傷身體還傷胎兒,無痛分娩不被產婦「寵幸」,這些理由真的靠譜嗎
    生孩子到底會有多痛?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不會深刻地體會到,但幾乎所有人都聽說過生孩子是一個非常艱難且疼痛的過程,甚至可以達到人體痛感的最高級,也就是"十二級疼痛"。自從我親身體驗了順產之後,我才真正明白了什麼叫"痛不欲生",難怪老一輩人經常說,生孩子就像是走了一遭鬼門關。